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文化研究>

建筑文化的论文2021

时间: 秋梅0 分享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和工作区域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是集建筑经济、建筑艺术、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风格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建筑中的文化

  摘要:文章叙述了“建筑文化学”这一创新学科概念的提出与探索历程。讨论了与建筑文化学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建构“建筑文化学”理论的模式及其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等接纳入了不同的观点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发。

  关键词:建筑;文化;探索历程

  曾听有人提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建筑的材料是石头,而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木头?”这使我联想到确实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莫说中西方,就是在中国,各地区的建筑也是形态各异,如云南大理丽江地区的白族建筑是砖墙瓦顶,墙面粉刷成灰白两色,山墙、檐口加彩色装饰;纳西族建筑的典型是木结构、悬山顶,山墙加上小小的腰檐;青海藏族住的“庄巢”,四面住房连接在一起,外面看方方四堵墙,单坡屋顶坡向院内,雨水全流入自家,既防风又安全。再如北京的四合院,宁波的“台门”,江苏水乡的沿河民居,广东福建的客家“土楼”更是形态各异……每一种甚至每一个建筑背后好像都有一个秘密。由于建筑学博大精深,本人水平更有限,所以在这里只能宏观地比较我眼里中西建筑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首先从建筑材料上看,在西方建筑史上,不管是世纪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还是以后哥特风格的宫殿教堂,乃至再后来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凡尔赛宫,他们的主要材料都是石材,因此有人称之为“石头的史书”。而中国古代建筑则可称为“木头的史书”,因为从秦始皇的阿房宫直至明清的紫禁城都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架构,而从契丹族的应县木塔到蒙古族的元大都再至满族的沈阳故宫也都是由木材垒积起来的,可见对木材的钟爱不只是汉族的专利而是所有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民族的选择。这种中西的建筑的不同,不仅反映了自然因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理念的差别。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对石材的推崇也反映出他们求真求智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中强调任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中国是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出中国人重采集重储存,以及依赖自然的心态,更衍生出宣扬“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理念,中国人将木材作为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木和生命的亲近,体现了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

  从建筑的布局来看,以故宫和凡尔赛宫为例。故宫是以围绕其中轴线建造的数以千计的房间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在其内部又以无数方方正正封闭的层层院落层层展开,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含蓄的思想倾向。宫中的御花园也被模拟的自然山水占据,假山错落、月牙河蜿蜒、亭台高耸,在外部又以院墙封闭,大有把自然山水揽于内的倾向。这是中国人自我封闭幸,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1756年的凡尔赛宫,却有将室内转向室外的倾向,其主建筑横向展开,没有院墙围绕,而是尽情向外伸展,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也与两旁剪裁对称的树木和一个个的水池相容向外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这也是西方人奔放豪爽的外向、进取心态的反映。这一差别也影响到现在中西方人们建造城市的观念。比如西方人在与自然融合方面比中国人做得好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的伯尔尼,可以说这是镶嵌在自然中的一个纯粹的城市,他们没有破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而是利用自然的空隙在森林中点缀房屋,让河水尽情在城市中心流淌,让自己去适应自然,而不是让自然适应人类。在中国,莫说为适应自然而建造一个城市,如果少破坏点自然,少牺牲点环境也算一种奢求了。

  从建筑的承袭和创新来看,中国显然落后于西方。中国对建筑的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往往依靠直觉和经验,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一般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递建筑的理论和技艺,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只靠实践和经验。相对而言,西方则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数据的严格与精确。如果拿我们引以为荣的万里长城与古埃及金字塔相比,大多数人往往会觉得长城的巍峨是金字塔远不能比拟的。殊不知,金字塔的建造难度比我们的长城要大多少倍,金字塔是以正方形为基底的,四周的长度与金字塔的斜度几乎是以最坚固的形式是搭配的,除此之外,230万块平均重达2.5吨的石块就算在今天想要堆砌那样的高度也是颇费一番周折的。

