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

  教师是立校之本,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之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下载篇1

  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自校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领域里的导师,更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楷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其在教育工作中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体现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

  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高校教师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主要包括三大职能,即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服务社会。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而且必须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在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人才培养效果,对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把国家未来接班人培养成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成担负时代重任的建设创新一把手以及致力于为社会传承科学文化是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能。职业道德在高校教师里具有更加明确的要求与规范。高校教师有相对于其他教师更专业更纯熟的知识储备,作为人才培养工程师,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良莠不齐的网络时代,既是知识的传输者更是精神灵魂的推进者。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关键点,是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劳动的同时自觉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与积极的道德规范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体制。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一)价值取向产生偏差,缺乏敬业精神

  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影响下,机遇与利益不断冲击高校教师的价值观。部分高校教师人生的价值取向趋于现实,利益的评定标准偏重实在,趋利避害,避重就轻,而教师的首要职责――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与驾驭能力已经不再是价值取向的首要。个别高校教师更是投身市场赚钱更大利益,不再致力于专研学术。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科研成果质量令人堪忧、稀少可怜。综合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高校教师价值取向产生偏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同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及世界观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影响社会的进步。

  (二)育人观点薄弱,未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他们获取与运用知识能力。但是,教书育人,高校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育人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部分。但是,个别教师错误认为育人不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只是墨守陈规的单纯传授专业知识,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失衡,教不是为了不教,而是单纯复述课本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共识、交流与信任。有些高校教师形象邋遢,没有卫生环保意识,不遵循秩序,更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不加于制止与纠正,任其发展。也没有针对性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只教不育,直接造成高等学校美好育人环境与教师形象的损害。

  (三)缺乏业务服务精神,教学质量低下

  部分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由于缺乏业务服务精神,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致使授课不够精深,教师上课成为一种形式,其实效性不高;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严谨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未正确看待教育工作,认为授课只是一种任务,无需高度重视,因此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策略,出现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质量低下;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前并未进行充分的备课,甚至连教材内容都不熟悉,致使授课过程中,出现内容不连贯、思路不清晰、概念模糊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部分教师时间观念比较差,未能按时授课,出现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道德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道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此,高校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使高校教师认识为自身职责的艰巨,高校是建设新时期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其不仅在人才知识及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人才世界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的艰巨,不断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地作为为人师表。

  对此,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端正自己的行为作风。高校在道德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主要的内容,也是高校教师核心素质之一,树立奉献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的宗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必须树立奉献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明确自身在高校教育中的职责,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高校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促进高校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比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从日常生活做起,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上,为学生解决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高校领导排忧解难,分担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完成每一次工作,致力于服务高校党组织等等。提高高校教师服务意识,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高校教育工作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高校教师的学习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出现较大的变动,为顺应市场变动的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出现较大变动,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与服务意识,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去适应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开拓新的局面。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不仅要学习政治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自身的专业知识。

  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育工作做到随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断提高其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人才质量。提高学习意识是高校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高校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学习意识,掌握新的知识与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更好地为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提高高校教师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哪个专业的教师,其都必须具备一颗工作责任心。教师的责任心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若高校教师缺乏责任心,高校教育工作将寸步难行。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一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

  首先,高校教师应致力于服务自身的职业岗位,将本职工作做好,做到爱岗敬业。其次,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秉着认真、谨慎的态度,无论工作是否重要,工作是否有难度,都应认真、积极地完成,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严禁形势主义,严禁表面文章,不要差强人意,要做到更好,大事小事都以一颗责任心去对待。

  再次,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配合高校相关行政人员的工作,遇到麻烦的事情,应努力克服,切忌出现推诿及扯皮等不良现象,同时应处理好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因个人矛盾,影响高校教育工作,遇到问题应及时地进行处理,切忌出现拖延的现象。

