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教育理论 > 幼儿教育心理论文

幼儿教育心理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幼儿教育心理论文

  幼儿教育是指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心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心理论文篇1

  刍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当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从事多年幼儿教育,越发的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幼教工作中凸显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关爱

  一、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大家知道这个时期的幼儿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加之时代赋予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才会有针对性的教育。我看过一个对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报告中说: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 名4-6 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阶段年龄在3 至6 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行为方面。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非常好动。最喜欢向别人挑战,假如你表达出“我不相信你会做”,他会真的做出来。

  2.情绪方面。幼儿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常为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并且很不稳定。比较顽固,会发脾气,出现这个阶段的叛逆,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起伏大,如果不做好疏导可能会影响到成年。

  3.智力方面。能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会察言观色。有惊人的想象力,带有夸张性,有时大人会认为他们在撒谎,其实他们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分不清楚。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

  4.语言方面。三、四岁的幼儿已能够掌握全部基本语音,词汇量增多。在正确的教育下逐步掌握语法结构,幼儿到了五、六岁时,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心里所想的,嘴巴直接说,喜不喜欢谁会直接表达。

  5.个性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不同,致使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逐渐表现出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人特点,这些都会在人的一生中保留它的痕迹。

  6.时代特点。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宠爱为“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普遍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在家很少遇到需要合作的环境,使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式的不当,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

  总体来说,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同时,因为独生子女增多,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懦弱、惧怕困难、率性、不理解关心人、缺创制性、缺合作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合群、攻打性行为、畏怯、多动、情感障碍等等。这种现象如不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注重和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躲避的课题。

  二、教师关爱幼儿心理健康

  (一)更新观念

  1.树立新型的幼儿教育观。俗话说:“没有错误的学生,只有错误的老师”。我们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能用是否“听话”来衡量一个孩子。

  2.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发展,多充电学习,自身素质跟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完善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3.将儿童看成一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贡献者,学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催发幼儿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发芽。

  (二)充满爱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

  1.爱每一个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孩子疼爱,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

  2.鼓励孩子。多说:“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千万不要以“笨死了”“你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等语言来否定幼儿。否则孩子在负面影响下,情绪会变得消极。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心理犹如一张干净的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浇花要浇根,育童先育心。”在施教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优势,做好启蒙培养,引导幼儿拥有积极的心态。

  1.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通过故事、儿歌,使幼儿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尊敬等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健康、社会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美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我在所带的班上曾经开展过“不做‘小皇帝’,要做‘小公仆’”为主题的试验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受到家长和同行的称赞。

  2.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我们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有效地渗透到每一天教学中,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学生在和教师、父母、同龄人、年长者的合作交往中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家长的行为对幼儿直接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要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变家长教育方法、增进家长素质提高、加强沟通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按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应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换等形式宣传,利用QQ群、手机等媒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承载着家庭全部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关注幼儿心理,引导幼儿行为,不断探索幼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3).

  [2]卜翠平. 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4).

  [3]李娜.让幼儿寻找快乐的源泉[J].成才之路. 2012,(5).

  幼儿教育心理论文篇2

  浅析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摘要:幼儿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人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时期培养幼儿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可能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仍存有许多盲点和误区。尤其对于国内的幼儿期教育,明显存在一些盲从和激进的作法,理论和实际都处于较肤浅的层面。本文将通过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幼儿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力图给出较有建设性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心理素质,家庭,幼儿园

  引言:对幼儿的教育有很多侧面和重点,其中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却也极容易被忽视的组成部分。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可分为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这两个组合基本上也已经包含了幼儿的全部生活内容。而这两个内容中,家庭教育是要放在首位的,幼儿园教育作为辅助,两者要做到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价值的培养和面对挫折时能自我纠正,自我平衡和调节的能力。

  一、 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家庭是幼儿成长阶段要面对的第一个小环境,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位角色在这一阶段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常常与其,肌肤相亲的母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大,往往是无法估量的。无论未来要对而又采取哪一个角度的心理素质教育,母亲和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是否的幼儿有足够的了解和体贴都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这种了解和体贴不是简单的衣食、病痛的感知,而是指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对孩子的认知和体悟。而这一点也只有与孩子起居均在一处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这也充分正面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 心理素质教育在家庭中的主要表现

