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近代史论文 >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关于鲁迅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关于鲁迅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关于鲁迅

  鲁迅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了解、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人物“鲁迅”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人物“鲁迅”论文篇一:《对鲁迅一生及事迹的评价》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研究鲁迅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鲁迅 生平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文学作品

  l、生平介绍:

  童年时期:

  1881年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他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名叫鲁瑞,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也就是鲁迅13岁那年,他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于是,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此案子最终以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为结果,所以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

  求学时期: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留学日本: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他不仅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其中,在仙台学医过程中,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弃医从文:

  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尝到了作为中国人而处处被歧视的滋味,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鲁迅在看一场电影中,对于那些“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

  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只有数十册。回国任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但鲁迅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讲师。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晚年时期: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

  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数月后,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任中山大学的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自1931年起,鲁迅还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享年55岁,在上海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并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2、重要的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其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而鲁迅在这场运动中,虽说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他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之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我的写作是奉前驱者的命令写的”,而显然鲁迅不是那个前驱者,那么鲁迅的地位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确切说是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作者,给这场运动提供了他自己的独立的思想,提供了特定价值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只是新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部分。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最主要的贡献是发表了一些批判专制的白话文小说,而在其他的方面表现的并不多,而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无论在学术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作为,他们才是这场运动的主角,鲁迅顶多是个重要的配角。

  但是,鲁迅有他的特别的价值,这点绝不能否定,因为新文化运动三个最主要的观念,一个是启蒙主义,一个是民主主义,一个是科学,鲁迅的启蒙主义的态度很清楚,他说“我的写作基本上是启蒙主义”,那么也就是说,鲁迅对启蒙主义持充分的肯定的一个态度,但是在此同时,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当年钱玄同请鲁迅参加五四新青年写作的时候,鲁迅提了两个问题,他说“你们办新青年,目的是要打破那个传统的铁屋子”,但鲁迅也提出怀疑,“这铁屋子是能够打破的,或者能够靠你们的文字笔墨所能够打破的吗?”还问了第二个问题,他说“你们搞启蒙主义,是要唤醒沉睡中的青年,青年被你们唤醒以后你们又不能给他们指出出路,这不是害了青年吗?”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启蒙主义的作用提出了怀疑,他担心搞不好启蒙主义还有副作用,使觉醒的青年为了革命流血甚至牺牲,因此,鲁迅非常自责,他本来可以糊里糊涂过日子,但我把他唤醒了,把神经搞灵敏了,他就更加感受到痛苦,而我却不能给他指出一条出路,我不是做了帮凶吗?由此,可以看出他既支持启蒙主义,肯定启蒙主义的作用,但同时他又对启蒙主义实际有什么作用表示怀疑,虽然他不赞成夸大启蒙主义的作用,但最后他所能做的也还是启蒙主义,这是充满了矛盾的。

  鲁迅对科学的态度,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的一系列著作里就已经谈到他对科学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充分地肯定了科学,他当时有个预言,这个科学思潮传播到中国,传播到东方,将会使中国和东方的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他特别强调科学精神的作用,但是于此同时,他又提出来,如果把科学,包括科学理性推到极端成为一种科学崇拜,那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弊病,而对于物质的发展,鲁迅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来,如果物质发展到极端,以富裕为文明的标准,鲁迅认为也会产生非常巨大的问题,所以他对科学,对物质这个东西也是既坚持又质疑的。

  对民主也一样,鲁迅一方面充分地肯定了民主的作用,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这样一个民主,他认为这样一种民主传统反对专制主义是极为重要的,但同时他说这个民主是讲少数服从多数,但如果把民主绝对化,它就可能会形成多数对少数的压迫,所以他强调仅仅有民主还不行,必须有自由,而且特别要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民主不和自由相结合的话,他可能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由此,我们看出鲁迅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不是简单地二元对立,而是完全跳出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科学、非科学,理性、非理性,物质、精神,多数、少数,民主、自由这样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在同时一起进行考察,在两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思想逐渐升华,而在质疑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和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巨大的痛苦。

