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一:高校创新教育思考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1版)G4/G7教育类排名前十的学术期刊2012年全年所刊载的以“创新”为关键字的论文224篇,并把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十类,可得到以数量为序依次是:国家创新政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协同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的文化视角、党建创新、德育创新、创新与创业、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的本体研究以及国外高校创新经验。基于此,可以总结出中国高校创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不足;创新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本人缺乏创新性。

  关键词:创新;高校;教育

  1创新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创新教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于1996年9月正式将创造学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成为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先锋。该校的庄寿强教授指导了中国第一个创造学硕士和创造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都先后开设了教授创新技法的课程。第二,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层出不穷。目前中国高校使用率较高的教材有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的专著《普通创造学》,杨乃定主编的《创造学教程:创新教育系列教材》,甘自恒编写的《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以及肖云龙编写的《创造学基础教程》等。第三,成功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大量发表学术论文。学术会议以2008年10月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为例,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人,来自全国20个省市63所高校。近年来创新研究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至于学术论文,2003年关于创新和创造的论文数量就已经达到两万多篇。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创新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论文成果的数量更是在不断攀升。

  2近年来我国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成为中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该年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部分G4/G7教育类对321种期刊进行了排位,其中影响因子排位靠前的除了《外语界》和《外语教育与实践》等语言学类期刊以及《开放教育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计算机科学类期刊,多为综合类的教育期刊。其中排名前十位的是:《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对这些期刊2012年度刊登的论文中关键字为“创新”的224篇进行统计。其中,关于国家创新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论文最多,分别为42篇和41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宣传和解释国家创新政策的论文题目中大量出现“推进”“推动”“培养”“深化”“推进”“加快”“注重”“坚持”“提升”“致力”“开展”等,与“创新”和“创造”相搭配,辅以“不断”、“着力”“切实”“主动”“大力”“扎实”“努力”等积极形容词,比如:《着力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特色创新主线,推动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务实进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等,着力表现国家政策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力度。其中,有两个文献被多次提及和引用,分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论文则探讨了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订单式培养模式、4444工学结合培养模式、Sk-Tech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培养模式、主线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女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型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关于协同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的文化视角的论文分别为28篇、27篇、25篇和21篇。协同创新类的论文涵盖政校行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创新系统、产学研用结合、科教结合、社会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结合、协同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农林高校和农村建设等问题。教学创新则讨论了创新教师的培养、教学创新与教学效能、实践实验和实训教学、课堂教学、创造性作业和创新教学法等。管理制度创新的论文提出了学术制度、科研管理、系部工作考核、后勤保障、研究生招生与教育中的创新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创新的论文则集中在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企文化对接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三个问题上。

  3我国创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创新教育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论文成果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也就是关于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的狭义创新科学研究的论文仅有8篇,这8篇文章论及创新的动机、数字化对创新能力的激励、创新能力的测量和地区差异比较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年龄结构分析等,对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却只占224篇论文总数的3.6%。反映出创新教育研究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综合分析,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有着以下“软肋”。

  3.1创新科学的本体研究不足

  由于创新活动是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创新”这一概念的定义千差万别,创新科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学院等学校把创新科学作为独立学科开设,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作为MBA课程,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作为工程学课程,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富勒敦分校等作为心理学课程,佐治亚大学等作为教育学课程。在我国,创新科学究竟位于整个科学体系的什么位置?创新教育到底应该由哪个系部负责?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把创造学专业列入“交叉学科”门类。关于创新科学的定位,王续琨教授提出,创造学学科内部可分为六个分支: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边缘创造学、应用创造学、分域创造学和隶属创造学,是介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数学、自然科学两大板块之间的交叉学科,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创造学的学科性质。这一框架极大地丰富了创造学理论,同时却让创新教育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这个问题更加无从回答。从这个理论框架来看,各个学科都与创新相关,各个老师都能教学生创新。但是系统接受创新技法训练的人员少而又少,开设创新科学的专门课程障碍重重。

