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2)

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

  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篇二

  《大学如何转向可持续发展——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思想框架》

  摘 要: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大学居于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在全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示范性、导向性的角色。事实上,许多大学也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在国际和国家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条约、宣言和其他文献的推动下,发起或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行动。但遗憾的足,几乎所有的宣言或宪章在现实中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大学的保守性仍然在阻碍大学转向可持续发展,大学亟须将促进可持续发展视为自身使命。

  关键词:大学,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一、教育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1.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从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的那一天起,它与教育的关系就一直被许多学者热烈地讨论着。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相关文件中提出,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人的无知和不关心”。而消除“无知和不关心”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工具当然是教育。在环境保护、自然保全工作中重视教育力量的这种传统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并于1987年的《布伦特兰报告》中得到明确表述之后进一步凸现出来。人们越是深入研究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越是发现教育在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和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文献中,都反复重申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1992年在里约的“地球峰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认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至关重要”,并专门在第36章“提高环境意识”中指出:“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的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要求“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应当)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而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召开的“环境与社会:为可持续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会议则明确提出“为可持续性的教育”,把对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既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当代的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勿庸置疑,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教育将位于核心的地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Colin N.Power)所言,“在将一种关系转变为一种共有的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是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从这一点上看,教育是人类希望的希望。不过,教育并不能天然地取得这样的地位。多位学者指出,在过去的时代中,教育其实是“不可持续性”的发展的“贡献者”,并且在巩固、加强这种“不可持续性”。“这种教育不能解决这种(不可持续的)危机,因为是它帮助制造了这种危机……学校是问题的一部分。”[1]正因为如此,《21世纪议程》一方面强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另一方面也呼吁“教育需要重新定向”,要实现教育的“绿化”或“生态化”,强调教育需要而向可持续发展,成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2.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理念

  基于此,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提出,“应当考虑确定2005年起的10年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cade fo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2年12月,在日本的倡议下,46个国家联署发起了“关于从2005年1月起的十年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提案,并在2003年的第58次联合国大会上讨论通过。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同时责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动该十年计划的领导机构,要求教科文组织草拟在世界范围内实施该“十年”的行动计划。自此,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乃至整个世界的最急迫的核心目标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与在它之前的多个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联合国项目,如“为所有人的教育(Education for All)”、“扫盲十年2003~2012(United Nation Literacy Decade)”和“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有着共同的理念基础。以上三个计划都强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策略,强调地域差异并要求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强调学校要和社区联系起来,强调社会不同部门合作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利贝洛(D.Rebello,2003)认为,除了这些共识之外,以上三个计划都涉及了一些关键的内容,例如减少贫穷、性别平等、农村改革、人权、环境保全和保护、健康促进、文化多样性、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平、信息和交流的技术等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以上三个计划的关键结构,并且构成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各种计划、项目和行动的重点内容。这四个计划或项目互为支撑,构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乃至整个联合国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应致力于“推动教育在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并且在教育系统的所有层面上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元素”。其重点活动是倡议、宣传和联络,加强国际问为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分享各国实施“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创新经验和政策。不过,正如哈克(John Huckle,1999)、斯特林(Stephen Sterling,1999)等学者已经指出的那样,世界上并没有一种普世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尽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但在实践中它仍然会因地区的背景、重点和实现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确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领域和行动内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重点和过程必然是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而确定的,以适应当地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条件。

  二、大学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

  早在1992年,《21世纪议程》的第36章就已经提出,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推动力,即促进和改革基础教育、改变现有的教育政策和计划、提高公众认识和意识、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大学可以在所有四个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2]。进一步地,“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要求各国提出建议,鼓励政府推进和改善教育,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适当的层面上整合于各自的教育政策和行动计划之中。显然,大学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

  大学位于教育金字塔的顶端,是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上不可逾越的重要领域。早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颁布之前,许多大学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发起或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行动。在国际和国家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条约、宣言和其他文献的推动下,随着国际交流,通过召开相应的会议,一些大学组织起来,对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的关系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形成了若干相关宣言。

  另外,1997年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召开的“环境与社会”会议(Environment and Society: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for Sustainability)、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The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2000年形成的《地球宪章》、2002年随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而形成的由11个教育和科学相关世界性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学和技术的乌班图宣言”(Ubuntu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3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5周年“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会议等国际性的会议或文献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讨论了大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强调了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角色。例如,1998年由Unesco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也看到了大学在教育、培训、研究方面的核心任务,特别看到了其对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整个社会的贡献。会议认为,大学应当提供公民终身学习的机会,还应当对社会的期望做出回应①。

