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

浅谈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

  通识教育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推崇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通识教育在目前也成为世界各大高校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对于制约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要素分析

  论文摘要: 通识教育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四个主要因素制约着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有效实施。其一,对科研的过分导向和对教学学术性的认识模糊,直接影响着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其二,教育功利主义抑制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其三,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定位不清,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其四,专门管理机构和制度化保障的缺乏,制约着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论文关键词: 通识教育;有效实施;要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通识教育的议题在我国已经讨论了近20年,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很多,但具体实施起来总是困难重重。客观而言,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制约要素,以期对今后通识教育建设和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对科研的过分导向和对教学学术性的认识模糊,直接影响着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功能发生了变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3大功能是:教育、科技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伴随着科研与社会服务两大功能的渐趋兴盛,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日渐式微,甚至被挤到边缘化位置。近20年,我国高校的一个明显变化是逐步地从主要从事教学变成教学和科研并重,很多地方实际上更加重视科研。在“985”工程、“211”工程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建设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追求中,许多高校想方设法,争取科研项目立项,提升科研水平,增加对科研的投入。

  目前,各种层次的高等院校都一味追求上水平、上层次,科研实力被认为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学校对科研成果的刻意追求,客观导致脚踏实地从事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学的价值在追求一流科研浪潮下黯然失色。”高校评价教师的指标多集中在科研方面,如论文数量、发表文章刊物级别,专著数量和出版社等级,科研课题、项目和学术获奖等。加之科研成效明显,而教学效果具有长期性、滞后性、不可估量性,因此,教师对教学没有兴趣,即使被安排了通识课程,所投入的精力也有限,更不要说去研究教学了。

  另一方面,对教学学术性的认识模糊也影响着通识课程的教学。传统学术价值观认为,教学只是技艺性操作,不是学术活动。在崇尚学术的大学,这种观点使教师不看重教学,不愿、不想甚至不屑教学,对大学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美国前教育部长博耶在《学术的反思》报告中指出:“大学是知识和智力的源泉,大学对学术的探究乃是学术生命的心脏,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学术还意味着通过课程的发展来综合知识,教学的学术性意味着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也在创新和扩展知识;教师的教学既在培养学生,又在造就学者。

  教学学术包括:有效地呈现学科知识,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使学科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更好地被掌握等。教学学术性还表现在教师通过整合不同学科内容使教学活动超出认知范围,研究如何去加工知识提高对原有概念和原理的认识,甚至发现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教学也要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博耶报告中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刻,既阐述了学术的含义,又指出了学术与课程的联系,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在教学中追求教学学术的价值,重视教学成果的形成。

  甘阳先生认为,不管谈多么高深的理念、做多么复杂的规划,通识教育最终都是要落到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上。如果没有教师的个人实践,不管谈多少理念,做多少方案,其实都是无效的。中国大学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外在模仿,而要注重实质性的积累。通识教育的根本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教育功利主义抑制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

  现在,整个社会带有普遍的功利心理,对人文精神和生活的意义漠视,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成长,也渗透到了大学。功利主义教育授受知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用性。实用主义教学这种教育观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上,片面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要求来培养人才,使得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及创新意识受到极大的压抑;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实用,紧紧地跟学生谋职就业的需要联系起来,强调获取“一技之长”。

  教育者把学校和专业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把学生作为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来“生产”。这种“现实需要论”或“岗位需要论”,看似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但一味追求实用则容易出现重“术”轻“学”,轻视文化基础课程,也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的职业训练倾向,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学生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必然侵蚀大学在心智培养和人格塑造上的理想,导致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忽视,抑制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

  正是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时下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生选课紧紧跟职业的需求联系起来。他们衡量某一课程重要性的唯一标准往往是该课程对自己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是否有用。凡是认为对自己“有用”的课程才会用心去学,而那些所谓“无用”的课程则没必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学校规定必须修满一定的通识分才能毕业,他们则通常会选修与职业有关的课程,而回避那些与职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课程。相对远离现实、不具实用性的通识类课程,明显受到冷落。

  由于教育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与使命,社会的需要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功利主义的存在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必然性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其本质在于片面强调教育为个人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服务的价值,并把这一价值推向一种极端的状态,又“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会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会遮蔽甚至失落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从而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三、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定位不清,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就我国大学而言,进行通识教育或是专业教育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的。清末,我国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中国近代学者受当时西方科学的影响,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提出在“博”的基础上达到“专”,这是旧中国大学的主要办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学习苏联的院系调整和教育改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些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转向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专业教育迎合了社会生产急需从事专业工作的专才的需要,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随着行业专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业划分逐渐壁垒分明,划分的口径也越来越细,到现代已发展到愈演愈烈的程度,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基础学养不足。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强势的专业化加强了社会的离心力:某一领域内的专业人员不能和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相互沟通的现象很普遍;另外,从经济角度看,专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一种职业内部专门化会使一个原本流动的世界变得僵化,人们很难在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之间流动。

