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 >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英国与各民族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文化概况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篇1

  英国的“帽子文化”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帽子与英国文化的紧密关系。英国的帽子文化是他们独特的天气、社会阶级性、绅士文化,民族性格综合的产物。与此同时,“帽子”也深入英语语言中。

  关键词:帽子;帽子文化;帽子与文化

  一、帽子在英国

  说到这个世界上最爱帽子的国家非英国莫属。

  在英国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皇家马会,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英国人的“帽子盛会”,在那一天,上至皇室成员,下至普通百姓,人们都要展示自己最绚丽的帽子。在那一天,帽子喧宾夺主,使得皇家马会变成“帽子盛会”。

  在英国的各大商场,买帽子的柜台也是人们最爱光顾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帽子,有的甚至很夸张很华丽,罩着轻纱的,插着羽毛的…同是也出现了很多的“帽匠”,手工制作的和定制帽子的小作坊更是随处可见,其中很多帽子制作点都是历史小店,其中历史最长的小店有着近200年的历史。

  在英国,更有专门的帽子博物馆。在伦敦的国家帽子博物馆久享盛名,不仅收藏每年,在皇家赛马会上最具创意稀奇引圣的帽子, 里面还陈列着百年前名人戴过的礼帽 (鲁仲连)。

  二、帽子与英国社会文化因素

  在英国,帽子已不再是简单的服饰和装饰品,它早已和英国的天气,历史,社会文化,民族特性融为一体。

  1. 天气

  帽子在英国的流行,一部分原因是英国特殊的气候。英国是岛国,天气变化莫测,相对于雨伞而言,帽子更方便,天晴时,帽子还可以遮挡紫外线,天冷时,帽子可以用来保暖。因此帽子也是英国特殊天气的一个产物。

  2. 帽子与绅士风度

  英国男子是以“ 绅士风度”而著称于世的, 标准的英国绅士的样子应该是“西装革履, 头戴礼帽, 手握文明棍, 外表体面, 谈吐不凡, 彬彬有礼”。(张文)。英国的帽子似乎已成为“绅士精神”的载体和工具之一。英国的女士的帽子各式各样, 男帽则千篇一律。最典型的男帽为“波乐帽” 。“波乐帽”是英国男子社会地位的象征(邢驰鸿)。如果有谁戴一顶又黑又新直挺挺的“波乐帽”, 就会被人瞧得起,相反,戴一顶旧的,就会被别人瞧不起,男士去拜访朋友,进屋后一定要先摘下帽子。在街上遇到熟人的时候,女士只要对熟人点头微笑或打个招呼便可,但男士要行脱帽礼以示尊敬。

  3. 帽子与权利象征

  在伊利莎白二世登基以来的50年里,她已经带过大约5000顶帽子。据英国王室的传记作家罗伯特.兰斯称,女王的帽子不仅是时装配饰, 他说:“对一名君主来说,帽子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样说,当她(女王)戴着帽子的时候,她戴的是某种王冠的替代品,帽子在这时已不仅仅是个装饰,二世代表一种威严。”

  老布什和夫人曾出访英国,布什夫人的衣着就被当地媒体一致非议,原因是“帽檐宽了一点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夫人也曾因为到英国造访时戴了“大帽子”遭到英国媒体冷嘲热讽。由此可见,英国人赋予帽子的“权利”,外人都难以理解。

  英国议会有一项规定,议员不得戴帽子进入议会厅,而在发言的时候必须带上帽子,因此在发言的讲台上有一顶公用的帽子,上去讲话人必须带上这顶帽子,没有拿到帽子就没有发言权。 对于上台讲话人而言,那顶帽子是他那一刻权威的象征。

