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

浅谈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一:高中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思考

  生命的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的前提条件,离开了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 [1]因此,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近年来,诸如中学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及自杀行为等恶性事件在各类报纸和网络上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取决于在这些孩子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及对生命可贵的认识。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生命教育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省启东中学、启东市汇龙中学、大江中学等高级中学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高一、高二、高三各300份),回收874份,问卷回收率为97.1%。问卷共有20道选择题,着重从高中生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命的价值观、对生命教育的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其结果如下。

  一、生命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高中生对生命认识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认识的调查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你认为人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92.0%的学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说明绝大部分高中生对生命的形成有正确的认识,但依然有8.0%的同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创造的或者是两者共同的结果。其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一、高二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要高于高三。

  通过图1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生都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认为“自杀是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占64.6%,“理解自杀这种行为,但自己不会去做”占28.5%,但依然有6.9%的同学认为“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方式,或许会做”。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2] 一个人对生命的认识最终会影响他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加强高中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2.高中生对生命态度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针对“你对自身生命的看法”有92.4%的高中生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高中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理应热爱生命,充满活力,但有7.6%的学生认为生命是一种负担或认为生命如草芥,无所谓。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在“你认为当前自己的生活状态如何”的调查中,有85.3%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状态很满意和基本满意,有11.1%的学生认为不怎么满意,有3.6%的学生认为很不满意。同时在对压力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91.2%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压力大,41.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其次依次是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经济问题等。说明在高中阶段学生依然感到学生压力较大,同时其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上,53.7%的学生选择找好朋友倾诉,但只有1.6%的学生会选择找老师倾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在“对死亡的态度”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5.7%的学生平时很少想到,这可能是由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观念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也总是回避死亡这个问题。生命教育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借此希望通过生命教育的学习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3.高中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调查

  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见表3和图2。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高中生也能清醒地认识到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学习知识,充实自我,为以后考上好的大学打基础。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你心中的偶像是谁”的选择,有66.2%的学生选择比尔·盖茨,16.9%的学生选择孔繁森,16.9%的学生选择周杰伦。另外,通过不同年级的对比也可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自己心中的偶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高中生是未来国之栋梁,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实现自身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高中生生命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共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才能让其健康成长。通过图2分析可以发现,当问到“对你形成生命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的时候,有29.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性格所决定,21.9%的学生选择是社会的影响,35.7%的学生选择是家庭的影响,而只有13%的学生选择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可以看出高中生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大部分学生在遇到事情或生命困惑时,宁愿选择自我发泄或寻求家庭帮助也不会求助于学校。这反映了教师在平时除了学习以外缺少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心,也反映了生命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

  4.高中生对生命教育意识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意识的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你具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吗”的调查中,有22.0%的高中生认为完全具有,有4.7%的高中生认为没有,而有73.3%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只懂一点点。说明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在除教授学生课本的文化知识外,应大力开展有关生命的教育。同时我们在“你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吗”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有73.6%的高中生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在问到“哪一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最为有效”时,53.8%的高中生认为应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5.7%的高中生认为应开设生命教育讲座,40.5%的高中生认为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生命教育。说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要运用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全面而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

  二、对高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

  1.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是实现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

  任何一项教育理念的实施,首先都得有充分理解这个理念的合格教师,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理智与成熟的边缘,更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育以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质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3] 针对生命教育的培训,可以将目前已有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显性学科如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等科目的任课教师以及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进修培训,将他们成功转型为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同时,为了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一些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专家指导等活动来引导教师认识到自我存在状态中生命意识的缺失,使教师能够关注到自身的生存状态、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教师本身的生命质量。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意蕴,才能从根本上去关怀学生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去润泽学生的生命。   2.开设校本课程和学科渗透是落实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开设校本课程和学科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课程内容。根据高中学校的特点,可以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内容可包括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预防的能力以及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高三年级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可以每两周或三周开设一节,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来缓解学生因升学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法制教育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观念。除开设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还应渗透到各门学科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使每一个教育者都成为生命教育的关注者和参与者,通过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3.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除了在学校以课堂教学与渗透为主渠道外,还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家长相对于教师而言,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机会最多,教育的影响最深刻、最系统,往往是直接的、终身的。[4] 学校可以利用家访,开家长会,让家长进学校、进课堂等方式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通过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宣传使家长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教育的最佳效果就是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来协助学生组织安排各种演出、比赛以及其他社团活动,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房等,使其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生命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所以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效果才能得以维持。

  4.建设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

  校园生活是每一个学子都必经的过程。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对知识的学习,还要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能够了解自我、尊重自我、欣赏不同文化、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因此,建设一个丰富多彩、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绿色校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健康的精神洗礼,使学生能够融入自然,树立生命意识,强化对生命的关爱,从而赋予生命教育可持续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启东市汇龙中学,江苏 南通,226200)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教学版,2004(6).

