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

  建构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树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观念,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下载篇1

  浅析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

  作为学生各种工作的协调者,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引导着大学生做正确的事情。可以说,辅导员是每个人在大学阶段的人生导师,确保着所有人在大学阶段都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好的朋友。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大学生辅导员团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严把“入口”,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选聘机制

  首先,学校要对辅导员的聘用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一般都是从政治觉悟、业务水平以及作风水平来评判一个辅导员是否合格,那么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也要以这几点作为判断标准。对于一个全日制本科的辅导员来说,首先要满足硕士以上学位的基本要求。辅导员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能够根据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结合理论开展工作。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端正的思想品德,并时刻做好为高校学生工作奉献自己的准备。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校还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便于更好地对学生开展管理。一些学生的思想较为顽固,此时辅导员还要有相应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说服学生服从学校的管理。一些学校还要求辅导员必须在工作之前就成为了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成绩良好,最好有相应岗位的实习经验,才能在高校辅导员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高校要严格按照既定的选拔标准来聘请辅导员。尤其在聘请规章制度这一方面,更要树立起绝对的标准,确保工作做到位。科学严谨的选拔制度对人才的筛选效果是巨大的,能确保高校选拔到的都是各方面素质较强的员工。高校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辅导员的招聘工作,将整个招聘流程分成笔试、面试、考核等步骤,确保每个环节的绝对公平公正,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择优录用。由于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高校在进行辅导员聘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对综合素质的选拔,并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质量。

  二、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管理机制

  建立起完善的辅导员工作质量考核体系,真正做到有制度可以依靠。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独立性,因此对辅导员的考核制度要与普通教职员工区分开来,不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来评判辅导员的工作质量,而应当从思想政治水平、对岗位的热爱程度、最终的业务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质量来考核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不能由单方面的因素来评判,在其个人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其的评价、党委的考核以及学院的评价,用综合性的考核体系来评判辅导员工作是否做到位。辅导员每年的评测分数要直接与其职称、奖金挂钩,对于评测质量较高的辅导员予以表扬,对于评测分数较低的辅导员进行批评教育。

  三、加强培训,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养机制

  首先,辅导员岗位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岗位,而是一个处于随时变动中的岗位。学校应当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有关时事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将学生工作做到位。

  其次,提高培训体系的层次性,通过多个级别的培训结构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学校应当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让辅导员受到的培训有足够的针对性,再有机的结合其他的社会实践与学校统一学习,尽可能的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最后,高校要把辅导员当做自己的员工,和普通的教职员工一样,也为其制定长期的培养计划,对辅导员考取博士、提升自己做好充足的后援工作。

  四、搭建平台,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

  学校要想保持辅导员岗位的长期稳定性与先进性,就应当制定完善的辅导员发展体系,确保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也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其主动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学校应当鼓励辅导员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入学深造、取得更高职称,都应当为辅导员铺好路。更高层次的辅导员才能以专家的眼光来审视整个学生工作,通过更有效的手段来管理好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更大的好处。高校要了解自己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制定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进程,这样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毕业论文下载篇2

  浅谈高校植物配置的文化意蕴与艺术的融合

  一、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变化使校园外部空间环境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教育空间,大学校园景观正朝着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多功能形态发展。加强与改善大学校园景观的质量,充分体现校园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意蕴,提高校园艺术文化品味,有助于树立整体意识、环境意识、层次意识,这也是大学校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校园植物配置的艺术性研究

  (一)植物配置

  园林艺术是融绘画、文学、雕塑、建筑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具有广泛和丰富的内容。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搭配,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构图、色彩和意境等方面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搭配,植物配置时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充分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产生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植物所具有的艺术性是人赋予的,人们往往会把这种观念用“美”的概念表达出来。然而,艺术性的获得则是有赖于形式美与意境美的融合,虽然它们是不同认识层次的美,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自然景观植物可以松弛精神,调节视神经,缓解疲劳,对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当我们看到色彩时,能联想和回忆某些与此色彩相关的事物,进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刺激效果也是不同的,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绿色具备了蓝色的深渊和黄色的明快感,是象征着生命的颜色,在心理上给人一种安定、和平、清新、充满活力、丰满而有希望的感觉。因此它可以达到安抚情绪、松弛神经的效果,在大自然当中尤其赋予了树叶丰富多变的绿色,浅绿、淡绿、黄绿、中绿、墨绿、橄榄绿,等等,将不同的绿色植物合理地搭配在一起,使之产生既微妙又和谐的统一感。而橙色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它可以使人联想到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快乐而幸福的颜色,给人温暖、兴奋、喜悦、活泼、华美、温和、欢喜的感觉,甚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跃思维,激发情绪。我们可以根据人们对色彩的视知觉和心理效应,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理想的色彩效果。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色彩可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色彩作为视觉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空间。

