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心理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心理学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篇1

  浅谈后现代主义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我们现在已处于后现代这个时代,并受其影响:过去我们是强调一个单极的世界,现在强调多极世界;过去只有几个少数权威说话,后面慢慢呼唤民主;过去只有几个人独白,今天我们强调要对话,让更多人能够表达自己的诉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我们的生活都已经悄然地发生着一些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冲击下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后现代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反叛、抗议或者一种批判的情绪、氛围。只要有现代主义标签的,都要怀疑、否定、批判。姚大志在《现代之后》中提到,要弄清什么叫后现代主义,首先要了解现代主义。

  (一)什么叫现代主义

  所谓“现代”,欧美即指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过程,中国指的是从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段时间。本文论述的是西方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心理学,所以此处指的是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这一段过程。“现代性”(modernity)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笛卡尔以来的哲学特别是启蒙思想被看做是现代主义的。

  启蒙思想可以用俩条标志来分辨。第一,启蒙思想相信宇宙自然法则,并且相信人也是受自然规则的支配,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就是回归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启蒙思想家们的信条则是凡是和理性相违背的都应该被打倒。

  第二,相信理性能给人类带来光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理性支配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

  启蒙思想最大的两个成果便是科学与民主的思潮的风靡。启蒙思想的终极目标是自我反省和终极自由,首先是个人的自由,其次是理性的自由。即所有人类历史都趋向一个作为终极目的的自由王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统治)。神话就是关于人的神话,人的主体性的神话,启蒙需要靠人作为主体这一神话来实现这两大理想。

  (二)后现代主义批判什么、反对什么

  弄清了现代主义,那么什么叫后现代主义就非常清楚了。后现代主义在上世界60年代诞生以来天生就带有反传统的倾向,自此以后,所有时期所有具有反传统倾向的主义均可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所有的传统思潮表现出的反对倾向,最终都是对启蒙进行反思和质疑批判。

  首先,后现代主义要反对“基础主义”。基础主义是指人类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寻找一种最终的无可置疑的绝对基础的文化努力。后现代主义者把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大叙事”就是以真理的名义讲话,利奥塔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真理,利奥塔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

  其次,后现代主义反对“表象主义”,表象主义被称为一种视觉隐喻:人的心灵犹如一面巨镜,能够准确或不准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本质,而对其本质的准确反映就是真理。表象主义的要害是“认识论主义”,即以理性的、知识的、和理论的态度看待一切问题。

  最后,后现代主义反对“普遍主义”。普遍主义的要害是“西方中心主义”,普遍主义则是西方推行其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工具,把西方文明推举为高级文明,将其他文明都视为原始的或野蛮的。

  二、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心理学对自身的研究方法进行新的多角度的思考。后现代的心理学方法论对现代心理学的单一科学主义取向进行了批判,倡导多元主义。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法性”主要建基于对客观观察、实验、实证方法的采用上。后现代的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不确定,是怎样都行。后现代学者认为,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摆脱先在的内心意识,因此也就不存在唯一的,能确保发现和证实“客观普适性真理”的正确方法。当前心理学界对实证方法的利弊得失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尤其是对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有深刻体会。

  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基本上属于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从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既在消解科学主义,也在消解人本主义,基本的方法论蕴含就是消解,消解现代性的思维方式、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消解科学主义,否定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用人本主义的方式消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表现某种程度的一致,但不是人本主义,没有走向人本主义,强调多元,开放,对话,边缘,和谐相处,没有重新走向唯一,展现的是一种多元,谁都可以生存。

  三、简评

  后现代主义是对当代西方现存文化秩序的破坏、对现代科学主义的否定,它的最大贡献在于这种破坏和否定,但是它“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所以最大的弊病也在于这种破坏。

  (一)积极面

  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击溃了有明确标准的价值评判,让人们不再拘泥于社会意识和道德标准,可以自由追求个人的价值,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加催生了解构主义的诞生。首先,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都对尼采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理智的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次,后现代主义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极力推崇边缘、平俗、解构、非理性、历史断裂等等,提醒我们对于社会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我们在分析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时要辩证地看待理性与非理性、中心与边缘、崇高与平俗等关系。最后,后现代主义倡导差异性,或然性、创造性,这一切都有利于改变以往的僵化的思维方式,主张开放的、多元的、横向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禁锢思维的解除。

