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理论 >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范文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 张洪1135 分享

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范文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上我们一定要做好才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络背景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

  摘要: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网络背景下,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涉及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在以后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形成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1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现有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陈旧,内容多为几十年前的计算机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有些内容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要。例如,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统已经更新为windows10系统,但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依旧停留在xp的版本,操作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计算机教材内容与现实教学需求不符,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正常进行。

  1.2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

  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广,有的学生来自城市地区,而有些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生源地区的不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已经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以前对计算机的接触很少,在计算机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慢一点。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1.3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就导致了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较低。但是,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的学习,不仅要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等。学生在经过对计算机的学习之后如果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就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导入

  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导入,例如,教师在进行Excel表格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寻找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但课本上没有的表格类型,也可以搜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画,这样就可以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教师在网络背景下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时,要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科学地创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3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网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作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研究发现,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设置不同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探索、钻研、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PPT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PPT设计比赛,让学生在享受比赛的愉悦的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4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上机操作能力

  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如此便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重心应该从只抓理论知识转移到将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利用Excel和Word为自己设计个人简历或者有自己专属风格的交流学习空间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可以实施计算机上机课程签到制度,并将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算作平时成绩加入到期末总评当中,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提高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时间和机会,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3小结

  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现有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等。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策略有:计算机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导入;重视计算机实践操作训练,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会彦,王新文,周秋利.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6(05):85-86+109.

  [2]方玉林.网络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路径探索[J].现代交际,2015(06):247+246.

  被需值教育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摘要]被需值教育是个人的被需求程度。个人被需值包括他的社会价值、服务价值和市场价值等。对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来说,被需值教育理念指导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可参照被需值教育理念,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内容,基于层次化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高被需值人才。

  [关键词]被需值;计算机基础;层次化;合作学习

  一、被需值概述

  人的一切活动,都存在一个为什么做和怎样去做的问题,这便是活动的目的和方式。目的和方式的根据都来自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动力。人的社会价值,是由他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来决定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意识到他赖以生存的社会的需要,要和这种社会需要打交道,必定会影响到他的行为。一个人的价值满足社会需要,他的个人价值就大,反之就小。人的自我价值,则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都在这种需要的支配下确定目标,开始一定的行动,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人的价值是通过创造活动来满足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来体现的,即他对社会和工作的贡献大,个人价值就越大,越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反之,他对社会和工作的贡献小,个人价值就越小,越觉得自己多余。被需值教育理念最早是由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执行董事王树生博士提出的。王树生博士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人价值体现在他的被需求程度。个人被需值包括他的社会价值、服务价值和市场价值等,要努力做到有责任、有本事、有情义,当一个被需要、受欢迎的人。学院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艺术、懂生活,是具有高被需值的人才。从经济学角度看,被需值是市场潜力。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任何东西都有价格。换而言之,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是某种形式的商品,都需要花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争取到最好的价值,这样自己的被需值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二、被需值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线计算机基础教师必须面对而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教学要求真务实,扎实地从基本功教起,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被需值,要从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做起,而打造影响力,首先要具备专业性,必须先在自己专业基础方面努力,有了坚强的专业技术,才能让别人对你的决策与判断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计算机课程本身操作性比较强,需要教师巧妙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实践案例,真正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更为关键的是提升学生的被需值。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需更加注重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步入社会后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高被需值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突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因受教育、家庭经济条件等影响所掌握的计算机能力存在很大差异。2.教学内容以单一案例为主,教学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课堂面授+上机实践模式,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容量有限,课堂教学无法延伸到课外。4.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整体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结合被需值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成为高被需值人才为目标,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结合信息化教学,以层次化案例、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四、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1.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素养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关键作用,是为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一门操作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系统、网络的操作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等职业通用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能力,能得心应手地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复杂的办公业务,适应未来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自主学习探索新软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为其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举一反三。2.教学改革与创新(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很好地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自己及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这正是被需值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即培育“会学习、会交往、会生活、会工作”的灵性高素养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做一个友爱的人,被别人需要的不自私的人。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能够均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要包含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小组内有些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有些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以生为本,层次化设计案例。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计算机基础水平参次不齐的问题,这个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熟悉度不同,差距较大。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都需要从零学起,而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提供的教学案例过于简单直接,学生便会缺乏学习兴趣。在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同一个案例,操作水平低的学生会有一定难度,需要一节课或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而操作水平高的学生则能快速完成。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教学案例和实践案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可以分为基本案例和高阶案例。(3)案例设计与专业相联系,增强案例的实用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在案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必须将上机案例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上机案例也根据专业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如财务管理或会计专业学生,则可以在Excel软件上机操作中加入财务函数计算、财务统计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上机案例的难度,提升Excel应用软件的能力。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在word图文混排上机案例的设计制作上增加自主设计环节,上机案例的内容与专业适当结合,增加学生操作的兴趣。通过与专业相联系的案例操作,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后续专业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上机案例要与真实工作任务相联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创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4)应用信息化教学。微课是使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对一次课或一个知识点等有针对性地讲解一段5~8分钟的视频,最长不超过10分钟。授课过程中结合微课的应用,将实践课中学生常遇到的操作难点、操作重点录制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微课进行上机案例的操作,提高学生操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微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更能吸引学生去观看和学习,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在课外时间,根据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微课视频完成课下练习或课前预习。基于被需值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全面展开,在师生的努力配合下,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创意的能力也得以发挥。在被需值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计算机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养专业人才,成为真正被需要、受欢迎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晓阳,王紫怡.论本科教育的目标与通识教育有价值[J].大学教育科学,2017,(02).

  [2]李振汕,蒋萍.“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9,(02).

  [3]朱红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讨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09,(01).

相关文章:

1.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2.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范文

3.大学计算机课程论文

4.计算机专业论文精选范文

402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