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传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发展的步伐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尊重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人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于世,长存于世的现实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传统文化的论文篇1

  浅析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是指对于民族声乐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与直观观感。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

  的浸润,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民族声乐作品审美的方方面面。我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想特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审美领域逐步形成了以中正和谐为主要审观标准,以恪守中道、中正和谐、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

  一、恪守中道,执两用中

  所谓恪守中道,执两用中,是指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不偏不倚,保持一种适度的最佳的状态。中道的思想肇始于尧舜时期,尧在传位于舜帝时就曾要求其“允执其中”,这种中道的思想被孔子所继承并有所发展,并首次将其用于声乐作品的审美之中,《论语·八佾》篇记载孔子对于《诗经·关雎》篇的评价,认为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正是中道思想被用于声乐作品的评价的体现,孔子认为声乐作品在反映情感时必须做到有节制,适度,而不应超过限度。此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礼观周乐论乐之语:“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季礼所谓的诸多标准,都是要求作品能够做到适中,恪守一定的程度标准。这种恪守中道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传统的声乐作品审美观,并在其后的历史长河中有所发展和完善。清代艺术家周士成在《书忌》一文中,就对声乐演唱者如何恪守中道,把握分寸做了细致的要求,即:“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接而不贯,扳而不换,指而不看,望而不远,评而不判,羞而不敢,学而不愿,束而不展,坐而不安,惜而不拚”。总之,无论这些具体的标准如何细分,其宗旨始终以恪守中道为主要指导思想,这种恪守中道的审美思想是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审美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中正和谐,天人合一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力图寻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而这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声乐作品审美中则表现为对声乐中正和谐的追求。《尚书·尧典》记载周文王对声乐的要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先秦时期的晏婴也曾讲到:“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他同时还提到:“声亦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古人将天地万物与人视为一体同生,而音乐、声乐是对天地之间最原始的生命的律动的反映,肩负着沟通天人、物我的重要作用,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完美的体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追求中正和谐的审美标准与特征并非是毫无原则性的调和与妥协,而应当是充分综合多元声乐因素的差别与对立矛盾基础上的统一性。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中,主体要做到以中正和谐的总体性观点把握声乐作品,做到刚柔并济、适度而不偏倚,从而使互相对立的矛盾因素的对立性减少到最少,创造出尽善尽美的声乐作品。

  三、含蓄内敛,言意尽在

  与西方活泼奔放的外向性声乐风格不同,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受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性格的影响,更多的带有一种内敛而又含蓄的特征。这种内敛而又含蓄的声乐风格在国际声乐舞台中具有着别样的吸引力,犹其是在声乐表演这种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中,常常将取得意犹未尽的效果,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饱满而令人回味。这种内敛含蓄的声乐作品审美特征正是恪守中道的审美标准的一种体现。恪守中道的审美标准要求声乐作品的表现上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沉寂,创作上既不过分死板,也不过分标新立异,内涵上既不过分朴质,也不过分浮夸,总之,这种中正的审美观使得声乐作品可以较好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又可以展现出声乐自身独具的特色,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之美,从而启迪人的心灵,使人在审美之余又能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需要注意的是,含蓄内敛并非是简单粗陋,相反,声乐作品的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往往能做到言意尽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民族声乐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思想境界,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印象等蕴含在寥寥娄笔的曲谱符号中,追求一种藏而不露,以弱胜强,由此及版,以点带面,以有限达至无限的效果,从而实现声乐作品的内在升华与外在超越,使声乐作品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艺术的领域,对民族文化产生有益的影响。

  总之,在精微广博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我国民族传统声乐作品审美以中正思想与天人合一为主要标准,形成了恪守中道、中正和谐、含蓄内敛的主要特征,对推动我国民族传统声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惟正.走出对民族声乐认识的误区——中国民族声乐的本体结构及其审美[J].人民音乐,2008.7

  [2]柯林.民族音乐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我见[J].贵族民族研究.2008,12

  传统文化的论文篇2

  浅谈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摘 要]由于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成为趋势,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必然产生冲击。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网络文化,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冲突与融合

  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以网络征服世界的时代。在网络出现与盛行之前,各类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这些媒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少数文化信息资源占有者以有形的传播载体,将文化信息传播给广大文化消费者。而网络的出现则突破了播放式“单向言说”的文化形式,即所谓的双向交流(对话)。

