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美术 > 东北民间美术论文

东北民间美术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东北民间美术论文

  东北民间美术兼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特别是在社会方面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反映在与各民族日常活动相关的各种礼俗中。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东北民间美术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东北民间美术论文篇1

  试论东北民间美术在动画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分析成功世界动画形象设计案例不难发现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依仗是普遍存在的共性,东北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明表征,对其艺术形式、题材样式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无论是对动画形象艺术的深入还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丰富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动画目前正处于发展关键期,面对外来的先进技术与强势文化的双重冲击,东北民间美术是动画形象设计可借鉴的宝贵素材。

  关键词:动画形象;东北民间美术;民族化

  动画语言日趋国际化的今天,紧紧抓住自身民族品格特征,是获得优势的重要途径,从中外成功的动画形象设计案例中不难发现,创作者在价值观念、审美理念或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本民族文化的体现。东北民间美术是黑土地孕育出的珍贵文化宝藏,它折射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刚劲奔放的造型特征,散发着日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动画形象设计作为动画前期创意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动画片的成败,在与欧美日本等动画强国的竞争中,民族化是站稳脚跟的必由之路,从灿烂多姿的东北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将使中国动画焕发新的活力!

  1中外成功案例的启示

  1.1欧美成功的动画形象设计

  欧洲和美国由于历史和文化上有近似性,在动画艺术上有许多共性,但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民族又有各自的个性,例如英国动画形象设计透露出英国崇尚高贵绅士气度的民族性格,法国对优雅与浪漫的最求,幽默和夸张的表达方式都反映出法国一贯的艺术气质,而美国动画则表现出对英雄主义的歌颂。如英国粘土动画《小鸡快跑》的中小母鸡被设计成葫芦形的脸型,香蕉样的厚嘴唇,两个突出的眼睛挤在一起,表情动作中流露出浓郁的英格兰风情,法国动画《国王与小鸟》中的国王长着细长眉毛、弯曲胡子、鹰钩鼻子、雪白的脸和大腹便便都是法国贵族特征,在法国鸭梨有愚蠢的寓意,国王的鸭梨脸型更体现出法兰西民族的妙趣。美国的各类英雄不胜枚举,真人英雄《花木兰》、拟人化的英雄《狮子王》、平民化英雄《鲨鱼黑帮》等,经历一番奋斗和磨砺之后都能完成英雄成长的蜕变。

  1.2日本成功的动画形象设计

  日本动画以严谨细腻、清新优雅的艺术风格和世界首屈一指的产量,在上个世纪的日本本土以及海外都征服了大量观众,它的动画形象设计总体上趋于写实风格,既有对传统的模仿,也有对现代高科技的想象。例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的女孩千寻设计成马尾辫、大眼睛四肢有少许柔弱的形象,是典型的日本小姑娘的样子。

  1.3中国成功的动画形象设计

  中国动画自诞生起,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就十分看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参考了京剧孙悟空脸谱的形象。而《小蝌蚪找妈妈》则成功的将水墨渲染效果制作成为动画作品而蜚声海外,片中小蝌蚪以及小鸡小鸭等各种小动物的形象设计都是黑白色调为主,边缘是墨迹晕染宣纸的效果,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画被很好的应用到动画片之中。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由于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对本民族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表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形成了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国学派动画风格。

  1.4中外成功动画形象带来的启示

  动画形象设计是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发散思维依靠联想,联想是“灵感”在头脑中碰撞出的火花,“灵感”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于作者环境背景和社会阅历在他头脑中的映像,以及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判断,和所处年代,地域民族直接相关。从中外成功动画形象设计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创作者均有意或无意的体现出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受众正是因此方能感受到真实和新奇,从而被深深打动。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千差万别丰富多样,但扎根在自身民族文化之中而体现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给观众带来的艺术触动却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恰当的民族性表现能够使作品增加感染力。

  2东北民间美术梳理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最高纬度带,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东北部地区,由于这几个省的历史传承互有交叉,文化习俗共融互通,因此习惯上统称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游牧或农耕为生,长期的繁衍生息,创造出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和精神遗产,东北民间美术就是文化传承中的一朵奇葩,它生生不息的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它与汉民族主流的精英美术分流并进,共同构筑成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形态。

  2.1东北民间美术的形态梳理

  黑龙江省的赫哲族常年生活在三江平原,丰富的淡水鱼资源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鱼皮艺术,赫哲人用吃完鱼肉的鱼皮加工出服饰、贴画、皮筏等各种生活用品,人类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出现过用兽皮制作衣服的现象,但唯有赫哲族是目前将这种技艺传承下来的民族之一(另一个是爱斯基摩人),散发着来自远古的古朴之美。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森林中,以狩猎、驯养和少部分农耕为生,当地的桦树粗大挺拔,树皮任性极好,可以分出多个层,被用来制作出服饰、器皿、皮筏和搓罗子(即一种用桦树皮制作的便携式帐篷,构造类似蒙古包)。[1]此地影是东北地区本土的皮影艺术,较中原地区的皮影,无论造型上还是唱腔上都更具东北地方特色;辽宁沈阳的“面人汤”是一种面塑,与其他的泥塑和面塑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大量的反映东北满族风情的题材。本溪的许多桥头都有装饰用的石雕,造型特点浑厚朴实,体现出东北憨直厚重的民族性格。拥有四千年文化积淀的医巫闾山地区的满族人民剪出了满族特色剪纸。辽宁阜新和岫岩地区因出产玛瑙和玉石,发展出了精湛的玉雕艺术,经由玉雕艺术又衍生出了的煤精雕刻,也成为东北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刺绣被褥枕头、服饰家饰,图案取材广泛,刺绣风格稳重大气。与此风格类似的还有布艺类的马氏布偶,王氏布贴画等。它们都寄托着东北人民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   2.2东北民间美术的价值梳理

