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金融研究 > 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行为金融学论文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为金融学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为金融学论文篇1

  浅谈行为金融学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与传统金融学理论一起,两者构成了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先从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谈起,指出行为金融学是历史创造出来的。随后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并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几个投资策略。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理论体系;投资策略

  一、历史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不能被传统金融学所解释的现象,比如,利好兑现现象、传闻效应、小盘股现象、星期五现象、反应过度和羊群效应等。这些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合理的给出解释的现象被称为金融市场中的“异象”,金融市场里出现的大量的异象对传统金融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金融学理论,随之产生了新的理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Burrel在1951年发表的《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中主张把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结合起来,提议用构建实验室的方法来验证理论的必要性,认为将行为方法和定量投资模型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1972 年Slovie发表了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自此,行为金融学已现雏形。然而当时认识心理学尚处于形成阶段,行为决策理论也还没发展成熟,传统金融理论又比较完美,所以这一主张并没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将行为金融理论视为异端邪说。1979 年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对行为金融理论有重大影响的期望理论,该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和代表学说,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奠基理论。20世纪90年代,Lars Tvede 出版了《金融心理学》,并创办了《金融分析家杂志》,在1999年该杂志最后一期以专辑形式专题研究了行为金融学。由此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

  二、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金融学的一个分支,是指综合运用现代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分析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等动因,以此来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与问题并尝试解释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异常现象(Anonymous Phenomenon)的理论。其理论基础为:

  1.认知偏差理论。Kahneman 和Tversky (1974) 该理论认为,人们常常依靠经验法则作出决策,但经验法则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自觉的偏差,这些差被称为启发式偏差。包括习惯关注代表性特征是否出现的“代表性偏差”,不自觉地高估容易联想到的事件的概率出现的“易得性偏差”和判断往往受初始信息影响而被固定的“锚定与调整偏差”三种形式。正是这些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在决策时容易偏离“贝叶斯法则”预期。常见的认知偏差现象主要有:过度自信、参考点、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典型启示和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

  2.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者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会犯错误。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投资者无法以理性的方式对市场作出无偏估计。英国经济学家霍奇逊(Hodgson)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行为决策不可能达到全智的理性程度。

  3.有限套利。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套利交易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交易成本约束等而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现实中尽管存在证券的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偏离,即理论上存在套利的可能性,但由于风险和成本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套利者获利,从而造成证券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与套利有关的风险与成本主要有:基础风险(找不到完全对冲证券所带来的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噪音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履约成本(佣金、买卖价差以及卖空证券所需支付的费用)、模型风险、套利的时间跨度等。

  三、理论体系

  1.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Kahneman和Tversky 在1979年指出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无法准确解释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他们将这种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总结成三个效应: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和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在对预期效用理论批判的继承的基础上,1979年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即前景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的量化表达形式不同,前景理论是描述形式的:在财富的拥有量与变化量之间,人们更加看重于前者;人们在面临损失时倾向于冒险,而面临盈利时则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盈利;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盈利带来的快乐等。综合上述观点,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模型。他们将个人的选择和决策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并且利用两种函数来描述个人的选择行为:一种是价值函数( Value Function);另一种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其中价值函数相当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相当于传统预期效用函数的概率p。

  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与传统金融学中的CAPM相对应,Shefrin和Statman在1994年提出了BAPM。他们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Information Traders)和噪音交易者(NoiseTraders)。信息交易者是按照传统金融学中的CAPM进行投资的理性投资者,不受认知偏差所左右;而噪音交易者则不按CAPM行事,会被各种认知偏差所左右。市场中资产的价格是有这两类交易者共同决定的。当信息交易者在市场上起决定作用时,市场是有效的;而当噪音交易者在市场上起决定作用时,市场是无效的。

  3.BSV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即投资者注重近期数据与某种模式的相似性来预测;二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ve Bias),即投资者不能快速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预测。代表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保守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充分。

  4.DHS模型。该模型把投资者划分为有信息的投资者(Informed)和无信息的投资者(Uninformed)两类,后者不存在心理偏差,而前者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二是有偏差的自我归因(Biased Self Attribution)。投资者通常会过高的相信自身的预测能力,而忽视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而不相信公开信息。在DHS模型中,过度自信使私人信息比先验信息占有更高的权重,从而引起过度反应。当公开信息出来后,价格的偏差部分回归理性。当越来越多的公开信息出来后,过度反应的价格会趋于合理。

