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关于李鸿章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李鸿章是清朝重臣,看到清朝的落后,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努力发展国家经济、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及弱国外交政策以实现洋务运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关于李鸿章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近代史纲要关于李鸿章的论文篇一

  《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摘 要: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李鸿章是清朝重臣,看到清朝的落后,他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努力发展国家经济、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及弱国外交政策以实现洋务运动。但无可否认的是其思想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然而这并不妨碍李鸿章洋务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化所起的推动作用,其中部分经典理论对现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思想;现代化;借鉴

  一、李鸿章洋务思想所形成的时代背景

  清朝初期社会和经济比较发达,经历过“康乾盛世”的阶段,然而从乾隆末期开始,社会的经济政治日趋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政治腐败,社会的风气每况愈下。当西方爆发工业革命的时候,清王朝开始“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与世界脱轨。

  二、李鸿章洋务思想其基本内容

  (一)军事自强

  购置海外枪只弹炮、造器练兵、筹备海防等等是其军事自强思想的主要表现。李鸿章认为:“国家百用可省,独练兵设备万不可省”。这之后,他着手筹办西方枪炮,开办军事工业,其中包括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这些军事工业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积极筹备海防,并开办近代海军[1]。出发点则是防御国外侵略势力。他的军事自强思想还表现在革新军制方面。他了解到旗兵、绿营军的朽败、武器的落伍,深感到实行变革刻不容缓。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变革的举措大多没有得到落实。

  (二)经济自强

  “求强”是李鸿章洋务思想的主题思想,其实现的主要方法就是军事强盛,他以为国力强盛、军队强大是实现经济方面的自强与富有是的条件和根本。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机械炼铁、交通运输、纺织产业等民用企业都是其陆续成立的。他在这期间成立的民用企业分别是:一是轮船招商局;二是开平矿务局;三是上海机器织布局;四是天津电报总局。我们可以看出,他成立许多的民用企业,粗略一看貌似是以帮助解决军事方面的资本、燃料、拓展兵饷等矛盾为出发点,然而从细细挖掘和思考,更显露了其经济主张,他最后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以富裕,财政可以丰盈。只有这样才可以足够有效的抵御外侮。

  中国第一家海运公司出现即轮船招商局,建成了首条专业的轨铁路即唐胥铁路。我国内陆兴办最早的煤矿即开平煤矿建成,也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的电报业。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推行了“官督商办“的发展体制,并逐步尝试进行对外通商、引进西方技术。这些改革办法,符合我国近代经济发展这一潮流,推动着我国近代经济不断繁荣。然而,这些措施是为了巩固风雨飘摇的腐朽的封建统治,所以他的经济思想和措施也多少会包涵着历史的印记。

  (三)文化自强

  李鸿章以为西方的自然实证教育和中国的经书史籍教育有着很大差别,西方的自然科学教育酝酿了新的科学技术,发明了伟大的物质财富。他主张革新考查内容与方法,还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一是在海防省份,创设洋学局,有格致、测算、兵法等门类,希望有选出有能力的人进入,依照他们工作的表现,奏奖升降。二是设立学馆、报社,培植精通他国语言及精于算法、天文、测海、制船等精英。三是指派留学生出国研习。所以说李鸿章开辟了革新教育制度的开端,现代科学在国内得到广泛宣传,推动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繁荣和兴盛。

  (四)外交自强

  李鸿章在与西欧国家打交道中,渐渐明白清朝仅仅是世界浩繁国家之一。因此,处理好外交关系是清王朝安稳进行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话语权是由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然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都相对处于疲软状态,李鸿章不得不实施弱国外交政策。在双方交涉过程中采取求和姿态,力求约法三章,不搭理其他国家的挑拨。尽量减少矛盾,不卑不亢,以防与列强产生冲突,保护本土的权益。

  三、李鸿章洋务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一)其思想的特点

  1、它继承并深化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鸦片战争爆发后,一些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例如林则徐,魏源等意识到了历史的大变革的来到即西学东渐。“闭门造车”的天朝上国于是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飘摇的时代让经世致用思想的意义有了新的改变。“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渐渐出现并逐步辐射全国。

  2、将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同西方理性思想结合

  李鸿章以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因而,他是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下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的。这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评价

  1、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意义

  第一,其洋务运动开始走向西方学习的自强之路,学习西方优秀事物,设立了许多新式工业,不断开启着中国人的民智。

  第二,涌现了许多科技人才,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在国内开始得到普及。李鸿章努力创办洋务企业,并且在国内设立新式学堂,培育科技人才,尤其是派遣人员赶赴国外留学,现代知识开始渐渐在中国得到传播。

  第三,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并得到发展。李鸿章创办的许多洋务企业,客观上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成长。随着自然经济的经济形式的解体,一些地主和富商开始投资洋务企业并获得超额利润的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现代企业的萌芽和发展,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当代意义

  首先,正确的政治制度可以为促进变革的成功。政治体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虽然洋务运动以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经济领域也赢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较少于政治方面进行变革。因此一定要重视制度领域的变革,变革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制度。

  其次,注重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急需大量的精英分子和高端技术。因此我们既要引进外国的发达技术,又需要积极培育自己的精英科技,努力进行自主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完全依赖于外国技术只能死路一条,所以一定要自主研发,保证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避免受制于人,才能朝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发展。

  最后,养晦韬光的外交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斥和欺凌,被迫只能采取“养晦韬光”的外交政策。要抓住机遇求发展是重点,绝不能意气用事,争锋相对。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增强,国际地位也极大提高了,有了保护国家利益的实力,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国家权益和利益。

  3、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局限性

  我们从李鸿章洋务思想的产生,发展,及洋务实践不难看出,尽管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依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一方面,他的改革建议不够全面,改革的方案也仅仅局限于教育和人才方面,军队的建设和训练,和鼓励商人同外国竞争。另一方面,李鸿章的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没有触到中国社会与政治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未缺乏关心行政和政治改革的道德心理和情感。

  四、结论

  鸦片战争像平地一声春雷,惊醒了睡梦中的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清王朝开始开眼看世界,发现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一些有志之士痛定思痛,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始了寻求自强之路。其中,李鸿章起着主导地位。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涵括经济、军事、教育、外交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密地相联系,互相促进,用以拯救满目疮痍的清王朝。虽洋务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洋务运动最后也以失败告终,然而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史意义不可磨灭。

  参考文献:

  [1] 李鸿章.海军函稿:卷3[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15-29.

  [2] 李鸿章.译署函稿:卷14[A].李文忠公全集[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72-101.

  [3] 顾廷龙,戴逸.李鸿章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53-6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国近代史纲要关于李鸿章的论文

249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