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社会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篇一

  《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

  摘要:美丽乡村一直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性组成因素。而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坚持将生态文明当做基础。建设者应该将生态文明的观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生产环节中来,将地方特色发扬出来,是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真正将农民当作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配合。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需要使政府,市场,社会,农民等相关组成部分形成有机联系,使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美丽乡村;新农村

  在党的上,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应该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一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也曾经发表过相关的论述,实际上美丽乡村对人进行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有这根筋性的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等做大前提。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生态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接下来的建设活动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保障。正因如此,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并不是一句空谈,他需要地方政府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日常的农村建设工作中来,是整个农村呈现出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村容状况变得更加整洁,浴场,管理工作更加的民主。总的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中国的美丽乡村,其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提高城乡发展的水平,使其趋向于一体化,减少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上存在的区别,切实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在中国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微缩,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请对农村经济政治情况文化生活社会管理,提高整体的建设水平,他对于农村的精神建设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的美好,人文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社会秩序更加严谨。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它能够反映出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改善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是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社会治安秩序得到逐步的改善。美丽乡村应该将生态文明当做自己的发展基础,提高其整体的创新水平,加快京津冀的发展转型,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美丽乡村需要利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来帮助其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提高农村的整体建设水平。地方政府应该真正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生存环境,使其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利用这样的活动,政府能够创造更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的外在美经验和整体素质形成的内在美实现统一。

  二、基于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国家环保部在今年2月20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国内老百姓在生态文明上存在着以下情况,先整体对于持票人向所有的较高的认同感,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却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注意生态文明行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实际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行为,换句话说,它对政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的地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干部和群众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没有产生非常正确的清醒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要求,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小组规划并不符合科学规律,规划内容非常的肤浅,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设计内容不够深化。此外还有一些农村项目存在着整合不到位的情况,其过分追求实际条件情况,在工作中只重视量力而为,并未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发展建设进行良性的思考和改进,建设内容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科学性,这也严重影响了国内“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大部分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有限。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这无疑增加项目资金整合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民的本身收入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很多的资金积累,这也增加了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难度,这就促使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非常有限,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标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还有一些城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际上是来自于项目资金整合,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在工作上不够积极,项目本身存在着叠加的情况,资金的筹措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此外,资金筹措渠道过分单一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资金上的问题,常常会导致整个项目计划几乎难以落到实处,加长了建设的整个周期。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

  1、以生态文明为依托

  地方政府应该坚定建立以下几点观念,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情况,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落到实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对农村生存环境进行必要的整治,真正为村民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每一个村民真正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农村建立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氛围,这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积极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建设模式以及建设经验。比如浙江省的仙居县在美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三生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对于推进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进行绿色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坚持全民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坚定信念,踏实的逐步完成各项工作。

  2、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日常规划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着眼,尊重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建设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其次,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工作安排,帮助他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建设的效果,这对于稳定农村的建设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群众的感觉和意见,参考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要求进行日常规划,提高建设的效果,使日常对话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真正通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

  3、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当地农业生产建立品牌,使农民群众具备良好的品牌意识,发展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农业形式。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真正重视各种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从行业类型和规模入手,考虑到它的实际功能,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农业庄园,真正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农村本身具备的良好的自然景观,通过田园风光或者山水资源以及地方民族特色等,帮助当地政府发展积极向上的,充满竞争实力的旅游服务,加快形成以景点为带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的特色旅游形式。

  四、小结

  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注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进度也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多次强调,生态兴的本质就是文明兴,而生态的衰亡就意味着文明的衰亡。根据党的相关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创新意识,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完善自己的日常生产制度,提供良好的良性的发展机制。如新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推进自己的日常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建设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国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而言,都是必须尝试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旭烽,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范例[J].浙江学刊.2013(01):236.

  [2]王喆.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梦[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30.

  [3]李凤舞.恩格斯生态思想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03):129.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篇二

