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基础教育 >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2)

时间: 朱海英1 分享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篇3

  浅谈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关键词 幼儿园 中班 意识培养

  一、所谓规则

  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养幼儿的需要,同时它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的作用。规则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促进幼儿活动质量,提高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已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已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暄哗,收玩具时摆放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则,并认真执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以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二、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现状,我对中班段幼儿进行了观察调查,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幼儿已有初步规则意识,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或督促。

  2.已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不过还很不成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3.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在还需要等待的游戏时,还缺乏一定的耐心。

  4.学习中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

  5.操作中规则基本形成,多数已养成听指令操作的习惯,并能整理玩具,但仍需进一步巩固。

  6.生活环节上,基本能遵守规则,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成人不断督促,反之就容易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对规则意识还不强烈,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不断的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确立培养目标

  1.道德要求:尊敬父母、长辈,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问早;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爱心;爱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公物,不攀折花草树木;爱惜生活学习用品,不浪费;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人多的场合学会等待或排队,不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高声喧哗;不说谎,不拿别人的东西,知错要改;有粗浅的是非观,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乐于帮助别人;等等。

  2.一日生活:包括去卫生间、洗手、喝水、吃副餐、睡觉前、起床后、离园前等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有固定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集体活动:包括集体活动中剪刀、胶水等物品的安全、有序使用规则,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或者暗示保持安静或者进行活动规则;集体活动时回答问题要举手,分组活动时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按时完成任务等规则。

  4.游戏活动:按规定摆放或取材料、物品的使用规则要明确,不同游戏自身的规则等。

  四、措施及具体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一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如在本该安静的氛围中大声讲话、争抢玩具、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一)通过榜样示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学习者树立榜样,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学习者再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示范,学习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

  教育实践也表明,榜样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有天清晨,当幼儿陆续来园,开始桌面游戏时,东东故意把很多雪花片插塑撒在地上,并发出大笑,引来别的孩子的注目。此时,当班教师没有责怪东东,只是摸着在旁边安静游戏的小小,笑眯眯地说:“看,小小游戏时多安静,看她拼搭的图案多漂亮!”随即,幼儿们的目光就转向了小小,东东见没人参与他的活动,无趣地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东东左边的可可蹲下身子,拣起了地上的雪花片,老师立即表扬:“可可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他在把地上的雪花片送回家呢。”立即,很多孩子投入到了拣雪花片的行动中。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师范法,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创设类似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二)通过自定规则,让幼儿自觉地养成规则行为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某日午间操时段,中一班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场地上精神抖擞地进行着体操锻炼。队伍后面的源源小朋友突然高高站立起来,舞动着手臂,不时呼喊着什么,一会儿又跑到另一处玩耍起来,任由带班老师在后面追喊着他,就是不愿回到队伍中……等待源源归队以后,带班老师抓住时机,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这种现象:这个时段,小朋友应该在什么区域活动?怎样活动?如果不能遵守,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包括源源在内的所有幼儿一致决定,取消违约者接下来自由活动项目。因此,那天下午的活动,本来是源源最喜欢的泥巴屋游戏,但是因为他上午犯规,而被取消了参加的资格,源源只能无奈地从事其他活动。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活动中他们能主动认同规则,并通过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

  (三)通过图标暗示,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规则画成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途径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区域活动时,如果让幼儿自由选择,往往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状况,于是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商量游戏规则,并把这些规则绘画成大家能看懂的图标,张贴在各个区域内,如在积木区贴上鞋子图片,上面写上了大大的数字“5”,孩子们进区玩时就知道先数数有几个人,如果已有5个人,会自觉地去别的活动区;在图书区,可以贴幅小嘴巴上竖着一根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或干扰别人;盥洗室内也帖上了师生共同制作的规范洗手流程图;午睡室帖上午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图标等。虽然幼儿设计的画面非常幼稚,但孩子们能理解,愿意去遵守,就比教师强加给他们规则要好得多。

  (四)通过体验后果,让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是用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一天,大家正在玩沙池内认真地制作着各种“蛋糕”,并欣赏着自己的辉煌成果,突然昕昕制作的漂亮“蛋糕”被飞来的一脚踢得瞬间瓦解。在昕昕的哭泣声中,偷袭成功的童童迅速逃走。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依据事先与幼儿共同商订的规则,适当让童童体验一下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当童童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时,昕昕大声说:“他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把别人的东西破坏了,不要你和我们一起游戏。”同伴们听了他的活,没有一个幼儿愿意与童童合作,对他都持排斥态度。没有朋友的孤独让童童尝到了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再次游戏时他学会了自我控制,不再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了。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规则行为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让幼儿制定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要求,就能使他们在掌握和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篇4

