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传统文化>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集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产生于内陆,并通过内陆向外界传播。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篇1

  从历史文化探究汉藏族的渊源关系

  [摘要]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留下生存、发展的轨迹和文化基因,从中我们可以探究各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相互的渊源关系。从古至今,汉藏族共同生存于同一个地理板块,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关系源远流长,许多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史前文化时期中原与西藏就开始了互相接触和影响。对民族称谓、语言、文化和生物学遗传等多个层面的研究成果,更是证明汉藏关系悠久而深厚,从而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形成历程。

  [关键词]汉藏族;历史文化;渊源关系

  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形成了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格局。在56个民族中,汉族和藏族间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活在青藏高原和中原地区的汉藏两个民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同走了过来,在历史时空中,画出了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和其他民族共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轨迹。

  对于汉藏族关系,多识教授指出,当前研究汉藏族关系的许多学者,更多地纵向梳理了元明清三代汉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至多也只是追溯到唐蕃之间的联姻,似乎在这个历史阶段之前,汉藏两个民族相互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似的,但历史事实却是这样的,虽然吐蕃人(藏族先民)建立的“吐蕃,,政权和中原王朝发生关系开始于隋唐时代,但是藏族(吐蕃政权的主体民族)却不是突然出现在隋唐时期的,而是早在藏族进入中原汉族视野以前,就生活在毗邻中原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与当时中原的华夏民族产生了各个层面的民族关系,大量的考古、民族学、历史及语言学甚至现代生物科学都从不同侧面证明了汉藏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关系。

  遗存中的渊源关系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目前已经考证出来的考古材料看,远在旧石器时代,藏族的先民就已经生存、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目前,考古工作者在西藏境内发现的旧石器地点就有8处,它们分别为藏南定日的苏热,藏北班戈色林错东南岸的各听,藏北申扎的珠洛勒和多格则,藏西日土的扎布和夏达错东北岸,藏南吉隆的哈东淌和却得淌。其中,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西藏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后3个遗迹,其余遗迹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由考古和其他自然科学工作者在综合科学考察中发现的。西藏发现的这些旧石器均为地面采集的,缺乏原生地地层证据。西藏的旧石器,石片厚大,质料多为角岩,还有西藏的双湖、申扎一带发现的旧石器也大多保留和体现着这个时期石器的显著特征,以石片石器为主,并保留有砾石面。西藏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和中国内地的有非常明显的共同特征,即石片石器在石器中占有绝大多数,这些石器加工比较粗糙,基本上都保留有砾石面。根据西藏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形制、制造技术等特征,考古学工作者经过比较研究,将西藏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工艺传统和渊源与中原华北旧石器系统联系在一起,认为西藏旧石器时代文化可能与我国华北、西南及东南亚旧石器文化发生过交流。

  到目前为止,西藏也发现了不少以细石器及小型石片工具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在这些文化遗存中,不见陶器、骨器、金属器及大型打制石器。这些文化遗存代表西藏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文化,距今大约在7500—5000年上下,主要以狩猎经济类型为主,被归属于“藏西北文化类型”。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之后的发掘遗址有卡若、小恩达、曲贡、邦嘎、昌果沟、达龙查等,除此之外,林芝县还发掘出红光、云星、居木、加拉马和拉萨纳金等遗迹,墨脱县境内也发掘了7处采集点。西藏这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年代大约距今为5000—3000年。考古工作者对其中的卡若、邦嘎、曲贡、昌果沟等做了扎实、详实的考据工作。西藏卡若遗址为首的这些新石器文化遗存,独具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被考古学者与小恩达等遗址一起命名为“卡若文化”。“卡若文化”中发掘出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与陶器并存,陶器均为小平底器,以罐、钵、盆为基本组合,纹饰以刻划纹为主,三角折线纹为母体花纹,以石块为建筑材料,有大量谷灰和粟粒出土。学者研究证实,卡若文化遗址发掘出的彩陶的花纹和形制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非常相似,小恩达文化遗址则与青海地区的齐家文化有一定根脉联系,而吐蕃早期的古文化遗存中陶制品的色彩、纹型则与寺洼文化基本一致,而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都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至于卡若遗址中的粟类谷物,则是明显来自黄河流域,是中原文化西传南传的产物。

  从西藏挖掘出来的丰富考古材料以及与周边文化之间的联系证明,我们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中原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中原华北地区产生的旧石器文化是西藏本土旧石器文化的源头,西藏细石器时代文化虽然起源于西藏的北方草原,但北方草原细石器文化却起源于中原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所以,西藏旧石器和细石器文化的源头都在中原华北地区。当然,从具体的考古材料来看,这一时期西藏文化中也大量出现了中原仰韶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石器文化的重要因素。具体讲,从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藏昌都)中可以看出中原仰韶彩陶文化系统的马家窑、马厂和半山文化的影子,它们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此外,拉萨曲贡遗址与齐家文化也存在有某种联系,同时与云南大墩子文化系统也有密切的关系。

  考古发掘进一步证明,中原地区的原始文化与西藏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文化存在较深的渊源关系,当然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乃至中原在地理上彼此衔接,共处于同一个地理单元因素是这种紧密联系存在的首要因素。良好的地理位置是文化传播的先决条件,卡若文化的中心区——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的横断山脉之中,是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的交汇处,是西藏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所以,卡若文化中必然遗存有汉藏等民族文化交流的大量痕迹,卡若、小恩达等所代表的西藏古代文化与西北和西南典型文化存在必然联系也不难理解,这也是史前文化中西藏与中原互相接触、互相影响的真实反映。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篇2