  在营造校园景观中,植物的形态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植物的可塑性,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各种形状搭配,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大学校园内的植物,不仅在于造景,而且还要体现出校园中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让师生们能够体会到校园的文化。文艺复兴花园加贝阿伊阿继承了古罗马园林的特征,尽管是几何形的,但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校园植物的配置既要有视觉效果,又会时时刻刻对置身于这大自然的课堂里的观赏者的道德、品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实用的功能,还必须具有美感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特性,这样才会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植物造景艺术原理

  植物造景是空间造型艺术,要符合造型的艺术规律。高等学校校园绿化应以营造绿色氛围为主。在绿化布局和植物配置上注重造型和色彩搭配,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形成开朗、郁闭和半郁闭等各种不同的绿化空间。

  把花草树木与校园内的道路、楼房、各种建筑小品以及地形地貌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构成绿树成荫、万紫千红、风景秀丽的庭园,实现特色校园。

  运用植物造景与建筑、环境小品、雕塑、标识牌、标语牌、宣传栏等要素相结合,营建校园文化意蕴,反映大学精神。

  在配置中寓教于绿,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植物配置营造大学氛围,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给人以美的感受。

  校园植物配置注重品种、形态和色彩的高效、和谐所产生的文化意蕴,利用植物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三)意境的创造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王昌龄的“诗论”,他将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意境。物境侧重形似,情境侧重表情,而意境则更侧重体现意蕴。意境的创造可以利用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美的芳名等来体现。

  意境的创造是依附于景物的,通过园林的形象反映出情感,使其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可以感人,更多所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是可以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来充分发挥造景的特点,创造出多种优美的意境。当某种体验与感知能与大众的共鸣达成共识时,美的意境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并具备了雅俗共赏的条件,这正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境界。

  三、校园文化意蕴的体现

  “文化”一词最早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目前,对于文化的研究不计其数。中国当代学者大多采纳《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渗透的情感,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等等。简单地说,文化意蕴就是指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底蕴,即一件事物深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等。例如南京是一座城市,是六朝古都,作为城市的背后有着文化的支撑,所以说南京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同理,文章渗透了某种思想、文化时就具有了文化意蕴。对于植物配置而言,也可以营造出自己的文化意蕴。

  现代环境艺术要求将文化隐藏于景观设计之中,植物造景也不例外。校园植物配置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首先植物本身就代表一种文化象征,在进行校园植物环境配置时,可选用当地的市树市花作为基调,可根据市树市花的象征意义,将植物配置上升到代表学校文明与文化的象征。其次,植物景观文化又是对传统植物造景文化的追溯与追求、提炼与概括,既具有传统意境美,又具有当代文化特色的开放式的文化体系.是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群落生态、人文特征突出的环境景观,在这种环境景观中,潜移默化地普及自然知识、熏陶植物文化、强化生态理念等.通过植物景观文化的“软教育”,陶冶师生情趣,完善师生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格观、审美观。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然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还有社会文化建筑空间的承载体,校园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对学生的健康品格的塑造,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且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如果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绿化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景观美化装饰物,或是仅供休闲活动需要的游憩地,而是维持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环境空间;适宜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把校园建设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领域,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学校文化意蕴是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是隐含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创建,关系到学校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21世纪的大学将日益走向社会的轴心,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学校园更应该注重教育、人、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生态的新天地,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美的存在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显示,如果没有人把这种秘密规律揭示出来,它就永远是不可知的。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又复杂,诗情画意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巧妙而充分地利用植物形体、线条、色彩、质地等因素。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努力运用自己的景观语言体现自己校园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理念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

  大学校园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它不仅具有使用功能,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校园逐渐产生出深层的精神价值,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校园景观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定位,培养高素质人才。正是基于这些功效,校园植物文化意蕴的营造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健康品质的塑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校园绿化中植物配置不仅仅要表现出植物形象美、群体美、个体美、自然美、艺术美,还要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文化意蕴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大学。

猜你喜欢:

312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