  5.HS模型。该模型假设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组成,即“信息观察者”和“惯性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观察者按照他们个人观察到的关于未来情况的信息作出预测。惯性交易者则相反,他们可以根据历史信息的变化作出预测,但是它们的预测是历史信息的简单函数。该模型将中期的不充分反应和长期的过度反应统一起来,因此又被称为统一理论模型。

  四、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在建立自己的投资模型的同时,也总结了行为金融投资者主张的投资策略,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关注小盘股的投资策略,又称小公司效应。该策略认为,一般来说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小公司的市值比较小,易受到短期行为的影响。按照有效市场假说:股价已反映了所有能预测股价走势的信息,从而股价的走势应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这就是Osborne (1959) 股价“随机游走”的基本思想。而小公司效应是对EMH的严峻挑战。

  2.反向投资策略。是指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的投资方法。如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选择大众都不看好的股票、选择接近股价历史低位的股票等,往往可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反向投资策略是对股市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

  3.动量交易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寻求在一定时期中股价变动的连续性。如果股价变动的趋势是上涨的,则采取逐步卖出的策略;如果股价的趋势是下行的,则采取逐步买入的策略。

  4.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不同的价位分批买进不同数量的股票,以防预测不准时摊低成本的策略;而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股票的风险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理念,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而将股票的比例逐步减少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自身安全的最大化。

  5.集中投资策略。此策略指选择少数几种可以长期投资过程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或者说选择那些目前价值被低估,但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的短期涨跌,坚持持有,直到这些股票的价值得到市场的发现,推动股价升高。

  五、总结

  行为金融学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模型,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出发,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么做决策”转变成“实际怎样做决策”,研究更加接近于实用性。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与其对传统金融学的批判相联系的,但是行为金融学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而是要开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使金融学理论更加接近真实的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洪丹,丁志国.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徐智斌.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J].财经视线,2007,(4).

  [3]薛阳,杨秀萍.行为金融学及其发展中的自我挑战[J].经济师,2007,(3).

  [4]楚鹰.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J].经济师,2003,(12).[责任编辑 刘娇娇]

  行为金融学论文篇2

  试论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行为金融的理论,针对信贷决策者存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入手,对当前农户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农户;信贷

  在我国农村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和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为更好地促进 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 发展,支持农民不断增加收入,我国政府提出将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到每一位农户。但是,要采用金融手段全面支持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尚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信贷决策者为视角,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的认识和偏差理论对当前农户普遍存在的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由此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理论研究评述

  农户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最早是由孟加拉国吉港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穆罕默德•尤诺斯博士在1976年发起研究并实施的。由于孟加拉国的农户小额信贷由“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实施,故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又被称为GB模式,主要针对绝对贫困农户。后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在GB模式的影响下都推动发展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尤其是印尼的BRI模式受到了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一般农户。

  关于农户信贷困境问题,国内众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多数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加以阐述。其中宋元见(2003)认为农户的小额信贷的涉及对农户调查、信用评级等大量烦琐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信用社人手不足,不熟悉情况,因此力不从心。而更多的学者从农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农户自身的道德风险这一角度来解释农户不良贷款和违约频繁发生,从而正规金融机构产生逆向选择,迫使其厌恶农村投资 环境而加快撤离农村,这种外部性约束形成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农户的贷款困境。

  例如,Xie Ping、Xu Zhong、Cheng Enjiang、Shen Minggao(2005)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RCCs)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陷入一种怪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单位资本收益低下,储蓄利率水平很低,较低的投资水平,导致地方经济缺乏动力,农户的信贷状况也很不理想。

  中国银监会(2007)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朱喜、李子奈(2006)通过对2003 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

  同时也有学者从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风险,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角度来分析农户信贷困境。林道亮(2007)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致使农户向其借贷的意愿减弱。元新敏(2007)从农业的角度认为农业的弱质性(收益低、风险高)使农户产生“融资惰性”,同时建议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元新敏,2007),实施农村联保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魏灿秋,2005)。

  但是,以上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理论研究往往以新古典范式中的理性预期为基本假设,将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完全置于“纯粹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抽象演绎,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简单处理化了,排除了信贷主体的 心理因素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农户贷款困境进行分析。如Ribble,W.L Eig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