  探析藏族历史传说的文化价值

  摘 要: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产生于内陆,并通过内陆向外界传播。在进行藏族佛教的传播中,为了更好地使佛教融入藏族文化本身,并且使藏族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播,而产生了藏族的多种多样的历史传说。通过对于藏族历史文化的传说构成分析、藏族历史文化的价值剖析,更好的帮助藏族的文化进行自身的发展和传播。

  关键词:藏族;历史传说;文化价值

  一、藏族历史文化传说的构成

  (一)历史传说

  在很久以前,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的穷结地方,气候温和,山深林密。山上住着一只猕猴。后来,这只猕猴和岩罗刹女结为夫妻,生了六只小猕猴(有说生了四只的)。老猴把它们送到果实丰硕的树林中去生活。过了三年,老猴再去看时,已经繁衍成五百多只猴子。因为吃食不够,都饿得饥肠辘辘,吱吱悲啼。看见老猴来了,便围上来呼号:“拿什么给我们吃啊?”举手相向,其状至惨。老猴看见这种情景,心中十分不忍。于是领它们到一处长满野生谷类的山坡,指给群猴说道:“你们就吃这个吧!”从此,众猴便吃不种而收的野谷,身上的毛慢慢变短,尾巴也渐渐消失,以后又会说话,遂演变成人类。[1]

  (二)藏族历史文化渊源

  藏族的历史文化从最先封闭的土壤中产生,同时也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出现而产生,藏传佛教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顺应天命,人随天愿,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意识,在藏族的生活概念中,相应的农耕式生活方式没有对藏族人民产生影响,反而是民族生活态度中的自由和以自然给予为生的生活状态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多数的文化是从沟通和交流来形成的,但藏族文化的发展却是其自身的社会发展过程;藏族生活在广袤的文化地域上,卡若文化、仰韶文化(桃河流域)、齐家文化(甘肃广通)、 马厂文化(青海民和马厂垣)给藏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文化渊源。

  (三)藏族历史文化典故

  据传,藏族是通过“猕猴”和“罗刹女”的结合所产生的。而据史实记载,“猕猴”并非真的是猴子的一种,而是一个把猴子作为其重要图腾的一种氏族。这个氏族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的气候温润之地,氏族在这个地区生活繁衍。而“罗刹女”则是根据“猕猴”的特性,所产生的相邻的其他的氏族,在这个氏族中,他们通过婚配繁衍后代。而该传说的广泛流传则不仅仅是在藏族内部,连同生活在藏族地区的其他民族也流传着以猴为始祖的传说,如:滇南的彝文典籍《门咪间扎节》中的《猴子变成人》就是重要的传说起源。

  (四)藏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藏族文化的传播是从公元11~12世纪开始的,但其传说的开端并一定是在这个时候,主要原因是佛教的传播使得民间的传说不能够被广为流传。其实,这一传说的产生十分的久远,在其他《隋书》等书籍中就记载了吐蕃人习惯在祭祀活动中运用猕猴等相关的动物作为祭祀物品。并且随着国家的建立,其在进行国事祭祀、奉神的时候,也多以猕猴为相应的祭祀物品。

  二、藏族历史文化传说价值解析

  (一)藏族历史传说在气节崇拜体现

  藏族的历史文化传说是对藏族文化中的民族气节的崇拜和体现。藏族崇拜着自然的力量,他们信奉自然会带给他们一样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的产生能够带领整个民族走向一种繁荣和昌盛,而猕猴作为藏族的一个氏族的产生,从其传说的广泛性和民间性能够看出,在进行该传说的传播过程中,民族通过传说的传播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拓展了藏族或者是猕猴一族在进行民族繁衍时的一种对于民族繁衍的渴望。

  (二)藏族历史传说在宗教信仰中的表现

  藏族的历史是一个佛教历史的演变,藏族的历史发展是追随着佛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猕猴是藏族的产生根源来自吐蕃王朝的灭亡以及后来的佛教在民间的不断的转化。吐蕃王朝存在的时候,佛教盛行于王朝的王室贵族等统治阶级。但在吐蕃王朝的后期,佛教的传播就逐渐的通过僧人的地位的降低而被迫转入民间,这让佛教得以在民间流传,通过佛教的流传,使得佛教的观点和想法逐渐地被藏族人民接受,他们与藏族地区的本土文化相融合,找到了适合藏族发展的佛教的传播途径。而猕猴和罗刹女结合产生了藏族则产生在吐蕃王朝的衰亡时期,在这一时期正是佛教从贵族传播转向大众传播,此时这个民间转移的传说的形成则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佛教传播。

  (三)藏族历史传说对藏族文化地域的文化特征反映

  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此地区有无数错落分布的山脉,其封闭的地理环境也给藏族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地理环境不适合藏族人民进行对外的民族文化交流,且这样的文化具有着强烈的民族特性和独立性,外界对于这种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十分有限。封闭的地理环境虽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劣势,但是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却能够使现有的文化和民族传播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和保持性。一方面,藏族文字和佛教十分的独立,他们通过对于文化的传播和佛教的认识使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和特性不断的加强,另一方面藏族的文化也深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并最终在坚持本民族特性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三、结论

  藏族传说的产生和发展是更好融合藏族本地的文化和藏族佛教的传播,传说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相应的故事情节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传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相应的藏传佛教的文化内容,通过对于藏族佛教的文化德传说的演变,帮助藏族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参考文献:

  [1]佟锦华.《藏族民间文学》, 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第19-20页.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集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产生于内陆,并通过内陆向外界传播。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藏族历史与文化论文篇1 从历史文化探究汉藏族的渊源关系 [摘要]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