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一

  试论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加强技术管理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说明了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必须尊重科学,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现,坚持从实际出发谋长远发展,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采取各种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煤矿

  众所周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是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为天,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2003年8月14日我矿裕公井也曾发生瓦斯爆炸,夺取了28名工友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二)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三)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党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

  总之,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二

  浅谈矿井安全与技术管理

  [摘 要]煤炭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又是高危行业。煤矿的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狠抓落实,煤矿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易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其中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管理漏洞而造成的,为此,有必要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夯实煤矿技术管理的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矿井安全;技术管理;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15-01

  1 矿井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为此,必须把煤矿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进而酿成事故。

  2 矿井技术管理是治理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或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工人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生产中的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 矿井瓦斯的安全与技术管理

  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矿井通风必须做到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使采煤工作面和生产巷道中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2次,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2次。瓦检员要持证上岗,所携带的瓦检仪要完好,灵敏可靠,工作面及上隅角采取气样检测,检测人员操作时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片帮落煤块伤人。采煤工作面要特别注意预防因放顶煤后上隅角形成的顶板冒落空洞中瓦斯聚集,此处要严格瓦斯管理,工作面上隅角必须挂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并及时充填空洞,减少或降低瓦斯浓度。采煤工作面及回风顺槽中设置甲烷传感器,监测风流中的瓦斯动态,并将信息及时传送到地面控制室。采煤机设置甲烷断电仪,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及时自动切断电源。此外应配备完善的个体检测设备。工作面跟班队长、班长、安检员及特殊岗位操作工必须随身佩带完好的瓦斯检查便携仪,随时进行瓦斯监测。防止瓦斯引燃,严格控制和加强管理生产中可能引火的热源。采煤工作面电气设备搬迁或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井下选用的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均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井下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加强顶板初次来压时瓦斯检测和安全防护工作,组织有关人员重点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时加强矿压观测和瓦斯检查工作,防止采空区内有害气体大量涌出,酿成事故。

  4 矿尘的安全与防治

  采煤工作面配备煤层注水钻机和注水泵,对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工作面上顺槽注水。井下运输巷、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设置集中式隔爆水棚。进回风侧设隔爆水棚。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井下必须设置防尘洒水供水管路。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并宜采用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严格控制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的风速,防止煤尘飞扬。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旬至少应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输送机巷转载点和卸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5 矿井顶板的安全与管理

  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移架要及时迅速,片帮严重端面距较大时,要及时把护帮板打出支护梁端顶板,或者移超前架支护。顶板破碎时,要紧跟采煤机前滚筒后立即移架,保证顶板完整,防止前方漏、冒顶,必要时要及时上大板、半圆木或铺网。相邻支架顶梁要升平,不得出现明显的高低差,空顶处要及时接实封严。支架升起后,必须达到初撑力要求,使顶煤得到很好的破坏,以利于后尾放煤。工作面上下端头不放煤的支架,尾梁插板伸出,尾梁摆起距后部运输机机头尾上端0.5m,除特殊情况放煤操作阀要锁死,以维护上下端头出口处的顶板,任何人不得乱动操作阀。端头支护、顺槽超前支护如因检修设备等原因需改棚或改柱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打好临时单体支柱,并打紧打牢双楔梁、铰接梁的双楔或水平楔。检修等工作结束后,要按原样恢复。跨前后部运输机机头、机尾的双楔棚要架设牢固,不得提前或滞后拆除,运输顺槽转载机处抬棚移设后要及时将支柱支设齐全牢固。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掉顶或片帮严重段要补打锚杆,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受压变形、顶帮开裂严重以及发生冒顶时要编制专门措施进行处理。正常回采时,运输顺槽顶帮的锚杆托盘必须及时拆卸,以保证巷道采空区顶板及时冒落,严禁提前或滞后卸锚杆托盘。有条件时锚杆托盘按规定回收。工作面发生初次来压时按初次放顶措施执行,周期来压时,全面移超前支架,相关措施与初次来压时相同。严禁在放顶煤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顶煤、顶板及卡在放煤口的大块煤(矸),采用预裂爆破对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进行弱化处理时,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

  6 结束语

  在当前矿井安全管理的新常态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同时在进行着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2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