  (五)提高高校教师的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改革逐渐深化,市场经济得到蓬勃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物质生活有所提高,这些对高校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因此其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懂得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用新的培养途径及新的教学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与新的情况,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增强自身的综合技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在其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核心素质之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壮大高校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师职业道德建设策略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例文下载篇2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摘 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肩负提高民族素质使命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体育教师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特点,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本专业的职业道德。

  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

  1.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有人和人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二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这种规范本身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带动效用;三是教书与育人紧密联系,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2.高等院校教师职业道德。

  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高校教师与他人、高校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教师劳动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者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的必备素质之一;

  ②教师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育实践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调控机制;

  ③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④教师劳动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维护师道尊严的关键因素;

  ⑤教师劳动产品的特殊性,赋予了教师职业活动特殊的社会责任,这一社会责任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特殊的社会价值。

  3.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一般社会公共道德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本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能力,并促进身心的心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完善和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校部分体育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素质落后于时代,由于对自己的定位出现偏差,疏于对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提高。这种片面认识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不少体育教师只知教书,忽略“育人”。

  2.高校部分体育教师不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个别教师往往以长者、教育者、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渴望尊重、要求平等的心理感受,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和对立,导致部分教师道德失范。

  3.部分体育教师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导致理想信念的偏离,忽视自我良好形象塑造,不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

  李润梅对当前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根源,她指出:①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体育教师队伍显性流失。金钱诱惑使其重功利性,从而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②传统的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观念的束缚,致使部分体育教师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进取精神。③不够健全完善的体育制度的困扰,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弱化其教学责任感。④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失衡,使其事业心受到挫伤,职业追求停滞不前。这些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均产生负面影响。

  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教育对象,处于长身体、学知识时间,可塑性大,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真正发挥言传身教的道德影响力。构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系和内容:

  (1)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职业道德激励、考评、监督机制;

  (2)完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培训制度;

  (3)体育教师要加强道德自律,培养职业道德责任和道德品行;

  (4)学校要切实改善体育教师的教学条件,保障教师的权益。

  作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

  (1)高校体育教师首先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高校体育教师应有的道德担当。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舆论导向的作用日益凸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高校教师应当成为榜样,自觉抵制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家形象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言行,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应恪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不在课堂上散播影响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积极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做守法的新一代公民。

  (2)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

  把体育教师的艰苦劳动和对祖国的美好未来联系在一起,就能感受到体育教师为此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从而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教育”的职业情感就会把它外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就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3)热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这正是霍懋征老师提到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要义所在。以学生为本的本质灵魂,是热爱学生。

  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育体育教学,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规律涉及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互动过程等诸多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尤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高等学校学生的年龄跨度大,身心发展所处阶段多样,如何准确把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需要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深入探讨。

  二是学科学习本身的特点与教学规律。不同的学科在知识体系、理论建设等方面差别很大,寻找学科教育与学生特点的最佳适配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提高学科人才培养水平非常重要。

  三是学习的规律。学习本身有很多规律可循,遵循学习规律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极为重要。

  四是动机与情感影响学习活动的规律。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风格、师生关系的状况等均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五是注重评估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将有利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六是重视学生的深度参与和体验。只有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提供大量亲身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教书育人,立足人才培养

  教书育人的前提是立德树人。要坚持四点:一是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实施“爱的教育”,爱的教育集中体现在“师爱”上;二是严慈相济,提倡“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既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又要教育他们立志成才;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有特色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四是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兼职的关系。

  (5)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探索创新

  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必须探索创新。

  (6)坚持诚实守信,力戒学术浮躁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是高校教师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成才的榜样,将大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戒骄戒躁的新一代。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高校教师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遵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规范;也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诚实守信、力戒浮躁是高校体育教师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要求。高校体育教师是文化传承的使者,他们的身影和言论不仅活跃在高校校园,更活跃在社会各界,活跃在世界各地,彰显大国风范。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11-10-21.

  [2]邓国良.关于高校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3]尹建业.谈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4,7.

  [4]李润梅.试析体育教师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1999,4(2).

295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