  一、现实:冲突与融合并存

  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作为网络时代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之凶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正如上面所论,“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从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突方面看,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对文化表达的形态上,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对于电脑来说,任何信息只有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它才能识别和处理。这就决定了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二是在文化价值的取向上,网络传播自身体现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在不时地动摇着人们的人文理性、目标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宁信机、不信人”,宁愿走入“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人际之间的情感关系甚至被“人机”之间的冷面“对话”所异化。另外,网络传播所载送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无处不在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三是在文化传播的强制性上,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我们运用传统手段对负面信息的屏蔽作用减弱。特别是“信息霸权”对于发展中国家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形成冲击。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不存在国境线。

  这样,政府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信息传播的“把关作用”的“把关人”地位和对信息传播的控制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目前的网络文化语言上,英语作为“网络第一语言”身份使其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主导。目前,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近3000个,其中70%设在美国;在互联网上被频频访问的也主要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站点,世界最大站点的前几位都在美国。这种现象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前不久卸任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从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上看:网络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给每个普通人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使人们成就和发展事业有了新的途径。因此,在这一基础上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又显现出时代的积极意义。即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使世界各国一面加快了本国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一面又为积极参与全球性经济竞争而不断加强各国网络间的信息联系。通过电子银行网络、电子商务网络等方式开展全球性的经济贸易活动。这种以电子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化为目的,以全球化为结果的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两个显著特征——信息化、全球化。因而,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对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任务:继承与发展并重

  当前中国的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族素质提高等重大课题,是意识形态领域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或者说是阵地;它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也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网络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其文化属性上讲,无法摆脱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双重影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今社会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意识对现代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认识到网络文化建设的紧迫课题。首先是从网络文化的传输内容上看,网络文化中垃圾信息的传播,具有量大、快速、隐蔽等特点,给网络文化建设设置了重重阻力。

  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有害垃圾,大量色情、暴力信息以游戏方式直接出现在网上,给网络文化建设带来毁灭性打击。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文化渠道把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传入中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盲目趋从西方社会的腐朽的价值方式。网络文化的受众绝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对不良文化鉴别力、免疫力不强,目前网络上滋长蔓延的各种腐朽思想、颓废情绪、色情暴力等,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渗透是很值得警惕的。其次是从网络文化的社会道德规范上看,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

  因此,传统道德规范与责任的确立首先受主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经济利益等因素制约,道德交往的范围与职业、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同时,道德评价标准和环境也相对稳定,人们依据一定的文化传统来作出判断,评价标准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性、时代性。而网络化的交往,则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时空限制。可以说,网络化的交往是“虚拟”的交往,社会成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与自己所关心的对象进行交流。它一方面使道德活动的范围大幅度拓宽,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互动方式的更新。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虚拟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为个体道德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为传统伦理道德的 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 网络使现实的真实的 社会道德关系日趋松散,使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远。Internet改变了个体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这种状况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中已有充分的表现,即使是在我国目前网络欠发达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提醒的:“社会的 文化价值方面通常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抓住信息时代机遇的同时,却并不总是能意识到和密切关注各种风险以及为迅猛的技术进步所付出的日渐增长的社会 代价。”

  当前,落后和腐败文化在当代社会意识形态里毕竟不占主流,但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民众性,因此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是明确网络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即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胡锦涛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 管理纳入全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唱响网上主旋律,进一步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要创造发展 环境,鼓励支持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是要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建设。

  这是推进文明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网络是科技进步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标志,网络技术发展越迅速对社会越有利;网络的价值在于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的价值而不是载体本身,信息内容相对独立于载体而存在,倘若信息内容是落后的、违法的、粗俗的,那么载体技术越发达,对社会的危害则越大。因此,面对目前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指责和打压,而是必须坚持疏导为主的方针,多用网络文化的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先进的传统文化迎接网络文化的挑战。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大量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去主导网络市场,如果我们有大量的健康向上的游戏娱乐文化去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吸引青少年,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不只是把网络当成摆设和门面,如果我们的教师更多地通过网络与青少年学生们沟通交流,如果我们能为青少年建立更多生动鲜活的网络资源库,等等,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实现“扶正驱邪”的目的。

  三是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

  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解毒”和“消毒” 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网上的非法、有害信息的删除工作,加强网络导向和引导。综合运用法律、行政、 经济、技术、思想 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

  四是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 组织保障。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快推动地方性法规建设,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要实现科技创新,在网络内容和网络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要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和创新人才队伍。要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35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