  经过3000多年古老传承的东北民间美术画面处理图案化,线条刚劲规整,大胆的纯色块对比强烈,虚实关系巧妙,具有豪放粗犷,造型简练的特点。东北民间美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生发与融合,逐渐形成个性完备的艺术语言,对其艺术价值的挖掘和整合不但对区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艺术门类也有一定的促进和参考意义。在动画形象设计民族化呼声愈趋强烈的今天,东北民间美术更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3借鉴东北民间美术的几点思考

  3.1对近年来已有民族化探索的思考

  上个世界末我国动画渐渐走出低谷期,经过长期的探索,中国动画从国外吸取了一部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动画形象设计方面有了一些突破和进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以上个世纪被寄予厚望而巨资打造《宝莲灯》为例,由于关注点放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上,因而动画形象设计风格杂糅的问题非常突出。孙悟空和土地老原版照搬了大闹天宫的动画形象,缺乏艺术创新,主人公沉香的形象设计因简单而毫无新意,童年的沉香脑袋圆又大,大眼睛小嘴巴的形象与葫芦娃别无二致,成年以后的沉香又有了日本动画中常见的少年形象的影子。二郎神的形象抓住了配音演员姜文的形态特征小眼睛的特点,属于仿真一类动画形象,与其他人物形象的风格反差较大,但到了三圣母的设计,又因将中国和日本的风格综合在一起而失去个性。

  在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上的借鉴与模仿都是无可厚非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才促成了影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艺术创作方面,首先考虑根扎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上,否则,借鉴与模仿就难以摆脱粗糙的程式化弱点。

  3.2关于对东北民间美术应用价值的思考

  观照中国动画上世纪60~70年代屡创辉煌的历史,无疑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息息相关,《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一大批经典的动画作品相继问世。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沃土的滋养,强大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动画与世界动画强国竞争的潜力源泉,中国动画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应该满怀信心的探索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势力量。

  东北民间美术取材丰富,山川树木、森林草场、江河湖泊、无一不体现出浓郁厚重的黑土情怀。东北的剪纸、刺绣以及桦树皮贴画等等丰富的造型形式都是动画形象设计难得的创作素材。事实上它的艺术魅力从来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走向消退,反而被赋予了时代新意而日久弥新,动画剧本的现代思维与乡土风情的动画形象结合起来,更加能够满足现代观众的精神需求。如电视系列三维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直接取材于哈尔滨地区的真实景点帽儿山,动画片描述虎子、妞妞和铁蛋三个家住帽儿山的小孩智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片中主要人物设计成浓眉大眼、脸型方正的形象,很有北方人的外形特征,此外,动画片中的东北风情为动画片增加了亮点,它们与人物形象、故事结构,反映的主题相映生辉,使人物更有生命力,使故事更具真实感。

  3.3关于动画形象创新观的思考

  中国动画的复兴是许多动画工作者乃至普通民众的共同理想,民族化的呼声甚嚣尘上,各种见仁见智的观点学说纷至沓来,纵观各说,笔者认为创作观念的缺失与错位是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它的根本原因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它的表现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求甚解与畏惧实用,他导致的后果是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有的因失去方向而停滞不前,有的因招架无力而盲目模仿,有的因自信不足而表现不力。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变革原因,中国动画出现了发展上的断档,随后成长起来的许多公司都是从欧美国家外包加工服务发展起来的,直接应用外国已有的模式制作动画简单省时,当自己创作作品时,难以改变的惯性使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有原创能力和动画经验的人才亟需补充。支持与鼓励艺术理想和创新精神的机制缺失,也导致了原创精神的匮乏。唯有改变创作观念,鼓励高水准的原创国产动画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动画的创作水平。

  4结语

  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造就出不同的艺术形式,离开这种环境,艺术形式便失去了生机。对民族文化深层次的理解与正确的运用是动画创作观念提升的有效力量。近年来一些创作团体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猫儿上的鬼子兵》《兔侠传奇》等作品中渗透出对东北民间美术的关注,不但为动画本身增光添色,同时也为今后动画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凌飞.东北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系列之二――桦树皮与鱼皮艺术[J].文艺生活,2013(07).

  [2] 李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夸张与变形规律分析[J].美术向导,2011(05).

  >>>下页带来更多的东北民间美术论文

354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