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音乐德育论文免费

音乐德育论文免费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音乐德育论文免费

  音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审美教育,德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德育的途径很多,音乐教育是基本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音乐德育论文免费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德育论文免费下载篇1

  浅谈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

  摘 要: 近年来,中职艺术教育引起广泛重视,中职艺术教育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社会各个领域,给国家艺术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良好的德育教育为艺术教育奠定了基础,作者经过多年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 有效结合

  中职音乐艺术生正值意气风发、青春年少,有很多自己的憧憬和梦想,在为之努力的道路上思想波动大,中职音乐教师要把德育教育很好地渗透给学生,让他们懂得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通过全面推广音乐的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德育就是对中职生进行整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综合,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能美化学生的心灵。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选择的素材灵活多样,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情境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教师首先播放背景音乐歌曲,给学生讲述大雨滂沱的晚上,妈妈辛苦工作后,为了用仅有的钱给聋哑女儿买一块孩子惦念已久的年糕,摔倒在大雨里,再也没有醒过来,小女孩在风雨交加、漆黑泥泞的路上寻找妈妈,用手摸着妈妈的额头,摇着妈妈的手臂,可是妈妈再也没有醒过来,在雨中那个聋哑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学习歌曲,同时回想母爱,回想父母亲爱孩子,不光是用爱,同时是用生命去爱。

  2.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国内外很多音乐家都把音乐融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让这些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好的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带给人的不仅是享受,还有良好的音乐教育德育氛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能以娱乐为主,每个作品都要赋予人更好的精神境界,培养良好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音乐可以提升完善人格,丰富一个人的思维。一方面,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情感揉入进去,其中投入程度比其他艺术形式都高。另一方面,音乐中含有的“美”及对美的追求是人们为了表达情绪而创造的,这一创造过程可以很好地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

  3.音乐表演有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

  在学校中,音乐考试形式多种多样,如理论考试、现场演唱、舞台歌剧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汇报表演形式。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创造在里面,这个创造需要学生课下付出很多努力寻找素材、研究素材,很好地挖掘素材中的精华。然后在一次次排练中领悟音乐带给人的感悟。用自己的表演感染别人,感染每一位老师,这种汇报表演方式很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表演形式及音乐鉴赏的认识。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胆量,加强舞台表演感觉,增强自信。

  二、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中职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国家的希望。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爱国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单单是培养其音乐技巧,更要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如《祖国颂》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有关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在宏伟的音乐声中体会祖国的富强和伟大。然后结合近阶段社会时事进行教学,如“钓鱼岛事件”中,学生都热爱自己的国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民族的历史,让学生有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意识。国家地大物博、土地辽阔。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

  三、音乐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是内心世界的反应,内心狭隘的人行为习惯很少表现得宽容大度。而音乐强大的感染力让人在音乐的流动中体会音乐无穷力量和正能量。音乐像泉水滋润心田,让人在美的享受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喜悦、包容、感恩、安静,让人的情绪在音乐中得到释放。音乐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主要依靠旋律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所以音乐教育是思想情感和行为教育形式之一,思想情感和行为教育比较能达到德育目的。音乐的音符、旋律、节拍、曲调等因素都蕴含一种能量,这些能量通常可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让人心情愉悦、心旷神怡。

  这种愉悦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音律和谐、表演行为一致等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创作和欣赏水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集体精神。通过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中职学校开展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学不但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还有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

  因此,中职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查找和播放相关音乐歌曲和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通过合唱团和分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教师还可以用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注重音乐多面性,通过音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不仅有丰富的音乐知识,还是传递正能量的人,为今后工作和生活奠定好的基础。

  音乐德育论文免费下载篇2

  试析学校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摘要:音乐教育的真谛就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美好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使其行为变得高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情育人,以情动人”,乃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音乐 德育 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7月25日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音乐与素质教育

  音乐家亨德尔讲到所说:在综合性的音乐教育中,强调了以音乐为主体,智育为脉络,德育为灵魂,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体现美育在育人作用中的突出地位。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认为:音乐,它的独特功能就在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音乐教育的真谛就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渗透于教育过程。如何有效地将学校音乐与德育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音乐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塑造美的心灵:费尔巴哈说过:“音乐是情感的一种独白。”学生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时候,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从而以此为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这种审美情感所提供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形象,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并在对比中受到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功能,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的从感情上接受教化,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成为真诚、善良、优雅的人,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音乐课中,学生在感知美、学习美的过程中,也是心灵得到了美化的过程。如:《国际歌》会让人感到全身热血沸腾,振奋不已;《义勇军进行曲》会使人心中会迸发出自强不息、勇敢战斗的激情和力量;《黄河大合唱》那有如呜咽、悲壮,咆哮、怒吼的黄河的旋律、节奏,又使我们感到中华民族崇高的性格和伟大的力量。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音乐中,合唱、合奏等许多音乐活动,都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其严格的音准和节奏训练,以及合奏合唱中的声部与声部之间、队员与指挥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紧密与协调等,都能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

  发展个性:柏拉图认为:“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的高尚优美。”中、小学生,是一个人从生理到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与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音乐教育能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利于个性的培养。

  培养自信心:从心理学看,自信心是搞好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更是参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基础。由于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常常要求学生当众表演。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安排有方,在各种场合中,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因此,我们可利用音乐的作用与力量,帮助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失望走向希望,从得过且过走向积极进取积极开拓。

  三、利用学校音乐教育进行德育渗透

  利用课堂进行德育强化:音乐课堂是一线阵地,在音乐中激发学生汲取德育力量的热情。如在进行《国歌》教学时,要让让学生在激奋的歌词雄壮的旋律声中懂得其中“起来!起来!起来!”的呼号不仅是革命前辈发出的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的栋梁建设祖国的进军号。在音乐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各类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思想内涵,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充分体现音乐特有的德育渗透功能,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利用校园歌曲进行德育渗透:《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黄河大合唱》、《七子之歌》、《长城谣》等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歌词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其描述的艺术景象等都是鲜明生动的,学生可以较真切地捕捉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并与之共鸣,从而在歌曲中获得德育力量,因此,歌曲在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利用课外音乐进行德育渗透:课外音乐活动,包括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声乐、器乐等)、合唱队、舞蹈队等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形式和校园广播音乐。其中,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在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在爱校的同时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音乐中汲取人类大爱的情操,关注苦难,心生同情,与人友善,保护环境及与各类生灵和睦共处等高尚的情怀。如:通过对器乐曲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的欣赏,进一步加深了解人类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在坎坷的《命运》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通过演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懂得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的心灵;德育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时时刻刻在约束人的表现;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处理成一首首动听的歌、一幅幅美丽的画,让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图画中学习和完成人生道德规范,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之,音乐教育的德育功用无处不在,它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美育、德育、智育以及多方面教育。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莉 , 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曹 理.音乐与素质教育 [J].音乐生活1998.

  [3] 张明林.新编学校德育百科全书 [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310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