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认知能力有重要帮助。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篇1

  浅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摘 要: 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有重要作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通过科学学习,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惯性”。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 重要性 提高方法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科学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被研究出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无论是认识事物还是解决困惑,科学无疑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门学科,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初级的科学思维,并利用科学思维解释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一、当前小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阶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中,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习科学,则是促进能力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实际上,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在学前就开始学习英语,但学前学习科学的,无论是家教还是其他的教育方式,我们却鲜有听闻。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简单地说,科学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小学科学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科学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思维。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科学课又是一门需要小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课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的这种行为,让他们的积极性、好奇心和注意力转移到科学实践操作中。教师应通过在课堂上多设提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

  第二,增强学生的自主操控能力。对于一些动手的实验,教师可以略作提示,由学生开动大脑探索如何进行实验。我们看到,在得出成功的实验结果后,他们每个人的实验过程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获得实验的成功,但是他们在实验失败后吸取经验,并发现了一些现象。在科学课上,通过这样反复不断地实验与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小学科学课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他们往往是“敢做敢言”,从而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所谓质疑,就是不轻信,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地附和。一个科学成果的产生,就是经历过多方人士的数不尽的质疑。在科学课上,引导小学生多问“为什么”,质疑精神就是意味着要让学生不断思考,“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快速成长过程,这比解决问题更加可贵。在科学课堂上,小学生应该是相对轻松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教师易于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帮助小学生树立理性科学的处世态度。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我们看到一些小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便“求神拜佛”。迷信的思想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严重阻碍。小学科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摒弃陈旧落后的迷信思想,凡事要用科学的思维解决。我们看到,一些以迷信为代表的思想在农村等不发达的区域比较“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农村学生的发展。加上一些农村学校缺乏科学教育。因此,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加大重视。

  三、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1.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利用多媒体,可将科学实验的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科学题材的影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通过感官刺激,将科学知识印在脑海中。此外,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互动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能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2.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的实验

  一些教师在讲科学课时,只是单纯地讲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在课上,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在一个阳光充足的阳台,怎样照镜子才能更加清楚?

  A.人面对着窗户照镜子?摇?摇 B.人背对着窗户照镜子

  当然我们很明白,人应该是面对着窗户照镜子更加明亮。但是一些学生怎么也弄不明白。即使是老师讲了之后,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于是,我便让学生模拟场景,直接在现场感受这两个不同的动作,当学生亲自尝试完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为何选择答案“B”。学生对于能够实践得出的答案要比教师教给他的答案记得更清楚,感受更真切。

  3.“多元评价”造就思想自由的课堂

  对于某一个科学问题,学生会产生各种想法。笔者听过一些教师的科学课,发现,一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偏差,而教师给这些不能准确回答的学生的评价却是直接评判对错。科学课堂上,本应该是“意见的自由市场”,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运用“多元的评价”体系,对认识存在较大偏差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太过直接的“对与错”评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更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科学教师也应不断实践探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让科学课和其他科目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连基,徐建敏著.李东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小学科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篇2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摘要: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知识的学习活动。农村孩子的特点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经验,熟知植物动物的成长过程。做事比较勤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教室外才是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农村 科学 课程资源 实践活动 科学探究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的,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知识的学习活动。农村孩子的特点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经验,熟知植物动物的成长过程。做事比较勤快,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教室外才是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一、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内容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农村孩子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1、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生物角、科技景点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注意校藏书刊的结构(增添科技藏书),更新科学教育设备;2.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3.在校园内设计并建立科技景点(如太阳钟、风力发电机、科技雕塑等);4.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2、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3.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工厂、农场、田园、科技实验基地、高新企业、植物园、动物园、科技场馆(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农技站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

  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1.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2.与社区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共建科技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科技教学活动;3.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聘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作科普讲座;4.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农村各地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依据当地具体环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更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自然的将科学探究与认识家乡,关注家乡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有效统一。

  显然,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不加选择的统统拿来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利用。

  二、充分利用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放假时农村孩子会帮父母收割小麦。放学后农村孩子会帮父母洗衣做饭,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有实践性的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给农村孩子创设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

  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有观察、实验、考察、饲养、种植、制作等,有在课内进行的,有在课后进行的,还有更主要的课内外结合进行的。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课外活动研究,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过学生开展的各种科学研究活动,如制作指南针、种向日葵,布置生物角等,还要多辅导学生进行各种科技类活动,如进行气象观测、能源开发、航模制作等专项辅导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培养他们爱好科学的兴趣,研究科学的习惯,使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增强。

  三、充分利用农村孩子经历较丰富的特点——拓宽科学探究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我们科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关键,教师要大胆放手,营造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实践活动。一个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

  总之,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大自然相伴,生活的内容比城市的学生还多了一份精彩。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2、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及《教师用书》

猜你喜欢:

311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