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公司研究 > 上市公司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上市公司毕业论文

  在当前的资本市场逐步繁荣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借助于上市的形式,借助于资本市场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上市公司毕业论文篇1

  浅析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公司治理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股权融资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把其自己的资产交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是拥有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奖惩权;高层管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并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对企业进行经营。

  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利益点,驱使他们在公司治理中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做出对公司有利或不利的事情,影响着公司治理效率,如何制衡三者之间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高效率的关键,具体体现在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合理、董事会内部完善的制衡关系、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加强监事会功能、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可供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如初始投资形成的资本、折旧基金和留存收益;还有外源融资,如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配股再融资、增发再融资、可转换债券融资等方式在股票市场再次进行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以下特征:

  1.内源融资低,外源融资高,外源融资中轻债权、重股权融资,股权融资偏好明显。

  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比例是很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要远高于内源融资。从1996年到2006年,内源融资比例最高也仅仅有22.77%,内源融资的平均比例只有19.3%。而在外源融资中,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比股票市场的滞后,导致债权融资的方式单一,多依靠银行借款和应付款,因此企业在融资偏好上更倾向外部股权融资,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重股权的融资偏好。

  这与标准融资理论大相径庭,标准的融资理论首先是使用内部留存收益,其次是举借外债,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这种融资方式偏好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体现,据国信证券课题组关于上市公司资金来源问题研究,美法德英日加拿大意大利七国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内源融资平均占企业融资资金55.71%,债权融资资金占32%,股权融资资金占10.86%,其他方式的占1.43%。

  2.融资总量上,存在过度融资的现象。

  上市公司在融资量上,常常出现所融大于所需的情况,存在募集资金闲置问题。一方面上市公司不断提出再融资计划,另一面对闲散资金不得不进行委托理财,出现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根据证券报统计分析,从2000 年至2006 年,我国发生闲置资金事件共491 起,涉及432 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发生64 起,2000 到2006 年期间共闲置资金493.2 亿元,平均每年70.5 亿元,加权资金闲置率为24.34%。

  上市公司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常常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方向,致使资金使用与募股说明书中计划项目相差甚远,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将募集的资金存入银行,用来购买国债或归还贷款等等,这种对融资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权益,使得公司上市仅仅成为大股东圈钱的手段。

  三、基于融资偏好下治理效率问题

  融资偏好一方面是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折射在公司管理上,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融资偏好决定了融资者在融资方式上选择,不同选择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1.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重股权融资,治理效率低。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表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过高;二是流通股东股权比例低,而且过于分散;三是国有股比例偏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一股独大或几股独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没有完全用于自身业务发展上,相当一部分被大股东运用大股东权力无偿占用,而上市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从而出现“上市热”,“增发热”和“配股热”等现象,筹集资金巨大,但上市公司这种轻视债务融资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并没有换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反而是与公司治理目标越来越远。

  2.董事会内部制衡不合理,监事会监督功能缺失。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往往由控股股东担任或委派,控股股东可以以此来控制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流于形式,公司决策缺少必要的制衡、监督,同时监事会受董事会领导,监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公司治理决策权最好仍在大股东。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治理不良影响的在于: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与公司治理之间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主要因为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比重太大而导致治理结构的失衡即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又成为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股权融资比例的扩大又强化内部人控制、增加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难度。

  四、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建议

  要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主要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强化内部制衡监督关系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上完善证券市场,构建多种融资方式,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第一,完善股票市场,建立股票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立法、外部监督、信息披露等多手段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第二,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建设,我国长期以来,在股票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债券市场却相对落后,阻碍了企业债券融资方式的选择,应该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企业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可供选择,通过以上方式改善外部环境,引导企业理性选择融资渠道。

  从内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第一,优化股权结构,尽快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特别是国有股比例的减少,使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不公平的局面得到遏制,弱化国家干预和大股东控制的局面。第二,完善我国董事会制度,上市公司董事会是维护所有股东利益的组织,因此董事会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上市公司必须实施必要措施使董事会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措施包括加强董事会职权,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三,强化监事会监事功能,提高监事会地位,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履行监事职能;严格监事成员的准入条件,确保其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独立性;建立可行的监事考核制度。第四,建立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管理者建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遏制管理者和大股东通过上市圈钱的扭曲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288

  [2] 任晓燕: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思考.会计之友.2009.10

  [3] 杨硕: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2008.9

  上市公司毕业论文篇2

  浅谈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内容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融资结构的先关决策,即如何确定内部融资、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之间的比例,从而使得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在金融理论中,由于产品市场被假设为提供一个外生的随机收益流,这个外生的随机收益流不受市场中债务-股权组合的影响,所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学者开始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衍生出公司财务战略理论。

  1986年,Brander和Lewis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名为寡占与财务结构:有限责任效应一文,他们认为产品市场竞争行为会受到该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反之,企业的产品市场表现和绩效也同样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在论文中Brander和Lewis把公司的财务决策置于产业环境中加以分析,改变了资本结构理论“单一公司”的传统研究范式,将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置于产业环境中,考察资本结构域产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资本结构理论指出了一个现实的研究方面。

  一、市场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资本结构决策。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设产品都要经过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大不一样的,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顾客角度,引入期的顾客往往是那些具有冒险精神而且经济收入可观的早期采用者;成长期的顾客慢慢效仿那些早期使用者,更为广泛和接受企业的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顾客通过重复购买形成对某一品牌的忠诚度,从而使得该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随着衰退期的到来,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产品品质更加注重和挑剔。