  然而,这些研究多从农户对于贷款的认知偏差、在贷款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来分析的。其实,贷款与否最终是由信贷决策者决定的。在信贷市场上,信贷决策者也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筛选贷款客户并进行贷款决策。但是,信贷决策者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有理性、有直觉的多维综合体,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陷入认知陷阱,形成信贷市场中决策者的行为偏差。而且,信贷决策者所面对的事物是如此复杂多样,无法完全把握所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归纳,只能借助更主观的测量方法,用简单化的原则来处理复杂的问题,也会生成决策者错误的认识。因此,只有很好地把握信贷决策者的这种心理和存在的认知偏差,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将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农户融资,以贷款决策者为出发点,会更加丰富我们对“三农”信贷困境的认识。

  2 行为金融学中的认知和偏差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 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的研究成果。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偏差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例如,人们总是带有自我归因偏差,认为理想的结果是由他们的能力所导致的,而不理想的结果是由外部原因所导致。历史无关性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历史是无关的,人们经常先锚定某一初值,然后相对于此初值作出估计、调整,估计结果会被这个初值的暗示影响。同时,投资活动中行为人必然会受到其他行为人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模仿、攀比、追随和互相传染的从众心理。 文化与 社会传播会加速人们相似想法的产生。投资者一旦发现如果采取不同的选择本来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时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对不确定性感到厌恶,即模糊规避。

  人们往往给予新信息太少的权重,持保守主义。人们倾向于在披露相关信息后再作出决定,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对所要做的决定毫无意义。人们经常高估比较容易联想到的事情的发生概率,有易得性偏误。人们推断事件概率时经常搜索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即记忆偏误。代表性启示,即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人们在潜意识中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即所谓注意力反常。不同参照系的选择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即参照系偏差。

  3 农户信贷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羊群行为”

  [ZW(]羊群行为: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 经济生活中。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作出决策。金融市场中也存在羊群行为,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模仿现象,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作出相同的投资决策。[ZW)]和农户融资困境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群体行为。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市场参与者不是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而是受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和整个行为 环境的影响,采取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相同的策略,从而产生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模仿、攀比、追随和传染的倾向。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过度集中和对农户“惜贷”甚至撤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羊群效应”的具体表现之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因而他们将贷款集中投向商业企业的行为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

  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作出理性判断,因而会通过观察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以获取有用信息,并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群体压力和“带头示范”下,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从众策略,也将贷款投向城市中的商业企业、特定行业。而且,由于不向农户贷款是一种“羊群行为”,即便因贷款集中产生风险,受损的往往也不只是一家银行,其损失具有外部性。

  而如果不从众,即把贷款投向农户,出现问题则只是个别银行,相对而言,外部形象的损害较大,而且作为代理人的 管理者也往往会因此受到其委托人的处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即使冒突破资本法定比例约束的风险向大企业融资也不愿贷款给农村的农户。由此可见,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的这种从众行为,无疑加重了农户贷款的难度。其次,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还表现在所有的银行都只对优质农户进行贷款,而条件差的农户则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的门外。

  3.2 “损失厌恶”与农户融资困境

  行为学实验表明,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会表现出不对称性。损失厌恶就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Kahneman 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发现,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等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毋庸置疑,与商业企业相比,农户虽然经营灵活,但大多数农户确实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特点,如 农业生产不稳定,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缺乏抵押和担保物等。

  农户贷款“额度小、频率高” 的特点,又决定了银行对农户的放贷成本、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无疑会强化信贷决策者在对农户贷款进行决策时,首先是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后才是如何获取收益。而且,由于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感知效用影响不同,当少数农户贷款出现损失时,对信贷决策者的触动却非常大,甚至掩盖了大多数农户贷款将会带来的收益,“损失厌恶”的情绪波动致使信贷决策者认为对农户贷款无利可图,向农户发放贷款是一个容易带来损失的决策,因此对农户“惜贷”,甚至撤出农村信贷市场,也就成为了信贷决策者的普遍选择。

  3.3 “证实偏差”与农户融资困境

  在易得性偏误、记忆偏误、参照系偏误以及注意力反常等 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就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这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的证据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就是“证实偏差”。信贷决策者存在的这种“证实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农户的融资。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让信贷决策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假设:所有的农户贷款风险都很高,无利可图。