  专业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的力量具有它的局限性,即它通常并不提供学生关于事物总体关系的见解。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大学生具备进一步广泛学习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专业转换能力、发展能力、对全局的把握能力等。正如纽曼所强调:“大学应该致力于智力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这种教育能培养出伴随人一生的理智的习惯。

  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教育指定一个实用的目的的话,那它的目的就在于训练良好的社会成员,使他准备去胜任任何职务,去精通任何一门学科,并能在任何社会安身。而不是训练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人员。”所以,高等教育的目的应该使学生成为既精通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又拥有作为一个“人”和“公民”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这样,两种不同的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应该一起给予所有学生。因此,现阶段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再思考,不仅是停留在通识教育课程要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个什么位置的问题上,而是上升到对大学教育目标的再思考上。

  近20年来,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我国高校接受,很多高校着手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和探索。然而,客观而言,我国的通识教育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其缘由之一就是我们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教师根深蒂固的专业情结也使他们对于没有学科归属的通识课程不予重视。因此,如何在学科专业教育占有主导地位的大学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树立“通专结合”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是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必然面临的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拓宽基础,避免过分专业化的狭隘,但并不是要淡化专业,通识教育并不否定专业教育。关键是要探讨怎样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发挥专业课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寻求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者之间有机整合和衔接的路径。

  事实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隔断,通识教育并非在大学低年级完成就一劳永逸了。哈佛大学《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了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应该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始终。”可见,通识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统摄者,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些专业课程上得好,同样也可以实现通识教育的效果。虽然并非所有的专业课程都适合进行“通专结合”的尝试,但是如果教师有一种态度来避免给予学生贫乏的专业教育,那些适合进行通专结合教学尝试的课程一定会比“过分专业化的教学取得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好”。

  四、 专门管理机构和制度化保障的缺乏,制约着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当前我国大学基本尚未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实体,通识课程由教务部门组织协调,基本采取“分布必修型”或类似形式,通常是按学科设课,由各院、系安排教师上课。教务部门工作繁忙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管理上,往往以一种次要课程的态度去对待通识教育课程。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一系列制度保障,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受到制约。

  目前,美国和我国台湾和香港的大学大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作为与院系平行的教学组织,专门进行通识课程的规划、实施、组织、管理等,对提升课程的地位和品质有很大促进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而建制的院系制度,彼此之间壁垒森严,各自为政,不符合通识教育的整合要求,专业教育为主导的格局,使得没有学科归属的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很难占有一席之地,从目前运行以及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通识教育中心面临着一些困境,无法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并提出要从根本上保障通识教育得到重视,可借鉴美国经验,将目前的本科教育从各专业学院剥离出来,成立文理学院,专门从事本科生教育以及基础科学研究。

  针对我国的实情,我们应该寻找一条代价比较小、折腾比较少的渐进道路。正如甘阳先生所认为的,要注重实质性的积累,首先关注课程和教学环节,可以走一条更有实质效果、比较易于操作的道路——以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为中心。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来整体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负责与教务部门和相关院系协调联系。

  在制度化保障体系上,一要完善通识课程评价监控机制,如通识课程申报审核、课程选用制度、课程试听制度、课程方案的评价制度、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制度等。二要建立通识课程实施保障机制,如通过名师授课、跨校选课、助教制等制度,有效保障通识课程的师资。三要加强激励机制,对开设通识课程给予经费资助;单设专门的通识课程优秀教学奖;通过开展跨学科通识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立项,鼓励不同学科教师联合对通识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逐步建设一批通识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优秀教学成果等。

  除了上述几大原因,通识教育理念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的低效。通识课程体系的不科学,师资的学术背景、素质的薄弱,教学资源和经费的不足等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客观因素。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大学教育理想,在通识教育传统相对薄弱的中国高等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注定要有一段艰难的跋涉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教育应该追求这样的理想。

  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二:关于我国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策略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校教育 问题 实施策略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只有将通识教育融入课程、进入课堂,才能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各不相同的系科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使缺乏共性的不同专业具有共同语言,这样的教育方法才是作为大学应具备并发展的,以通识教育作为高校的教育方向才符合大学之道的思想。通识教育是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的有效工具,通识教育也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基础性”作用更为明显。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就是培养人的综合、全面的素质,即“育人”。大学教育应当为学生的后续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由此“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致呼声,“通识教育”随之应运而生。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及发展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通识教育,起自西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一般是指通才教育、博雅教育、人格教育、全人教育。“通识”二字,其意义可解释为“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思想。

