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金融研究 > 金融学毕业论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金融学毕业论文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使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学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学毕业论文篇1

  浅析互联网农业下的金融服务

  1 “互联网+农业”的兴起

  “互联网+”将大幅推动了智慧农业的进程,带给了农业智能化的浪潮,农业智能化是以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为接入点,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预测防范能力。

  同时,互联网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行业给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目前,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1]。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已有24个省市31个地县在阿里平台设立了“特设馆”,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更是达到163万家[2]。农产品电商抓住机遇,整合各类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多个性化、新鲜度高的农产品。“互联网+农业”提升了网民的农业感知度,也带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信息素质。

  “互联网+农业”将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龙头企业有着全产业链中最为丰富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建立起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上下游提供金融的投融资、网上支付等服务;农业互联网金融将贯穿于农资销售和购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过程。[3]

  综上所述,目前的“互联网+农业”有3种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而且这3种模式呈现梯次推进的状态。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助力护航功能尤为突出,农业贷款、投资融资、在线支付等业务要深入“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细枝末节。

  2 农村的“金融排斥”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阻碍

  “互联网+农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加大,推动了生产资金的需求增加,使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农村存在的“金融排斥”不利于“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排斥主要表现在:

  2.1 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成本较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用户分散,网点设置成本较高,收益较低的问题。同时,各种地理、文化、用户数量、用户习惯等问题导致了借贷之间的风险,种种困难势必抑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积极性,进而产生金融排斥。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网络借贷风行,影响了传统银行的利差收入。

  2.2 金融服务供给模式较为单一

  从实践情况来看,农村金融市场在制度安排、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满意度较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性,对金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化,部分金融机构未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推出的服务仅停留在统一制订产品、统一授权、统一销售的层面,未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采取不同营销措施或贷款优惠政策。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度不足,不利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互联网+农业”面临的巨大金融风险

  农村文化和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互联网+农业”下金融创新具有独特的风险特征。长期以来,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民间融资的成长和壮大,扩大了市场风险向正规金融机构的传递和蔓延;“互联网+农业”金融服务的灵活性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易变性,并使金融风险更为集中和隐蔽,也增强了风险的破坏力;农村金融质押面临的特质性风险。这包括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农产品的同质性、季节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还款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同时由于农村征信系统信息不完善,信用环境较差,无法有效约束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加之农民信用意识不强、不愿理性还款而引发的道德风险。

  3 多种金融服务相结合有效解决农村的“金融排斥”

  在“互联网+农业”时代,克服农村的金融排斥,可供选择的基本途径有2条: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密度,开展“村村通”服务;发展无分支网点银行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克服金融服务的空间障碍,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机、ATM机、代理银行等。以下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农业金融服务模式。

  3.1 便捷的信息推送方式对“互联网+农业”的作用

  近年来盛京银行通过手机银行、短信平台、电视银行等业务的开展,对于缓解农村地理金融排斥、扩大金融普惠程度展现了重要作用。

  3.1.1 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使用手机银行,客户可以随时自助完成账户查询、转账、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理财购买等交易。盛京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为农村用户提供了7×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只要携带互联网手机,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轻松管理账户、打理财务、缴纳费用。[4]。

  3.1.2 短信平台

  短信平台是银行利用通讯和网络通道向客户发送电子信息的信息转发平台,盛京银行的短信平台业务实现了反应快、精确性高、蔓延速度快、灵活性好等特点。短信的传播可实现任意地点即时接发消息,直达接收者手机,强制性阅读,时效性强,可一对多发送,阅读率高。接收者更可信息随身保存,随时咨询,可反复阅读,并可转发给他人。

