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2)

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

  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篇二

  《关于高职生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对于高职生文化基础素质的参次不齐,如何培养高职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注重高职生的养成教育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为高职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制定评价制度等途径使养成教育有效实施。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养成教育;重要性;途径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协同教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学习训练,全面培养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综合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健康成长的教育。[1]其养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生态性过程。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成长。

  当前不少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虚伪,不讲诚信,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因此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高职生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就会成为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相反,坏习惯不有效遏制,一旦养成,则贻误终生。养成教育就是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高职生的认知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感、磨练他们的意志、坚定他们的信念、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因此,我们要教育和引导高职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培养高职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抓好高职生的养成教育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今有些高职生自我表现意识强烈.注重权利和权力.轻视义务和责任,自律能力欠缺,道德法制观念弱;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如对某些社会现象是非、美丑辨别不清,追求高消费和时髦的生活方式;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追求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注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缺少团结协作的精神;迷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录像,上“网吧”、“迪吧”,夜不归宿,模仿不良行为,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此不尽人意?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多年来养成教育的缺失。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养成教育在高职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养成教育通俗地说,就是高职生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习得之过程。所谓习惯是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用意志去控制的行为就是习惯,这是一种力量的所在。因此,高职生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而且习惯一旦养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可以内化成为高职生向善发展的精神动力.这也就从根本上提高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高职业院校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国家政策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应此为出发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该为此服务。当前有的高职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自律能力欠缺。从一些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少刚毕业的高职生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人际关系紧张,很难与人合作,功利意识突出,不能脚踏实地的做事,喜欢耍小聪明这样的人很难为企业带来价值,有时还会为企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企业不愿意使用他们.也不愿意培养他们。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力。这既是学生做事的能力,也是学生为人的本领。这是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必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因此,养成教育是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

  三、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养成教育应立足于时代.立足于高职生与其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采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1.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对高职生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真一.优化社会环境。高职生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受到先进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没落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侵蚀。因此,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德育环境建设,净化和优化高职生的周边环境,创设有利于高职生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其二,抵制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大众传媒对高职生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判断是非好恶的标准、为自己人生准确定位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各种不同意义的信息未加区分和筛选地呈现在高职生面前,使他们难以辨别良莠。其三,引导高职生正确地择友。他们的交往会从学校、家庭扩展到社会,加入到社会不同的群体之中。这种群体与学校中的正式群体不同,这种群体是在情投意合的基础上自愿结成的非正式社会群体,是自发的、没有形式化组织的群体。它以人们之间的性格、指向、兴趣、感情等心理的、精神的因素为基础,因此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吸引力,对高职生的成长影响极大。由于高职生身心各方面都尚未成熟,同什么人来往,参加何种群体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这种交往由于彼此年龄相仿,又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感情纽带较牢固,一般不易摆脱,对其成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高职生的社会交往,既不应一概否定,又不能任其自由存在和发展,而应当有意识地指导高职生正确地择友和发展朋友交往。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对高职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功能,它能影响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净化高职生的心灵,培育高职生健全的人格与情趣:能够提高高职生的文化品位,促进高职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比如开展征集警示语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写出警示语,并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初稿,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自我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同时在交流中,讲明自己作品的目的、含义,又能起到互相教育的作用,再选出优秀作品制作成警示牌,使全校学生得到教育。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活动,开办“好习惯连锁店”等。通过校园这些文化活动,吸引高职生主动参与.使高职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才能和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而言,要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认识自身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3.制定评价制度

  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它可以使教育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及时预防和纠正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偏差,保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保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同时能够有力地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高职生在受教育中创造性地学习与提高。因此在对高职生进行常规宣传之后,要建立和健全与养成教育全面落实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评价技术,要强调高职生内在素质、体现创新精神。通过制定“自评一生评一师评”的评价制度,督促高职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高职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哉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职生养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2.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

3.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毕业论文

4.有关高中生养成教育论文

263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