  为了证实这一点,信贷决策者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特别关注农户,找寻农户违约、贷款损失的例子,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然而,信贷决策者可能没有意识到,无论找到多少农户贷款损失的例子都无法证明“所有的农户贷款都是风险很高、无利可图的”。正确的思路是尝试在农户中寻找生产有保障、信用好的农户,去否定这个假设,而不是一味地认为农户全部都是风险高的,没有可贷对象,这就是“证伪”,然而证伪的心理过程往往被信贷决策者所忽略,在他们心中,农户天然就与失败、损失相 联系,避而远之是最佳选择。正是基于信贷决策者这种心理的“证实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信贷决策者为何不愿向农户融资了。

  3.4 “拇指法则”与农户融资困境

  正确的贷款决策要求信贷决策者对贷款所产生的收益以及将会碰到的风险作出准确无偏的估计,但信贷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不能达到理性。为了在避免重大失误的同时期望取得比较好的结果,有限理性的信贷决策者在面对贷款决策时常常会采用“拇指法则”。

  信贷决策者在运用“拇指法则”判断问题、作出贷款决策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其中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代表性偏差。当贷款对象的信息不充分或者是各种信息交杂在一起时,信贷决策者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做的 工作很多也很繁杂,往往耗时很多,信贷决策者为了迅速地解决问题,常常根据贷款对象的一些代表性表现做出一些预测和判断,如信贷人所处的行业、规模、过去的业绩等。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信贷决策者就会坚信,公司优于农户,公司的 信誉高,收益有保障,也就意味着贷款安全性高;另外,农户就是信誉差,收益低,风险高,也就代表着贷款安全系数低。正是信贷决策者避开了贷款项目的真实收益和风险程度,忽略了好的贷款在商业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而是简单地把贷款质量好坏与借贷对象相联系,从而造成了在面对不同借贷对象的信贷需求时,信贷决策往往是偏向了商业企业,而忽略了农户。

  4 对策建议

  在对农户信贷决策中,人的非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要努力解决或减少“三农”信贷决策中存在的行为认知问题。

  4.1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者是否能够对农户贷款业务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和理性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完善农业信贷管理制度,让信贷决策者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决策,减少因个人认知偏差造成的非理性行为。改进农户的审批机制,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户贷款审查决策标准,设计标准化审批格式文本,尽量实现贷款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目的就是使贷款决策人根据实际审查情况,能够迅速、准确判断贷款与否,防止出现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

  4.2 培养高素质的“三农”信贷管理人才

  建立专门的“三农”信贷管理人才队伍,多渠道加强人才能力的培养和建设,使之掌握“三农”政策、贷款理念、方法和特点,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减少认识偏差。

  一是积极为“三农”信贷管理人员创造“充电”条件,除鼓励自学外,积极采取短期培训、参加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帮助风险管理人员吸收新知识,促进管理人员优化知识结构。

  二是努力提高风险人员的管理技能,分别是风险的识别技术、风险信息的解读技术和风险应对策略的运用技术,提高对农户、农业企业贷款风险的识别、判断、控制和化解能力。

  三是建立“三农”风险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系统。要注重对农户风险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学习、培训、岗位技能考核等载体提高“三农”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人才库。

  4.3 提高信贷决策的科技含量

  建立适应农业风险管控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分析技术,减少人的主观因素在风险管理上造成的判断失误,从而促进农户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 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科学可行的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要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置等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为提高贷款决策水平、减少主观偏差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信息管理系统应记录和汇总以往所有贷款 申请情况和相应的贷款偿还情况,应使信贷决策者能及时监测贷款逾期情况,包括逾期借款类别、逾期天数、逾期贷款还款情况及贷款余额,能够及时了解正常还款农户的情况,从而提高信贷决策者的主动权,尽量避免或减少“拇指法则”的影响。

  总之,造成我国当前农户信贷困境不仅仅是因为农户自身的行为认知和偏误,也应该部分归咎于商业金融机构贷款决策者的行为认知和偏差,努力从源头上克服对于农户信贷的歧视,制定有关适合于农户信贷的管理制度,设计一套针对农户信贷的信息管理和甄别系统,是解决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对农户“惜贷”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兰设.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小企业信贷困境剖析[J].济南金融,2007(10).

  [2]童毛弟,赵永乐.农户信贷困境与金融机构缺位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3]邢起超,于海燕.论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创新[J].山东 财政学院学报,2007(2).

  [4]童毛弟,赵永乐.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及对其贷款困境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5]宋元见.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宿州师专学报,2003(12).

