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形式之一,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下载篇1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

  一、终身体育教育内涵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育理念

  终身体育,指的是人们具有终身接受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活动的观念,认为体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体育教育活动,能够让同学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维,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排解压力,提高其社会交往的能力。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要想使得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将生活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得学生们真正领会到体育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单元,体会到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品质。所以,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为学生们设置生活的情景,使得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更加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起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特点,而且还要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一方面,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课程计划的设置应以学生顺利就业、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导向。

  从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终身体育教育的教学观念尚不明确,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上有待提高,进而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增强终身体育教育意识。第三,高职院校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不能完成基本的教学计划,导致学生认为体育活动不能提升自身的整体能力水平,最终很难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坚持终身体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高职院校应把握总体教育方向,在教育思想和体制上多下苦工。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应充分发挥学校本身的领导力量。首先,高职院校应更新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树立起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更新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将原来的侧重于单纯讲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其次,高职院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相应的体育教学配套设置。高职院校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增设竞赛环节、课外活动等,来配合教学理论内容的讲解。再次,高职院校还应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分数”的考试机制。高职院校应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号召每个学生选择几项爱好的体育运动坚持练习,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并养成日常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评分过程中,可以考虑学生日常的锻炼表现,并结合运动动作技术水平与运动最终效果来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体育教学形式与手段,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热爱,激发了他们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心,并为自身奠定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发展,还要由相关教育领导部门来支持,努力在全社会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教育与锻炼的氛围,使得人们在获得全面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高职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师,应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与理念,以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基本需求为目标导向,深层次的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目标从短期的运动技能的获得转变为长远的学生能够培养起的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最终为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在学生所进行的具体体育运动过程中进行详细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明确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乐趣所在。可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不仅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组织者,而且还在示范动作、集中讲解等教学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培养起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与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达到锻炼学生强健体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下载篇2

  试论民办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教育、提倡教育,大兴教育事业,而职业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表明了我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教学质量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杠杆。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包括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深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间接影响教师教学动力与教学体验及自我评价,并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技能的吸纳与接受。因此,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国家职业教育目标的坚定基石。

  1、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内涵解构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教育的本质在于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去触动另一颗心灵。”而这种灵肉交流活动的实行者正是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这种心灵的触动也正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影响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如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制度、教师水平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资金投入和人力建设使教学上升到更高层次水平,唯有心灵层面的交流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持续性的付出才能收获教学的成效,因此,师生关系在教育所关注的心灵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材《教育学基础》中针对“师生关系”给出的定义是: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关系体系。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由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维系和创建的,二者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实现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而努力。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间的相互认同和共同发展:学生收获学业,获得心灵的成长;教师收获沉甸甸的职业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

  2、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表现形态

  就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来看,其师生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扭曲。

  2.1 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型师生关系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与教师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学生听课一般不在状态,聊的high翻天的、手机玩得不亦乐乎的、睡的美梦香甜的、课室是我家自由进出的,干脆直接翘课不来的,活脱脱课堂众生相,就是没有认真听课的;而老师则自顾自滔滔不绝地讲课,对学生不听课的行为视若不见也无能为力,与学生零交流。教师与学生虽然面对面共处一室,实际上却是来自两个空间,相互隔绝的。教师对学生不听课的现象刚开始也严厉批评过,学生被老师教训后也短暂认真过,但是没过多久,这种现象就变本加厉更严重了,老师也束手无策,最终只有无奈地接受,并学会无视学生行为,只为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站在讲台上自我陶醉般给自己讲课。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难以产生共鸣,于是,师生渐行渐远。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高,认为老师的课讲得枯燥乏味,不切合实际,没有学习的必要。老师则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大失所望,不能获得职业成就感,继而对教学失去耐心和自我提高的动力。互不干涉,各自为政的表面和谐,实际上已经严重破坏了教学的秩序,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之差可想而知。

  2.2 过分迁就、迎合学生

  民办高职院校学费普遍较高,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养尊处优惯了,到了学校也表现出傲慢自我的一面。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唯爱子爱女是从。教师囿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不敢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生怕引发与学生和家长的正面冲突,因此,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很少说不,过分迁就、迎合学生。这也让教师权威跌落低谷,教师自我认同感普遍不高,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同时也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不知轻重,缺失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利于其今后踏入社会的发展。

  2.3 过分亲密型师生关系

  2014年10月,教育部首次划出针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收录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其中一条明确指出:禁止高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该条禁令引起一波不小的争议,但是也可见目前高校中确实存在着师生恋现象。而界定师生恋为不正当关系的标准则难以统一。已婚教师与学生恋爱、发生性行为,当然属于不正当关系,但是单身教师与成年学生恋爱则无法准确判定其是否为不正当。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不止高校存在师生恋现象,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恋现象也更为多见。这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平均年龄更低,多数是研究生毕业后即走上讲台的年轻未婚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容易吸引学生对其产生崇拜爱慕之情,继而发展成恋爱关系。但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上述两情相悦的师生恋,还存在一种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威逼利诱迫使学生与其产生不正当师生关系的现象。学生或隐忍或举报,但对当事者都必将造成一定的身心危害,学生可能学业荒废,教师或许面临解聘,这都不是学校和社会所希望发生的。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路径

  3.1 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学敏感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教学效果和教育品质。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学生不听课现象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不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教师应该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思考如何让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克斯?范梅南有一段关于教育的文字描述:我们为一个孩子擦鼻涕时,如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感觉是在擦鼻涕,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则感觉在擦孩子。可见,对于同一对象和同一事件,基于不同的认知而形成迥异的心理感受,其行为方式和结果也会明显不同。如果教师把上课当成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认为这不过是获得工资报酬的一种手段而选择混日子、得过且过,那么面对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他就必然视而不见,并且不会思考是否是自己的课程内容不够精彩,更不会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以赢得学生的亲睐和认可。但是如果教师把教学当成是自己毕生的事业,愿意为它洒下青春的热血,那么看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他一定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课上的更精彩、更有吸引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一个自觉反思教学的教师,就是拥有教学敏感的人。他会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对其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并为之做出准确而恰当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让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最为享受的快乐时光,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产物,需要教师的苦心经营、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是建立在长效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很多的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心理上拒绝与教师进行沟通,认为教师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跟教师没有共同语言,不愿意认可和信任老师给出的建议和意见。但是没有沟通就不会有认同,更不可能会和谐。真正的和谐需要不断的沟通。面对学生拒绝沟通,教师应该主动寻找破解之道,而不是被动消极等待。教师可以学习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语言距离。多组织班级活动或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建立亲近的朋友关系。发现学生心理动态发生较大波动时,及时出现倾听学生心声并试着引导。当沟通已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常态,和谐也就水到渠成了。

  3.3 拒绝师生恋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师生恋现象,教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师者的位置,与学生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过分亲密,逾越了师德的底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不正当的师生恋必然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也会因担心被举报而无心教学,给整个教学秩序带来了混乱。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形成的师生恋,都不可避免会引起校园内其他师生的关注和评议,桃色新闻向来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更何况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恋爱故事。舆论的压力势必给当事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开展。因此,洁身自好,避免不正当师生恋关系的发生应该从教师自身抓起。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帮助教师早日成家,杜绝与学生发生不正当的恋爱关系。学校工会可组织本校内、校际间或与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的联谊活动,如趣味运动会、野炊、户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拓宽教师的人际圈,帮助解决教师的个人婚育问题。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促使民办高职院校顺利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和谐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教师做起,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学敏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拒绝不正当的师生恋,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就此孕育而成。如此也向国家的职业教育目标迈进一步!

猜你喜欢:

33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