  三、大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1.相关文件并未得到切实执行

  在“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发布前后,在国际性的宏观层面、区域性的中观层面和大学内部的微观层面,都有大量关于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言和文献发表。从一般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发出宣言、接纳宣言、签署宣言或是在各自的机构中制定具体政策并实施有关计划,大学的行动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如果能够将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宣言的主张转化成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并成功实施,那么其所具有的示范意义无疑是非凡而影响深远的。

  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宣言或宪章在现实中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或者说,几乎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成功地将宣言或宪章的内容成功地纳入自身实践中去。例如,《塔卢瓦尔宣言》有众多的签署者,也有执行机构(ULSF),但仍有一部分签署该宣言的大学根本无意采取任何措施来实践宣言中提出的行动,而《哈利法克斯宣言》的大多数签署者并没有在他们的学校中推行宣言[3]。《京都宣言》尽管得到国际大学联合会的支持,但没有要求签署,因此其实施情况不得而知。《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宪章》虽然签署者众多,但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实施情况鲜为人知。凡此种种说明,在中观层面上尽管高等教育界宣言不断,但大多流于形式。即使在微观层面上,情况也并不比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更令人乐观。在一些大学,曾经影响巨大而且很成功的项目现今已然终止或不复存在[4],现存的一些项目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2.大学的保守性阻碍其转向可持续发展

  显然,让大学变得更“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来自许多方面的阻力、矛盾和冲突。一般认为,大学保守的组织结构和对可持续发展不充分的认识状况可能是阻碍“可持续发展大学”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派生出其他问题。作为保守的学术机构,大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总是相当谨慎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大学(高等教育)并不会足够大,或足够快地改变自己的方向”[5]。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也许是社会中最难变革的机构,其变化“就如同大洋中的巨型油轮掉头一样缓慢”。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曾论述道:“我们的大学在追求那些较容易的、与已有的学术和社会重点相一致的内容方面表现是优秀的。反过来,当社会需要并不是那么清楚地被认识到,或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的时候,大学(高等教育)通常并不能尽快做出有效的反应,即使这些挑战极端重要。”

  毋庸置疑,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大学(高等教育)作为可持续性的示范,为创建可持续的未来所需要的个体和社会的改变将何以发生”[5],“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机构能够比学校/学院/大学更好地促使这种变化的发生。它们影响着明天的领导者;另外,通过校友关系,影响着今天的领导者。……它们得到广泛的尊重,它们的行动影响着公众;并且通过学术研究和发表观点,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公众的视线。”[6]但是,大学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作用,并为这种示范做好准备,至少是没有完全做好准备。阿拉巴斯特和布莱尔指出,“令人惊讶的是,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对绿色行动的反应滞后于其它部门(例如企业)。这使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究竟大学(高等教育机构)能在多大程度上在这一趋势中扮演如它声称的那样的领导角色”。签署一份宣言或声明并不能证明大学就会比其他机构更接近可持续发展,大学还需要采取更多、更具体的行动,真正负起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7]。

  3.大学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视为自身的使命

  无需赘言,大学必须经过改造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但重要的是,大学必须认识到,“之所以要负起责任并不仅仅是因为应当这样做,而且是因为这是自身的使命。”[5]作为保守的学术机构,大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总是相当谨慎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大学(高等教育)并不会足够大,或足够快地改变自己的方向”[5]。但是,从历史上看,“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学应予完成的使命,“大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大学具有塑造社会的能力”,大学是“检验许多较为重要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原理的场所”。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说道:“在这个新的世纪,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采纳一个听起来很抽象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且为了全世界人们把这个观念变成现实。”把这个抽象的观念变成现实,并且提升个体和社会为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而工作的能力,其实是一件教育事业。人类需要大学加入这一事业。“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既是大学的机会,也是挑战。该“十年”为各级各类教育都提供了“舞台”。在这样一个知识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上,高深知识和研究越来越与个人、社会和国家在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2],大学也必须与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认真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注释:

  ①“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UNESCO,Page29—32.

  参考文献:

  [1]Orr,D W,Earth in mind,Island Press,1994.

  [2]Daphne de Rebello,The Rol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AU.

  [3]Tarah S.A.Wright,Definitions and frameworks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Vol.3 No.3,pp,203-220.

  [4]Luis Velazquez et al.,Deterring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Vol.6,No.4,pp.383—391.

  [5]Cortese,A D.,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The University as a Model of Sustainability,Boston.Second Nature.

  [6]Orr,D W.,The Problem of Education.The Campus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7]Walter Leal Filho.,Dealing with misconceptions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Vol.1,No.1,pp.9—19.

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论文

2.关于高校教育论文参考

3.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选择论文

4.高校教育论文参考范文精选

261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