  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 要】大班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时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帮助幼儿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幼儿园大班孩子在执行规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积极指导,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学会自律,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以便帮助幼儿以后能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俗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规则意识、是塑造现代人的重要内容,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大班正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时期,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规则意识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大班时期甚为关键。

  通过对我们大班43名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的规则意识差异很大,有些幼儿能够很好的遵守各项规则,而有些孩子却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在43位幼儿中课堂上要求如厕的幼儿有11位,占总数的26%,在游戏中不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占35%;喝水、如厕、洗手不按顺序排队的幼儿占21%,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幼儿占44%。大班的幼儿已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执行能力不强,需要成人的督促;自律开始萌芽但还没有完全内化;在等待游戏时缺乏耐心;学习中以插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等。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我班幼儿十分缺乏规则的意识,执行规则能力较差。这些幼儿大多不会正确的与同伴相处,不遵守活动规则,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自由。由此造成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自控能力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呢,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孩子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受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乐趣,体验违规的后果

  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只有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才能让幼儿主动遵守规则。我们会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如:我们常常带幼儿去超市购物让幼儿体会购物需付钱,付钱时要有序排队;如:引导幼儿观看有关交通规则的碟片,让幼儿了解遵守规则可以保障人的安全,而违反交通规则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使人受伤或死亡。用这些丰富的教育方法让幼儿了解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除了要让幼儿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还要让幼儿感受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乐趣。孩子在遵守规则时不应感到有压迫、不愉快或是难以忍受。因此,我们首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充足、合理、适当的空间和大量丰富的材料,使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活动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孩子毕竟是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难免会和同伴发生冲突、违反活动规则。这时,我们就应该努力让孩子了解违规的后果,并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在游戏时,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弱,常出现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组织幼儿讨论“如果小朋友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孩子们一致决定,如果谁在游戏时违规了,那就停止游戏3次。为了让自己有更多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违反规则的现象越来越少。同时对于那些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巩固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上树立榜样,号召幼儿向榜样学习,让榜样带动全班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比教师一味批评违规的幼儿,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二、在活动前讲规则

  有的教师在活动之前不向幼儿提出任何要求,活动中发现问题时才强调规则,或者当发现出了问题时,怒气冲冲责问幼儿。此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不集中了,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话。其实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为事先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我们只有在活动前提出要求,让孩子了解活动规则,孩子才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受规则。

  三、幼儿参与制定规则

  只有在幼儿参与下建立的规则要求才是适合幼儿需要的规则,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在不同的活动之前我会组织幼儿通过讨论修订自己制定适合的规则,这时孩子们会非常自觉的遵守规则。

  四、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儿歌和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如:为了让幼儿能在活动中有序的排队,我利用解放军这一幼儿崇拜的人物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在音乐活动《解放军进行曲》中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观看国庆解放军大阅兵和军方军训练、生活的一些视频情景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向解放军学习,自觉遵守活动规则。为了让幼儿能轻拿轻放小凳子,我向幼儿讲述了“小凳子为什么哭了”的故事,以此来教育幼儿轻拿轻放小凳子。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时,我们通过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过马路和学习儿歌“红绿灯”来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规则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而游戏是最好的途径和手段。幼儿园的游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则游戏一类是创造性的游戏。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上下课铃声的游戏活动,模仿小学生的课间生活。每次活动前敲响小铃。幼儿听到铃声后知道要上课了,就会自觉的回到座位旁就座,等待老师来上课……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幼儿则离开座位自由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利于帮助幼儿提早适应小学的活动常规,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再次,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讲解力求生动简明。游戏规则应灵活,如果幼儿要求并且他们都同意改变游戏规则时,应当允许幼儿改变规则。

  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榜样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穿衣打扮,行为、不自觉的小动作甚至说话的语气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全班的幼儿,所以要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以身作则。这样才能给幼儿做好榜样,一条规则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同时,主配班教师的要求也应该一致。这样才能让幼儿更明确的遵守规则。如果两位老师要求不一致,班主任说这样做,配班教师说那样做,便会让幼儿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听谁的,规则意识自然无从培养起了。

  通过大班一年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引导,现在我们班大多数的孩子已能有意识的约束自己,自觉遵守规则,极少数自控能力差的幼儿也能在同伴的影响和老师的提示下遵守规则执行规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产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机和愿望,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规则,使幼儿的遵守规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遵守规则。使我们的孩子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猜你喜欢:

1.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学习习惯养成

2.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初探

3.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原则

4.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5.教育孩子遵守规则

6.从小教育孩子要守规则

2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