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采用明确工作重点,建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实施情感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以及正确处理工作双重重点等措施后,使有限的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突出了急救护理的特点与内涵,急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于2014年7~8月对本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中实施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频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直接护理中,不同学历、职称、年资的护理人员护送检查、卫生处置、预检分诊、院前急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工作现状

  急诊科作为急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体现医院急救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窗口。为了使患者在急诊科得到快速、满意的救治,也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急诊科合理进行护理人员配置非常重要[1]。目前,大多数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工作内容均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诊治、急诊观察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等。由于急诊科工作随机性强,且各医院急诊科工作重心有所不同,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有较大的差异[2]。如何合理地配置急诊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急诊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本市4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及工作内容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8月本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在急诊科工作半年以上。排除标准:护士长、病假、外出学习等人员。问卷调查者是经过培训且对问卷内容清楚理解的急诊科护士,负责到各医院急诊科下发、指导、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81份,有效回收率为94.18%。被调查的急诊科护士81人,女性76人,男性5人,年龄21~51岁,工作年限≤3年者占35.18%,4~9年者占42.59%,≥10年者占22.23%,编内人员占37%,招聘人员占63%。婚姻状况:未婚占61.20%,其他为已婚。学历:中专占9.00%,大专占55.55%,本科占35.45%。职称:主管护师占16.66%,护师占31.48%,护士占51.86%。

  1.2 问卷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大量文献,咨询相关护理专家,设计问卷调查表,并进行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测。内容包括急诊科护理人员基本信息、急诊工作量、人员配置、分层实施临床护理工作现状等。急诊临床工作护理现状的项目设计包括直接护理12个维度(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护理评估、重症抢救、急救技术操作、病情观察、药物治疗、标本采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护送检查、卫生处置)、间接护理8个维度(药物准备、消毒工作、书写记录、仪器设备检查、办公室护士、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每个维度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5为经常,4为较经常,3为一般,2为偶尔,1为从不。由急诊科护士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采用Excel录入、汇总,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配置情况

  本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患者为40~200人次/d,抢救4~12人次/d,出诊3~8人次/d,留观25~60人次/d,住院20~60人次/d。其中1家医院有EICU病房4张床位,3家医院无EICU病房,各护理单元未完全单独配置护士,最繁忙的班次为夜班(18:00~22:00)。59%的护士认为现有的人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41%的护士认为现有的人员能满足工作的需要,66%的人员对急诊工作现状较满意。

  2.2 急诊科不同学历护士对护理工作实施频次的比较

  将急诊科护士按照学历层次分为中专、大专、本科3组,比较直接护理、间接护理20个维度实施的频次。结果显示,直接护理中,不同学历的护士仅护送检查、卫生处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低,实施护送检查、卫生处置的频次越高。间接护理中,不同学历的护士临床带教、护理科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急诊科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护理工作实施频次的比较

  将急诊科护士按照工作年限分为≤3年组、4~9年组、≥10年组,比较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实施频次。结果显示,直接护理项目中,预检分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的护士实施预检分诊的频率高,低年资护士实施护送检查的频率高。间接护理中,高年资的护士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4 急诊科不同职称护士护理工作实施频次的比较

  将急诊科护士按职称分为护士组、护师组和主管护师组,比较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实施频次。结果显示,直接护理项目中,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职称的护士实施院前急救频率高,高职称的护士实施预检分诊频率高。间接护理中,不同职称的护士实施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职称较高的参与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的频次多。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是24 h不间断为急诊患者提供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和缓解病痛的服务。护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患者安全[3]。目前,由于超负荷的急诊工作量,高年资、成熟的急诊护理骨干不断地脱离临床一线,导致急诊护理人才流失、急诊科护士普遍短缺的情况。为满足目前急诊患者的服务需要,各医院在短时间内大量补充新的急诊护士,这在人力资源方面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人员分层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研究调查发现,急诊护士中工龄≤3年者占35.18%,大专学历者占55.55%,初级职称者占83.34%(护师31.48%、护士51.86%),由此可知,所调查医院的急诊科一线护士以低年资、低职称且缺乏经验的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主,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且有经验的急诊护士缺乏,严重影响了急诊护理质量,因此,必须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能级配置,才能发挥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智力、能力之长[4]。只有构建合理的急诊护理人员结构梯队,增加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护士在急诊一线的比例,实施岗位绩效,以增加急诊一线护理岗位的吸引力,才能留住急诊骨干护士[5],这也是快速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3.2 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现状未能体现分层配置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应有高、中、低3个层次,不同工龄、学历、职称的急诊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有差异[5]。全国部分大型医院的其他病房开展了护理人员分层岗位管理,但本调查结果表明,本市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并未实施能岗对应管理,不同工龄、学历、职称的急诊护士实施直接护理内容除护送检查、院前急救、预检分诊等少数维度外,其余项目的实施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除临床带教、护理质控、护理科研等少数项目外,其余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目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受到急诊排班“相对固定”,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交叉重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急诊护理内容中并未体现出各层级的工作特点[7]。此结果表明,目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分层仅仅停留在教学、质控、科研等间接护理层面上,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既存在不足又存在不合理分配的现象,导致急诊工作内容很难按照护理人员的能级具体分工,不能充分体现不同职称、学历、工作经验的急诊护士因工作能力不同而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不能达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长和优势的作用[8],因此,医院急诊科应按照卫生部岗位管理的文件要求开展护理人员能级岗位管理,根据急诊实际护理工作需要设定护理岗位,使具备不同临床护理能力的人员从事能够胜任其岗位要求的工作[9-10],这样才能促进急诊护理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3 开展优质服务对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目前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根据原卫生部(2009)50号《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通知的第18条规定,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护士,护士结构梯队合理,因此,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本研究调查显示,经规范化培训合格且具急诊工作年限>3年的急诊护士只占59%,约40%没有经过规范化培训。新版《急危重症护理学》(2012年7月张波主编的第3版)关于急诊科人员编制的规定,医生、护士的人员编制一般根据医院急诊科规模、就诊量、观察床位数、日平均抢救人数以及急诊科教学功能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5∶1,急诊抢救室、监护室护士与病床之比为(2.5~3)∶1,急诊患者与护士之比为10∶1[11]。

  按照上述标准配置计算,各医院急诊科护士配置人数差20%左右。急诊科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院前急救,各医院的出诊量存在较大差异,在人员配置上,此教材未提及相关的比例,而以上的人员配置数量是否已经涵盖急诊工作的所有范畴呢?调查显示,目前各级医院的急诊科并没有统一的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标准[12],每家医院急诊科工作的侧重点都有一定的差异,而本研究中59%的护士认为现在的人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在开展优质服务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护理人力配置[13]。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普遍不足,一线护士以低年资、低职称的大专学历护士为主,工作经验欠缺,这为急诊护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医院应当重视急诊护理人员的配置,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配置急诊护士,增加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护士在急诊临床一线的比例,按护士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的不同安置到不同的护理岗位上,体现能岗对应[14-15],这样才能满足急诊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也是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关文章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论文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论文

3.2016护士工作计划范文3篇

4.护理实习计划书范文3篇

5.基于人力资源强省视角的省市比较分析论文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采用明确工作重点,建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实施情感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以及正确处理工作双重重点等措施后,使有限的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突出了急救护理的特点与内涵,急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