  我国香港大学教授陈载沣曾这样描述通识教育之目的:在唤起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建立个体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发展个体之价值观体系,激发其对所处的人文及自然环境产生互为主题的认识与关怀。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以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的价值关怀而步入教育实践的,它强调通过对教育对象存在与发展所必需依藉的基本知识与价值的教育,从而为教育对象面对复杂多样、迅速变幻的现实生活世界提供动力和支撑力;它追求的是教育对象人格整体性的发展。

  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学科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单一学科已不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工业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能源枯竭及水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短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等。

  这些问题都不可能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和个人力量来解决,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调和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征迫切要求当代科学研究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体系,急切呼唤尽快抛弃僵化的培养体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教育,要求迅速更新人才组合方式,实行开放性学术思想交流和教育整合。通识教育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从当代许多政治问题、文化冲突、技术竞争以及战争、疾病、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深入阐述中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从而树立现代思想观念,即要有能生存于激烈竞争社会中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等,克服传统社会中安于现状的保守意识、封闭意识,认识到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紧迫性。

  二、我国在通识教育发展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历史上通识教育的缺位使得目前高校都尚未真正形成实施通识教育的环境和土壤。通识教育源于自由教育思想,而在我国缺乏这种思想的根基。尽管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但是自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强大的功利主义和实用理性传统挤压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

  直到今天,在我国大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环境和土壤都尚未真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了推演和实验,缺少科学精神。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便是:“数百年来,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政府所急需的工作。”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就可以说是一种立足于政治的德育思想,即以“人伦教化”来“化成天下”的政治工具主义思想,而没有什么通识教育传统。

  2.我国高校缺乏探索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发展道路的创造性。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深受计划经济使其固有发展模式的影响,缺乏探索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发展道路的创造性。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学习国外的通识教育经验,在实践中只注重形式的模仿,缺乏对通识教育核心和灵魂的把握,较少触及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组织往往采用大班授课,教学内容流于表面和浅显,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使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通识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3.教学资源基础薄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及整体性,师资严重缺乏。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肤浅,许多学校都是在没有充分酝酿、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推行通识教育改革的。对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而授课教师大都对通识教育没有太多的认识,更谈不上学术研究的积累,对如何上好通识教育课程更是心中无底。因而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常常是带着“通识课程”的帽子,而采用的是专业课程的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达不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三、推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尽管发展通识教育体系有很大困难,但这是我国大学必须走的路。如果中国要在21世纪成为一个真正崛起的“文明大国”,那么能否建立起质量可与美国大学相比的通识教育体系,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所在。因为这涉及到今后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干部、教师、商人、律师、医生等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修养。

  针对我国大学目前通识教育的现状,为推进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促进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机制,为通识教育发展奠定思想根基。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国大学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要坚持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大学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为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借鉴国际通识教育发展经验。

  与此同时吸取中国人文教育传统中的精髓,既要进行本土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又要致力于中西通识教育传统的综合创新。推进大学的通识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起到引领方向、宏观指导的重要作用。组织专家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对大学的通识教育予以有效的指导;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成熟的做法;对有益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予以交流推广,并给以相应的经费资助。

  2.大学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发展通识教育计划及实施细则。大学要善于吸取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生命力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培养模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搞一刀切,应根据学校自身的传统特色与优势以及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找准定位。

  也就是说选择精英取向还是大众取向,从对象上讲,即通识教育是面向少部分精英型大学生还是一般的大学生;从内容上讲,是重视经典精读还是一般通论,是高门槛还是大众化或通俗化。有的大学就是培养精英型学术型人才,本科生大部分都升研究生,那就可以在本科阶段搞通识教育;而一般院校如果只是培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实行通识教育就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专业的设置包括专业口径的宽窄应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需求相适应。这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协同努力。只有学校领导有了认识,全体教师有了共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主动投入到通识教育改革之中,通识教育的改革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多种形式开展通识教育。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校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力求把单科化的专才教育转变为整体化的“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

  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核心落实在课程上,因此,通识教育首先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数量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质量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结构上从零散开设到构成整体,最终形成有机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真正起到有利于扩大学生多学科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通识教育方式来营造校园文化,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及学生学习兴趣。如专家讲座、社会实践、学术沙龙、院校合作开展通识教育,开展校际互选等。

  4.加强通识教育师资建设,重视通识教育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通识教育的实施,师资是关键。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否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通识教学。

  因此,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大学要尽快对通识教育师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及通识课程教学的水平;另一方面,大学内部甚至各大学之间要积极整合教师资源,让不同院系和大学的教师合作教学,共同完成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及提高通识教育品质的目的。在职称评定和奖酬金方面对承担通识教学任务的教师要给予倾斜和照顾。同时要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和社会名人到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和讲座,实现校际间资源的共享,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的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黄明东.“完全人”教育观研究———论“完全中国人”及其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浅谈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通识教育论文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论文

3.台湾大同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的借鉴与思考论文

4.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

5.浅谈高职素质教育论文

6.浅谈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7.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

14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