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学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中国的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我们应致力于高等教育学之强本固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学从稚嫩走向成熟,从经验走向科学,增强高等教育学认识与引领高等教育实践的功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学的论文范文一: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速度与指导教师队伍不匹配、分布呈现区域非均衡化状态,而且层级结构不尽合理。这就需要稳定授权点发展速度,提高学位点质量,加强中西部地区授权点建设,促进学位授权点的层级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建设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亦受到关注和重视。潘愈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在1984年的出版标志着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与博士学位点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截止2010年8月,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达到了90个和18个[3]。目前,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建议采用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一、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点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问题的研究。美国教育学家GaryMalaney对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KatherineAReynolds研究了与高等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建议。谢桂华、何英惠、萧琳、黄光荣研究了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与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张蕾娜、余帆研究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高耀明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均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培养质量严重滑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三大困境。包水梅分别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典型案例,研究比较了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异同,指出美国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根本的策略对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问题的研究。邱均平2010年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4年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4-2015)》均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概况进行了研究。罗云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不均衡性,指出优势地区要“能量外溢”,劣势地区要盘活“内在存量”。许艳与肖莉分别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分布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周小晓以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为例研究了现有高等教育学专业核心知识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等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现状

  经过了拨乱反正时期、全面体制改革时期、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与教育政策转型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2],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一)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不断增加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于1978年5月27日正式成立。随后,北京大学与原华中理工大学亦相继成立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被确立。1981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的实施,我国开始了第一批学位授权。1984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厦门大学设立,研究方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与比较高等教育。1986年厦门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授予学位点。同年,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亦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学位点[1]。以此为开端,中国高等教育学博士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90个,博士学位授权达到16个。尤其是在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1990-2003年)和教育政策的转型时期(2003-2010年)[2],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快速增加。仅在1990-2003年期间,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增加29个,达到3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5个,达到6个。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一方面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学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就业难等问题。

  (二)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1981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招收了我国国内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3年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招收第一届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4人。1986年厦门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别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授予学位点和硕士授权学位点,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得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授权,即高等教育学专业可以招生)。以此为开端,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85-1989年共招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75人,而1990-2002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12人,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达到89人。尤其是2003-2010年的教育政策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招生速度进一步增加,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扩大到了6464人,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增加到了383人。可见,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

  (三)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授权学位授权点分布的区域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呈现东中西部梯度状态。随着1984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厦门大学的建立,东部和中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便逐步申报和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1985-1989年新增4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3个分布在东部地区,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仅有华中科技大学这个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获得了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而新增的唯一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仅仅为东部地区的厦门大学。1990-2003年中国新增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其中16个分布在东部地区,占55%;10个分布在中部,占34%;3个分布在西部,占11%;而此期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5个,其中4个分布于东部,仅有1个分布在中部地区[3]。2003-2010年中国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其中26个分布在东部地区,占46%;15个分布在中部地区,占27%;15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27%。在此期间,新增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5个分布在东部地区、3个分布在中部与2个分布在西部。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学位点不断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向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转移。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速度与指导教师队伍不匹配

  尽管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迅速,而作为决定学位授权点质量的核心因素即指导教师队伍与之不匹配。尤其是,近些年新授权的学位点,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相对不足,指导教师很多是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或高等院校管理人员转行从事高等教育学教学研究。同时,设在工科院校的学位授权点,兼职指导教师比例较大。另外,一批设立较早的学位授权点的著名学者已经退居二线,而新加入指导教师队伍的年轻学者尚需在教学方面进行锻炼,理论研究素养亦待培养,指导能力亟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的区域非均衡性

  学位授权点的区域分布结构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分布存在严重的区域非均衡性。从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看,截止2010年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在东部地区46个,占51.11%;中部地区26个,占28.89%;西部地区18个,占20%。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截止2010年达到16个,其中东部地区10个,占62.5%;中部地区4个,占25%;西部地区2个,占12.5%。可见,与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相似,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分布呈现出自东部向中西部递减式分布。这就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教育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学学位的布局。

  (三)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层级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层级结构,是指基于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对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和程度不同,学位授权点培养的人才接受的相应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同而形成的硕士学位点与博士学位点层次构成状况。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学位授予权点的比在1993年最低,仅为2∶1。在1995年实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扩招政策后,1996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快速发展的拐点,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比例达到了5.63∶1,相应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层级结构基本达到14.5∶1。这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层级结构10∶1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层级结构过高。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速度过快,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合理发展和学科发展,而且造成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相比于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难度更大。

