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素质教育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的行动,应是靠多方面的行动,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

  摘要:素质教育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本文从小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及锻炼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体育锻炼

  目前家长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知之甚少,根本无暇顾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少家长仍顾着送孩子上各类补习班怕输在起跑线上而忽视小学生的身体锻炼,学习成绩才是王道。更有甚者认为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不如让孩子多做一道练习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有关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考试更容易得高分。下面笔者就学习和锻炼的问题从体育教学方面谈一下观点。供参考。

  一、小学生体质现状及成因

  据全国青少年体育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余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滑,小学阶段(7~12岁)少年儿童的体质令人担忧,集中表现为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小胖墩”、“小眼镜”日渐成为常态,学生心肺功能的指标持续下降。这说明加强孩子们的体育锻炼不但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受受整个社会经济及教育形势的影响,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上的要求,出于对孩子“爱”的角度,弱化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肥胖、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二、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运动心理学中心主管特伦特・皮特里和其他研究人员以得克萨斯州5所中学的1200多名学生为对象,探寻强健身体与考试高分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孩子身体越强健,考试分数越高。皮特里说,“我们虽然无法百分百确认强健体魄带来更好的学术表现,但我们能说的是,两者之间有着强烈、可预见性关联。”临床心理学家、美国纽约蒙蒂菲奥里儿童医院助理教授哈希姆也认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只会有益处,身体好的孩子更快乐、自尊心更强、人际关系更好,还有益于学生的认知力和学术表现。但在中国,随着近些年家长收入的增多和孩子数量减少的缘故,出现多位家长来资助呵护一个(二个)学生的现象,并且是倾全力来“打造”,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但小学生要补习,甚至有孩子两岁就给报外语兴趣班的,有孩子4岁就给报钢琴班的,也有的家长一个暑期下来就给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报七个补习班的……凡此种种,孩子被逼得上了一个补习班,接着又跑向另一个补习班,如此来回奔波,疲惫不堪。补习班虽然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却也逼得孩子产生了反感情绪,甚至把孩子身体累垮了。试问,孩子身体垮了,又如何有精力来搞学习?所以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是保证学习的根本所在。总之,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不但要学生有一个好成绩,而且要求有一个好身体。

  三、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

  就目前来说多数国家都把学生的体育锻炼拿上议事日程。像日本日本学校基本每天都有体育课,不管春夏秋冬,体育课一律要求穿短袖T恤和短裤。日本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日本每天锻炼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学生总数四成多。美国也有80%以上青少年(10~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美国家长把体育看成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提出了素质教育推动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呼声”。

  1、帮助小学生制订体育锻炼的计划。小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怕苦怕累,在体育锻炼上更容易缺乏自觉和毅力。如果教师和家长放松督促,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必然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商定一个详细的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规定每天锻炼的次数和具体时间,如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每天下午放学后打乒乓球等。

  2、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是开展多种多样,丰富有趣,有益身心的校内性体育活动,如象征性的短跑,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校外体育活动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等有重要的意义。爬山、野营、郊游都是很好的选择。二是由于条件的改善,愈来愈多的孩子在两代人的庇护下娇生惯养,渐渐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对于体育锻炼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首先必须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因此家长的耐心必不可少。只要家长能够下上功夫,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就一定能够参加培养起终生体育习惯。

  3、要创造条件以保障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切习惯的形成都要有相应的条件为基础,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亦是如此。其一,社会、学校、家庭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支持小学生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其二,在场地器材的保障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只有硬件达到了一定水平,才有可能让小学生有场地可动、有器材可用。学校也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培训家长,以便在节假或平时由家长监督,帮助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1、保持锻炼的连续性。只有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锻炼时间、次数、负荷的连续性,才能获得体育锻炼的良好作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且已经增强的体质也会下降。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需要在不断坚持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和巩固。

  2、遵循循序渐进。一是小学生机体对各种体育锻炼项目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锻炼时要根据身体的不同发育水平制定运动量、动作难度和复杂性可衔接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二是运动和休息要适当交替。体育锻炼过程中的适当休息不仅可以避免生理功能的超限负荷,而且可以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性创伤的发生。但休息时间过长,又会使调动起来的机体高度活动水平下降,以后再开始运动时惰性增大,所以,每次休息的时间要适宜。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要求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创造出高超的成绩。所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让孩子参与体育锻炼非常必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262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