  3.2创新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

  由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制度的导向作用,不顾质量、急功近利的研究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创新科学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创新技法,如头脑风暴法、TRIZ、5W2H设问法、和田12法、统摄法、德尔菲法和戈登法等都是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学者提出来的,不是中国学者的首创。据新华网报道,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担任许多学术活动的评委,发现年轻的研究人员动辄在两三年内发表三四十篇论文!浮躁的论文、没有价值的成果不如不要。”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我们有一位教师8年没有论文和研究成果,但他最终写出较有影响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急功近利的研究不但影响科研质量,而且还容易出现学术造假等不良现象。”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根本无法开展。所谓的“创新”,便只是一个幌子。学术评价一味以SCI为导向,以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字数决定职称晋升和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现象。反映在创造学教育的论文上,就是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少,借用“创新”和“创造”这两个热门词蜻蜓点水地讨论问题的多。

  3.3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本人缺乏创新性

  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智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评鉴力、求证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创造性地教,从教材、教具、案例到教法都应该有新意,需要教师思维活跃、机敏睿智,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数是在注重知识讲授的传统课堂中接受的教育,入职之前,教师资格证考取采用的是纸笔考试,不考察创新能力,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内容也很少与创新相关。入职以后,考核制度也不鼓励老师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发展,教师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局限在学科壁垒之内,“俄罗斯套娃效应”的出现在所难免,导致知识的传承呈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一个怪现象出现了:孩子进入学校之前一个问号,充满好奇和想象,而离开学校之后却变成了一个句号,好奇的火花渐渐地熄灭。姚聪莉和任保平提出,教育分为同质性的和异质性的。同质性教育是将一般智力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人才,异质性教育是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将智力超群的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对于偏才怪才,应该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ededucation),而目前国内高校很难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吴红.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思考[J].学术论坛,2006(2):27~31.

  [2]张海燕.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扬州大学学报.2009(4):14~16.

  [3]王续琨.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34~38.

  [4]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5]丁建洋,王运来.嫁接与自主:日本大学文化的发展逻辑——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文化学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43~50.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创新是指在人们已知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并创造出新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一词的含义比较广泛,并不仅仅是发明创造一件东西,而是一种对思维模式突破的重要举措。创新教育主要是指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摒弃,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之中能够对新知识与新内容进行探索。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之中,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方法有所掌握,并且能够为创新全新的创新人才奠定发展基础。所以,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确定先进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作为主要的内容便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般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主要采取“灌注式”教学法,这种方法不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会阻碍教学的有序发展。但是在新课改下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推动教育变化的重要举措,需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定先进的教学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的基础与保证,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陌生的词语,并对文章的大意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了解。但是要想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则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体会文章所表述的已经,让学生畅谈自己心目之中秋雨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好与坏关系到创新教育发展的优与劣,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由于语文教学内容有所局限,很多教师的课堂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主要采取的方式为默写、听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落后,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会阻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语文教师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变,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望天门山》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将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对每一句话的含义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真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之中要让学生对诗文的基本含义有所理解,并且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掌握。或者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行指导。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联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序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形式,如果在新课改下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则会导致整个教学内容不让乐观。由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方式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创新教学方式出发,将传统教学方式所采取的“灌注式”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将学生机械接受知识,机械记忆内容的方式进行改变,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开展合作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探究教学方式等,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科的魅力有所了解。比如在学习《小摄影师》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相机、DVD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进行记录,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对摄影的过程有所了解,能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经过实践,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四)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创新语文教学

  评价体系是每一个学科需要构建的内容,评价体系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教学目标的重要反映。在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选择多种评价方式,要扩大评价范围,不可仅仅局限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需要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此外,评价体系还需要从学生思维能力入手,不断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并且还要提高评价的力度,给予学生精神以及物质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对创新教育有所认识。

  结语: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体系变革的重要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构建评价体系,以此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创业创新教育论文

2.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3.创造教育论文

4.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参考

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9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