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保险学 >

浅谈社会保障制度概论论文

时间: 若木1 分享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安定发展的必要保障,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保障制度论文篇1:《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社会保障机制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概迷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进而推动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起的安全作用,推动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现状 问题 措施

  一、我国桂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也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迈进,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并存的格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1978年以来,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1994年开始,国务院组织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试点。1998年11月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会议上,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机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切实保障了职工基本医疗。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应该坚持补救型模式。所谓补救型,简而言之是国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的,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提供底线的,不是主导的而是引导的,不是普救式的而是补救式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要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国家对社会保障措施也逐步由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转变,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发展。

  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面对的矛盾及存在的问题

  1.“人多钱少”的现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在世界属于低收入国家。为了最大可能的缓解钱少与人多的矛盾,一是要想办法节流,如尽可能减少管理费用开支;二是要在开源上做好文章,资金来源多渠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社会保障模式由国家型向保险型转变,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国家积累制转变,三是由被动地实施社会救济向积极地推进再就业工程转变。

  2.用工与养老的矛盾。我国劳动部于1998年制定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三年后所有的劳动者将不分身份区别,在统一制度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是,现在还有一些临时用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逃避为雇员缴纳养老金。特别是在《劳动法》实施监管不力的地区,对打工者”只榨青春不养老”的现象并不鲜见。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从明确养老属性、强制企事业单位和雇主缴纳与唤醒劳动者自我保障意识三方面着手。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很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改革,面临破产、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使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破产兼并举步艰难时,才开始考虑到是失业保险立法的时机;抗洪救灾时遇到救灾无秩序问题时,才感到缺少救灾立法等等,立法行动总是落后在经济发展的后面,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就要求应当把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紧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目前,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保障的核心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颁布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同时,由国务院尽快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以保证社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

  4.社会保障实施机制的薄弱。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犯罪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拒不缴纳法定的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支付保险金义务、不正当使用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保险基金的行为人,应当依法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从立法角度看,社会保障基本法的制度应提到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着二元结构,基本法的制定应该较粗、较简,然后国务院依据城乡有别原则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从而可以由粗到细,由简到繁,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以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应当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关于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补充规定。

  第二,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因为健全的司法机制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武器,为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当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不例外,需要健全的司法机制。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在条件成熟后,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现在,有些地方在人民法院已设立了社会保障法庭,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采取强制的司法措施,追缴社会保险费。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

  第三,国家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无论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司法还是其贯彻执行和广大公民的遵守,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辛勤工作,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可是目前,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奇缺,学科建设落后。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通过多渠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已是当务之急。另外,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也很重要,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农村的农民想参加社会保障,但由于不知道相关法律与政策或对当前的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望而却步。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也迫在眉睫。所以一定要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的步伐。

  社会保障制度论文篇2:《试谈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保障制度也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安定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一、社会保障制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1.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又是强者经济,优胜劣汰、倾向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就业与经济无保障的风险将呈增大趋势,竞争中的分配导致个人收人悬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物价的波动、市场的不稳及市场“失灵”的负效应会给劳动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切,都会直接辐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大环境。因而,可以运用独立于企业之外,既不受企业效益影响,又能切实为竞争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安全网”、“减震器”、“保护伞”把弱者保护起来,以缓和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动荡,给企业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给变幻莫测的市场一个宁静的港湾。

  2.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内需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而投资需求最终通过消费需求发挥作用。资料显示,我国的消费率仅为60.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但针对目前中国的情况,不少人基于对年老、患病、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预期支出的考虑,消费者个人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储蓄。其中不少人储蓄的增加往往是在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实现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强制储蓄”,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其实刺激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最为重要和最为现实的手段,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免除预期支出增大的后顾之忧,从而具有最大的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效应。只有大家肯消费了,才能刺激生产的顺利进行,经济才能在正常的氛围下得到发展。

  3.有利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政府宏观调控是减少和避免市场机制缺陷的必要措施,社会保障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正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保障机制;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矛盾的必要的协调机制;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与支付又是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使国家能对国民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矛盾,确保市场稳定;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向是国家用以调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的这种再分配功能虽然不能直接改变国民财富的总量,但能直接改变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比例和流量,社会保障成为减少市场经济波动的内在的“减震器”。

  三、小结

  目前我国正在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迹稳定的发展,那么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经济结构已变为开放型、全球型。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增强的前提下,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更要建立在对现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丙奎.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J].理论参考,2007(04).

  [2]朱新峰.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述评[J].泰山学院学报,2004(01).

  [3]刘红红.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04).

  [4]王文龙,金丽馥.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评述与借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社会保障制度论文”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