  所以,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不是一个主将,但他却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为这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3、主要文学作品: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说: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但并未放弃小说的创作,也写了一些小说,有名的有鲁迅后期小说结集本《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出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正如鲁迅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与前期有明显的区别,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其中小说的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说明创作还是比较的成功的。

  杂文: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他的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等。

  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有《朝花夕拾》和《野草》,前者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其中有名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诗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如留学日本时作的《自题小像》中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四一二事变》一诗,写出乱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为之动容;1922年创作《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描述文学创作路上呕心沥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而且相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鲁迅的诗歌在当代被引用的频率很高,如“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題三义塔》),是常被中共官员引用来表示对台和解的名句,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常被引用以自况。

  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前期他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特点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其它: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此外还有《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存世。

  l评价:

  对于鲁迅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的普遍率都很高。

  正面评价:

  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而且大多数人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

  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典型因政治需要而高度赞扬鲁迅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且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为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而且他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

  负面评价:

  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为他睚眦必报,喜好争论。

  批评尤为激烈是苏雪林,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学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1979年钱钟书在美国表示:“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适宜写‘短气’(Short-winded)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李敖认为鲁迅在中国大陆被过分高估:“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但是魯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第一个,他的杂文是受日本语法影响,显得不夠成熟;第二个,他杂文里面情绪表达太多,真正的资料部分并不多,显得苍白无力。

  结束语:

  总之,鲁迅作为中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仍然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发展都作出了自己不可磨没的贡献,虽然也有人对其有负面的评价,但功大于过,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评判。

  中国近代史人物“鲁迅”论文篇二:《刍议鲁迅的呐喊及其语体色彩》

  关键词:呐喊人格精神语体色彩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细读鲁迅先生的呐喊有着特别的历史背景。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这个背景及其呐喊。

  鲁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细读鲁迅先生动活泼的呐喊,有着特别的历史背景。只有把他的呐喊放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背景之下,才能真正体会他的生命力和价值。

  鲁迅的呐喊是带有明显的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功利色彩的。我们知道他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将崩溃、人民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他丝毫没有半点超脱,而是全身心地站在被压迫阶级和阶层一边,以自己的博学和睿智,发出呐喊。举凡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批判;对段其瑞执政府的凶残的抗争;对国民党反动政府“攮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鞭笞;对帮闲帮忙文人的痛斥;对中国农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呼唤;乃至对封建道德旧思想旧文学的扫荡,无一不是立足于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无一不是立足于劝醒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努力奋起的。而对于压迫阶级剥削阶级,鲁迅总是无情地撕破他们的嘴脸,绝不抱任何幻想,不相信他们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鲁迅的人格精神也是受人敬仰的。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即是他的人格精神的极好写照。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以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的眼光褒奖“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中国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种评价虽然有所溢美,但也包含了对鲁迅人格精神的精确把握。另外,鲁迅实在是“以刚进取”,宁折不弯,至死不宽恕他的敌人。鲁迅一向是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崇尚的是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的态度。

  鲁迅在现代中国此起彼伏,此伏彼起的命运遭际,在他的立足点与人格精神就可悟其之大概。一般来说,在阶级斗争激烈,敌我阵线分明,社会动荡不安,新旧制度替换之时,时代更多地是呼唤那些敢怒、敢骂、敢斗、敢打的“英雄”之举,而对那些讲“和”、讲“仁”讲“中庸”的作法视若敝履;相反,在社会或政治需要稳定、和谐、融洽之日,即使有矛盾有斗争,为使其不激化以妨碍大局,影响有关的统治阶级的利益。相应的政权组织也会以“和”为贵,“仁”为好,“中庸”为德,而对那些敢怒、敢骂、敢斗、敢打的作法,轻则约之以礼,重则绳之以法。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还有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说法,这个千年的古训实在是概括出了国家、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基本运动曲线模型。鲁迅正是这个运动曲线模型“驰”极的精神象征。

