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金融研究 > 金融界论文征稿

金融界论文征稿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金融界论文征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 ,金融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的提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界论文征稿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界论文征稿篇1

  浅谈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改革成为焦点。利率市场化又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利率市场化也成为发展金融市场的主流趋势。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在《关于金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为了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存在风险。一方面,它可以促进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加快改制的进程;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由于银行风险管理不善导致系统性风险。本文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前提下,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的条件下,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率市场化; 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也越来越看重利率市场化对本国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概述

  ㈠ 市场利率化的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对于利率的直接管制,中央银行选择完全或者部分放弃,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资金供求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并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合理有效的利率机制[1]。一般来说,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包括:

  1.商业银行享有利率的自主决定权。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资金的价格又是利率的本质。定价权属于市场交易主体的基本权利。因此,金融交易主体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价格、规模、偿还期限和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具体来说,协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面谈和招标,二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顾客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反复权衡和选择。

  2.利率的决定方式由市场自发选择。

  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该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自发调节,由金融市场自主决定,不再有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和控制利率。金融交易除了与其他商品交易一样,存在批发和零售的价格差别,还存在期限和风险的差别。为了形成一个具备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的金融市场,金融交易的双方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期限风险及其相应的利率水平达成协议。

  3.利率的管理方式具有市场性。

  央行不再通过强制性的规定来实现对利率的管理,而是根据实际的经济环境及政策,通过利用现有的金融资源,从而在市场机制下,充分改变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并通过调节基准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行调控。基准利率是依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各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决定的。

  4.货币管理当局通过间接手段来调控市场利率。

  与市场经济一样,金融市场也容易出现局部失灵的现象,此时政府有必要使用调控手段,而避免将利率的所有决定权都交由市场所决定。中央银行可以间接的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对市场利率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达到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

  ㈡ 市场利率化的理论依据

  1.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提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该理论出现的原因是:在金融抑制的条件下,金融市场被分割成自由市场和受政府管制的市场。由于受政府管制的市场低于自由市场的利率,因此,市场资金更多地流向效率低的政府部门和公有企业。对于市场分割和资金流向不仅降低了市场资金配置的效率,而且扭曲市场的行为,对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必须解除金融抑制的枷锁,并对金融深化进行改革。

  (1)金融抑制论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态及其金融体制的考察,发现了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且程度很深的金融抑制的现象。由于受到政府的管制,实际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过低的实际利率水平导致低水平的储蓄和过高的资金需求,使得市场中的资金供不应求。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采取有选择的资金分配来抑制对廉价资金过度的需求。所以说,金融抑制的本质是实际中较低的利率水平。

  在金融抑制的条件下,金融市场分割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这个市场的资金受到政府的导向而流向效率低的企业。与此同时,利率很低甚至可能是负值。第二个是没有被政府管制的市场,这个市场的资金往往流向中小企业,而且利率水平比较高。对于这种市场分割,不仅扭曲了市场的行为,而且市场的资金配置受到影响,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金融深化论

  随着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和利率实现了自由化。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会对经济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金融深化的各项措施不仅有助于增加储蓄,降低投资成本,扩大投资规模,而且有利于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金融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放松实际利率的管制是金融深化的本质,这样做有助于刺激储蓄,提高投资的收益并更有效地进行其他投资。

  2.新制度金融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产权界定和产权交易的方式是利率决定的实质。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利率的高低,而银行和企业又决定着资金的供求关系。与此同时,利率也会直接对作为借贷主体的银行和企业造成影响。对于利率的合理与否,银行和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独立的自主产权相当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和主动创造财富的动力。作为借贷主体的银行和企业拥有的独立自主产权是市场利率产生的基础。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逐渐需要用利率机制来确定市场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既带来了一些机会,但也带来了挑战。

  ㈠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1.存贷利差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缩小。

