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道德和道德教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篇一

  美国中小学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

  [摘 要] 服务学习是美国中小学改善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服务学习过程渗透品格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本文简要论述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的内涵,主要介绍服务学习过程中的品格教育以及两者的相互支持。

  [关键词] 服务学习;品格教育;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40-03

  在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SL)活动中,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参加社区服务,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中小学一致承认把学生培养成良好公民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品格教育的方法存在分歧。教育者寻求一种新的途径,即在服务学习过程中进行品格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一、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的内涵

  在美国政府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和1993年《国家服务信托法》(the National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的支持下,服务学习从教育的边缘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成为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服务学习是把学校和社区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以课程为基础的社区服务,运用其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满足社区的现实需要,同时通过对服务经历的深刻反思,既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沟通技能,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品格教育是美国道德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是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培养拥有尊重、真诚、正直、同情心、责任感、公民意识、勇气和善良等优秀品格的青少年一代的全国性运动,其目标是将品格教育融合到学校文化和课程的每个方面。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教会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这些核心道德价值观;有效的品格教育包含学校文化的每个方面,有利于创建一个互相关心的学校共同体。

  许多教育者、行政人员和决策者都认识到品格教育和服务学习是帮助学生成为积极、有活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两种途径结合实施能充分利用资金和资源,同时保证彼此实现自身的目标。

  二、服务学习过程渗透品格教育

  服务学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学习的准备、行动、反思、庆祝阶段,每个阶段都渗透了品格教育的要素,有利于增强品格教育课程的学习。

  1.准备(Preparation)

  本阶段包括教师制定服务计划,为学生提供参与服务所需要的辅导等。① 服务计划的内容包括选定服务的主体,确定计划目标、实施时间、地点和经费。制定的计划要符合服务学习的要旨和参与者的需求。教师的准备活动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服务前的教育和训练。学生应该接受开展服务性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教育与具体训练。

  学生应做好角色准备,与教师及社区成员共同讨论服务活动的职责、目标、时间安排,并接受服务活动所需技能的专门培训。学生务必理解预期的目标是什么,预期能够实现的服务活动是什么,服务活动是怎样与课程目标相联系的,等等。

  2.行动(Action)

  行动即开展服务活动。服务首先要有意义,必须与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给学生主动权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监督。服务活动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服务学习应该是有价值的,意味深长的;服务学习应该与课程目标有显而易见的联系;学生应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入服务学习中;服务学习过程应该有适当的监督和评价。

  学生应确保服务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并且满足自己的学习目的,遵守规章制度,有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父母、英雄人物和社区成员那里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并践行之。

  3.反思(Reflection)

  反思即学生对自己在服务中获得的信息与观念进行整理与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学生分析概念,评价经验,形成观念,并适时调整思路,灵活地开展服务。反思应该有明确计划,而不应被视为可有可无。在反思过程中,学生思考所看到的品格,讨论其价值。反思活动包括讨论、撰写心得、报告等形式。

  这个阶段为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服务学习经验并运用敏锐洞察力深入了解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关系提供机会。反思活动也为学科知识学习与服务活动相联系开辟了新的途径。学生应思考和运用在服务学习和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习得的技能,认真思考确立的目标和达到的目标。

  4.庆祝(Celebration)

  庆祝活动是学生认识到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的。庆祝活动包括:媒体的特别报道;同服务合作者的联欢;连续展出服务的计划;召开全校大会,发荣誉证书;开晚会或舞会等。这一阶段是认可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做出的贡献。社区成员、教师和学生认可各方面的努力使服务学习成为一个值得付出的经历,庆祝品格教育的价值,与他人共享反思的成果。

  三、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相互支持

  服务学习经历培养的价值观和行为正是品格教育的目标,比如,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② 品格教育为学生提供培养道德和社会化的环境,同时也为服务学习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实施适当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促进家校合作,增强未来公民的美德。