  四、提升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的建议

  (一)稳定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速度,提高学位点质量

  鉴于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速度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匹配,建议一方面要重视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加强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培养工作,努力在学术环境、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为指导教师创造方便条件,以利于其专注于教学与学术研究,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动性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鉴于部分学位授权点的师资质量相对较弱,建议采取和推行集体指导和联合指导研究生制度,由三位指导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或以本校指导教师为主体吸收一定的校外、国外的学者组成指导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间知识、能力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使研究生同时汲取各个导师的专长,掌握前沿的研究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指导教师小组在交流中不断学习,相互促进,创新能力亦能够不断提高。

  (二)加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建设

  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分布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建议实施“梯度推移”策略,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这就需要首先发挥东部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学学位建设上的高梯度优势,将其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研究能力通过联合指导制度的建立辐射到中西部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亦可以建立东部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学学位建设帮扶制度与机制,形成东部发达地区学位点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对中西部学位点建设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建立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学科研成果共享机制,促使东部发达地区学位点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促进中西部低梯度地区学位点的发展,并不断提高学位点的质量。此外,建议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针对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的非均衡性,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学位点分布的均衡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区域公平。

  (三)促进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的层级结构合理化

  鉴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层级结构不尽合理,导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相比较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较难,而且升入博士研究生亦较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审批中合理安排博士学位点与硕士学位点的比例关系,并通过相应的教育政策予以引导,从而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层级结构,这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广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97-703.

  高等教育学的论文范文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学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学科,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我国高等教育学基于经典学科理论的框架下演变发展而来,但是在建设和研究高等教育学学科方面具有显著特色。本文将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常见问题作为论述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专门学科建设的环境背景,以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概念理论为着眼点,论述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及对策,以期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研究取向;学科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从教育领域范畴内独立出来,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多,这其中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最为明显。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学术热点课题,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始终是作为同一个问题在研究讨论,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起初就被列为单独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意识较强。

  (一)理论研究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上,不注重理论体系的研究会导致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需要向脱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应立足于现实需要,理论研究服务于具体实际问题的需要,加强热点问题的研究,注意现实问题实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研究思考。

  (二)问题研究

  赞同问题研究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项专门的学科,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教育中的矛盾、困难和疑惑,帮助人们增加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的重视,不必过分强调构建一个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其建立一个不成熟的体系,不如解决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断修改论证研究中的某些理论。

  (三)研究问题与构建体系并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问题研究和构建体系的观点进行的综合与折中,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在研究目标上应该坚持二者兼顾的原则,不断的研究问题,创新理论。努力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以及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醒方法论指导。研究理论是途径,解决问题是目的,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理论的源泉。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

  许多研究学者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自诞生之时广大学者就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等问题上进行了讨论研究,尤其是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促进高等教育学里理论不断进步。

  (一)学科建制

  高等教育学一直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学者的攻克对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与国外相比,起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将高等教育学从教育学的范畴内剥离出来,最终扩大到国家学科专门目录,以教育学下的分支专业合法存在,许多师范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增设了博士点、硕士点,加大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力度。我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高潮、成熟以及理论成果几个阶段,最终被确立为专门学科,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仍不够完善,在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上仍需要不断研究和修改。

  (二)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从来都具有专门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得以存在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许多研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应该是基于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索与总结高等教育的深刻意义,促进高等人才素质的提高。将以上观点进行综合整理后不难发现,各学者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存在异议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即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其本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高等教育学的内容与分支上仍具有争议,有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学建设中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较为重要,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规律更重要。当今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将高等教育学编织成一个动态的、科学的、多元的系统,其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因素,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改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就高等教育学的教育目标而言,在学术界存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综合考社社会需求,以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水平、教育资源等为基础,避免因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条件由于高等教育低下而下降。同时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面思维,减少社会功利性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品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为高等教育学教课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二)树立长期人才培养战略意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此,应树立人才兴国战略意识,从高校入手实施。有观点认为专业和综合知识相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此一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提高其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其专业水平。高等教育应该将培养专业人才与提高公民素质相结合,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人才,实现全社会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将出现专业人才与综合素质人才共同培养的全方位培养模式。依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参考:调整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实施社会教学,增加社会实践,增强理论基础的同时,全面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重点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试点,推广本硕连读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实现高等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战略是发展与竞争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远问题,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用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探析—跨学科的视角[D].汕头:汕头大学,2006.

  [2]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5(6):54-59.

  [3]黄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研究[J].考试周刊,2015(53):147.

  [4]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述评[J].江西教育科研,2005(7):25-28.

  [5]刘小强.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6(3):12-14.


高等教育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等教育学论文

2.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3.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4.高等教育论文

5.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99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