  (二)消极面

  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导致价值评判的标准模糊过于强调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其思想方法上也陷入了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在极端批判逻辑,消解科学与文化的同时,又构筑了一套理论,反对结构主义,中心主义,而其自身的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一种中心,后来的追随者同样是以其理论核心为导向。后现代哲学完全拒绝、否认理性和理论,夸大非理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正确的,其后果只会把人们引入到神秘主义的迷雾中而使他们陷入混乱。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篇2

  浅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

  由于教师“挑剔”的职业习惯和传统思想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问题及改变的消极思想教育模式,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品格优势,由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提出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普通常人的潜力和品质 [1] 。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各个国家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全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在联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随着时代和环境呈动态变化。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法。为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的行为养成,以管理促教育;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有的学者从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多层次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进行探索。无论出发点在哪,落脚点都在于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有没有教育效果也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认知能力,在情感上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教育的相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能动性

  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固有的优秀品质,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在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学生就好比一粒种子,教师就像园丁,教育就是要给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水分,在这个过程中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并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正是因为种子本身具有强大的成长力量,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能成长成熟。积极心理学相信人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教育者只有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力量,从而乐观地面对学生成长中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2] 。比如典型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运用而且很有效果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倡导普通人向爱国人士、道德楷模、劳动模范、社会精英学习,之所以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方法会有成效,其隐喻是我们相信教育对象本身的能动力。我们知道,再伟大的教师,再完美的榜样,也没有办法将动物园里的猴子训练成追求卓越和实现自我的人,因为他们不具有人的优秀基因和潜能,学生的提升源于每个人内在的强大的推动力,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以人为本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而非行动上。每个大学生都是一块尚未雕琢且期待雕琢的璞玉,教育就是将他们打磨成翡翠的过程。

  (二)主观接受性

  从力学角度考虑,即使再大的外力,也不能使刚体产生形变。教育是否有效果应该首先考虑教育对象是否愿意接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类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教育只有在满足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因为情绪能真实地反映个体需求满足的情况。积极情绪能直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建构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体验到快乐、愉悦、幸福;反之消极情绪会降低工作效率,体验不到愉快,在认知层面不合理,在情感层面不愿意,在意志层面不坚定,为此对教育产生抗拒。主观不接受的教育何来效果。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思想教育的重点从强硬灌输到关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三)贴近生活性

  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思想教育要收到实效就是将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修养和潜能。反之脱离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报告式的长篇大论、教条式的理论说教、空洞式的硬性灌输,学生尤其反感,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甚至相悖的教育方式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之一。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育效果的现实需要。

  生活化就是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学生生活中,比如教育者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现代化教育媒介:微信、QQ聊天等形式,通过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氛围,教育者好似与学生唠家常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需求,给他们赞美、鼓励,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不真实的赞美会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悦纳自己、热爱生活,学会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暂时碰到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过好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活。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一)国家、社会、个人等对思想教育的诉求不一致

  教育本身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没有太大的分歧,目标趋于一致。而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国家、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极其强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这种要求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政治色彩,而且在实施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中体现这种诉求,包括对教育者的选拔、任用与培训,甚至连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都有相关的要求[3]。对此,张运红评价:“中国教育陷入理性主义的陷阱,成为完美主义的工具,人成了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教育发展的目的。”可见,国家、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是高标准和高要求。

  其次,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很低,只求别让孩子变坏。家长将孩子送进高职院校接受教育,很实际的想法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应试教育概念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更不会将思想教育与孩子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诉求很低,或者说根本没有诉求。家长对思想教育作用的忽视与国家、社会的高标准、高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很大的阻力,这是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从个体看,高职学生太追求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由于高职学生自身自制力和约束力相对较差,辨别力不强,或许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他们的理想与梦想与实际偏差大,不科学、不现实、不合理,为此很难实现,如果目标没有实现,他们就会心灰意冷。教育者如果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理,给他们信任的理由,他们就不会接受你的教育,这是思想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要引发家庭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实现将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个人的诉求有机融合,就要站在全新视角下,创新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完成教育使命。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活力