  1.服务学习支持品格教育

  服务学习是推动品格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品格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服务学习促进自我约束、团队协作、尊重他人等价值观的形成,为青少年提供按照他们在学校中所学的价值观行动的机会。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次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品格的发展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前进。在服务过程中,学生的满足感得以实现,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

  服务学习丰富了品格教育的内容,把抽象的道德教学具体化。服务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必须满足社区的真正需要,学校和社区相互协调,帮助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应该融入学生的学术课程并增强学术课程,同时提供给学生结构性的反思服务经验。

  服务学习经历有助于学生实现品格教育的目标:服务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和学生更加尊重彼此;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氛围得到改善;学生更少参与危险行为;服务学习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融入多样化文化群体的能力;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学校的违纪问题明显减少;学业成绩提高。

  2.品格教育支持服务学习

  品格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道德和社会化的环境,同时也为服务学习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品格教育的重点是创造实施道德行为的环境,对道德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以服务过程的表现为标准。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在个体学校中一起发挥作用,服务行为是品格教学的自然延伸,品格教育融合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校内服务延伸到社区服务。

  品格教育联合会(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在州起草关于品格教育的立法时提供建议。它强调,通过品格教育与服务学习培养公民必须在各个年级中实施;立法必须鼓励品格教育与服务学习的结合,当地学校和社区共同致力于核心道德价值观的传授以及满足社区需要;立法必须保证服务学习与品格教育融合在现存课程之中,学校领导和市民要理解这些课程不是附加的课程,而是学校使命的一个部分;鼓励品格教育与服务学习渗透

  到学校文化和课程的方方面面。

  四、简要评价

  服务学习和品格教育是构成学生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相互联系的因素,是儿童和青少年丰富多彩教育经历的组成部分。品格教育关注学生的美德和责任感的培养,服务学习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强调人们参与对他人和社区的服务过程。③服务学习和品格教育的共同之处是突出社区的作用,强调学生与社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个人责任;关注学生、社区和社会;使用交互式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提倡批评性反思;价值观、品格发展和公民教育是共同的目的。

  在学生成长方面,在服务学习活动中,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参加社区服务,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服务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学生能够信任别人并获得别人的信任。当学生参与到服务学习中,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交往能力、写作和思考的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服务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转变为积极奉献的公民和社区成员,从而实现品格教育的目标。

  在师生关系方面,服务学习有利于学生投入到教育过程中,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更少违反纪律,有更高的出勤率,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参与,有利于教师之间关系的改善,使师生之间关系更融洽,彼此更加相互尊重。

  服务满足学校与社区的真实需要,学生到社区去服务,在学校与社区之间形成积极的联系,有利于学校与社区的协调合作。同时,学生都是在不同的社区中成长的,通过学生服务社区,让学生懂得社区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成为未来的社区积极成员。

  注释

  ① The Learn and Serve center of 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The Steps to Service Learning. http://www.kennesaw.edu/community/servicelearning/Pages/steps.shtml,2008.6.1.

  ② Schaffer,Esther,etc,Service-learning and Char-acter Education:One plus One Is More Than Two,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2001.

  ③ Kevin J. Swick,Larry Winecoff,etc,Service Learning and Character Education:Walking the Talk,South Carolina State Dept. of Education,Columbia,2000.

  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

  摘 要: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加强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并且有助于推动农村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但是,当前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重视不够、农村中学音乐师资不足等。为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303-03

  音乐是人类最为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人们的言语行为、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等关系密切,一个人的音乐素质品格也会影响其自身的心态和气质,对于中学生来说,更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和成长。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对于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实际情况来说,其总体水平也较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重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中学生们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因此,为有效发挥音乐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农村中学生道德水准的价值,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工作力度。

