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的现实选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范文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摘 要】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课程内容设置缺乏明确规范,课程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真正从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建立骨干教师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必将有力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迅速开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定位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6-02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专门人才,关系到高校能否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的重要问题。

  一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了创新概念。他指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利润。从这一定义出发,说到创新,可以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可以是营销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等。

  那么什么是创业呢?所谓创业就是识别和抓住商业机会,创建企业和发展企业。创新与创业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新办企业,如果没有任何创新,只是一味模仿,很难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大企业如果不能容纳和鼓励创新,则有创意、有想法的员工很有可能会离职去创业,大企业本身的发展就会停滞下来。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只有通过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这个载体才有可能。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来说,大多缺乏雄厚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他们在资金、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劣势,而年纪轻,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条条框框的约束相对较少,不容易循规蹈矩,这正是他们的优势。用创新的思维去创业,用创新的技术提供产品与服务,创业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而没有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这些正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经常要放在一起讲的重要原因。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思维和精神,其次就是培养人创新创业方面的技能,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建设者。有条件的学生在毕业后立即创业当然也可以,但更多的学生可能是工作若干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行业知识积累才去创业,这更应是常态。

  二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定位出现偏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就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新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现在的导向似乎与此有偏离。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3万。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随着这十几年大学的普遍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教育部于2010年5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现在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更看重各种创业赛事,比赛拿奖似乎更能给学校争光。而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若干年的情况来看,拿奖的似乎最后也没把企业真正做成。

  2.师资力量薄弱不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很多教师都是原来讲授经济类、管理类课程转过来的,也有少数是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师转过来的。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大家都还在逐步摸索中。比较有名的是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承办的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还有南京审计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等,这些都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方面教师的培训做出了贡献。但与其他课程相比,创新创业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可能更强调实践经验,而大多数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在企业从事过几年工作再来高校的很少,而对创新创业确有感悟和心得的就又是少之又少。加上很多学校表面上是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却是很多骨干教师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的“偏门”,这些都使得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规范

  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偏重于创新,有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则偏重于创业。偏重于创新的,可能在如何开发创新潜力方面讲得较多;偏重于创业的,可能在如何组织团队、如何进行营销、如何编制商业计划书方面讲得较多。对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高校把创新管理设为必修课;对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的,而这些课有很多又与创业大赛等有关比赛挂钩,似乎了解和撰写商业计划书成了选修课的核心内容。

  三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1.真正从高等教育基本目标的高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类发展到今天,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是浩如烟海,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比较全面地掌握。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一个人即使不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即使是其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假如需要的话,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区论坛、网络视频等途径比较迅速地学习。所以,在当今时代,掌握存量知识的重要性相比三四十年前已经大为下降。发现新知识,有所创新,已经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标志。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创业的活跃程度则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从微软到facebook,很多卓越的企业都是年轻人从小企业做起发展而来的。创业实际上比一般的找工作就业需要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耐挫折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应是当代高等教育无法忽视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把眼光过多地放在创新创业赛事上,好像不拿几个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就没什么成绩一样。

  2.建立骨干教师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育人,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所说:“大学首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大家对大学的定位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强调创新成果、论文数争创一流等,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给忽略掉。”现在的高校招聘,过于重视学历与论文,而从企业实务人才中引进教学人员太少。如果自己有过成功创业经历或者在较大企业做到中层,而又愿意花较多时间来育人,会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而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高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强调论文导向,那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付出较多心力的教师可能在论文发表方面不太突出而吃亏,从而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以模块化思想方法为指导,将创新创业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至少应包括思维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市场营销、商业计划、创业法规等几个模块的内容。如果一个教师能胜任所有模块的内容,那自然很好。如果每一个教师只擅长讲某一个模块,那么如何分工协调就成了影响整个课程质量的关键。当然,如果能经常请校外的创业成功人士来举办励志性的讲座,也可以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之外的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将给学生提供多元化成才道路的选择,如能有效推广必将大大提高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注册、融资、税收、培训等诸多方面,我们相信未来十年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创业的高峰期。

  参考文献

  [1]陈劲、郑刚编著.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4~25

  [2]熊丙奇.“差生创业”源于教育模式错位[J].中国经济周刊,2014(6):19

  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范文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

  摘要: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优化。本文以江西服装学院为案例,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社会实践,以及与政府、社会关系等各方面,探索了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江西服装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时代,民办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江西省民办高校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江西现象”。各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优化。江西服装学院作为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服装创意设计、服装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及服装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型、国际化”的办学之路,在茫然困顿后,革故鼎新,积聚优势,经历了从照搬模仿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改革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成为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办学理念由职业导向转向创新创业导向

  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深层次认识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性变化,体现了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以其灵活性、自主性和市场性得以快速发展,并把解决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作为民办高校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岗位教育也成为其教育价值的首要选择。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必将从承接产品生产与加工的阶段发展到自主创新的阶段,这种转变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出大量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

