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文档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文档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文档下载篇1

  试论高职院校应用导向的“互联网+”教育信息化

  前 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互联网教育、在教育中引入“互联网+”概念越来越受到当代学生的推崇。因此,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审视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学生教育,以开展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指引正确发展方向,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传统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跟上日益变化的企业和社会要求,这一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中“互联网+”持续升温,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互联网+”时代正在来临,各行各业都需要互联网相关人才。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现代科技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提高对互联网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人才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2015年5月,对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做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另外,在“十三五”规划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信息化、互联网化等关键词被多次强调。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氛围的转变,为“互联网+”?{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当下政策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契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新型技术人才。

  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1)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转变思想,引入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信息化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中,改变部分学生僵化的思维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学习,开拓创新。教师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的主要推动者,职业教育信息化主要依靠职教师资的信息化能力,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的同时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良好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技巧。

  (2)丰富和拓展高职院校教育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高职学生汲取互联网应用知识的源泉,高职院校如果存在信息资源匮乏的现象便无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科技人才,唯有丰富全面的知识库才可以让学生将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开发包括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名课音像以及专业群落网站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同时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高职院校各类资源和浏览平台的丰富让学生有机会跟随自己的兴趣选择性的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在良好掌握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了解到更多方面的信息,培养出全方面技术型人才。

  (3)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随着我国新兴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壮大,社会对信息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能工作于生产一线并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学习。学校要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必修课教学,积极开设相关选修课,多渠道提高各专业学生的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加大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专业的力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着力办好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与信息技术结合紧密、行业企业用人紧缺和就业前景较好的新专业和培训项目,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就业理念和经验中,教师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思考就业方向,缺乏细化清晰的职业规划,并且就业面较窄。高职院校要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转变传统就业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理念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引入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当下年轻人兴趣的新鲜理念,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视角下找寻契机、就业形式和渠道。

  (4)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互动性

  在高职院校针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中信息知识的讲解,而应以教材为依托探寻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多种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尤其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方面的拓展。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举办风度多彩的校内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如图片制作比赛、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信息技术和知识,加深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教师应利用相关技术加强与学生课下的互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发布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资讯,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帮助学生记忆信息技术的同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

  三、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要转变思想,深化“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当代企业需求相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类的论文文档下载篇2

  试论高职音乐专业技能课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市场对于基层的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等职业院校音乐专业肩负着培养基层文艺人才的任务,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力,适应表演行业需求的,从事文艺表演、群众文艺活动的策划与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而音乐技能课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学”一词源于希腊文,有传授与学习的意思。西方过去强调“教授”,后来格外强调“学习”,再后来又对两方面都很强调,从而提出“教与学”一词。20世纪人们格外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更多使用“Instruction”称“教学活动”。在我国,人们对教学的涵义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教学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另一种是: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与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还有一种: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是教育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教育过程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与学活动的愉快有序地进行。

  一、教师的“权威”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道德水准。教师承担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责,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权威”,即有威信、威望之义。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威,将不能积极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相反,教师的过度权威也可能会抑制学生,给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多方面,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也可以由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基础、业务能力而形成,还可以从教师的人格魅力中获得。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是教师在学生中权威性的具体表现。通常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权利,称为“外在的权威”,把源于教师德行修养的威望称为“内在的权威”。 教师内在的权威具有双重价值: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基础以及敬业精神,本身具有作为榜样的教育价值;教师在学生中有威信,教育教学内容就容易得到学生认同。“内在的权威”的提升也就是要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视野,提高专业技能,发扬敬业精神,能够成为传道授业的优秀教师。

  音乐专业技能课上,教师适时、规范地示范也是教师权威的体现。在一节音乐技能课上,教师有力地掌握着进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技术上的问题,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体会教师的要求,更快地找准自身不足,了解改善方法,明确努力方向。一堂高质量的音乐技能课,教师应该在课前明确教学的目的,分析学生的优缺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清晰的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课堂上有力地贯彻教学计划。高职音乐技能课多是一对一或小组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学习的经验体会,甚至是疑问,教师在遇到学生有疑虑时,可以肯定地对他说:“我想让你试试这个练习。我知道它对很多学生有用,如果你掌握了它,肯定会对你的学习有帮助。”老师表现出很有信心,很有把握,学生便比较容易信任老师,从而接受老师的方法。

  二、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是“专家”,是“学生行为塑造者”,“知识传授者”。教师从传授者、控制者转变成参与者、合作者。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现代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课堂教学更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师生平等”,不能超越规范的限制,把个人意愿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想法,客观对待不同条件的学生和他们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学生有的积极努力,有的懒散,有的浮躁,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底子很薄,教师要对自己的所有学生平等对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明确达到目标的方法,提出练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在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靠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专业进步,还要关注并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生活、健康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与关怀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生成性,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发挥个人特点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丰富的教学意境,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要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运用建设性的语言和学生沟通。对于学生的不足,与其说“不”,不如说“换个方法,这样做试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反思能力,建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从主导者、仲裁者转变成引导者、促进者。

  不同时代对师生关系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在当代高职音乐专业音乐技能课教学中,如何给师生关系作价值定位呢?首先,要尊重学生。说到“师生关系”,人们常常想到“师生平等”。音乐技能课中,教师不仅要有权威的教学和引导,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学生可能会因自然条件、学习基础、学习经历的不同,出现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偏好,应该“一视同仁”。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大胆“压担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虽然教师有不同的个性、情绪、爱好和特长,但在教学中,只能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专业进步来衡量。

  当代的高职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地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启发者、知识技能学习的引路者。在音乐专业技能课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竞争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337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