  一、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

  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们音体美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音乐审美素养是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们视唱练耳和合唱合奏的基本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们了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认识到不同音乐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从而为音乐实践奠定良好的音乐知识基础。农村中学生的音乐课程知识安排中,为有效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有关不同民族的音乐发展史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们的良好音乐审美情趣。这种在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覆盖下的综合性的音乐学习,有可能会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作为农村中学生来说,其接受音乐素养提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区域内没有的音乐场所,音乐设施和音乐场地以及音乐活动都比较缺乏,学生们只有在学校中接受音乐教师的素质品格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仍然要发挥学生音乐素质品格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一批批优秀毕业生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农村中学的音乐课程和培养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对学生们音乐素质培养的层面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中学的音乐课程目标中,不只是注重音乐课程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上升到了对学生们音乐文化、音乐风格和学生们良好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其教学目标不只是教会学生们简单的音乐知识,不只是培养学生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等美的艺术感受能力,更能有助于调动学生们对于较高层次的美的创造力和精神享受。对于音乐界的专家学者来说,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科学,其内容是一种哲学,其表现是一门艺术,其功能就是教育。这就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是发挥音乐这门艺术的基本功能价值。音乐可以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它不仅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宣泄,一种寄托,还能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催人奋发,提高素质。这些内容落实到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实践价值就体现在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掌握音乐技巧,享受音乐魅力。

  我国有着悠久的音乐教育历史传统,以孔子的六艺为例,其把“乐”作为六艺之一,看得出加强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为提高学生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意识,需要中学音乐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并采取各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全面展示音乐作品的巨大魅力和震撼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举例来说,可以在全校中组织班级间的音乐合唱比赛,或者举办音乐知识竞赛或歌曲的接龙等。让学生们由“听众”角色变成“演员”角色,在音乐作品体验中切实领略音乐的魅力。

  (三)有助于推动农村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必备内容。对于农村中学音乐课堂和音乐教师来说,通过实施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培养计划,不仅能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更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推动着农村中学音乐课堂的改革和实践,推动着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升和观念转变。根据对部分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考察可知,部分学校对于中学生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并不足,还有部分学校缺乏专门的音乐教师进行音乐课教学,或者在应试教育仍然比较浓的农村地区,部分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被别的学科教师占用,以便来应付高考,提高升学率。在这种音乐教学背景下,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对学生们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价值。

  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比如音乐课堂与语文课堂的良好关系,语文课中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明曲等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而且都是可以拿来歌唱的。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提高学生们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体验以及对诗词歌赋的学习效果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音乐形式增加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加深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此外,音乐课堂与数学课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与数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如曲式、和声及乐理等。这种良好的课程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发挥较大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音乐形式来提高农村中学生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兴趣,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
  二、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质量较低

  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教育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了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后天的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而在培养全体学生基本音乐素养和基本音乐素质方面时,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教育占据了重要的内容,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当前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质量较低,与对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目标差距较大。一方面,农村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较低,在音准、节奏、旋律模唱上,普通学生都表现较差,出现较多“五音不全”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很多连音名都不会唱,节奏感与音乐记忆能力较差。基于这种现状,中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就直接影响着学校音乐课堂的开展进度,无法及时有效的完成课程计划的各项内容。

  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较低。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背唱歌曲能力等水平较低,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基本的音乐意识。识谱能力和背唱歌曲是《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们一定的歌唱能力。在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实践中,往往有许多学生在背唱歌曲方面考死记硬背,没有产生对于经典音乐作品的爱好和兴趣。识谱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会看谱唱歌,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节奏感。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农村中学生在对节奏、音准的把握方面水平较低,音乐记忆能力也不足,总体来说,农村中学的学生们的总体音乐素质教育质量较低。

  (二)部分农村中学对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重视不够

  限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家庭的基本情况,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通常只能在学校中进行,学校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水平。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前多数农村地区中学的应试教育色彩仍然比较明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仍然以高考考试科目为主,部分学校虽然设置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表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没有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导致了很多学校把音乐作为学校的“副科”,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较低。农村中学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了学校在音乐教学设备的配备,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相关的音乐课程保障等方面重视不足,从而就不可避免的导致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考核不严,音乐课时减少,从而导致学生音乐素质不髙。