  笔者对江西省内民办高校学生抽样调查后发现,仅有53.3%的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转变办学理念,升级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江西服装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展望新常态、明确创新性”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的毕业生不应仅着眼于适应当前的工作,而应该具备对新型工作的开拓性与创造性。学校认为:创新创业是“职业导向”的深层次,也是一种职业技能在工作内容上,贯彻创新创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往前进。

  2013年底,为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功能的红衣坊服饰公司,以协同校内112个实验实训室,开启“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创新实践教学探索。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包括:由学校牵头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学院,启动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行实习创新创业学分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以及支持表彰创业者等。学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初步设立创新班50个、组建创新小组200个。目前,学校正在大力引进创新创业指导导师,构建企业、校友以及在职教师的互补式教学队伍。在机制保障上,形成了统一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等四个工作路径。

  二、培养目标由专业定向转向复合全面

  民办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以学生适应当前的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导向,倚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严重忽视了提升综合素质。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战略支柱产业与相应的人才储备之间存在严重的错位。民办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其中包括专门型人才和通识型人才。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旨,而时下培养的人才不少毕业就失业和创业无奈的现象无疑是对“专业定向”人才培养目标的挑战。在经济与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体系的优先性与就业机会之间总会出现矛盾。民办高校过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多同质化且“盲目跟风”,“专业定向型”形式上看来是依托市场,对学生进行专业领域专业化的教育与固定的培养,实际上在专业设置上随意性很强,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较为短视或片面。这种培养模式短期来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实效,但当市场表现出所谓的人才“饱和”时,便会难以掉头。有的高校遇到这种情况,便随意撤换或更改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破坏了教育教学体系的稳定性,使得质量不可控,教师学生都无所适从。“复合全面型”是一种通识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质上的“市场需求型”,因为它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更宽、更长远的社会需求,立足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通识性人才,注重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使学生培养既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适应人的发展,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江西服装学院自1991年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育人为目标。2011年升格为本科后,江西服装学院认为,新世情、新国情、新省情背景下,传统的人才素质结构培养已不能适应服装产业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长久发展。院长陈万龙教授提出,“升本不忘本”,“适应新常态,转型谋发展”,“穿新鞋走新路”,强调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因人而异,像做服装一样需要量体裁衣。为此,江西服装学院依托师资和技术优势,利用自身行业特色和社会资源,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堂,实施硬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引智工程”,主动服务于学生素质结构培养。学校设置“卓越设计师班”、“卓越制版师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同时,在人才培养大纲的制定上,几经修改论证,引入企业、专家学者的建议.不仅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还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把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其中;不仅教会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还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适应性成长。

  三、课程教学模式由程序化转向模块化

  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遵从传递一接收的“程序化教学”模式,即教育过程以知识传递为基础,按照教材结构的章节顺序实施教学,受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的客体被动地接收教育者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民办高校传统的创业课程教学即为“程序化教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其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用普遍是以就业率为基本衡量标准,以专业知识传递和岗位技能培养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形式。笔者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66.5%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内容简单,仅26.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创新创业实际教学需求,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率仅为46%。民办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开设处于鸡肋状态。教学形式单一,师资水平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为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不仅仅是增加一些课程、选聘一些教师,更重要的是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之中,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情感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江西服装学院为了适应本科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学校传统实践课程“散、乱、差”的局面,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以及合理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资金,加大了对原有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改变了原来只重专业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状况,增加了通识性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时数,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及考查课与考试课的结构,最终实践课程的比例为60%,学生平时表现占课程期末考核的60%。程序化教学与模块化教学的置换,留给了学生更多时间、空间进行思考和自由地学习。同时,学校按照“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将服装设计实验中心、服装工程实验中心、创意设计实验中心等六个中心整合为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全面开展师生实践课程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服务工作。学校协同校属红衣坊服饰公司和诸多工作室,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分类培养,讲练结合、手脑并用,教、学、做融为一体。学校建立“服装+”一体两翼学科体系,进行“模块化教学”尝试,最终确立了以纺织服装为主体,涵盖了从服装面料设计到服装陈列设计以及销售的服装产业所有岗位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模块化教学以“MES”(Modules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 相结合,前者强调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后者强调职业基础通用能力。   江西服装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实践上,该校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始终围绕着大服装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平台建设,通过模块课程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有效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中,使创业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并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统一。同时积极关注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如时常聘请知名校友做创新创业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业设计”等赛事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增强了该类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除此之外,江西服装学院将创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大体分为:创业意识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创业基础等剧业实务类课程,包括公司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概论、创业管理、新产品研发、网络创业指南等;创业实践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写作指导、项目管理实践、WKB团队训练、沙盘模拟训练等。江西服装学院进行的符合自身规律、切实可行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不仅培育了服装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为服装企业全方位地培养了各类规格的人才,打造了服装行业的“人才超市”。