  [6]魏灿秋,罗怡.全面实施农户小额信贷的困境和出路[J].财经科学,2005(3).

  [7]元新敏,王家传.农户信贷行为的微观困境解析——对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的调查[J].海南金融,2007(8).

  [8]鲁靖,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金融学论文篇3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与优化

  一、背景

  1980年以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初期,互联网与金融联系密切,但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支持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发展,1995年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元年”。而到了2013年以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建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日益增强的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高涨起来,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及第三方平台以井喷式大量出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逐步迈向巅峰。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延伸出各种金融活动的总称。而现代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发展和细分下,主要以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P2P模式、众筹模式、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运行模式为主[1]。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公众或企业的投融资降低了门槛,尤其为大量中小企业带去了发展的生机。互联网的传导作用促进了数据化、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刺激了金融创新的增长。

  2015年,我国网贷行业运营平台已达2594家,仅2015年年内就有超过1500家平台上线。而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更高达9823.04亿元,增长率接近300%。此外,到目前为止,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也高达270多家。整个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开放化的环境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这条布满鲜花的道路上也充满了大量荆棘。2015年出现问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达到896家,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破产、跑路、非法集资等问题密集地浮出水面,互联网金融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的挑战和危机。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1.运行制度不完善。与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也需要完善合规的制度及体系。以众筹模式为例,众筹分为股权众筹和实物众筹,实物众筹一般以小额的公募为主,股权众筹则兼有公募与私募。我国2015年股权众筹平台159家,成交规模达到61.15亿元,但其中运营失败的就有近20家。股权众筹涉及到投资者作为股东的权益,而一般的众筹平台只是媒介,在不能与企业“点对点”的交流下,投资者的相关权利难以得到维护,最终往往由股东演变成债权人,失去对企业的控制[2]。而且众筹不同于发达的证券市场,股权的流通与转让以及企业失败后权益的保障缺少明确的运行机制。

  而对于互联网融资领域,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造成了众多项目和企业难以运行的问题。此外,部分互联网融资项目涉及VC领域。除了股权不明晰的问题,风险资本如何运作、管理以及如何退出,也成为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信息制度不完善。公众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然而,互联网科技性强,往往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加重信息不对称等相关问题。

  首先,信息披露不足是对投资者的最大损害。项目、企业融资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广泛筹集资金的目的。在传统融资方式下,银行通过信用调查、项目审查和追踪现金流的方式对贷款者进行监督。而在互联网金融下,大部分融资通过非实体第三方平台进行,投资者在投资前的调查大多依赖第三方平台,但平台通常不承担监管作用,更有不合规的平台甚至极少审核、筛选企业的资产包或项目。当融资方较少披露或隐匿运营信息时,投资者难以有效追踪现金流的使用状况和项目实施的进程。

  同时,互联网金融对其投资者、筹资者的信息泄露问题均较为严重。部分平台一面从事金融服务,一面与同业互相买卖信息,谋求私利,导致用户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3]。

  3.竞争制度不完善。自互联网金融企业井喷式出现后,行业内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扩大业务规模,不惜构造巨大的庞氏骗局,而部分理财产品也通过降低价格、虚高收益率的方式吸引大量投资者,一方面欺骗了投资者,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造成恶性竞争的循环。

  (二)潜在风险较大

  1.内在风险滋生。在信息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能性扩大。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的交易容易出现,在较高的融资成本下,融资方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项目,不仅违背了初期的投资理念,更可能在项目后期卷款跑路,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致使互联网金融内在的信用风险滋长。

  以余额宝为首的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依赖于货币市场及无风险利率,而以基金为首的理财产品依赖于我国股票与债券市场。互联网金融所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较为广泛,且难以分散。

  网络技术既成就了互联网金融,也带来了巨大的操作、技术风险。根据我国2015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网络病毒近一年增长近15倍,以金融互助等理财欺诈也频频发生。互联网技术上的缺陷使得造假严重,风险丛生。

  此外,互联网金融使得货币的虚拟性增强,支付结算更加便捷。公众在过分依赖互联网后,风险意识反而淡泊,相比传统金融,公众更可能在面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投资项目时,过于低估潜在的风险,这也令非法平台及个人有机可趁,使得内在风险不断蔓延。

