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论绿色教育与数学的相关论文

浅论绿色教育与数学的相关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论绿色教育与数学的相关论文

  绿色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一种民主化和情感化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环保教育与智育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论绿色教育与数学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论绿色教育与数学的相关论文篇一

  《论数学中的绿色教育》

  摘要: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环保教育与智育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关键字:数学;绿色教育

  一、发挥教材的环保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数学学科要凸显环保教育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在课外进行有关的课题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环保素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

  例如,喷灌和滴灌是比漫灌节水的灌溉方式。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节水灌溉得到逐步推广。灌溉三块同样大的试验田,第一块用漫灌方式,第二块用喷灌方式,第三块用滴灌方式。后两种方式用水量分别是漫灌的25%和15%,三块地共用水420吨。问每块地各用水多少吨?

  学生通过这道题可了解到三种灌溉方式:喷灌、滴灌、漫灌,再仔细审题还发现喷灌和滴灌的用水量远远低于漫灌,又通过计算得出同样大小的三块地漫灌需要300吨水,喷灌需75吨,滴灌只需45吨。若这时候老师让学生比较一下这几个数据,归纳出哪种方式更节水,学生们一定会牢牢地记住这个结论。

  再如,一道油改汽问题。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出租车100辆,平均每天每车消耗的汽油费为80元。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市场推出一种叫“CNG”的改装后的车辆,其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的3/20,公司第二次再改装同样多的车辆后,所有改后的车辆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用的2/5。问:改装了多少辆出租车?改装后的每辆出租车平均每天的燃料费比改前的燃料费下降了多少?一次性将全部出租车改装,多少天后就可以从节约的燃料费中收回成本?

  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答案:公司第一次改装了20辆车,改装后每辆出租车每天的燃料费比改装前的燃料费下降的百分数为40%;若公司一次性将全部出租车改装,125天后就可以从节省的燃料费中收回成本。完成了这道题以后,在环保方面学生有两个收获:第一,了解到汽车采用天然气比汽油更环保、节能;第二,建立一种环保型的消费观念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二、通过数学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很多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很难开展课外活动,其实不然,许多章节都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升华教学效果。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兴趣性强,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把思想教育、环保教育贯穿其中。

  下面我以一个教材上的课题学习实例,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怎样以活动的形式深化环保教育。

  课题学习:调查“你怎样处理废旧电池?”

  开篇就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型号的电池,特别在图片下方的一段材料给学生以震惊的作用:你知道电池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污染物吗?一节一号电池可以使一立方米的土地不能种植农作物;一颗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可是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看完材料后,我再介绍废旧电池危害及其回收、处理方法的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还选取了在废旧电池回收方面的典型人物做榜样。如我从新华网选取了一段这样的材料:4岁开始捡废旧电池,9年捡了13万节,创下“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朝阳区首评的教育系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13岁的初一女孩王君静以这样惊人的事迹当选,也是入选者中唯一一名学生。

  王君静告诉记者,4岁的时候她听幼儿园老师说废旧电池对环境危害很大,就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拾废旧电池,现在已经捡了13万节,全部送到了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绝产……王君静能够脱口而出地背出这些数字。

  “爸爸告诉我西藏是我们国家最干净的地方,可是我在珠峰也捡到了3节电池!我当时伤心地哭了!”王君静说。当时6岁的她固执地认为“电池都是四节在一起的”,为了寻找未捡到的那第四节电池,王君静前后一共去了3次西藏。她用在旅游中拾旧电池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环保理想,9年来足迹长达8万千米,遍布大半个中国,并创下了“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当记者问王君静最多想拾多少节废旧电池时,她说她的目标是捡到零节电池,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再没有电池污染了。

  这样的材料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同龄人的不平凡的事迹对他们,而且既不感到陌生,又容易对心灵起到震撼的作用。当我说到王君静同学前后3次进西藏为了找她认为存在的第四节电池时,我看到班上几个学生眼睛湿润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最纯洁、最善良的,他们都无不被她这种执着的精神所感染了。这时候全班学生一个个都热情高涨,对于后面组织的课外活动的积极参与奠定了精神动力。我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和开展环境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们调查本市公民对于废旧电池的危害了解的情况、回收处理的认识和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自选调查的主体)。学生利用周末收集整理数据画出适当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数据作出分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用一节课时间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向老师和同学作调查汇报。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既综合性地运用并巩固了统计初步方面的知识,又加强了环保教育的理念,另外通过活动和实践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高尚情操。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适合于环保教育的机会和题材,课堂上、习题中、考试时都可以加以合理地利用,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去发现引导,对于教材上的环保题材要注意适当拓展,材料中的环保信息要给学生点透。

  总而言之,数学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把智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是可行而又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是广大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42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