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vf家政管理论文(2)

vf家政管理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vf家政管理论文

  vf家政管理论文篇二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探究

  完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机制研究,是解决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一。家政专业和家政行业都是成长中的新兴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包容性和可塑性,在家政教育中探索中高职衔接教学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化,对我国其它职业教育的可迁移借鉴性也比较强。

  家政服务中高职衔接对策一、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对家政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知识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早在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开启了家庭服务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随后,在国家层面又陆续通过若干中央文件,确认加强发展家政服务业。人社部调查显示,家政行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张,达到了百万家的企业和网点,千万级的从业人员,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面对如此“上有带动,下有顶托”的良好行业发展机遇,中间环节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缺乏充足的专业人才担当政策的执行者来提升充实发展,缺少足够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者来满足行业旺盛需求。截至2012年,全国开办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高职院校仅有40多所,而且很多院校的家政专业面临着招生困难。

  反观我国中高职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职教终身学习体系、制度、政策尚不完善,多层次、多类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竣工,或许才是这一矛盾现象的内在成因。因此,通过“中高职衔接教学研究”来求解这些难题,应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家政教育中探索中高职衔接教学的意义还在于:因为家政专业、家政企业和家政行业都是成长中的新兴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包容性和可塑性,对其进行规范化,可操作性强、发展空间大,对我国其它职业教育的可迁移借鉴性也比较强。

  二、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问题

  1.传统择业观念的束缚

  家政服务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要求也日益规范化、专业化、多样化、系统化。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菲佣和英国管家已成为世界家政服务两大品牌,这与两国的传统习俗和职业观念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家政服务正由简单的劳务型服务向知识技能型服务转变,家政服务学历教育由此应运而生。但在我国的传统语境里,家政服务总是与“保姆”“佣人”“管家”等词汇有着潜移默化的内在联系,因而被误解为是一份表面上不体面、人格上不平等的工作,并且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大有市场,这也是学生很少报考家政专业或者转换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涵盖哲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型专业,其课程体系既要符合复合型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又要体现自身独有的专业知识特点。但是,目前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开设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其课程设置或者单一化,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和个人就业后的长远发展;或者课程设置内容过于宽泛,课程之间的层次、作用和联系缺乏内在逻辑性,使教学缺乏针对性与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核心专业竞争力。

  3.专业教育定位缺乏长远规划

  一方面,在职教强国,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家政教育,直到最终学历,都有一套完整的学历体系。例如,美国的1600所大学,有780所设有家政系;在日本,高校也大多设有家政学研究所。与大陆文化背景相同的我国台湾地区亦是如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家政服务专业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企业需求的衔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已日趋成熟。反观我国家政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严重匮乏家政教育,高等教育中鲜有本科层次的教育,完全没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使中高职院校的家政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的之矢。

  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我国各中高职院校过分追求经济市场的需求,缺乏对本校家政专业科学性的严格论证,忽视了对家政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学生主体的发展定位。比如,由于海外家政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不少院校相继开设“涉外家政”专业,但由于招生困难这一主要原因,又在随后二、三年时间内陆续取消了该专业。

  三、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对策探究

  中高职家政教育的衔接既是家政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家政教育具备强大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家政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保障中高职衔接教学实施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研究

  教学实施规范,要从制度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教学实施的标准,明确中高职学校如何共同研究和确立分层分段学制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制定教学和学生管理计划,选择和编写教材,商定考试升学方式等协同事宜,避免教育教学的中断、脱节等现象,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2.关于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

  首先,研究比较现有的对口招生模式、分段贯通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等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优劣,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创新。

  其次,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不同培养模式下课程的衔接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不同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探索不同的优化路径。

  最后,根据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部制定的专业标准,圈定专业核心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

  3.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建设研究

  对于职业教育阶段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实施规范上既要设计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也要考虑到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企业需求的衔接,以满足不同学生在一纵一横两个维度上的不同发展需求。

  4.基于不同中高职衔接模式下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针对不同的衔接模式,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再根据不同的限制条件或要求,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权衡比较不同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效果。

  因此,做好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规范研究,不重复、无间隙地培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需的各类家政人才,不仅能满足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能促进中高职院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支撑家政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黎英.关于家政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71-72.

  [2]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3-11.

  [3]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4]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看了“vf家政管理论文”的人还看了:

1.家政公司管理制度范文

2.家政员工制度范文

3.2016年家政公司如何管理

4.服务管理论文

5.厨房管理论文

245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