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幼儿园个性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幼儿园个性教育论文篇二

  《幼儿个性教育》

  [摘要] 幼儿的个性是生理机制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才会塑造出这种特殊的良好品质,才会为幼儿的成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笔者对幼儿性格塑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性格 塑造 个性教育

  研究和提倡学前个性教育,培养和保护儿童的个性意识和独特个性,其真正意义就在于释放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个性是人的生理机制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品质,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意志和性格等成分构成的复杂的整合体。良好的性格是成功个性的决定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去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呢?

  一、热爱幼儿,以爱塑“性”

  热爱幼儿既是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也是培养幼儿性格的一种教育力量。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和幼儿之间没有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响应,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孩子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向师性”。他们不仅把老师当作模仿的榜样,而且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评价,并把这种评价视为全体乃至社会对他的评价。我们平时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一个幼儿捡到一支铅笔交给你,这时候我们往往会说:“拿过来吧,一会儿问问是谁的”等。如此轻描淡写,此时幼儿会想,反正捡到东西交与不交都是同样的结果,那么,等他再捡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时也不会再交了。如果我们把这些事积累起来,适时地加以表扬,那样幼儿才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评价感,激发出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同样学习上也是如此,幼儿和教师每天发生这种交际关系,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孩子产生相应的情感,使他们形成关心人、照顾人、理解人的良好品质,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反之,则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在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会进一步形成病态性格。

  二、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的是言行跟内心一致,幼儿诚实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幼儿说真话,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不私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东西要归还,拾了东西要交还给别人等。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要培养孩子的诚实性格,首先,成人之间、成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真诚和相互信任的。成人对幼儿应当是真诚的,不能认为他们是年幼无知而可以随意哄骗或许下诺言而不兑现。古代有“曾子杀猪”的故事,说明了曾子的做法使他和孩子之间保持了真诚和信任的关系。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也应当这样做。不仅教师对幼儿应当真诚,教师与其他成人的关系也应真诚,以便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教师对孩子真诚,幼儿才会信任老师,才能形成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诚实的品格。其次,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处理幼儿的过失。幼儿愿听成人的话,愿意按成人的指示去行动,逐渐形成良好习惯。但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容易导致幼儿说谎。如对待幼儿的过失,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再次,满足幼儿合理的愿望和要求。教师对幼儿提出的合理愿望和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不能满足时也须说明理由。如果过分严厉限制,容易造成幼儿说谎或背着成人干坏事。总之,要以信任和爱护的态度,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讲解这种行为的错误及后果,鼓励幼儿改正。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故事、童话等形式对幼儿灌输正确的行为方式,否定错误的行为方式。

  三、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的是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是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从小进行培养。

  培养幼儿勇敢的性格,就是要培养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说话和表演,敢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其他各种活动;在黑暗处听到大的声音或遇到雪雨天气不惊慌、不害怕。能克服种种困难,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成人的榜样作用和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培养。例如,孩子的父亲是个勇敢和自信的人,他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便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至于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指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地指责、嘲笑和恐吓幼儿,以免造成幼儿事事胆怯、畏缩的心理。

  其次,为幼儿创造勇敢品质实践与练习的机会。幼儿的任何优良品质,都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来形成,勇敢的品质也不例外。为此,教师应为幼儿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从事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幼儿克服困难,冷静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教师可以做多种示范和讲解,来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并且经常给以鼓励和赞扬,逐步培养其勇敢的品质。

  最后,运用文艺作品中勇敢的行为教育幼儿。教师在介绍事例时,要突出勇敢行为,同时重视帮助幼儿分清勇敢与鲁莽,使幼儿将勇敢精神和小心谨慎结合起来。

  四、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活泼开朗的外向性格指的是个体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表现得积极、活跃的兴趣,敢于尝试和探索,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愿意和人交往,愿意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等方面。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合理教育的产物,需要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首先,要保护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身体与智力的良好发展是形成活泼开朗性格的保障。所以,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提供必要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体质健壮。

  其次,要关心热爱幼儿。幼儿非常期望自己是被人重视的。如果成人能给予满足,他们会奋发向上,愉快而活泼。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成人要尽力使幼儿感觉到老师是注意自己、爱自己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尽量使幼儿无论是身体接触,还是语言接触,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最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师对幼儿的各种行为有一定的要求,却不苛刻与粗暴地对待幼儿,就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保持愉快的心境。在集体生活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积极调动每个幼儿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满足,看到自己力量,从而形成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性格。

  五、幼儿性格塑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幼儿性格塑造的过程中的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1.幼儿性格塑造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实体,并没有专门的教育领域,它要贯穿于教育和生活的全过程。

  2.教师要不断加强幼儿性格塑造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好幼儿的个性中的性格特点,使之成立为幼儿人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良好资源。

  3.加大“家园合作”力度,加大对家长的培训交流工作力度,开发利用好家长及家庭在塑造幼儿良好性格的巨大优势。

  4.教师本人要具备良好的性格品质。

  5.对于孩子的不良的性格,我们要针对这些性格缺陷对症下药,及时矫正,使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

  幼儿的个性是生理机制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才会塑造出这种特殊的良好品质,才会为幼儿的成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看过“幼儿园个性教育论文”的人还看了:

1.精选幼儿教育教师论文

2.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3.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

4.幼儿园教育经验论文

5.幼儿园生活教育探究论文

6.幼儿园快乐教育论文

27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