  专家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心理形成有三个阶段,分别为:2-3岁,6-7岁和11-12岁。其中2―3岁时的心理教育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完成的。这一时期不同的小孩子,已经体现出了千差万别的个性特点,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很听话,有的非常顽皮,也有的胆小怕人,或是活泼调皮,这种种的特点都告诉我们,对不同性格表现的孩子方式方法的重要。因此下文将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给出具体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

  1把对幼儿的自我价值认证放在首要位置

  自尊和自信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培养出高水准的自我价值感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因此这也是幼儿期健康的心理个性的关键。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恰当的、逐步的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掌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

  要么,凡事让孩子亲力亲为,有些情况可能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可能掌握的范围,但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心过于迫切,导致孩子做的极为勉强,很可能把局面弄的一团遭,在这种情况下性急的家长又往往难于控制脾气,呵斥或责骂孩子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完成了家长超高难度的要求,这样家长就会觉得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会使孩子无形的心理压力逐步加大。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却对孩子过度的关心和保护。

  这种情况可能更为常见,也更容易被理解和原谅。其实,从根本上说,无论那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孩子的掌控力,损伤了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价值感的形成。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掌控力时,也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用恰当的心态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同时,还要记得合理的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和赞成。不吝于表达,也要不过于矫情。正面的、克制的让孩子理解自己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

  2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

  挫折教育对幼儿的素质教育极为关键。这一点对有些家长来说,不容易理解。当然过多的挫折是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的。但是适度的挫折和坎坷,却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为坚强,重要的是从心理层面上讲可以扩宽和加深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然,前提是家长对孩子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观察,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都应该呈现出一定的回应和状态。有些孩子可能表现的承受能力差,有些还是可能适应的更好一些。

  那是不是前者就好一些后者就差一些呢?也不尽然。因为,因为人的性格组成是非常复杂的,过于强势的面对挫折,可能反而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孩子的内心其实是恐惧的,反而表现的比较软弱却也可能说明还在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对自我进行合理的保护。总而言之,家长切记要对自己的孩子有客观的理解,不可想当然的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我的孩子也会怎样。别人的孩子这样教育合适,自己也得要这样教育。这一点,不仅可以适用于挫折性教育也适用于各种其他情况下的,幼儿心理素质养成教育。

  3平等意识的培养

  关注孩子平等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未来的社会竞争强度是可以想见的。在那样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下,一个积极的、平和的心态极其重要。同样,平等的意识也非常关键。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公平的竞争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常态,不择手段的结果很难预测,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教师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1调动幼儿的求知欲

  这一点上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较好的应对。当孩子有问题向教师提问时,教师可以耐心的、细致的、有条理的解答孩子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细节是,首先,要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提出的疑问。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大人不同,提问的角度可能在大人看来比较天真甚至可笑,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切换视角,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提问,同时将自己的语境和思维尽量与他们贴近。其次,孩子的求知欲是需要诱导的。当他们没有自主的发现问题时,可以适量的提示他们这些事物当中隐含的知识和趣味。但不要过度强调,不要因此造成他们的逆反情绪。

  2重视幼儿间的活动交往

  这部分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间最大的区别。虽然,母亲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但是孩子长大后一定需要上学,需要步入社会。幼儿园就是在充分的为这些活动做准备。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如何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友爱,甚至在打闹中也可以学习到如何不侵犯对方的利益,如何解决小的矛盾冲突。这些都是在家庭教育中无法实现的。

  3建立适当的对少数儿童特别关注的教育方式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儿童在行为举止,表达方式上相异于其他儿童。或者是过于活泼或者是过于内向。不要过度的认为这些是严重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人类应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反应,具有可选择性和转变性,并不是病态的表现。过度的关注反而会加重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但是教师在对这种儿童时,可以更为留心,多多观察。适当的时候给与鼓励和帮助。同时,教师应该尽力提供一个宽容的温馨的交流环境,与孩子多亲近,让他们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教师倾诉,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与他们分享童年的快了和不快。

  结语:综上所述,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尺度和火候。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学会观察理解,当然这些品质很可能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具备的。但是,在我们教育儿童的时候就会体现的尤为重要。另外,语言的教育虽然会起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真正会形成长远影响力的还是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真正形成孩子现在和未来的习惯。当然,我们还要意识到,教育常常是相互的,在我们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我们自身也会受到教育,这种相互的作用更会对孩子的未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闫玉.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分析百科. [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2]张国英.幼儿心理案例百问百答.[M].南京:生力出版公司,2012

288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