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的论文篇二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

  作者:罗霞

  摘要: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利用安全教育,使全体员工被动游离于安全之外的管理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从不懂安全的门外汉到精通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岗位人员,从随意放任的行为到循规蹈矩的遵章人员,才能实现以本质安全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的本质安全型安全文化。

  关键词:企业 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与实现经济增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实现安全是人类最大的、永恒的命题。伴随着世界安全事业的兴起,人人关注安全,国家重视安全;人人渴望安全,国家管理安全;人类呼唤安全,世界共需安全。世界对安全生产关注之深,国家对安全生产重视之高,社会对安全生产谈论之多,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尽管如此,有关组织机构的调查资料一致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这些存在于员工思想上、行为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安全管理所能包涵的范畴。意识决定认识,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不失为扭转安全行为的一剂良药,借助安全文化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长久扩张力,引发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安全理念的转变,引导全体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安全生产工作的制约瓶颈,进而达到卓越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企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促使企业必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和策划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管理的行为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而这些大多通过安全教育来实现。全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严守安全承诺,用严谨工作作风精通本岗位的安全知识以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真正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从“我懂安全”到实现“我会安全”,那就很容易建立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的认知、预防措施效能实现的积极安全文化。

  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利用安全教育,使全体员工被动游离于安全管理之外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从不懂安全的门外汉到精通安全知识及技能的岗位人员,从随意放任的行为到循规蹈矩的遵章人员,才能实现以本质安全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的本质安全型安全文化。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保障的根本,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武器,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安全科技是安全保障的手段,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

  安全生产教育,首先要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其次是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实际管理中,笔者认为安全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方可更好地有效实现安全教育的目的,为建立安全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领导作用不可忽视。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此条规定基本要求就是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必须安全安全资格培训,而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而纵观相当数量的企业,有多少主要负责人真正通过安全培训且合格的呢?他们总以生产策划、员工吃饭问题、有安全管理人员等做为搪塞的理由而放弃或不屑接受其安全教育,主要负责人尚且不能履行自已接爱安全培训的义务,何况员工有诸多不愿意。主要负责人不能熟悉法律法规之要求,那决策的偏离可想而知,对管理的放任可理解了。

  主要负责人应该意识到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是保护员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而不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进行的面子工作。主要负责人改变了安全生产理念,自觉接受安全培训,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实质有效的决策,同时也为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做了榜样。

  (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可估量

  在企业中多半由于应付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或其他工作衔接,不得不设置相应机构或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实际也未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人员配置,认为随意找个人做挡箭牌即可。殊不知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安全技术的精通程度、对现场安全管理的控制程度等都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而这些素质的累积必须历经多次专门或专项安全技术的培训才能具备。

  在现有企业中,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个相当尴尬的境地。责任重大,工作繁重,定位不清,待遇低下等,而企业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又相当薄弱,相当的企业随意安全管理人员走马灯式的更换,相当多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更不要说每年要求的安全生产再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对各级人员,尤其对企业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更为重要,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通过培训教育掌握了相关安全知识方能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出谋划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才能将相关标准贯彻到位。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可掉以轻心

  《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由于对自身、他人及周围设施均具有相当危险,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国家历来相当重视,从大纲,人员、培训老师等都有统一严格的规定,但在实际中,随着现代人的好学或好奇的思想,一专多能人才的大力发展,领导对安全管理的随意性,加大了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随意性。相当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无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视而不见,甚至亲自示范,认为特种作业人员同普通工种作业人员一样,没啥特殊性。再者企业均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为减少人工成本等,认为任何人员均可随意操作,因此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增加了相当难度。

  当然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国家总局一直都很重视,但由于费用、复审时间、培训机构等相关问题不能协调一致,导致走过场,实质内容不多等弊端。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可掉以轻心,应该落到实处,国家实行教考分离,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真正学有所用。

  (四)其他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可走过场

  安全文化是每个员工都应积极参与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而广泛的员工参与需通过不同的方式,不能仅局限于集中讲课式,会让那些使用工具参与生产的员工心生厌烦。而企业有良好的交流形式的话,可采用讨论式,让员工各抒己见,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不满及应该完善的地方让他们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畅所欲言,真正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收集第一手真实资料,而少了些应付式的形式教育。

  在企业中现在应用最多的是广播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及图片宣传等,营造氛围,让员工参与其中,真正能有多少员工学到真正的东西呢,这就取决于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度。企业中员工的安全教育多由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执行,而由于人员缺乏、知识薄弱等原因造成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无实质性的提升。如果企业能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学习的关系,在学习待遇、时间安排等方面有妥善的方法,能真正激发员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长此以往,形成制度,那效果就会非同一般。

  (五)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不可遗漏

  随着企业用工形式的多样性,农民工、劳务工等在企业中大量存在,他们多半文化较低,法律意识淡漠,对于他们的安全教育让企业进退两难,犹如真空,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企业中最累、最脏、最危险的工种多半是这些人员在进行,而企业认为他们不真正属于企业的一员,组织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他们也不是太愿意,他们认为花费时间而无效益。

  在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时,农民工、劳务工的安全教育不能遗漏、不该遗漏也不可遗漏,因为他们了解法律法规,掌握了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技能,那就降低了安全风险,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大家共享安全。

  《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这样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安全教育工作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理解,形成强有力的长效制度,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企业安全教育的有关论文

2.关于安全教育的论文精选

3.浅谈安全教育论文

4.浅谈安全教育的有关论文

5.浅谈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6.安全教育培训论文

237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