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

  内科护理实训课是护生护理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内科护理实训课的具体开展目的、开展方法、实训内容、评价方式等尚无统一标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科护理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篇一

  《 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

  摘要: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心理康复指导、院内感染的防控、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特殊用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整体素质。结果有效降低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1],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心内科大多数为年老、心肺功能差、听力视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发生摔倒、坠床、烫伤、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的患者。WHO总干事在2003年12月所作题为"保健质量:患者安全"的报告中,号召所有成员国家对患者安全问题给予最密切的的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并加以相关研究,以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2]。我科多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讨论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以降低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

  1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患者因素:由于我科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对疾病认识不足,易发生跌倒、坠床、冻伤、烫伤、自杀等意外。环境因素:如摇床的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地面湿滑、床旁椅放置不妥、光线过强或过暗等易使患者受到伤害。药物因素:我科患者常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特殊药物,如使用不当或宣教不到位易使患者受到伤害。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欠缺,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护患关系的紧张,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3]。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不够, 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2安全管理对策

  2.1做好入院评估 心内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安排在监护室或普通病室,普通病室又分离护士站相对近和远的,护理人员应将急重症患者安排在监护室,相对较重的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病室,以便于及时观察病情和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留陪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护理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保障护理的安全[4]。使用床头卡和腕带,有效识别患者。做好重点环节的管理:心内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部分患者疗效较差、患者年老体弱,加上用药特殊,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以下重点环节的管理:①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区域包括门窗、卫生间、开水房、病室床单元设施等,这些是患者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应设专人管理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中午、夜间、患者起床、就餐等时段,这些时间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且比较繁忙,对患者的关注相对较少,易发生意外。所以我科决定在特殊时段增加护理人员来协助工作,中午派4~5名护理人员上班,夜间采取双班,节假日必须排够上班人员、安排护理二线加强防范,避免患者发生意外;②做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心内科患者年老多病,抵抗力较差,易发生院内感染,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分类处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2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护与管理 ①病危的患者:心内科常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重患者,护士必须将这些患者安排在监护室,便于及时观察和抢救。及时、准确、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其心理变化、治疗效果,协助生活护理。备齐抢救物品,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难免压疮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执行压疮风险评估与压疮报告制度,实施压疮防范的有效措施。②年老、基础疾病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心内科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他们常伴有其他疾病,行动不便,易发生摔倒、坠床等意外,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加强入院宣教,对患者实施跌倒坠床评估,根据分值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密切巡视病房,必要时留陪伴,防止意外的发生。

  2.3心理康复指导 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多数心血管疾病不易治愈,常反复发作或需长期药物治疗,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护理人员应实施责任制护理,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主动与自己主管病房的患者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患者,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患者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患者,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有效沟通帮助患者准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特点,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 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5]。

  2.4药物治疗中的护理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药物治疗是减轻或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我科常用的一些扩血管药、利尿药、洋地黄类制剂等不良反应较大,因而必须详细向患者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和量, 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并有使用的限制[6]。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巡视、随时倾听患者的主诉,以免发生低血压、跌倒、洋地黄中毒、诱发或加重心衰及心律失常等意外。

  2.5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建立由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要求护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进行晨间提问,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进行安全提示及检查,防止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科室每周召开一次护理质控会议, 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安全隐患,对护理安全实施前瞻性的动态管理。严重差错事故应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逐级上报,首先上报护士长,护士长在2h内将护理事故上报护理部,同时科室及时对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修改不合理流程。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篇二

  《 浅析临床内科护理的管理方法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学护理这一问题,内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详细分析,通过对内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到问题所在,而后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够更好的研究医学护理问题,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内科 护理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7-01

  内科疾病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疾病种类比较复杂的,年龄段不均,病房需要量大,病情变化快。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如心脏内科介入的手术增多,手术治疗难度加大,重症监护的病人越来越多,护士更加繁忙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出现这些多种多样的问题,就更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确保关键控制点,要良好的管理内科护理相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让患者感到满意。文本将针对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医疗问题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医疗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就是护士,护士能够集中体现照顾质量和护理水平。如果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等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草率,“三查七对”不小心,医生检查不认真等都是导致差错类时间发生的重要因素。责任心是每一个护士干好本职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提升整体医护水平的重要源泉。现行的护士工作往往习惯于由医生被动的安排工作,被动的听取患者的呼叫,更侧重于实现有形的操作任务,而忽视了对病情的观察和对病情变化的预见等无形的工作,导致出现很多的事故。