  4. 谨慎严谨的民族特性

  英国人对于不同场合帽子的佩戴有诸多讲究。在一般社交场合,应选择材质高档、做工考究、装饰性强的帽子。在室内可以戴无檐帽,出席户外宴会时可以选择有帽檐的帽子,出席隆重的场合,如婚礼,就要戴装饰点缀较多以及材质上乘的帽子;外出旅游时可以戴休闲随意的,颜色鲜艳的太阳帽、草帽、运动帽。工作场合可戴与服装颜色协调,造型简洁的贝雷帽或小檐礼帽(胡蕙宁)。这反映他们对传统的认真,重视,对礼节的严谨和尊重。什么样的场合该戴什么样的帽子,丝毫不马虎,这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严谨和谨慎的特性。

  5. 保守中的个性飞扬

  从帽饰发展史来看,帽子风格演变与个性发展的需求有密切关系(张伟强)。英国人被公认为“保守”, 他们感情不外露,不喜欢与别人交谈。其实帽子的传统英国和欧洲没有什么差别,只是英国的善于保存传统,因此“帽子文化”已变成英国的特殊文化现象。但是帽子给我们展示的也有英国人的另一面,他们的帽子新颖,独特,甚至是很夸张,但是在英国街头,戴很奇怪的帽子的人大有人在。

  三、帽子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与cap /hat 相关的习语也进入英语中。

  (1) Set one’s cap at sb. 指女子追求男子。

  (2)男士在路上遇见熟人要行脱帽礼,以示尊敬,这一点在英语里也有反映,例如英语里 hat in hand 这个成语就是“十分恭敬”的意思。“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 ” 字面意思就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引申出的意思就是“敬仰某人”。Hats off to somebody 或 raise one’s hat to somebody也指见面时脱帽向别人致敬。遇见熟悉的人也可以 touch one’s hat to sb. 意为手触帽边而表示打招呼。

  (3)在英国还有一种帽边向上卷起的三角帽叫cocked hat。口语中,意为“推翻, 胜过, 挫败”。

  (4)如果一个人不能节省钱,一有钱就花出去,我们可以用spend the money at the drop of a hat 来表示,at the drop of a hat 是“立即,马上”的意思。

  (5)英语中表达倾囊而出,把所有的钱都花完,可以用pull money out of a hat 来表达。

  (6)如果想要表达保守秘密,我们可以用keep it under your hat 来表示。例如:It's a top secret,so keep it under your hat.

  (7)Old hat 传统的、已经过时变得枯燥无聊的东西。

  (8)Pass the hat 表示募捐。

  帽子是英国天气,文化观念,政治观念,和民族特性的综合产物。英国的“帽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远超过本文所提及的。本文没有涉及中西文化的帽子文化对比,这是以后研究可以探究的角度。

  参考文献:

  [1]胡蕙宁.《英国人是这样生活》.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鲁仲连.《贵族之后:英国、西班牙博物馆之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邢驰鸿,张夏.“英国人的帽子与英国人的风情”.《异域风情》

  [4]张伟强.“帽子文化研究综述”. 《赤峰学院学报》

  [5]张文.《感受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篇2

  英美文化概况教学探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不同的国家、民族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势不可挡。本文主要就“英美文化概况”课程开设的宗旨、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四个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宗旨 教学原则 教学对象 备课上课

  一 课程教学宗旨和原则

  1.教学宗旨

  历史告诉我们,跨国文化交流自古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交流的内容日益深广、次数愈加频繁、形式更加多样。我校开设“英美文化概况”课程的宗旨正是为了顺应这个潮流,让学生们能够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各方面概况,成为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又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而抓住机遇,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和谐中贡献力量。

  2.教学原则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还是取之有道呢?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补充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知识来指导学生,要求他们以人为本,善待知识、明辨是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不片面、不孤立、发展的文化观。为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三个教学原则,即比照、尊重和反思。

  (1)“比照”。“比照”是指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时,不是孤立地了解几个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情况,而是要把这些与中国的相关情况作比较,发现中西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还要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布鲁诺将认知发展理论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提出“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去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尊重”。“尊重”即尊重自己和外来文化,应抱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 传统习俗等,反对夜郎自大,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做到友好和尊重。