  [2]平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9).

  [3]盛春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7.

  [4]毕义星.中小学生命教育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二:以自我实现理论指导高中生生命教育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创立的自我实现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所提倡的生命教育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充分研究、借鉴“自我实现论”的有益成分,对我国高中教育的实施与目标达成将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自我实现;生命教育;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46-02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即“生命教育”。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接受生命,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的最基本之处在于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努力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生命。

  二、高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对生命价值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但对实现自我的生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精神信仰的缺失等等。高中生群体不断出现的自伤、伤人等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高中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态度。究其原因,一是日益加剧的价值物化和信仰缺失。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由竞争、自我生存扩张、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特性,使多元利益主体产生多元价值观。在这种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大背景下,部分高中生把对物质利益、分数、自由享乐的追求占有作为生活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而这种过度追求、又使得当代高中生陷入信仰缺失和道德危机的痛苦之中。二是高中教育的功利化所致。现代高中教育忽视个体生命“个我化”的内在要求,把人制造成统一的标准化的教育商品投入市场,这种严重压抑个性自由发展的产业化教育,割裂了教育与生命本来的内在联系,使得高中生缺乏创造力,对周围事物缺乏激情,生活态势也变得消极。三是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考压力使得当代高中学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荷,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对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高中生的精神需求出现明显缺失,而一旦人的需要不能很好地满足,就容易产生失落和挫败感。于是,高中生伤人毁物、损人利己、漠视生命的现象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当的解决,势必将大大降低我国高中教育的成效。可见,生命教育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三、自我实现理论及其与生命教育的联系

  自我实现原为哲学的一个概念,哲学范畴的自我实现主要是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最早提出自我实现并进行实证研究的是哥尔德斯坦,马斯洛的主要功绩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自我实现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以性善论、潜能论和动机论为其理论基础,创建了自我实现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内涵,马斯洛做出这样的诠释:“自我实现理论包括三个重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需要层次论’,第二个层次是‘自我实现论’,第三个层次是‘高峰体验论’。”但总体而言,马斯洛更倾向于将自我实现视为个体实现其自身潜能的欲望。他指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的本性。

  如前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是指个体将先天的秉赋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论;而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生命状态、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生命成长、丰富生命潜教育活动。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教育也十分关注。他提出了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内在学习”论,通过自我实现帮助受教育者达到最佳状态。马斯洛崇尚生命的潜能,主张教育应完全地接近个体生命存在的核心,从而使受教育者真正地成为自己。与之类似,康德也提出“人是目的”的伟大命题,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和才能。

  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与马斯洛自我实现论的最高层次和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即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正是生命教育与自我实现的碰撞,使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应从生命的基本需求出发,教育个体在尊重自然生命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体验和建构,使之在于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结中体验到自身价值,领悟并实现生命之美。

  四、自我实现理论在高中生生命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对现实的认识、认同或者对现存社会文化的抵制和批判,是马斯洛自我实现者人格的一大重要特征,而且用于高中生生命教育非常适合。

  自我实现者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同情心和慈爱心。自我实现者有着明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明辨是非,遵循自己认可的内在道德标准并依此行事。一般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感可能表现得不十分牢固,而自我实现者则有着强烈坚韧的道德观念,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感来自自我的心声,而非外在力量所致。正是这些内在道德的自律性,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和展露。而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倾向于功利的外向性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不是人自身。这种教育模式体现在高中教育中,就是忽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生命教育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关注高中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并努力营造宽松的个性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持续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力与儿童天真的、异想天开的创造潜力一脉相承。一般人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会逐渐丧失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能,而自我实现者却一直能够保持儿童般开放、新鲜、纯粹和率真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与世界,因而能够破除陈规,在各方面显示出创意和独特性来。在马斯洛看来,个体创造性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马斯洛认为创造性发挥的关键在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增进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总之,当教育不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性活动的教育内容时,也就难为社会提供创造型的人力资本。

  按照自我实现理论,要改变高中生创造力缺失的现状,首先要转变认识,从提高学生隐性知识的积累入手,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校的课程,要为学生隐性知识的提高提供保障,提供综合性的实践机会,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再生力,并实现知识的增值。同时调控学生的需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并使他们的需要由低级逐步上升为高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有关高中生命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生生命教育论文

2.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3.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4.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5.初中生生命教育论文

140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