  《 新常态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县域是国家的最基层单位,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单位。建设好县域生态文明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浅析我国大部分县域所存在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指标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生态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县域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落后的生态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完善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自党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我国开始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又提出了“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可见我们党在不断地发声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含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平等的新价值观,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生态平等的价值观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和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平等[1]。二是“五位一体”的新战略观,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2]”为一体的战略观。“五位一体”的新战略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持续、全面发展的新常态。三是“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新资源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点的提出明确指出了生态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经济观。在新常态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两点论”,即我们既要看到前期建设发展的成绩,还要清楚地认识此阶段中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扭转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县域是国家的最基层单位,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单位。由于人口成分简单、地域较小等特点,县域政府对管理范围内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对实际情况的掌握也更具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对于居于执行落实国家政策关键位置的县域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具体,发挥的空间更大,更容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县域是更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自然的层面,对自然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直接的了解。由此可见,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建设好县域生态文明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常态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新常态”下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不断适应的过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政策和法律法规不系统、不完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及各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法规,其中一部分政策、法规是专门针对县域内生态环境,如《农业法》等;另一部分是在宏观上对县域环境的治理提出意见,如2013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相关的政策、法规的频频出台显示了我国对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但是,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但是其体系化不强,缺乏有效的协调。第二,县域政府在发展县域过程中,无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保护的地位被忽视。第三,专门针对县域的相关政策、法规没有涵盖县域生态保护的全部内涵。第四,大部分县域现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效力等级不高。政策、法律法规不系统、不完善使许多管理者、投资者钻了政策“空子”、法律漏洞。惩治措施的薄弱、惩治力度不强也使许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不到重视,无法很好的贯彻落实。更加有针对性的、适应地方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此同时,国家的资金投入大部分流入城市,政府投入到县域环境保护中的资金有限。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想治理又求发展”的尴尬境遇也使生态环境的恶化愈发严重。

  2.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缺少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及其文明水平[3]。虽然,我国现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建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在环保立法、制度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些指标体系偏重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三农”问题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同时,生态文明的理念并没有很好的与县域发展的方向相契合,可以说,大部分的县域更注重的是经济指标的发展,将生态环境的建设放在次要乃至忽视的位置。

  3.县域产业结构、资源使用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县域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县域内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没有合理的规划,不断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仍然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许多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致使县域范围内的土地被过度开发利用。这一举动虽然使百姓和政府看到了经济繁荣发展的景象,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接踵而来。与此同时,县域内基础设施十分滞后,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工业废物的利用率较低等情况都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4.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生态意识薄弱,没有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首先,县域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生态意识较为薄弱,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义务”没有深刻的认识。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例如,在路边、河边、农田中进行垃圾排放等)根深蒂固更使县域居民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生活方式。同时,县域居民还缺少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在他们心中,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对他们而言没有切实的实际利益。其次,许多企业、工厂的管理人员也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大部分县域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没有形成“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对生态价值取向不正确,对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身体力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建设新常态下县域生态文明对策及思路

  1.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政策、法律法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机构体系。

  由于多数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县域政府应主动建立、完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等,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加大相关规定中的赔偿和处罚措施,对有意图破坏环境、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予以威慑,使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县域生态文明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有力实施,还应完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系统,使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机构、个人、群体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做到“谁有责、谁负责”。在实行制约的同时建立服务型机构,以加强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方的互动,公开县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法规为保障,群众为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2.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由内而外转变思想观念。

  要从领导干部的层面上开始转变思想,提高对县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建立层层的工作责任制度,共同监督、引导县域内生态文明建设。企业机构的领导人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减少乃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发展决策,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污染的处理,从源头解决企业机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员工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注入企业文化,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生态保护意识。

  3.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植绿色产业。

  县域应开展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首先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污染的排放最小化。其次要合理地配置资源。应联合县域内的工厂、企业,形成生态的产业链,使企业之间产品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双赢。“绿色”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大力培植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绿色科技的开发与创新,使绿色产业之间形成绿色产业链,最终推动绿色消费。

  4.加强居民生态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群众基础。

  居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县域相比更高级的行政区域来说比较落后,有很多旧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根深蒂固的,这对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阻碍。首先,为了使居民提高生态意识,可以运用报纸、传单、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形式多样的普及宣传,系统地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生态环保知识,使居民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文明观念。其次,可以运用榜样效应,树立县域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运用先进典型的经验引导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同时,也可运用“中国环保日”“世界保护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绿色主题活动,使居民亲身实践生态保护,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运用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在弥补政府所顾及不到的方面的同时,表达群众的期望,为群众提供与政府沟通的方式,减少政府与群众之间利益的冲突。

  5.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件基础。我国大部分县域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抑制的作用。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县域范围内空间资源、生态资源的规划和利用。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环保技术,针对县、乡、村的不同特点,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三方面对县域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全力打造最佳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建军“.新常态”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2):36-39.

  [2]秦光荣.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N].人民日报,2014-01-16(7).

  [3]张静,夏海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构建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21):60-63.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篇三

  《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采取课堂内教学的方式,那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还需要实践的引导作用。例如:以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采用展板、海报、百人签名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前往污染严重的河道、工厂附近参观、调研,设身处地的感受环保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还可以大力倡导学生发明创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设计一些关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大力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又将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感性认同。高校应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久之计,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在注重文化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从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毕业论文推荐:

1.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文章

3.生态文明建设演讲稿

4.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论文

5.浅析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论文

6.人文素养教育毕业论文

7.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163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