  4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利玛窦来到中国,与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启合作,将西方的科学、几何、历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识译介进入中国社会,为中西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只身来华之初,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他尊重中国习俗,削发、穿僧衣,自称僧人,并称自己的居所为“仙花寺”。后来,他随着对中国国情的逐步了解,认识到要进入中国的上层社会和得到知识分子的认可,首先要成为儒者。于是他又蓄须留发,改穿儒服,熟读、研究儒家经典,后被称为“西儒”。利玛窦之所以能够被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接纳并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与他尊重中国,尊重中国文化不无关系,他努力做到了“到了中国,成为中国人”。

  (3)“反思”。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得真的很好。无论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还是其他有益的知识,最终目的是改变自己,从中找到幸福的法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经过反思寻求真理悟出那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为了搭建一个能让我们莘莘学子与古今中外古圣先贤和西方伙伴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应对新世纪挑战,就要求我们的高校遵循比照、尊重和反思的教学原则,在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增进不同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上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 教学对象

  《英美文化概况》是一门文化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教育、文学、宗教等领域作系统的了解。但是学习该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最好在大二开设这门课程。因为大二以上的学生,一般来讲能够掌握不同领域的特殊词汇,比较流畅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老师应该着重训练学生从不同视角来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一些重要文化现象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发表独自的见解。

  三 备课和上课

  我们把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文化概况》和《中国文化概况》两本书指定为上课教材,并把高教社编的《英语社会与国家文化入门》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材料,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对“英美文化概况”的理解

  教师在备课时,对“英美文化概况”这个课程题目应作如下理解:

  (1)“英美”不仅指英美两国,还包括把英语作为主要官方语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

  (2)“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辞海》认为,“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明,即各种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从教材来看,这门课涉及广义文化,具体来讲文化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理清线索,可以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文化的深层次含义,从而帮助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的各个侧面。因此,要取文化的广义概念。

  (3)“概况”即大致介绍,如果我们对英美文化仅作简单说明,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一般的信息,加之让学生死记硬背文化常识,他们也只能把知识存储到大脑,而不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我认为,“概”应该是点播而非传播,例如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探索,发现感兴趣的新鲜观点,提高其独立研究的能力。

  (4)我们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外来文化,其主要目的是为我服务。因此,我们要站在公正的立场,用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中获得经验,汲取教训。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一个国家的历史,还是习俗宗教,都要站在人本位这个核心上,若没有早期人类的开拓和进取、勤劳与智慧,不可能有今天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相对安定,文化多元的局面。我们要站在一个公正的和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并对其反思与借鉴。

  除此之外,本人也经常思考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育性,特别是互动性。力求让学生从多维模式下主动探索中西文化异同,获得无限乐趣,而且教师也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启示。本人认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学生在课下共同准备的结果:一方面教师备课,另一方面学生温习;双方准备得越充分,课堂上知识建构就越高效,师生互动越融洽。

  2.学习“英美文化”的几种方式

  (1)影片介绍:英文原版电影和纪录片是西方生活的一个缩影,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能真实地反映英美文化的内涵。于是我每学期都有选取2~3部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让学生赏析,并让其联系所学的知识讨论影片的主题或写报告,此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

  (2)好书推荐:我经常鼓励学生研读一两本中英文对照的国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了凡四训》等。懂得做人之后,学习目的才更明确,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3)新闻播报:我要求学生平时要经常观看中英文新闻,经常关注国际局势,胸怀大局,作个头脑清醒的人,同时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英语播报、说新闻,以加强口语训练。

  (4)口头报告:常让一名或多名学生借助多媒体,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增加背景知识,理清课文线索,提出个人观点,也可就某些感兴趣的题目,制作PPT。这些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考察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分析、联系和迁移的能力。

  四 结束语

  语言不仅是一门工具,还是思维的承载物。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层次上,贾玉新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一个言语社团,乃至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课教学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285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