  3.1.3 电视银行

  目前,农村电视普及率远远高于广播、报纸等其他信息发送方式,电视银行就是通过双向数字电视网络为电视用户提供即时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使农民在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公共事业缴费、银行资金转账等基本金融服务。   3.2 农村移动支付“互联网+农业”的作用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对支付、结算基本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强。银行通过推广安装客户端软件,为农村用户提供基本层次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为信用度良好的高端用户提供多元化、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如信贷、租赁、票据、理财、保险等)。盛京银行电子商务支付平台为农村商户及支付客户提供电子渠道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支付渠道覆盖互联网、移动电话以及数字电视等各个电子渠道。商户涉及客票、第三方支付、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多个领域。

  3.3 农村特色化理财业务对“互联网+农业”的作用

  盛京银行自2009年创新推出红玫瑰系列理财产品,目前已涵盖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系列、智赢系列以及稳盈系列。面向客户群已包含普通客户、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企业客户、同业客户等,运行至今以其品种丰富、渠道便捷、手续简便、及时到账、运行稳定、定制服务等特点赢得客户的口碑与市场的认可。针对农业用户,盛京银行将金融理财产品的起点就可以分别设计成1万~3万元、3万~5万元、5万~10万元、10万~20万元、20万元以上等不同的产品类型,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设计不同的收益率、资金周期等,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投资理财的乐趣。

  3.4 网络贷款对“互联网+农业”的作用

  P2P网贷是指个体与个体间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点对点问信息交互和资金借贷的过程。P2P网上贷款平台作为金融中介的替代模式,可以在填补金融普惠缺口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低收人人群通过采用网上借贷平台技术进行企业融资,可以增进金融普惠。

  截至2014年6月,全国P2P网贷平台为1263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民间借贷发达的地区,全国除西藏无平台外,每个省份都有P2P平台[5]。盛京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实施了零转账手续费政策,实现了针对各个P2P平台的自由转账,积极辅助农村用户参与P2P的网贷活动。

  3.5 众筹融资平台对“互联网+农业”作用

  众筹可以解释为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以团购+预购的形式,向互联网用户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的基本规则有3个:每个项目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天数;在设定天数内,达到目标金额即成功,发起人即可获得资金支持;在设定天数内,未达到目标金额时,项目筹资失败,已获资金需全部退还支持者;众筹有回报,所有支持者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报,同时,众筹的管理平台会从募资成功的项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通常来讲,农业众筹的做法是,农场(农村合作社)作为项目的发起方,在众筹网站止发起一个项目,大家先众筹资金,然后农场根据需求进行种梢,等农产品成熟了,再进行配送,直接送到用户的手中,即形成了农产品的预售。目前尚未有银行参与此类服务,但以传统期货市场的理念,我国的银行业可以在农业众筹服务中拓展自营交易、经纪交易等业务。

  4 结束语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变革的压力,金融服务只有通过更宽泛、更便捷的手段才能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服务。这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同时,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来说,移动金融业务的出现与发展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的稳定对于国民经济命脉有着关键的作用,优质有效的农业金融服务将助力互联网+农业的健康发展,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谓是一片光明。相信随着农业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的金融排斥等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农业的发展也会从中获益。

  金融学毕业论文篇2

  浅析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它其实是由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这三个部分所组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这三个缺一不可。农村金融在我们看来就是由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所组成的需要承担向农村居住人提供类似存款,借贷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大系统,并且要保质保量的重任。我们都知道农村金融市场有三个主要功能:其一是生产信贷的功能,这一功能也就是金融市场生产信贷给借贷者,从而借贷者的收入和周转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第二,是消费信贷的功能,金融市场提供信贷给借贷者,从而维持借贷者的收入稳定和消费平滑;第三,是保险功能,农村金融市场为提高了农村居民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采取提高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这一举措。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是我国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为了保证实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就要求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金融的支持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类似于资金严重短缺等的许多金融问题阻碍。引起阻碍的原因有相较城市而言农村融资相对困难、农村的风险机制不够完整,农村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信用环境不好,这些是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接下来笔者将阐述这些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1 农村融资困难