  四、实践教学由辅助型转向协同型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依然偏低,教学实践基地通常被理解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可学校实践基地具有教学协同功能的仅有42.7%。“辅助”在汉语言里面是从旁帮助、协助的意思。“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辅助”有主次关系,而“协同”是平等的协调关系。教学实践基地功能由“辅助型功能”转向“协同型功能”,强调实践基地顺应时代及教育规律的发展,同培养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这对民办高校来说极为重要,需要在基地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协同创新理念,兼顾多方利益,创新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江西服装学院通过订单培训、产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深度融合的方式,将许多具有创意式的课程的实践比例调整为占该门课程全部学时的60%,可以说在工作室进行教、学、做已成为常态。

  2011年,江西服装学院利用建校20周年暨本科挂牌之际,整合资源,重新明确了校内校外联动的实践基地平台,将其定位于创新创业起步的地方,服务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该实践基地平台由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校友、学校与政府(同福建石狮市的合作效果明显)组成。学校积极建设,探索路径,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制订与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享的实训方案,从三条途径支撑并实现了该校实践基地的教学协同型功能。

  第一条途径:孵化基地――在校园孵化基地自主创业。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实践的一种尝试。该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将学校内部门面免费或以象征性收取租金的形式出租给学生,让学生用课余时间经营自己产品。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包括饰品店、快递店、手绘工作室、咖啡店以及书店等。创业孵化基地由后勤部门管理,由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前期管理包括:门面提供,即学校对优胜的创业设计大赛项目团队给予奖励,同时为其提供创业场所,前期半年免租金;资金支持,即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落户孵化基地的项目顾问指导,即对淘宝网店开设、商品的进货渠道选择、创意文化产品的广告推广、甚至包括为实际操作中产生的相关法律问题等提供专家指导。中期管理:一般半年过后,淘汰不盈利的项目和重复经营的项目(例如重复建设的饰品店);另外,对一些经营时没有注意商业道德导致投诉较多的团队,以及一些沉溺于经营无心上课的团队成员进行劝退。后期管理:评估所有的项目,对一些盈利较好的项目实施阶梯式收取门面费,作为下一期的创业基金筹备和店面维护。

  第二条途径:校友平台――联合校友力量开展参与式创业。该校将社会力量引进到办学中来,可以真实体验市场运作模式。其一,建立时尚一条街,引进校外企业入驻运营。企业提供产品与管理监督,校方提供装修,学生负责运营。其二,利用校友资源,共同创业。以校友创业,带动学生创业。

  第三条途径:产学研平台――学校研发中心锤炼式创业。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和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学校建立了教育服务网站,加强信息交流,提供政策咨询,了解创业动态,推介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学校南方服饰研发中心同南昌华南城、台湾麦根服饰、石狮衍生设计创意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将服装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装表演等专业与其对接,共同实施相关专业大学生创业计划。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的深度融合,实施企业人员与教师角色交叉互换.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帮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运作。此举有利于提高企业家群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该校同福建省休闲服饰名城石狮市政府及利郎公司的深度合作已成为成功的典范。

  五、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改变

  2006年,江西民办高校出现了若干学生群体性事件,江西服装学院亦有发生。学校经过反思,主动向政府提出派遣督导员――党委书记(之前的党委书记多是民办高校举办者自己聘任)。此举推动了江西省率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实施派驻省政府督导专员制度。该制度有效地监督了民办高校办学的方向和性质,规范了依法办学,完善了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学校运行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明显降低,教育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效应减缓。同时,江西服装学院主动利用自身行业特色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进入产业园,联合政府积极开展服装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主动搭建与政府互动的对话机制,如协商会议制度、意见收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决策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完善,政府与学校的互动与协商走向常态化、秩序化和稳定化,学校化被动为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

  江西服装学院自由、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和发展格局也是其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及发展的土壤。民办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充分开放的一部分,发展过程需要同其他社会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学校充分利用服饰陈列馆、实训基地、第二教室等资源优势,主动设立校园开放日,并利用周末、寒暑假邀请市民、社会组织及家长到校参观,利用学校春、秋“人才超市”招聘之机,积极与企业沟通,实地交流,以赢得办学认同和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与支持。当社会树立“公办、民办教育一体化”的大教育体系观,真正从观念、法理和制度上摒弃对民办教育的体制性歧视,更多社会个体与组织扮演好支持者、鼓励者、资助者、监督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时,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优化的良好生态环境将会逐渐形成。

  近年来江西服装学院毕业生连年走俏,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就业仍然良好。江西省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江西服装学院就业率在专科类学校中连续多年排在首位,在本科类学校中也是名列前茅。江西服装学院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高体面”就业成为现实,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刘江宏、万明亮、刘小飞、陈坤等知名校友和创业明星,被国内服装界誉为“江服现象”。

  总之,民办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确立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次,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围绕新型人才培养建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形成与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形成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3.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4.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的现实选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0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