  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承载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两课”和心理健康课教学课堂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差距,这有合班上大课的客观原因,也有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理论性强的学科特点,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传授方式仍然以满堂灌、讲座式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有就是日常的思想教育仍然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类医学式教育。教师“挑剔”的思维惯性导致教师眼里只看到学生的问题,心里只惦记问题学生。教师将教育的重心始终放在少数学生的行为改变上,教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些学生身上,结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厌学、逃课、沉迷网络、抑郁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在繁忙中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优势和潜在资源,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和赞美的学生,自然就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同时教师对其他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教育忽视,无法体现为了一切学生,失去了教育公平。

  (三)高职学生成长的特殊性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职学生几乎是在被忽视甚至是指责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太缺少赏识和赞美,因为太缺少所以需求更强烈。这根源于原生家庭残缺的爱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爱之深责之切,中国式父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学习成绩单上,由于高职学生的分数一直无法达到父母的预期,来自父母的正性评价少,孩子在父母的唠叨、指责中长大,结果造成高职学生自我认可度低,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和自我否定心理。由于升学任务的压力,导致中学老师也是把希望寄托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老师也忽视对他们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和漠视,让高职学生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欣赏。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真诚的赞美和欣赏。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更需要站在全新视角,挖掘高职学生身上潜在的优秀品质,并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练习使用这些优势,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对待成长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心理学主张教育者用积极的心态接纳学生,以欣赏的眼光肯定学生,给予学生真诚的赞美与肯定,满足学生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运用自己的积极品格优势战胜自己成长中的各种困难,这是人性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展到攻坚克难阶段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瓶颈期的必然选择。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支撑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自信教育、乐观和希望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思维方式重塑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处事中建构积极的情感反应模式、合理认知模式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实现生命意义和自身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而不是口头上。从以矫正少数学生的行为到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从只关注少数问题学生到关注所有学生转变,从发现学生的问题到挖掘学生的潜能转变,从单一说教式到多种教育方法并用转变。

  (二)强化教育主、客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有别于认识活动,它具有特殊的主观性,这种体验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这种体验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情绪具有物理学上“力”的两个要素,即大小和方向。大小是指情绪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将人的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几种状态;方向是指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极性的特点。

  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力量;消极的情绪、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销蚀人们的活力,甚至引起错误的行为[4]。可见,积极情绪是推动一个人良好行为产生的内驱力。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影响教育收益的关键因素。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受教育者的积极的、利他的、乐观的情感体验,一个乐学、一个乐教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感染力。消极的、自私的、悲观的情感体验会给教育带来阻抗,从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果在教育工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就丢了灵魂,失去方向,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空洞乏味,很难入脑入心,教育本身就是在浪费生命。相反,当知识、教育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共鸣,师生在情感的同一轨道上交织,思想教育效果令人期盼。

  (三)加强师生的积极的人格培养

  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认为全世界人都具有公认的六种美德:智慧、仁爱、公正、节制、勇气和卓越,以及实现这些美德的24种人格力量,比如热情、创造力、好奇心、爱心、宽容等[5]。虽然每个个体都具有良好的人格,但并不代表其没有人格问题,关键是能否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突出优势,并在实践中使用和提升这些优势。其实,每个个体都具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不是让我们无视缺点或问题,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要发现学生的闪光,增强学生的自信,学会感恩和包容,幸福乐观的生活。

  此外,对教师的人格培养也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魅力在所有教育手段中享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

  (四)优化积极的外部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对立力量的抗争。一股力量是积极的,一股力量是消极的,两股力量此消彼长,哪一方重新获得优势取决于我们是关注消极力量的减少还是积极力量的增加[6]。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发现学生的错误,改变学生的行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是我们不断地在人的积极力量上注入新的能量,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积极解释理论认为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个体获得信息、物质和能量的源泉。积极的外部环境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直接来源,在改变人的力量中起着调节作用。

  环境是思想教育的载体。环境即有校园景观等硬件环境,也有校风学风等软文化环境,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应该将思想教育内容固化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等静态实物上,渗透到校园开展的各种文化动态活动中,发挥环境育人的隐性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这样的方式往往比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好。

猜你喜欢:

3406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