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民族音乐毕业论文

民族音乐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民族音乐毕业论文

  民族音乐是国家优秀文化中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繁荣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谐发展壮大的保障,更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民族音乐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族音乐毕业论文篇1

  论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和传承

  摘要:在中国艺术画卷中,传统民族音乐这颗璀璨的明珠跃然画卷之上,它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洗礼,承载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矫健地走到了今天。回顾它的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宁静、恢宏、深邃与广袤。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30万首;民族民间乐器200余种;曲艺200多种,戏曲约有300多个剧种。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滋养中国优秀文化的丝丝甘泉,更是中国走向繁荣的文化素质保障,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代代传承下去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需要,也是把我国音乐文化艺术推向灿烂辉煌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现状 传承

  一、民族音乐的释义和特征

  民族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指的是各个民族的音乐。狭义来说,是指根植于某个民族的,具有该民族音乐特征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属于人类艺术史上最美、最具有灵魂、最富有生活内涵和最具有民族特性的音乐文化艺术范畴。中国民族音乐是指中国各民族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包括中国民族声乐、器乐、民歌、戏曲等。中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来源于几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从没有间断过。而其他诸如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都出现过断层。中国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使其民族音乐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中国民族音乐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品种和经验。

  二,我国具有众多的民族。中国的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俗、文化,所以其音乐也精彩纷呈。蕴含在各民族广大群众中的巨大艺术实践力和探索精神以及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形成我国丰富民族音乐的原动力。三,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个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含有哲学、宗教、各类艺术、科技等在内的文化大熔炉。各个学科积极发展,相互影响,也是形成丰富民族音乐的原因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在音乐形态上尽管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体裁而各具特性,但是它们仍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一,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考模式。其二,以五声为骨干的调式音列结构。其三,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均匀平稳的节奏安排。其四,简繁相应、动静相衬的音乐表达方法。最后,是与文学、语言、戏曲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把握民族音乐的共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知识,为实现民族音乐的良好传承打下基础。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精神气质的象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创作方面,刘文金的《长城随想》、《秋韵》,陈耀显的《陕北抒怀》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演奏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结合西方演奏技巧,民族乐器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除此之外,西方音乐的一些新观念,新元素引进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如在保留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韵味的基础上,加入西方音乐乐队的演奏元素,这样不但打破了中国传统乐队过于简单的模式,而且使我国民族管弦乐队朝着合理、科学、先进的方向发展。

  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从专业到非专业,均照搬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学生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中国悠久深厚的民族音乐如果在校园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人抱着以西否中的态度学习民族音乐,那么中国的民族音乐到底能走多远,令人堪忧。

  最后,随着中西音乐元素的结合,中国音乐体系在原来本土民族音乐体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次本土民族音乐体系、西洋音乐体系和流行音乐体系。当下流行音乐体系得到大家的普遍喜欢和关注,而传统的民族音乐生态环境恶化,被丢弃在音乐领域的边缘地带,处于危险的状态。由以上现象可以知道,多元文化下的音乐环境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是国家优秀文化中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繁荣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谐发展壮大的保障,更是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民族音乐表达和传递的是人们对社会、对国家的某种情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族音乐传递的是人们生活是否幸福的信息,它可以间接地指导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民族音乐的好坏也表征着人们审美情趣、创造力水平的高低。人们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才会发现美,从而去创造美,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在美不胜收中稳步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民族音乐对当代大学生教育起着积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民族音乐可以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起到作用。譬如一曲《十面埋伏》让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02年前那场充满智慧但又血腥的楚汉之争;一首《茉莉花》不仅唱出了青年爱的心声,更使我们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隽永和秀气。民族音乐可以引领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也对道德教育起到意想不到作用。古人云:“乐以治性,故成性亦修身也。”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人达到道德的提高。譬如一曲《梅花三弄》会唤起人们对梅花高洁品质的向往。一首《满江红》会激发我们无限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代文豪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光。”由此可见,传统民族音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青少年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传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由前面论述可以看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繁荣强盛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生活幸福美满的有力保障。但我国民族音乐面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应如何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