  1.2 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够。多数内科患者的病情会迅速变化,医疗技术也飞快地进步,临床护士主要因为年轻,资历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专业的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护理。很多护士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是临床实践经验方面相对较弱,没有处理过实际的问题,空有理论支持,无法将先进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欠熟练使用各种救援设备,对一些疾病不能肯定,一旦出现紧急的情况需要快速决断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将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欠缺。护士的工作量经常超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来患者的沟通关于疾病的问题,护理操作不履行义务告知患者或告知质量不高,经常导致护患纠纷或投诉。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或难以辨认,涂改,等等,都可能导致护患纠纷更有甚者,有些护士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比较严重,出现违规操作和严重错误,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4 疾病因素和患者因素。内科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患者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矛盾。有些患者,如心血管疾病体弱患者因病需长期卧床,导致缺乏医用病床,而卧床不起也与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一些矛盾。因为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一些家庭已经很麻木,对待护士的态度变得恶劣,而且还加重了护患关系的矛盾。内科护理中,每个部分都有许多危重病人,再加上有时护士对病人用药的指导不到位,一些患者自身也存在任意行为,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问题。如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使血压突然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有些患者不听护士的指导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没有注意,甚至加重病情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往往会责怪护士而没有反思自己。

  2 防范对策

  2.1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管理者首先要重视规则和法规的实施,教育引导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自觉坚持原则,遵守规章制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不论问题的大小应是及时报告,并且不能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的处理,这样才能赢得时间采取补救措施;此外,管理者需要每天提前到达换班时间,了解换班前的工作实施情况,病房里所有病人的病情,以确保轮班工作后的内容和质量。如果上一班有任何遗漏的问题,接班者应当及时补救以避免重大问题发生。

  2.2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应急能力。年轻的护士往往缺乏经验,管理者应当根据部门特点,制定响应的培训计划,通过业务讲座,疾病护理查房和 其他形式的新知识学习方式来提高护士的护理知识。同时要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教学,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使得患者的病情的任何一个微小变化都掌握在护士的预期中,保证能够及时的找到相应的护理措施。

  2.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要通过对护士的培训来提高其沟通技巧和能力。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护士从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让护士在工作之前理解到患者的难处和痛苦,采取更合适的方法便于患者接受,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认可和配合。

  2.4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通过组织护理工作者全面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将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危险进行讨论和学习,认真研读护士行业的操作规程,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书写护理文书时要严格要求护士。也要告知护士在观察患者病情时要详细、仔细,及时的、有预见性的掌握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告知一声作相应的处理,每天检查相应的护理记录,不得做任意的涂改。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内科护理的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有关方面要时刻关注内科护理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医疗场所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我国医疗事业和国民生活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英莉,王秀玉.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医学.2007(03)

  [2] 沈冬梅.基层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的聘用与管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12)

  [3] 喻霞.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5)

  [4] 唐琼.浅谈改制后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J].中国厂矿医学.2007(03)

  [5] 周念港.浅谈精神科护理管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

  内科护理管理论文篇三

  《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行动的过程。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技术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护理工作无缺陷及病区服务达到患者高度满意显得越来越重要。神经内科患者年龄高、发病急、病情重、病程长,且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也严重影响其安全。在神经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探讨神经内科在护理安全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临床资料

  有床位30张,护士11名。护士年龄18~52岁,平均31.18±2岁。工作年限8个月~32年。年轻护士占全科护士总人数的63.6%。护理本科1名,大专生5名,中专生5名。付主任护理师1名,主管护理师3名,护士7名。

  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

  因疾病引起的风险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随着组织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适应能力减弱,代偿及免疫力降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护士人力资源不足,病情观察不够细,不能切实做到级别护理,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抢救及治疗。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神经内科疾病疗程长,患者静脉弹性差,配合能力不强,往往导致穿刺失败的几率增高,且容易引起静脉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男性患者前列腺肥大使导尿困难,意识障碍患者容易误拔各种导管,存在潜在风险。

  用药护理中的风险:据报道,60岁以上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倍。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服药能力下降”,出现错服、漏服、多服等现象。