  商业银行利息收窄的原因:第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将会提高,以吸引存款客户,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降低商业银行收入存贷利差收入,并增加债务资本。第二,由于商业银行的负债增加资金和商业银行的来源扩大,有可能是在信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转变成“买方市场”。客户将能够定价的金融产品,甚至变成了领导者,其发生的价格和定价行为将产生深刻的心理变化。每个商业银行将增加在贷款定价方面的竞争。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最终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并使其竞争力下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并且提供有竞争力的资产价格,可能面临净息差收窄,所以我们倾向价差收入作为金融机构的主渠道所获得的利润将下降,资产报酬率降低,甚至有可能全面亏损。

  2.存款者随着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其行为。

  银行也有不同程度的“揽储压力”,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将存在差异。人民币存款会出现“货币三家”的局面,一些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差异化利率定价,客户资源很可能会损失,并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借款人将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银行存款,这使得商业银行的不稳定性存款增加。

  3.我国商业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将面临利率风险。

  (1)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面临的阶段性利率风险。

  在早期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在其所经营的环境中,与市场利率并不能很好的匹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这种风险被称为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放开期间,商业银行可能会增加利率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长期处于监管环境中,在利率急剧变化并不一定能够防范。当利率被放开,利率水平的剧烈变化,而这种剧烈的利率市场环境将使商业银行无法适应。这不仅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会造成影响。这种活动将进一步混乱经济金融秩序

  (2)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面临的永久性风险。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永久性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动,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与收益的变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价值,并带来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被称为永久性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利率风险可分为四个方面:

  a.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是最常见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它来自银行不匹配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当利率变动时,可能会影响银行的盈利。当利率上升时,在资产超过负债的情况下,净利差增加收入;在资产小于债务情况下,净利差减少收入。当利率下降,在资产超过负债的情况下,净利差减少收入;在资产小于债务情况下,净利差增加收入。

  b.收益率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风险是指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变动对银行的内在经济价值及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短期利率总是比长期利率低,收益曲线的斜率是正值,它的形状会随着利率期限的提高而逐渐上升。这段时间内,商业银行以获得期望利息收入的方式就是用短期债务来支持长期资产。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下,因为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将短期利率超过长期利率,对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如果继续使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银行的利差收入将大大减少。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出现倒挂的异常现象的频率会更高。

  四、结束语

  对于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不仅仅只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为了中国的银行业能够成功地进行转型,银行业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先从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出发,简要介绍其定义和理论依据。然后详细地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机遇和风险。最后,对中国银行业在应对市场利率化时所提出的相关建议与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在未来一两年内,存款利率自由化是有可能得到实现。许多银行家也放宽心态,同时在竞争中合作琢磨如何取得共赢的效果。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更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相契合。在互联网金融热火朝天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及其他监管机构一贯保持着积极、开放、包容的态度。总体而言,互联网提供强大的金融力量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这对打破金融抑制,提高资金分配的市场效率有很大的益处。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进行改革将是势在必行。同时,政府也应该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为商业银行能够健康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今天中国的银行业面临与三十年前的环境相比较,其利率市场环境更加的复杂和富有挑战性。首先,时代背景是不同的。十年前,由于中国银行业处在了“技术破产”的环境,因此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银行的资本和减少不良贷款,从而更加完善地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但现在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

  其次,监管环境是不同的。十年前,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银行监管的制度、监管的法规和监管的体系仍处于建立健全制度的阶段,而当前银行业的监管已经进入成熟期。最后,体制改革的动力是不同的。十年前,中国银行业是为了能生存下去而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改革,而当前的问题是为了要能够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由商业银行自我推动的改革。因此,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而利率市场化将会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注重理论研究,而对于实证研究较少。中国实施的市场利率化是逐步进行推进。对于发展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且实行起来相对困难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不仅涉及面比较的广,而且涉及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对改革的进程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更能了解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本论文的规范研究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进行问题研究可能不够深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究。

  >>>下页带来更多的金融界论文征稿

343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