  二是产品角度,处于引入阶段的产品仍处于试验阶段,质量没有可靠地保证而且也没有稳定的设计;进入成长期的产品在可靠性、质量、技术性和设计等方面都开始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形成差异,这种差异也是形成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盈利水平也逐渐降低、同质商品的大量出现,使得企业为控制成本以及规模经济的需要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而在衰退期为尽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企业往往会选择缩减产品范围,减少产品品种种类,从而也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形出现。

  三是风险角度,而这里的风险特指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四个时期中经营风险是逐渐降低的。

  四是利润率角度,在引入期,企业往往会对新产品定价较高,从而获得较高的毛利率,然而早期的高投资使得利润率仍然较低;进入成长期后,利润率高速增长。成熟期的到来使得利润率的增长速度放慢直至平缓,使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进入衰退期后,其盈利能力逐渐下滑,企业往往会为了尽可能多的收回现金流而选择合理的高价和利润。

  五是竞争者角度,在引入期时竞争者数量会比较少,随着高利润率的吸引,使得竞争者在成长期时大量涌入,直至在成熟期时市场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由此形成价格竞争,由于衰退期的低利润率使得一些竞争者渐渐退出该产品市场。

  六是投资需求角度,由于在产品引入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进一步设计和研发,所以会有最大的投资需求;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投资需求会随之减少。七是战略角度,战略的选择是基于以上六个角度的综合考虑而采用的战略。

  在引入阶段,企业的关键是研发和市场扩张,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进行一种提高短期盈余和利润的建设战略过程。在成长期,企业为了进一步进行市场扩张,企业关键的战略为市场营销。

  进入成熟期后,企业为了稳固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其关键战略为保持市场份额,即持有。进入衰退期以后,企业为了集中成本控制和减少成本,会采用牺牲长期发展来追求短期盈余和利润的收获战略和降低负的现金流量并实现别处可以用的资源的剥夺战略。不同战略中的财务战略也不仅相同,当然会对应不同的资本结构,具体采用资本结构在波士顿矩阵中具体介绍。

  (二)基于波士顿矩阵的资本结构决策。

  波士顿咨询集团于1960年提出了市场增长率与份额矩阵,建成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根据产品在市场中的成长能力以及市场的整体增长能力对产品进行分类。据此我们可以评价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在债权人角度评价该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贷款的安全性,在企业股东和投资者角度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价值。

  波士顿矩阵的纵坐标表示产品的市场增长率,横坐标表示本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根据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的不同组合,可以讲企业的产品分成四种类型:明星产品、金牛产品、问号产品和瘦狗产品。而如果与前面的产品生命周期相结合,则能得到以下组合。

  在引入期时,由于企业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此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企业经营风险也相当高。研制的产品能否成功,研制成功的产品能否被顾客接受,被顾客接受后是否能达到经济生产规模,可以规模生产的饿产品能否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通常企业的资本结构为权益融资比较合适,且其资金来源也大多是能够接受高风险的风险投资家们。而这些要求高回报率的风投,企业也是以资本利得的形式分配给他们,而并没有能力分发股利。随着企业的股价持续增长,当企业认为产品在发挥作用并且它的市场潜能使得投资在财务上更有吸引力时,风投就会选择在权益的价值增加时寻找合适的买家。

  一旦新产品或服务成功进入市场,销售量开始迅速增长,也就进入了产品的成长期。为了配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争取最大市场份额,企也的竞争策略重点强调营销活动。由于高速的增长往往会掩盖错误的决策,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依然很高。所以为了控制资金来源的财务风险,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以权益融资为主。

  然而,最初的风险投资渴望实现资本收益,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寻找权益投资替代者,所以最具吸引力的资金来源――公开开发行股票融资成为很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选择。   随着市场的慢慢饱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者之间出现了挑衅性的价格竞争。企业为保持、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效率、努力降低成本。随着经营风险的逐渐降低,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此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就是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并存。从而平衡企业的逐渐升高的融资成本。资金的来源大都为企业的自身的盈余保留和债务借款等。

  进入衰退期后,站在企业的角度,其往往会更多考虑股东的利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股利的全部分配,往往表现为支付的红利会超过税后利润、股息等于利润加上折旧。现有的经营风险已经达到最低,即只需要把握经济能够允许企业生存多久。这种较低的经营风险也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此时企业就会配合高股利政策而采用债券融资。所以企业的资本结构也以债券融资为主,资产负债率会异常高。

  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选择时,特别是决定资本结构时,会考虑经营风险的影响,也会遵循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相搭配的战略性原则。

  二、市场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与影响资本结构因素之间的吻合度探讨

  在基于对山东省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得到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公司规模、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指标、风险性指标、独特性指标、成长性指标。

  六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中,与产品市场相关性比较大的有公司规模、盈利性、风险性以及成长性指标。通过以上对于产品市场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来验证这几个影响因素在产品市场环境下的正确性。首先是公司规模,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公司规模应该是逐渐扩大的,对应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也是逐渐增大的,也就是说,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盈利性指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大致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也就是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研究结果一致。风险性指标在前面的研究中并没有具体进行说明,在这里作一下补充。

  这里的风险性根据相关指标影响载荷分析,应该指的是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随着企业经营风险的逐渐降低,财务风险随之就会逐渐升高,所以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与研究结果一致。然而,成长性指标在研究中对应的具体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成长速度。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得知,企业的成长速度呈现先加速增长后放缓然后呈现负增长,所以在产品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成长速度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前面的实证研究结果不一致。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302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