  自古以来,学校就是教授知识、传播希望的地方。要想使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可以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其一,应该大胆放弃照抄照搬西方民族音乐的教育模式,建立并完善属于我国自主的,符合我国实际要求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其二,要加强民族音乐方面师资力量的培养。其三,还要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理论教材。着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指出: “音乐教育中的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三个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由此可见,符合实际需要的音乐教材的重要性。

  (二)积极创造民族音乐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步入市场经济,在处处充满竞争的市场体系中,一定要重视产品的品牌效应,当然音乐作品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加大优秀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打造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牌,另一方面要依靠报刊、媒体、电视、网络等对民族音乐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全面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使民族音乐走向大众,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中国人的心。

  (三)积极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

  好的音乐作品、好的音乐理念、好的音乐知识、好的音乐审美观念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发觉,发现和总结,然后再传承下去,因此培养大量优秀民族音乐专业人才也是保障和推动民族音乐健康发展和传承的必要环节。国家在培养专业民族音乐人才方面,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派遣优秀的音乐人才到西方去学习,支持优秀的音乐人才到民间去学习,然后总结经验,提炼精华,得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方法体系,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上,文化竞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前提条件。而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们应该足够重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推动民族音乐健康快速发展,增加民族音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江明.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黄闻绘.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之走向――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族音乐发展[J].北方音乐,2011,(09).

  [4]孙耀祖.浅谈我国民族音乐现状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5]李娟.中国传统音乐欣赏[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权美兰,徐慧颖.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1).

  [7]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民族音乐毕业论文篇2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摘 要】在各国民族音乐文化开放和交流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前国际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对我国民族音乐进行有效传承,从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以及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主渠道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经过这种选择性的过滤,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系统性得以保存,从而保证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文化在延续和传承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长久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沿袭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加上城市文化的强势挤压以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话语权,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包含部分民族音乐内容,但其地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很不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忽视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改革现有学校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有关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比例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加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长期对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破除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在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改革。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加大民族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中国传统音乐乐理、和声以及传统声乐、器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方面课程,把民族音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比例,让学生多积累民族音乐语言;音乐欣赏中,多赏析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和作品;和声课上,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做一些民间曲调习题,等等。

  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民族音乐的地方性、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立足校本教研,开发乡土音乐资源,将本地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器乐品种等进行发掘、整理,利用校本科研力量编撰教材,将民族音乐精品转化成系列化的乡土音乐教材进入学校教育;另外,应选择民族风格鲜明,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作品,也可以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以当下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进行演绎,多途径、多方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是民族音乐课程应选择部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内容催人上进的优秀曲目,吸引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文化,并从中获得美育的启迪。同时要善于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即时、互动的特点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增添魅力,把声音、图片、影视片段与动画等元素引入民族音乐教育,更好地还原民族音乐的历史语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民族音乐理解。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支离破碎是一个客观事实,要使已经十分恶劣的文化生态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已不可能。因此,对民族音乐文化一成不变地保存和继承也是不现实的。民族音乐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语境下,健康的文化生态应是“多元的、富于建设性的、生生不息的”。只有传统文明与当代背景有机融合,东、西方文明相互沟通,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成为一种为人们所共享的音乐文化,进而获得人们的认同,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不损害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寻找那些尚存民间、不为了解的真正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进行整理和抢救。另外,应充分考虑民族音乐接受者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从民间寻根,从兄弟民族和国外音乐文化中借鉴技巧和艺术手段,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加工与创新。如:我国着名音乐家刘天华就有效借鉴小提琴技法和西方曲式,创作了优秀的二胡作品《光明行》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采用了西洋乐器小提琴和外来的协奏曲形式,以我国越剧唱腔为素材,在乐曲中运用了戏曲音乐散板、摇板等表现手法,在演奏中又大量使用了中国特有的音腔润饰法,将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技法运用于小提琴演奏中。这些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宝库的经典,对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3]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2003(1)


猜你喜欢:

1.音乐文化毕业论文

2.有关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3.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4.音乐文化的传承毕业论文

5.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音乐毕业论文”

310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