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时间: 李英梅 秦从英1 分享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篇1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 教育 ,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 中国 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 现代 化建设各个方面。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 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 科学 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 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 历史 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人的创新素质呢?所谓创新素质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切忌好高骛远,勿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或是学习上怕吃苦,不愿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所学知识的广度,掌握本专业知识和相近专业知识的 联系。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前,科学技术的 发展 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所学知识,就会处于落后的地位,跟不上新技术的要求。只有自学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一个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书呆子,是不会产生创新智慧的。

  2、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就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是一种对于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而不无动于衷的强烈的尝试冲动,它是创新的重要 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能。创新思维则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 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性。为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在充分上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积极参加一些创新、发明的竞赛活动,启迪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辩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制约。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复杂多样的。所谓发展,就是不仅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且还要认识到世界又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大学生,就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分析问时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而只善于进行单向性、单一性、顺向性和纵向性分析问题,是很难在头脑中有新思维“火花”闪现的。辩证的分析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而解决问题才是创新的关键。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在求解问题之中发现新方法,创新新方式。

  4、顽强的创新意志和创新毅力。所谓创新意志是指创新者能百折不挠地把创新行动坚持到底以达目的的 心理品质。创新的道路绝不是平坦的,有的甚至还会遭受严重挫折,这就要求创新者具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和创新毅力,不怕受挫折,只有百折不挠,才能最后获得成功。否则,则会半途而废。一个具有顽强创新意志和创新毅力的人,在受到挫折后,不是放弃创新行动,而是冷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坚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往往成功就在最后的坚持中,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创新思维的实现,往往要依靠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来加以分析和验证,有的还需要创新者自己设计新的实验和制造新的实验装置,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善于把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实验、实践,把创新的思维一步步地变成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时,一定不能轻视提高自己动手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要坚决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思想,积极参加 实习、实验和实训活动,不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创新思维的实现往往又是一个苦思苦想、独立追求的过程,这也就要求创新者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要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独立的解决问题,还要能忍受得住寂寞。当然,这并不排斥创新过程的团队活动和团队协作,但在团队活动中,就自己分工的某一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高等 教育 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并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高等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 历史 使命,要坚决改革那种妨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展 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要在认真传授和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要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方面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

  2、开设大学创新课程,夯实大学生的创新基础。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大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一是开设创新教育学科课程,如开设《创造学原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才思想品德修养》、《创造发明案例分析》等;二是设置创新教育活动课程,高等学校要积极 组织一些创新、发明的竞赛活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下转204页)(上接203页)创新能力。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中,要坚持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创造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探索未知问题,启迪创新思维。如采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论;还有“角度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就一个问题多地点、多角度地讲解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种类还有很多,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 总结 学习。创造性教学法的实质是,在教学中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不墨守成规,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努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4、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实习和实训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高等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足实验课程,让学生能有充分的动手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学校还要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实习实训时间,为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育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篇2

  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思维 培养 思考

  论文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 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创新思维的社会需求、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1认识创新思维

  认识创新思维,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这个词是我们国家乃至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之一,同时,“创新”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在 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来源于拉丁语。“innovation”的拉丁词根“nova”表示“新的”的意思,加上前缀“in”导致动词化,具有更新的含义,意味着对原来已有的东西加以更新和创造。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想不出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想而言的,没有受到现成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开发大脑的一种发散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是指在探索未知时,积极地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和多向的角度,促使思维转化去寻获成果的一种思维。就本质而言,创新思维就是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在过程或成果上突破常规有所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的精髓是非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是需要经过有意识地培养和专门训练并能在培养和训练中优化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灵魂和核心。

  2创新思维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从数量上讲,各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难道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吗?造成这种现象,其中的缘由固然是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满足社会长远的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其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随着社会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变更频繁,单纯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思维是最基本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运用它去解决创新性的问题。

  3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内涵

  思维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它在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又具有创新的潜质,因此,有志于创新的创造者都应该自觉地、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3.1 掌握 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学观点来看,思维的主要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主要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这些都是人们进行有效思维所必须依据的方法,掌握创新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维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人们还应该科学地研究思维过程,这有三种途径可循:一是可以通过学习科学史,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从中吸取营养,掌握思维学;二是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们的工作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探索他们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思维的原则;三是可以通过回忆以往的思维过程,寻找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作为今后思维的借鉴。

  3.2 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创新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思维也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才有助于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走上创新之路。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3.3 积累深入思维的经验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可以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在思维的过程中,人们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都与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诊断病情;可以帮助工人有效地运用技能;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书育人。在思维实践中,通过深入思考、积累经验,就可以为以后的思维打下基础。

  3.4 建立合理思维的结构思维能力的结构体系中,包含着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经过整合完成思维过程。创新型人才要培养突出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是这五种能力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使之成为合理的思维结构。   3.5 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基本品质是由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独立性所组成。这四种品质在思维能力中都占据一定地位、都具有一定作用,对创新型人才而言,最具重要性的是思维的全面性,即要在前面四种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全面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创新过程中,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创新思维的培育,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4.1 强化创新意识的 教育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新创造要求的动力。有了意识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才能抓住创新机会,才能获得创新成果。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4.2 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具有时空的超越特性,这种超越性正是所有创意的来源。我们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启发,必须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必须从形象联想和表象想象的结合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必须从直觉顿悟和灵感激发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灵感思维。

  4.3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他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

  4.4 着力创新人格的塑造所谓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 现代人格或者叫创业者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现实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创新思维课程,采用 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大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2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