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 >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研究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研究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合整理的一些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关键词]生本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知识教育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所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有三个:(1)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2)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3)教师高度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预习”(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里预习应该是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最简单的问题,如,在讲解进制时,可以设置前置作业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逢几进一?让学生得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提出问题,这才是我们生本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本教学时,留出大部分时间,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能有见解地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再由老师讲解难点、重点,最后布置下一节课的前置作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能更主动地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二、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归纳

  从课程整体上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问题从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到后面的Office综合应用。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好,应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很有用处,在今后所有学习活动中,学生也会惯性地总结与归纳,对于学习知识能力的提高是事半功倍的。通过仔细讲解、比较、归纳和总结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完Word、Excel和PowerPoint后,可以进行一次比较,比较它们的操作界面、操作方法等,这时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有很多共性的。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要得到共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综合应用能力对自己将来就业及创业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一)理论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不枯燥、不乏味,从而有兴趣去思考。

  (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寻找创新的灵感

  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Office高级应用兴趣小组、计算机硬件维修兴趣小组等,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的潜能是永远开发不完的宝藏。生本教育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要做,主动发现,主动解决,老师的作用只是指导而已。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与实训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而轻实践、忽略应用。在现代社会需求创新人才的情况下,在实施生本教学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加强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而现今中职生缺乏综合的动手能力,尽管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安排一些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这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极大地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以学生为本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每个实践都是学生自己提升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一次机会。

  五、巧妙设计课后作业

  要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仅仅凭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对计算机应用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只有一本教材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的。因此,在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作为课后练习的同时,巧妙地安排一些课后思考题也是必要的。学生通过对思考题的思考,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或询问相关技术人员,这些题目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有帮助的。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学中逐步形成学生“愿学、想学、乐学、爱学、会学、能学”的氛围。探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弊端,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是当前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否适合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中职学校,是值得探索的。根据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征,并对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加以分析,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比,用事实说话,完成“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广泛的应用。中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实践性强、操作灵活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要点,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前就完成知识要点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包括交流协作、答疑解惑、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在信息化环境中,翻转课堂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教师制作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完成课程开发。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协作探究,答疑解惑、个性化辅导。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一)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中,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进度,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难易度的理解选择性地反复学习,并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检测练习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提前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方便学生对内容充分地了解,如教学课件、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视频、检验学生课前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练习、其他网络资源等等。同时,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教师也应及时对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素养更好地融合,才能把课程的重难点等信息元素融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之中,并设计出相应的检测练习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整

  在课堂上,教师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填鸭式”讲授时间大幅减少,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合作学习,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教师所需讲授的知识点已在课前通过视频等方式播放给学生,课上教师需要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习心得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旁观者”,从侧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是“95后”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往往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从其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自卑心理普遍存在,多数学生经历过初中的学习后,不愿意过多地表现自己;第二,基础知识的储备良莠不齐,对学习缺少兴趣,缺乏能动性;第三,学习和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第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想法多,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第五,大多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和手机,更容易接受线上学习的方式。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必须更好地对课程进行改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换代较快,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快的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第三,计算机专业教师由于其在专业上的原因,接触计算机较早,教师也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第四,较多的专业课教师在资源获取及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将其应用在网络上;第五,计算机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线上学习能力,这也为指导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学生在读中职学校之前的小学和初中,普遍已经学习过类似的课程。此外,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因此在课程开课伊始,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的重复学习而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相对不够理想。虽然这门课的教学过程普遍都是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来进行,但仍然遵照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学习,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甚至是主动学习,总是等待教师来进行讲解。长此以往,课程就会因为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地开展。

  四、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本次课程的实施是在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中职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4056)的指导下来实行的,在课题负责人邱文棣教师的带领下,其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阶段。主要是调查厦门市各所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并在分析整理后,形成调查报告。在这一阶段,我们分别制定了教师版和学生版的调查报告,对我校内部和厦门市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问卷的设置目的和被调查人员的反馈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我们共发出约500份的调查试卷,回收458份。通过数据整理发现,总共有75.8%的学生期待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而近20%的人持观望的态度,只有不到5%的学生愿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55%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愿意主动制作翻转课堂的相关资料,有29%的教师愿意在其他人的带动下制作相关资料,也有16%的教师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翻转课堂相关资料的制作工作。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组织课题组相关教师对翻转课堂所使用的教学资料和视频加以制作和整理,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将通过相关科室和教研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确定并统一每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由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章节的精细备课及相关教学材料和资源的准备,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对资源进行整合,并最终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做到同授一门课,同用一套教学视频和资源。

  第三阶段:比较阶段。主要是通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以及对这一教学实例的总结,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阶段,课题组选取学校2015城轨(1)班、2015城轨(2)班和2015自动化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为保证实验样本的统一性,课题组采用同一班级同一课程不同章节采用不同授课方式的模式来进行对比,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授课的章节利用教学平台上的集体备课资源进行授课。在课堂上,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学习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配合相应的问卷来掌握的,并努力做到由学生对自己以及别人的作品加以点评,从而掌握知识并获得提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的章节,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练习为辅助手段,讲练结合,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不同数据的综合对比,从而获得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通过翻转课堂授课的Word和Excel应用的章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较高,活学活用的能力也比较好;而通过传统授课模式讲授的相对比较简单的Windows操作章节由于学生本来的计算机基础较好,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但通过传统模式授课的PPT应用的章节,学生明显对软件的应用水平不够,无法做到活学活用。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完全不适应,到适应,再到“如鱼得水”,课堂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也明显增多,学生的自信心变得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不断增大,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如何精准而又有趣地录制好重难点的视频讲解,如何设定与视频相对应的习题,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都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总而言之,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中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萍.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4(24):67-68.

  [2]金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4(23):55-58.

  [3]景生进.基于“PCK”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备课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51-54.

  [4]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9-54.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3篇

2.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3.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范文

4.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论文

5.计算机应用专业自荐信范文

406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