  此外,农村中学生对音乐课程也不够重视,据统计,多数农村中学生主观上对学习音乐有较强的意愿,但仍有约22%的学生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和社会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和认识程度也不足。在多数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中,他们眼中的音乐副科色彩更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认识不足,相应的投入也非常少,虽然有部分家长让孩子参加某些音乐兴趣小组,但是考试面前,很多家长仍然选择了参加各种补习班。总体来说,中学生家长和社会并没有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音乐学习环境,没有支持学校音乐课程的开展,从而也构成了学生们音乐素质品格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农村中学音乐师资不足,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据相关部门统计,当前有很多农村中学中缺乏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很多学校采取主科教师兼任音体美教师的方法,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师资不足也比较普通,没有专业的教师资源,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部分学校因为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每周为数不多的音乐课堂中,代课教师只是采取了音乐欣赏与音乐唱歌的方式授课,完全不符合音乐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安排。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代课教师难以完成高效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也无法带领学生们进行唱游律动等相关音乐技能的学习和传授。也有一些学校仍然认为音乐教育是少部分的“精英教育”,这些现象都导致很多学校得不到系统的音乐学习,也使有些真正具有音乐天赋儿童失去了学习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机会,音乐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此外,农村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仍需改革,部分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无法有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质品格的教学目标。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先进,是否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直接影响着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水平。举例来说,部分农村音乐教师因缺乏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缺乏对于音乐教学的基本认识和方法掌握,就无法实现对学生良好音乐素质培养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如果不加强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转变,就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潮流。

  三、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为提高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成效,首先要注重培养农村中学生们的良好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参与音乐课堂学习和音乐变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学习兴趣,首要任务在于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要求树立一种大音乐学科教育的意识。音乐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程大纲和音乐教材中,教师们手中的教学材料只是学生们大量学习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师们还要充分开发各种音乐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们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大音乐教学的音乐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音乐老师们可将一些经典的乐曲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课外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此外,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虽然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但是光凭借学生们的感性兴趣还不足,更加需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们在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成就感,从而从深层次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音乐课教学环境的优化和处理,塑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农村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铃木教学法等,把农村中学生的音乐学习从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出来,让农村中学生们用自己身体去感受音乐,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农村中学生在新教学法中直接感知音乐,体验音乐。   (二)加强对学生音乐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培养力度

  通过学校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精神的形成,引导学生注重对人的思想的关注,树立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观念,这也是当前人本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中新的课程观念提出注重把握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音乐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音乐教学的出发点,把促进学生每个人音乐知识的提升和音乐技能的掌握作为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其中良好的社会品质,掌握对待社会中不同人和不同事情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

  有效加强对学生音乐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培养策略,首先要抓住农村中学的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比如学唱地方音乐曲目、歌曲表演唱、音乐欣赏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们音乐素养的不断升华,同时获得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并且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要通过演奏不同的音乐曲目来引导学生们积极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从而实现塑造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多创造各种音乐表现机会,实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聆听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时,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以各种角色进行即兴表演,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三)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

  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更离不开课外音乐活动的补充,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调动学生们参与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意愿。这就要求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们,在制定学期课程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到课外音乐教学的重要价值,把音乐课堂扩展出去,设计多种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课外音乐活动的教学内容,通常是脱离了音乐课程教学的大纲和教材内容,是对课堂学习内容应用的良好机会。通过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把课堂内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能有效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让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增强自信、陶冶情操。

  通常来说,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本文将介绍三种课外活动形式。一是趣味性音乐活动,游戏是学生们最为喜爱的学习形式,音乐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良好的结合,不但让学生们掌握了音乐知识,还提高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听旋律唱歌词”、“歌名接龙”、按照节奏说出艺术家作品等形式,这都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二是专题性音乐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机会,开展相关的专题性音乐活动,比如学校的“校园歌曲大赛”、“迎新春晚会”、“歌唱祖国”等活动,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竞赛性的音乐活动,比如上面提到的“校园歌手大赛”,可以以此来推选学校中的小歌手,发挥其对引导学生参与校园音乐的重要作用。

