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

  在我国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效果,在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篇一

  《 沉浸理论下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研究 》

  一、沉浸理论的定义

  沉浸理论即Flowtheory,是指当人们在参与一项具有挑战性但自己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时,会自觉过滤所有不相关的因素,完全地投入到情境当中,并能够完成自我鼓励的心理状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电脑相关的活动也把沉浸理论沿用进来,随后沉浸理论被推广到网络环境当中。青少年在玩游戏时能够全神贯注,全力针对目标,反应迅速,毫无时间感,并且脑电波处于极度活跃状态。于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被总结为是具有沉浸理论性质的自我迷失和自我鼓励。若能够将青少年玩游戏时获得的沉浸体验应用到游戏教学中,能够促进青少年发现与探讨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二、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指将传统教育和游戏的优点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以娱乐形式实现教学目的。游戏性和教育性是教育游戏的两个特征。游戏性是指从大范围上讲教育游戏是属于游戏的,具有游戏的特征;教育性是指教育游戏是为了教育,不是为了娱乐。教育游戏是将“玩”和“学”结为一体的游戏方式。

  三、沉浸理论下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

  (一)设计要求

  在沉浸体验中,把握平衡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即技能低的人在初次玩游戏时游戏难度须与他的技能相配,他才会处于沉浸状态,他的技能便会随着时间提升,如果仍然让游戏者挑战初级游戏,他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需要给游戏者提供更高难度的游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的设计上也应把握人与游戏的平衡状态。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应注意到学生的特点,一方面,小学生年纪小,智力发育有限,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应该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同时采用简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整游戏难度,将重点放在游戏的启发性和教育性上。另一方面,应注意沉浸体验的感知性和时间性。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设计游戏时应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

  (二)游戏设计类型

  基于沉浸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的要求,大体可将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为挑战型和交互性两大类。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挑战型游戏有连线游戏、迷宫游戏、推理游戏等。交互性游戏大多是电脑游戏、竞赛类游戏。挑战型数学游戏一般是任务性的,比如:一笔连九点游戏,将九个点排成三行三列,学生用四条连续的直线将所有点连接起来,不能交叉,这一类型的游戏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算能力,比如一到九这九个数字,横竖斜相加都等于十五,让学生进行排列。这样的游戏有助于让学生沉浸在游戏中时激发学生的挑战力和兴趣。交互性游戏主要是以互动为特点,利用学生的空间和结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扑克牌凑十游戏,将扑克牌中的“10、J、Q、K、大王、小王”除去,小学生两个人一组,每人分发1-9的9张扑克牌,让其中一个小孩拿出一张牌,另一个小孩根据出牌的小孩给出的数字计算自己需要拿出的数字,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则为成功。再比如七巧板游戏,学生要利用不同的形状结构将七张形状不一的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游戏教学方案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游戏设计,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总结一套教学流程,大体上的顺序是:教师讲解概念、介绍游戏内容和规则、教师向学生示范、学生参与游戏、展示结果并交流经验、教师总结。以“数三角形游戏”为例:教师向学生介绍认识完三角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上图,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向学生介绍简单的三角型组合方式,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在图中寻找更多的三角形。图中共有78个三角形,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三角形的层数进行删减。

  以上图为例,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在巡视指导时,鼓励找到数量较多的三角形的学生寻找更多的三角形,指导找的数量较少的学生扩大思考范围,考虑更多的组合形式。

  最后教师让寻找到三角形最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寻找方式和结果,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经验。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不同的组合形式用不同的颜色分解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在进行游戏时没有考虑到的组合形式。这种游戏教学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根据实际向学生教授的知识,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类型,例如:数独游戏、绵羊、狼、草的过河顺序等。

  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主要是依靠老师将学生带到游戏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沉浸在游戏中时还能学到知识。以沉浸理论为依据进行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与游戏的平衡。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课堂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师的教育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篇二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网络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但是,信息化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只有不断对数学教育进行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在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当代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现代的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有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入。教学手段如果落后,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数学的学习需要有创新的手段,如果数学的教学缺乏这些因素,那么数学的教学将会是失败的,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忽略了教学内容

  当前,数学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吸引学生学习的亮点。在教学中,教师只会给大家讲解一些基本知识,学生很少有上机操作的机会。这样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加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如用一些视频来展示数学内容,会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在教学中真正融合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却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例如,教学中,教师看到了多媒体技术的包容性,利用其来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虽然,教师的课件丰富了,但是,却让学生难以消化。这时的数学课堂只是教师展示课件的地方,全然没有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信息技术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后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对数学教学有利也有弊。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会在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视频,学生只关注视频,而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多媒体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正确指导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不是单纯娱乐的工具,其主要的功能是学习。

  3.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差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较差。有些教师的文化水平低,有的年龄偏大,都会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多媒体技术使用的不重视态度,都会影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一些学校认为,教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因此导致很多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比较差,有的甚至无法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些,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1.将网络学习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小学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怎样去解答问题,还是教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较难,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保证教学的效率,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就可以对数学课程提前预习,在课下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网络平台除了能方便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自己不理解的数学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问题一对一的去解决。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数学的学习才会充满乐趣,数学课堂才会有活力。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学习条件,就能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如此,小学数学教育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并会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乘法时需要回顾加法的内容。如果是在传统的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回忆加法的计算,教师就需要通过板书来展示,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就可以直接播放加法计算过程的视频,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使课程内容更加形象,更加具体。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巩固加法的运算规则,并且可以借助记忆中的知识构建链接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案例,通过实物展示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种网络的教学模式可以使传统的课堂变得具有创新性,使复杂的计算模式变得更加具体,是一个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

  2.使学生成为多媒体应用的主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把老师当成学习的拐杖,没有老师的指导就不知道怎样进行学习。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展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一些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和信息的整合能力。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出问题。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自主学习了新知识。然后学生可以把学习结果以小组的形式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对老师提问来实现。这样,老师就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方案。互动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新的知识。

  因此,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已经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总结能力有极大的帮助。3.培养教师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师资力量是学校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完成。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教师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使数学教学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

  作者:曲立奎 王惠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书院小学 山东省临沂市青年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孙焕昭.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J].2011:4

  [2]钱金宏.关于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3]史可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2011:40.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篇三

  《小学数学教育与专业数学课程设计论文 》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

  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⑴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⑵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⑴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⑵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1、必修基础课程。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必修应用类课程。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有关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论文推荐:

1.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科研论文

2.浅谈小学生数学教育论文

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类论文

4.小学数学教学毕业论文

5.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6.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164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