  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神经内科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且多数有肢体功能障碍,易发生滑倒、坠床、丢失、自杀等事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易引起便秘,大便用力又可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护士方面的因素:①护理人员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神经内科护理知识缺乏,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在观察病情针对性不强,无重点观察护理问题,导致病情恶化不能及时发现,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或由于护理人员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不熟练,都可使护理风险增加。这种现象易发生在工作不足5年的新护士和护生身上;②护士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慎独”精神不够,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甚至有轻视和侥幸的心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资料表明: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擅离职守,不仔细观察病情,未认真执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侵权行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③护士的法律意识淡漠,不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神经内科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面对各种老年病人大量基础护理以及突发症状,工作劳累且精神高度紧张,工作中易产生厌倦情绪。

  告知行为中的风险因素:侵入性操作、特殊的检查、治疗、疾病的预后、贵重药品的使用等未履行告知,告知不到位或者告知过度,均可造成不良的后果。

  护理文书中的风险:①医护记录不吻合或护理记录不真实,或在实行口头医嘱后医生不及时补开医嘱,导致开医嘱时间与执行时间不相符,甚至漏开医嘱。②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士专科知识较差,导致记录不突出重点,错记或漏记,甚至涂改,或在工作忙时忽略了护理记录,进行回忆式记录,出现大概,可能的情况,甚至不记录。因为发生纠纷时,住院病案材料中与护理相关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成为举证的材料。从而使护理风险系数增加。

  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近些年来有些护理纠纷不是护理人员技术与责任心的差错,而是由于护理过程中不注重语言交流,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交谈态度冷淡,语言不妥,解释问题不到位所造成的。特别是神经内科的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的病程长,恢复慢,易出现急躁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更易发生护理纠纷。

  信任危机的风险: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使医疗卫生行业中发生的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一些人的心理,在看病治疗中持有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个别人甚至故意找借口制造纠纷以索取赔偿。

  风险管理策略

  加强护士风险意识的培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而识别后的应急处理能力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沟通、识别问题能力的培训,在培训中注意个体化,针对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时间段,设计培训场景,培养护士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晨会、周会进行汇报、讨论、分析,对科室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解决,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护士责任心,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护士24小时连续在患者身边工作,又是医疗行为的最终实施者,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巡视病房,特别是对新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患者要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的主诉,注意对其表情、呼吸、体位的观察,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并保持通畅,确保各种器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报告异常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利用弹性排班,并结合新老搭配,抓好重点环节、重点患者、重点时间的管理。根据病房卧床患者多、危重患者多、基础护理工作量大的特点,增早、晚班的护理人员,及时完成护理任务。重点患者、高难度操作交给护理骨干专人负责,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时间段的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意外和纠纷。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加强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机制和工作流程,建立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陪检制度、卧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班制度、诊疗操作前后告知程序、健康宣教流程及规范、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更要具有关心、体贴的情感,以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因为护士是病人的管理者、商量问题的伙伴,又是病人与医生间的纽带及病人康复生活的指导员。因此,要求每个护士要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凡事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让他们感觉到真心的关心,同时沟通要掌握技巧和时机,通过对家属的评估,采用针对性的个性化沟通方式,如不要在病情变化、家属心情不好时宣教,更不宜催促病人去交纳费用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入院后至治疗前要认真进行住院须知的介绍以及住院期间应享受的权利和义务,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随时进行告知,对病人的提问要耐心解答,尤其是费用清单,要认真进行讲解,让患者及家属安安心心治病、明明白白消费。

  讨 论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和细致的工作,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风险相关知识的教育,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同时加强细节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转变“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工作态度,使护理贴近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持续质量改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一年无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发生。全科护理人员较过去能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法律意识、抗风险意识得到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士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查找不足落实措施,积极采取对策,主动到病房与患者沟通,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 陆彩萍,刘秋鸣,黄淇敏.风险管理在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6,6(3):49-50.

  3 丁力,姜安丽,叶旭春.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18-19.

  4 孙倩,顾凤萍,沈清华.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新进展.现代护理,2007,13(4):391-392.

  5 曹力,鲁曼华.医院常见的护患纠纷及其防范.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88-89.

  6 祝昭云,李宪章,沈志军.护理风险管理在促进我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49-51.

有关内科护理管理论文推荐:

1.护理管理论文范文

2.内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3.浅谈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4.关于内科护理论文

5.有关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6.内科护士护理论文范文

16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