  (四)切实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提高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水平,根本还是要依靠音乐课堂教学,农村中学音乐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当前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力度,不断改革创新,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具体来说,需要采取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要灵活设计各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形式,通常来说,音乐教学的课型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题材为中心一类是以演唱形式为中心,第二类是以音乐作品的曲式与体裁为中心。举例来说,在我们实施“赞美伟大祖国”这种主体类型的音乐欣赏课时,就要坚持音乐欣赏与音质知识学习相互促进的原则进行。

  二是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举例来说,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把教材中那些难度不大要求不高的内容列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集中精力教好学好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内容。最后,要争做一名具有时代意识和科研意识的音乐教师,加强对音乐教学规律的研究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分析。要研究农村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音乐表现水平和音乐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学生们提供适合的音乐教学。总之,农村中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品格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永平,康健民.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的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古浪县县级中学为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04:164-165.

  [2]李飞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J].黄河之声,2009,16:64-65.

  [3]王雪洁.提高农村中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56+49.

  [4]李高兰.谈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C4:49.

  [5]牛艺.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8,08:39.

  [6]陈千红.对中学生大面积音乐素质测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1998,05:7-9.

  [7]李芬.培养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胡艳平,徐琴.浅谈中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新余学院学报,2013,01:153-154.

  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篇三

  论教师道德品格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可见,人格是师魅的灵魂。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道德品格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有以下三点:首先,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价值。其次,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价值。再次,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价值。

  【关键词】教师道德品格;学生道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14-2

  自古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品格在言传身教中感染着学生。孔子说:“君子不应当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他的意思是,君子所以为君子,并非只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道德力量的无所不在,是完美人格的健全和丰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对学习知识所采取的态度。《论语》中,孔子经常评论他的学生,但孔子所肯定和赞扬的,不是他们的博学和心智聪明,更多是学生的德和仁,即人格的修养。我国当今教育教学中最令人不安也不能十分令人满意的教育正是道德教育的问题。

  一、当前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着注重道德教育的传统,但是,当今在学校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令人不安的也许正是道德教育。众多复杂的因素形成了当今不能令人满意的道德教育现状。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教育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各种道德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矛头之所向。分析这种道德教育模式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这种道德教育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外部影响,也就是各种既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对于它们,受教育者只能是简单地接受,做出与之相符的反应。似乎它们才是在学生思想品德中起作用的因素,受教育者只能处于接受者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作为客体只能听从教育模式中主体地位的安排,并不是内心有需要的、有目的地接受主体的道德教育,单一的接受主体的教育方式,并不存在尊重与平等的交流和学习。

  其次,向学生所灌输的规范、概念又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和所能达到的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于人的心灵。道德的培养离开了对心灵的培养,所能形成的品质也只会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为此学生或是机械、盲目地服从,或是在无外在制约、管束下的放纵、盲动。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他们的道德也只能始终处于一种被机械管制的水平上。这种教育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与学生发展的自身需求,发展和规律出发。只有把这种教育转变为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才能把理论变成实践,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第三,把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没有将把握人性与把握物性这两种不同的过程加以区别,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同样是知识、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的那一套。德育只能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而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交往而实现。最后,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的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

  德育教育是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不是单一存在的。主体传播着德育思想,客体消化吸收,变成自身的道德品格的一部分,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不断汲取养分,用自身的意识改变影响主体。

  德育是一点一点渗透在教育过程中的,不是集中教育就能马上看到效果。德育工作是全社会,全民族,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其中的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今天喊口号,“加强德育工作教育”,努力了几天就不抓了,不管了。做好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德育资源那就是教师的道德品格力量。德育的目的和关键是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道德品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道德品格是德育的一切,只有道德品格才能影响道德品格的发展和形成。