  鲁迅先生呐喊的语体色彩也是别致的。我们知道,他的呐喊,除了小说、散文、散文诗以及大量的杂文等体式的不同,更主要的是他的思想常常包裹在一种教文化的叙述、描写、议论当中,加上当时的环境恶劣,他不得不用了“曲笔”,讽刺、幽默、反语、夸张、象征,应有尽有,以致使人不易一目了然,熟记在心的。人们想要倾听他的呐喊,理解他的呐喊,就得花时间,花气力。《鲁迅全集》煌煌十六巨册,精华虽然比比皆是,但毕竟让人在心理上首先感到畏难。对鲁迅先生的呐喊的理解,就像对大量的公理,定律的推算、演绎、验证。

  尽管鲁迅先生的文章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已经是精炼得不能再精炼了,但是,毕竟又太繁复。因此,要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便于子孙后代铭记的格言,我们实在可以仿效某些语体新编一本《呐喊》,与之一样的语录体,一样的结论式,一样的警句格言式。这或许可以成为普及鲁迅的最佳方式也难说。

  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视鲁迅式人物于痛恨之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让人费解,但究其根本,也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似乎有所复古。遇到痛苦就迷茫,比如我们搞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它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但这中间种种政策的出台,如物价全面放开,就不乏怨言,就渴望稳定,就要考虑承受能力的问题。对待别人,就要考虑利害关系的问题。而鲁迅则不然,从不去考虑利害关系的问题,而是或仇或友,或对或错,言之所及,当事人有的还在或当事人不在而其后人在,难免纠缠绕结,恩恩怨怨。他的呐喊既不能作为乱世的福音,也不能作为盛世的福音,他自谓是“投枪、匕首”,锋芒毕露,不留面子,不免让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更何况中国人向以“柔”为“和”,以“刚”为“烈”,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搞经济方面-----广结关系,和气生财,因此,出现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我认为,鲁迅先生的呐喊,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部分,它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将不断地启迪我们。

  参考文献:

  [1]伦海.论鲁迅精神[A].新视野1989.2.15.

  [2]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M].毛泽东选集.(3)

  [3]鲁迅.呐喊[A].

  中国近代史人物“鲁迅”论文篇三:《试谈鲁迅小说人物》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人物 形象 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从现实中走来,生动跳跃,充满时代特征和社会印痕,能给读者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时代主题的认识,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陈士诚的“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的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震荡;魏连殳的突然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临死之前却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这些描写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人物命运许多都很暗淡,但读者读了并不郁闷颓废,一幅幅真实反映某个时期某些不同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画面凸显出来,作家的文风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现。

  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深刻剖析了一个时代,而在这个封建势力日趋崩溃的时代里,旧的东西在作垂死挣扎,但谁也挡不住滚滚的历史车轮,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民众灾难重重而尚未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怀疑与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对农民寄予殷切的希望。小说里的农民形象虽然落后仍保持坚韧的性格,深厚的蕴藏着一种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几种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风云中淋漓尽致显现出来。

  一、旧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有新旧知识分子之分,“狂人”则在旧知识分子之列。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简单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小说一开始写出“狂人”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而且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这是以前从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和“狂人”一样类型的是《长明灯》里的试图吹熄“不灭之灯”的疯子“灯和塔”,在旧社会是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经在杂感里欢呼过“塔”的倒掉,又在小说里期待着“灯‘的熄灭,他再一次选中疯子作为启发人们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不断地传出”熄掉它吧“的呼声;虽然疯子最后还是被禁闭起来,然而他的”我放火“的叫喊已经广泛传播,加上孩子们的歌唱,由后一代把这个任务接受过来了。《长明灯》里的歌声和《药》里夏瑜坟上的花环都是作者希望的寄与。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写了《孔乙己》。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思想铸就了孔乙己“读书人”的自尊的性格。而另一方面又使他受到最残酷的打击和冷淡的待遇。他的性格、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践踏、蹂躏、摧残。咸亨酒店的环境,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里边是穿长衫的人要酒要菜,座着慢慢的吃喝;柜台外面则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劳动者。而孔乙己的特殊就在于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已经失去踱进房子里去的资格,仍然没有忘记“读书人”的身份,又不肯脱下又脏又破的长衫,又不愿与穿短衣的人为伍,最终流为窃賊,却还在声辩“窃书不算偷”。这些细节典型、鲜明、揭示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抨击了封建制度,鞭策了孔乙己的这种性格,反衬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他的精神的戕害,启发人们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作者把孔乙己置身于社会的背景中去考察,既批判又同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拓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孔乙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的读书人和“偷”窃者;更不是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是一个讲诚信、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行为并不是严重的缺陷。他的优点恰恰是那个病态社会不需要的。而这正是鲁迅作品中深刻批判的国民性弱点的主题。

