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环境污染管理论文(2)

环境污染管理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环境污染管理论文

  环境污染管理论文篇二

  农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的思考

  摘要: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也通过大气、水源甚至食品影响到了城市的环境问题,间接影响到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执行质量。文章从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应急污染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农村环境应急污染处置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污染;应急管理;农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28-2

  0 前言

  中国农业的发展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和环境,资源和环境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计持续提供着直接和基本的物质基础。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是指由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直接或间接引入农业生产相关区域,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农田土壤、农田水域、农区大气等受到污染,农业生产受到损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前恶化,环境承载容量越来越小,日益受到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1.1 化肥农药泛滥使用带来的生产污染

  当前,为片面追求农业高产,化肥、农药、激素等大量化工产品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各种劣质化肥通过不法渠道流入到农业生产中,导致了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农药残留量高、分解不彻底,导致了农田土壤污染、水体有机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引起土壤沙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有的地方危及到地下水的安全。同时,农村还容易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的排放。

  1.2 基础设施建设不力带来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进程的加快与环境管理的步伐的脱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1.3 工业布局不合理带来的工业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不惜以工业污染为代价,在当地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策支持下,广大农村地区兴建了很多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合法手续的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在江浙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击。且由于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危害十分大。在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不少污染企业逐步向西部落后工区转移。

  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2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应急污染管理体系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早期是建立在城市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来说,还显得比较薄弱。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应急处理,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2.1 明确应急处置主要内容

  农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联防、应急机制,根据“预防为主、快速应对”的原则,通常来说,农村环境应急污染,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事故;

  (2)化肥、农药、疫苗、生物制剂等农业投入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造成大面积污染农业生产环境的事故;

  (3)影响农业生产的耕地、大气、水质等的严重污染事故;

  (4)其它突发性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2.2 明确各级职责要求

  保护环境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 职责,坚决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将辖区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并形成制度。对农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而言。我们认为,要从村一级政权组织开始,层层建立农村环境应急污染管理的预案,并进行推演,有条件的可定期组织演习。并对可能的污染事故进行分级细化,层层明确职责,做到处事不惊,从容处置。

  2.3 强化处置突发事故程序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考虑以乡镇一级政府对本辖区范围内的农业环境污染事件负责。对突发性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置以环境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为主,农业部门积极配合。一是快报告。在接到突发农业环境污染事件报警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向上级环保局和本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对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要根据预案及时向有关政府报告。二是快出击。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协同环保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三是快处置。从接到报告开始,要根据预案和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快速处置,但不得蛮干,不得瞒报。要迅速开展现场控制、调查和污染处置,尽快控制污染扩大。四是快恢复。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及时调查分析事件对当地危害状况,提出切实可行救治措施。

  3 当前农村环境应急污染处置的思考

  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依托农村增长,发展速度快于农业发展;二是居民点集中建设速度快于环保基本设施建设;三是化学药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无序应用及畜禽粪便排放污染。

  从国内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比较中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更新应急管理理念,认真吸取环境污染事故教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3.1 想法扩大防治资金来源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致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欠帐较多。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

  3.2 建立有效的市场处置手段

  农村环境应急处理,说到底,还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从源头治理开始。对农村集中居民点或者进驻农村的工业企业,可以参照我国现行现成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工业治理情况在政策进行引导:如排污费返还使用、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3.3 建立高效的污染治理手段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3.4 建立有效的救援队伍

  与城市应急污染处置不同,大多数农村由于地外偏僻、交通不便、通信落后,而且人员居住相对分散。一旦发生重大突发污染事故,外来救援力量的支援必定会受到影响。比如在通知、带路、引导、避难地选择等方面,都要比其他预案做得更细更扎实。可考虑以村组为单位,建立临时避难点,积极开展先行自救,等待外部救援。要在易发生突发环境污染的化工厂、公路交通干道旁,更要加强对村民应急自救能力的培训。可通过对学生知识传授、开展骨干演习、加大宣传力度等,减少守灾害损失。

  4 结束语

  突发事件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再偶然的突发事件也会有预警信号,再难处置的突发事件也有最妥善的处置办法。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避免危机。突然事件发生时的处置水平,有赖于应急预案的日常准备,有赖于领导的责任意识。

  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应急管理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面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环境及人们生命和健康等巨大灾难,国外各国政府尤其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适时制定了一系列应急管理措施,从机构、法律、政策措施等方面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积极预防、高效处置”的方针,以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为目标,迅速果断地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综合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农村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发展,应该大力加大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应急体系。明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原因及污染物质后,各级农业环境污染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有关专家会同当地政府制定污染整治方案,对污染水体、土壤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与修复,使受污染的水体、土壤尽快恢复原有功能。

  大力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是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晓艳.城市水源地典型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预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

  [2] 高峻.现代社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利条件、难点与对策[J].长江论坛,2003,(04).

  [3] 张勇,王东宇,杨凯.美国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及其借鉴[J].中国给水排水,2006,(16).

  [4] 任晓冬,高新才.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03).

  [5] 周成虎,刘海江,欧阳.中国环境污染的区域联防方案[J].地球信息科学,2008,(04).

  作者简介:柳亮,女,襄樊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层政府职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看了“环境污染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环境保护与管理论文

2.浅谈环境政策与管理论文

3.关于环境的论文 环境保护的对策论文

4.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5.环境治理学术论文范文

274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