  2.外在风险易扩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外在风险表现在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互联网金融集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于一体,使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趋于混业化,不仅排挤了传统金融机构,也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内的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加速了货币的流通、投资和信贷,致使货币乘数扩大,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4]。   3.监管难度大。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慢,但由于资本基数大,市场广阔,后劲十足,发展迅猛,这也带来了监管上的问题。互联网本身具有虚拟性,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阔的特性,并使得虚拟化后的货币流动速度更快,难以管理。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处于起步阶段,监管力度小,难度大,涉及范围狭窄。同时,国内还没有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和相关法律,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欺诈性强,利用监管和法律漏洞非法集资或构建庞氏骗局,在骗取大量资金私逃后,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缺乏相关部门解决互联网金融纠纷。

  四、互联网金融的优化

  (一)构建规范化的互联网金融体系

  要彻底解决互联网金融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就要在一个规范化的平台上建立完善的运行体系和制度。互联网金融不是单纯的一种金融服务渠道,而是涵盖了线上线下的方方面面,要进行规范,首先要着力于细节的锻造,将权益、流转等方面苛刻的细节要求落到实处。互联网金融也类似工业制造,只有拒绝粗放式生产,才能得到精致的产品。

  在涉及广泛的群体的同时,往往还存在“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与传统金融不同,这种模式基于用户的体验,更注重于用户的反馈。公众利用互联网进行投资,实际上与网上消费的本质无异,用户需要得到的是多元化的投资机会、丰厚的投资回报以及优质的服务体验。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而非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与传统金融一样,互联网金融也容易掉入业务同质化的陷阱。理论上,互联网金融往往最能刺激金融创新的产生。在一个优质的平台上,需要注入大量新元素、新思想,以达到互联网金融差异化的发展,降低市场风险对其较大的影响。因此,建立合理的机制鼓励创新,也是构建规范化体制的一个部分。

  (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模仿传统金融,建立起风险管理的专项部门。这一部门主要负责对运行时内部的风险进行掌控,一方面,严格审查、筛选与评估投资项目及一些打包的资产,利用完善的信息体系对筹(融)资审慎调查,另一方面则涉及交易过程中的对担保机制、违约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设定的风险水平的基础上,消除异常的风险因素。

  完善的征信体系决定了信用风险的大小。互联网是大数据时代的助推器,在技术发展下,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轻而易举。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缺少的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真伪甄别和整理成完整的信息网络的能力。互联网领域内应当通过合作构建完善的个人及企业信息征集体系,并进行合法信息的资源共享。

  技术安全的建设也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维护网络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大信息识别和网络实名认证技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犯罪与金融欺诈,另一方面要加强客户信息保密系统的完善,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被盗用。

  (三)革新传统金融体系

  革新传统金融体系无疑是缓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冲击的重要渠道。这一措施看似是对传统金融机构提出的应对措施,实际上优化传统金融的发展结构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抗击风险的能力,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传统+互联网”的模式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互联网金融中的信息化金融机构模式是传统金融机构扩展服务平台的主要渠道,各个实体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在开发新业务的同时,提升业务质量,简化业务程序,降低运营成本。我国证券公司自开展网络股票软件后,大大简化了公众股票开户及交易过程,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大量客户。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时,金融机构也常常通过完善手机APP形式吸引年轻客户。这些举动无形中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扩大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

  (四)完善监管体系和法律

  建立全方位立体的互联网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强制性的政策管控,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政府不能完全放任自由,在保证自由发展空间的前提下,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建立合理的法制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严抓监管,主要监督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整个交易流程操作的合法性、合规性[5],杜绝金融欺诈、犯罪现象通过互联网愈演愈烈,加大对蓄意违规操作及进行信息泄露、信息交易的运行商的惩罚力度。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行业自律组织或合法正规的民间管理组织,在监督互联网金融运行的同时,也可以对公众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并鼓励加入该领域,通过创业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6]。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系的一种革新,并非是单纯的网络加金融,它是使现代金融体系走向金融脱媒化的助推器。一方面,我们应当重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不完善、风险扩散及难以监管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能因此阻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开拓、创新,政府应当通过完善的运营机制、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引导互联网金融始终在正确的轨道发展。此外,互联网金融仍不能取代传统金融在经济中占据的地位,传统金融机构应当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大力开拓其互联网金融服务渠道,而互联网则要联通线上线下,构建“传统+互联网”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


猜你喜欢:

1.数理金融学术论文

2.行为金融论文

3.证券投资行为金融学分析论文

4.浅谈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5.和金融学有关的论文

6.金融方面的毕业论文

286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