  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相较城市而言比较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融资比较困难。现在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小项目的创业资金来源有三个:第一,是家庭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第二,是向高利贷进行借款;第三,就是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但是向正规机构借款的人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下面来看一组数据调查,截至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所贷款的数额中农村居民所贷额数是1.32万亿元,约占总贷额的5.9%,截至2007年,农村居民向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2007年的贷款额数相比较于2006年来说,农村居民贷款金额所占比重有增加,但是还未达到总金额的10%,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问题,许多优秀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创业资金没有来源,没有办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为此放弃了许许多多的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因为融资困难,放弃了很多机会。而农村融资困难的引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它的内部存在许多约束,这些约束直接引发了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现象。

  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才会对金融机构有利,然而农村贷款的特点却是利率低、款项金额小、信用低、风险大,这一机构与实际的矛盾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没有收益,于是金融机构选择的策略是在农村进行“吸血”,从而把“血”输向城市,也就是将农村居民的存款运向城市,供城市周转使用。不要说在农村设立其他银行,就算是专门为三农服务而设立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也只在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存款业务,然后将大部分的居民存款投资转向到城市,供给到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一举措致使农村可用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但是农村所需的资金数日益增长,流动资金短缺,需要资金增加导致了供需矛盾。

  (2)农村担保困难。

  目前来说,我国能获取贷款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抵押担保”用财物进行抵押,根据其价值进行贷款;另一种是“信用担保”,由其他人为贷款人进行担保。银行为了保证自身风险度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所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于“信用担保”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是农村资产是不透明且较难变现,因此,金融机构也很不想选取“抵押贷款”。农村的“借贷难”说到底其实也就是“担保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向正常的金融机构贷款较为困难,而农民要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就只剩下亲朋好友借钱,或者是向成本高、利率高的非正规机构也就是高利贷贷款。向高利贷借款又大大增加了相关的成本,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2 农村保险功能不完整

  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然而这一功能对于农村来说相当于没有。农民只有一些基本的保险类似于人身保险,其他的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是空白,除了最基本的商业保险外,金融市场还有特意针对于农村而设立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但这些项目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空白。农村居民中很少选择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什么灾害,出些什么事,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损失没有办法获得到补偿。在农村常见行业中,养殖业,存在着养殖动物染上疾病、贩卖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风险;种植业,如果遇到较严重天灾人祸,产值下降,农民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一年辛苦都白费。并且这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降低了农民投资到这些产业的积极性,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我国的金融产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种类,产品数量都与发达国家都相差甚远,我国的金融市场现在还是初级发育阶段,所以,农村的金融产品就更加少了。现阶段,在农村里,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金融业务主要是信贷,新出现的中间业务对于农村来说是空白。农民自己对于金融知识的不了解和投资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理财、投资等多种的金融服务产品和保险、股票、债券、等于农村市场隔绝。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银行业,证券、保险等市场所占比重基本为零,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新鲜业务,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好,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投资也逐渐从储蓄开始往多元化投资的方向进行扩张。但是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及自己专业知识匮乏,所以,他们想要投资也只能转向金融机构,他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理财、咨询、投资、消费等金融服务。

  4 金融信用环境不好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邻居间长此以往的观察交往,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忙慢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因此,农户获取资金信贷信息的能力更多地依靠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是高度人格化的,因为农户资信依靠人际关系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就是:第一,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金融机构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不易收集信息,村民中物权分配不清晰,而且农村并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所以,金融机构想要准确的获得资金需求方的信用情况比较难。金融机构只有调动很多的人力、物力、用很多的时间去调查才能得到信息,这一点会使得获得信息成本增高,从而交易成本上升;另外,农户本身的文化层次较低,从而导致农户的信用意识淡薄,有很大一部分农户认是不到不按时还款的危害,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为了还以前的贷款选择继续贷款,或者是拒绝还款从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第二,从农民角度来讲,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缺乏对金融产品的了解,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因而获利能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收入不稳定所以还款能力较差,金融机构借贷的信用风险较大,这些都阻碍金融市场的运行。

  5 结语

  根据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特点以及金融市场的需求和农村居民的需要,笔者分析了一下农村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想要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3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