  二、教师道德品格的内涵

  将教师的道德品质放到这个职业的框架下界定,应是由先天特征与后天经验共同作用形成的。具体而论,完美的教师道德品格有着下列基本构成:

  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高尚的理想精神是道德品格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核,这种为社会文明进步而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显得饱满坚实、充满生命光彩。三尺讲坛正是体现其价值的舞台,这种充实和满足的幸福感驱使其去追求更加深刻、持久、热烈的心力和体力的付出,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就会因理想而熠熠生辉,因敬业而节节拔高。

  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立场。“师爱”的本质在于呵护学生生命健康、关注其身心成长,满足其求知过程中的情感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坚信的那样:“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种情感力量,能牢固确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精神父母”的高尚形象。当代教师不但要关注校园内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把目光扩展到校外,关注到其成长的每个细节;包括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以平等和民主的亲和态度去接受学生对己的质疑。

  教师无私奉献的道德品格。“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应当具备超越世俗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要抵御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即使在艰辛的劳动代价与菲薄的报偿这两者失衡的情形下,依然能坚守人生的信念和职业的理想;她应富于自省的勇气,以清醒审慎的态度来砥砺坚定的道德信念。

  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具有优良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历史、现状和未来,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并广泛涉猎各门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持续不断的自我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道德品格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就会处处表现出一种向师性,这也许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吧!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它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个热爱学习的教师也将成为学生的楷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可见,人格是师魅的灵魂。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价值。为人师者应以其人格去感化教育别人,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纯洁之爱,能使学生产生饱满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朗的美好心境。在学生成长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个影响源,因为在学生整个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的很长时间里,更多的时间是在校园里渡过的,往往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父母,特别在现代这种快节奏社会里,父母更难保证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学生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自己的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课堂内外交往增多,在校园这个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心灵和谐共振也会得到强化。这里,教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均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特别是学生们特别关注的、特别尊敬的和特别拥戴的教师更会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偶像”,成为他们情感成长和成熟的目标。久而久之,使他们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升华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关爱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

  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价值。正如孔子所言:“本身行为争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若是本身行为不正当,岁命令也没人听从”。曾子是孔子门下学有所成的弟子。曾子杀猪给儿子吃的故事就说明曾子深知教育者的修养和品德,对学生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可以看出为人师者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处事立身的人格。这是为师者之德,也是为师者之道。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甚至强调,“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他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各种能力,而是要充实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完美的教师道德品格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书本现存的事实知识之外,还可以使其对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激发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现实物质主义的超越。教师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去践行他所宣讲的道德标准和处世标准也更具说服力。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道德品格,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而这种示范价值也才是教育树人的真谛所在。

  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价值。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其本质是指主体在践履道德义务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内在阻碍和外在困难,以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的毅力及坚持精神。它导源个体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烈的道德情感,是要把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把内部的倾向变成外部活动。教师自身的意志品格,就是学生明日处世态度的写照,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负责、认真的教师能够教出认真、刻苦的学生;相反,对工作不负责任、散漫的教师就会造成学生懒惰、散漫、随心所欲的学习作风。教师在诱发学生潜力、倾心将其培养成才的教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意志力,必然会拨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之弦,并把这种对意志力的心灵体验内化为自己谋求自主和自动发展的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出为达成既定奋斗目标永不气馁、锲而不舍的意志穿透力。我们佳木斯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张丽莉老师就是其知识与行动合二为一的典范。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张老师就已经做到了教书育人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在奋勇救下两名学生时又用其行动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总之,教师是用自己的知识和心灵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高尚道德品格的学生。教师的道德品格素质并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修养问题,而且是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道德品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这颗种子一旦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必将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文翠.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四维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有关小学生品格教育论文推荐:

1.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2.小学德育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3.小学生思想教育论文

4.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5.中学生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6.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7.小学德育毕业论文范文

155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