  而长城与之相比只是用大量的劳力简单垒积起来的,只是长度令人惊叹,在这里我没有任何对古人的亵渎之意,仍对他们的劳动结晶感到自豪。在建筑式样的选择和建筑理论的总结上,中国古建筑也是模仿大于超越,不求创新和改变。因此我们的建筑形式几乎3000年没有变化,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从雅典卫城上第一批神庙的出现代今天已经2500年了,其间整个欧洲的古代建筑形态加剧演进。从古希腊古典的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从哥特式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从装饰还是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这就反映了欧洲人独辟蹊径、敢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不禁为建筑中深刻的文化印记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所惊叹。建筑是一个民族的史书,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民族的精髓,清晰地看到民族精神发展的轨迹。虽然我们保存至今带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已不多,正如此我们更应花大力气保护现有建筑文物,并不断在借鉴其它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多建造具有中国气派与文化底蕴,历史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建筑,为中华民族和民族的子孙留下值得自豪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柳肃. 把“建筑与文化”的研究推向广泛深入――“建筑与文化”1996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华中建筑, 1997,(01)

  [2]潘玉琨. 当今中国的建筑文化现象[J]华中建筑, 1995,(01) .

  [3]施梁. 建筑文化研究的两个门槛[J]华中建筑, 1997,(03) .

  建筑文化的论文篇2

  浅析中外建筑文化

  摘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中国 古代建筑 外国建筑 色彩 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但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带来材料、技术、文化审美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同性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绚丽多姿、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

  从原始社会初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的居住形态由穴居发展成为了简单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为主,采用了黄土、褐土、红土、木材和干草之类为基准色调。

  夏朝和商朝时期,开始修建宫室、台榭。建筑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在木质雕刻的表面施以颜色。

  两汉时期的封建经济比较昌盛,西汉都城长安,修建的大量园林和宫殿,规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不断地渗入我国,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表现在寺庙与石窟。颜色以红土为主调,配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黑白等,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装饰以及色彩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画主要运用青绿色、黄色,还有蓝色。

  宋、辽、金时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屋顶部分不再使用橙黄色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绿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时期在建筑方面继承宋代的建筑传统,在屋顶上还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颜色十分丰富。墙面用红色抹灰,还采用了琉璃砖。这样从整体来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显得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颜色。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建筑,故宫的色彩富丽堂皇,而民间的四合院却是以灰色为主。这样的限定虽然不能让民间的色彩尽情发挥,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却控制了大环境色彩的整体协调。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数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

  2、 国外建筑色彩现况

  色彩的延续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材料和涂料的种类日益丰富,在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的影响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同时新结构与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原有的城市色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产生“色彩污染”的问题。

  1800-1850 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程色彩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当年规划都灵城色彩的规划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城市建筑与街道、广场的色彩风格统一,主要街道和广场的颜色设计也极为细致、丰富。在都灵的旧城复建中,以色彩作为规划手段的做法给人们以启发,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开端。

  1961 年,欧洲兴起了清洁建筑运动。这项运动开始于巴黎,由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发起,对城市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清洁,把它们恢复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纪 70 年代,“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CC主席法兰克?马汉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环境和人的反应》一书中提出“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概念,强调“看见”色彩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即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有意识的象征和联想→文化影响和独特风格→时尚、潮流和风格的影响→个人体验,从这个由初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系列我们可清晰地把握影响人们色彩心理的脉络,即经过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再到文化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也出现了城市色彩“乱”“俗”,随心所欲的现象。1970~1972 年期间,日本色彩规划中心针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城市色彩实施法令”。

  这些例证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并把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导入先进色彩理念,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

  3、 中外建筑的区别

  首先,从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多选用木料材质来修葺宫殿,木料的优点是可塑性比较高,但是缺点是易燃易腐蚀不宜长久的使用,所以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屈指可数。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够更好的历经风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宫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从体量造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选用木料,木结构为梁架组合,能够很好的运用曲线折角等造型形体,如飞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础几何形体构成。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统治者的喜好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以明清时期为例,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筑色彩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而民间则以灰色为主,以此来凸显皇家的尊贵。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为石材,所以很多时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为主色调只是为了打破这种单调,而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4、外国建筑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列强来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在这时期,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近现代建筑从技术、思想等多个方面模仿和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从而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建筑的篇章。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外建筑必然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所以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会得到更为妥善的保护和传播。所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参考资料:

  [1]张为诚,沐小虎 主编,建筑色彩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飞虎 主编, 建筑色彩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 哈罗德?林顿(HaroldLinton) 著 谢洁,张根林 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顾馥保 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5]潘谷西,编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 伯格多尔,著,周正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猜你喜欢:

1.中国建筑文化研究论文

2.建筑文化论文3000字

3.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4.浅谈建筑企业文化研究论文

5.有关中国传统建筑论文

317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