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学校艺术教育浅述论文(2)

学校艺术教育浅述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学校艺术教育浅述论文

  学校艺术教育浅述论文篇二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艺术教育以全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美、鉴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则是要求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树立观念;形成作用;深化发展

  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全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美、鉴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是现代艺术教育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则是要求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之一。何以使学校艺术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呢?本文就此做了具体论述。

  学校艺术教育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就是除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外,还具有学科特点的审美功能。艺术教育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必定是通过学生审美功能来体现的。比如:通过美的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平衡感情,它能使学生在品德、智慧、性情、情趣等方面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但是,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现象。

  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无疑给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也可看到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学校艺术教育施教者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对当前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进行改革,除要改革前面谈到的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一些问题外,还应进行如下的一些思考。

  一、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观念

  艺术教育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独立的一项教育。别林斯基说过: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二者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可见,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教育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式去认识观察自然,品味体验社会、探索拼搏人生,也要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和发现这一切。其次,充分地认识到艺术教育的评价重在感受,而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是一种技术教育。它的教学过程比教学结果更为愉快和轻松,并不象数理化教学中,1+1有必定的结果,否则就是不对。艺术在其审美和欣赏过程中,允许存在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的存在。人们心目中对艺术品的感受要比文字、音符、线条、色彩等的技术表现形式要重要和优先。再次,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情感介入为标准,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而非艺术专业人才。让学生,学生家长以至整个社会共同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具体的教育中,教育者以情感教育为标准,充分挖掘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创作者的情感体验,对受教育者达到净化培养高尚情感的作用。克服那种生硬强制的去面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智的分析和粗暴的灌输,一定要在丰富情感的依托下对艺术真、善、美进行感知和理解。

  二、艺术教育对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等方面。①学校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欣赏好的艺术作品能产生愉悦的情感,而情感是生命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促成身体素质正常发育的内部动因。②艺术教育能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艺术表现形式的广泛性和欣赏艺术作品时情操的陶冶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正确理解,使学生克服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激昂有力的声音,使人感到在不幸的遭遇中,与命运做斗争的坚强毅力,学生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增强自己对生活的信心和决心。③艺术教育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的特点就是在美的享受中完成教育功能。在当代教育中,人们普遍地使用音乐、教学挂图的形式来完成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把一些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加入一些情感的色彩,使教学收效明显提高。④艺术教育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借助一些有效的表现形式,塑造一些艺术形象,让学生分辨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高尚与低俗,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健康的品德修养、良好的思想情操。⑤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就会无动于衷”。艺术以其表现形式的美感,振奋人们精神,提高审美情趣。⑥艺术教育促进劳动素质的提高,艺术总是以一定的表现出色来完成。这种表现形式又常常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如雕塑、手工以及音乐上器乐的表现常常是通过长久的苦练才能对工具的表现达到运用自如。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⑦艺术教育促进交往素质的提高,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人与团体的关系,团体与团关系无不是通过交往来完成的。艺术教育让学生进入社会,开办各种形式的演唱会,美术作品展览,是锻炼学生交往素质的良好途径。总之,艺术教育是人综合能力的教育,它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艺术教育与各学科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艺术教育只有和其他学科紧密配合起来,才能使教育更趋完善。加快改革现在艺术课类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全面、全程、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学生素质培养,调整课堂教学脱离和其他学科的相配合的单调、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其他课类的教学也充分运用艺术课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如上英语课时的板书设计,教师对单词的发音如能以音乐这样美妙的发音以激发学生视觉和听觉,使学生在美的享受的过程中完成对本课时的学习。再如,艺术课与地理中直观教学的结合,幻灯片里沙漠的荒垦以及恶劣的气候,满天的黄土黄沙来讲述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化学课上新生物的色彩变化,数学课上线条的运用,都能渗透到艺术教育中,从而技术学生的素质。将艺术教育贯输在各个学科之中,这是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全面实施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发展前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要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从观念到形式上也必须进行改革,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以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校艺术教育浅述论文相关文章:

1.学校艺术教育浅谈论文

2.浅谈小学艺术论文范文

3.浅谈中国艺术教育论文

4.浅谈高中艺术教育论文

271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