  二、新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虽然多次辗转流离,青年时代的梦一件也没有实现。于是,随波逐流自我放任,无力自拔于那样的生活和思想,于是便又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无所事事。不过,他毕竟奋斗过,毕竟是新知识分子,比孔乙己要进步得多。但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他们注定命运将充满悲剧色彩。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则表现得更加阴郁、冷漠。虽不愤世嫉俗,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对他的流言不绝于耳,失业折磨着他,最终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于“现实”到军伐里去当一个顾问,想完成“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人都趋奉他、颂扬他。他是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嬉笑中独自啃嚼“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

  吕纬甫和魏连殳都是理想和现实的牺牲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意义。   《伤逝》里子君和涓生比较年轻,是“五四”时代的人物比较叛逆,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但是个性解放却又怎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他们沉湎在日常琐事里,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不久也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起一同幻灭。

  在描绘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作者对知识分子不光是同情,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清醒的剖析和揭示: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三、农民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或是受封建残害,或是“空虚”和“动摇”中碌碌无为而毁掉自己。那么,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则是受苦受难、愚昧无知、命运凄苦、逆来顺受,而不想到怎样去改变。这也是读者通常熟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身上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贱”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当时的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不否认,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阿Q的成分”。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塑造了阿Q的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贡献。

  阿Q是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无赖雇农,他去偷静修庵的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以后,没有人再找他打短工,出现了“生计问题”,所以便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短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小偷,他偷萝卜时,表现出了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你……”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那里用得着偷,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对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而于阿Q,他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想如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是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与其说他是一个无赖,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是封建统治把这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末路。他的“违法犯罪”应归咎于社会,他的小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不是十恶不赦。真正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如果广大农民不觉醒起来,不进行一场全面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中,阿Q们遭遇的悲惨后果,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通过阿Q来探掘中国国民的灵魂,“揭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希望”。

  《祝福》把人物放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的命运提出更为强烈的控诉。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为主角,逐层展示揭露其革命的必然性,以此痛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探究其社会根源。祥林嫂十分勤劳,只希望以自己不断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但她的遭遇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此外,《药》里的茶馆主人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样去改变它。祥林嫂的方式是捐门槛,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受压迫剥削而不去抗争,是作者同情而批判的一类人物。写到这些人物的时候,鲁迅的笔墨变得沉重起来,而以祥林嫂最为典型,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险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桎梏中,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作者细致描写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闰土则是天真烂漫、黄活圆实的少年形象。不过,成年后的闰土迟钝的样子,手象松树皮一样的形象与少年的形象抵消了不少。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闰土的形象在过去农村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质朴、勤劳,象大地一样的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迫,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已经注入闰土的头脑,使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二十余年来的变化的确太大了,通过前后两个闰土的变化,真实地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中国农民自卑、私心、甚至麻木。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本来清楚地留在记忆里的“神奇的图画”因而也忽地模糊,写来一波三折,使简单的情节表现得跌宕有致,“我”希望下一代“新的生活”——“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分子、农民的生活和经历,我们看到了当时腐朽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弱点所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富人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箭鸣著:《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长江文艺》,1956.9.

  4.《中国现代文学史》

  5. 徐中玉著:《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

  6.鲁迅著:《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7. 鲁迅著:《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9.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10.《华盖集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1.《新青年》,1919.4.第六卷第四号


猜你喜欢:

1.1500字哲学读书心得

2.包容的议论文1000字

3.成功在于积累800字议论文

4.包容的议论文900字

5.成功来自于勤奋

6.浅谈人文社会科学论文

2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