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计算机论文>

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必须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联想专班创建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职校与联想集团共同探索和推进“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想专班”建设,建立IT人才培养标准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探索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及职教改革路径。

  关键词:现代职教模式;校企合作化;联想专班

  1实施背景

  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在改革学生培养模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建立?如何使学生成为掌握最新知识技能的人?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为此,只有积极主动引进“外脑”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在2015年年初,学校引入的联想集团校企合作项目正式实施,联想集团是IT行业的世界第一,并一直致力于“产业报国”。该集团从2003年起就开始涉及教育领域,不断与全国各职业院校共同打造适合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2014年年底,学校与中国联想集团教育与培训事业部就全方位战略合作签约,启动联想校企“一体化”项目,从创新型IT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讲师、企业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企业管理实践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目的:一方面大力发展我校职业教育,增强学生技术能力、实战能力,真正做到“学校、企业、师生、资源一体化”;另一方面,计划到2018年,必须建成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东北三省作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和职业教育项目。2015年3月,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首届联想专班”顺利组建完成,并正式开课,这标志着东北三省第一家联想一体化项目已经顺利“扬帆起航”!

  2主要目标:引入企业标准培养技能人才

  (1)达成职业教育核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优先目标,教会学生生存本领和感恩的心态,教会他们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专业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升学前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团队、诚信和积极的心态”。

  (2)引入企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以行业标准的联想IT服务人才培养能力模型和认证体系为标准(LCSE,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培养符合IT服务行业最新需求的学生和教师。

  (3)培养社会需要型学员。联想与学校共同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LCSE专班和联想讲师培训班。联想安排企业认证讲师到学校在两个学期内为80名学生授课及为教师培训。安排联想高级工程师在实训中心指导实训,并安排优秀学员与我校教师在服务中心进行岗位实践,目标是将第一批8名学校教师培养为联想认证的“双师型”讲师。

  3校企“一体化”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与联想集团在项目起动前经过五次研讨和大量的数据调研工作,从企业和职业学校共优选10名成员,组成了联想校园“一体化”项目建设小组,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推进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明确项目目标。精确的日程安排与工作目标细化,每项动作都会有明确和具体的交付物。大量一手素材可为项目本身质量负责,并可用于“复盘”工作。

  (3)明确具体的人员分工。做到权责明确、职能清晰。校方负责协调相关资源。联想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小组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人员分工模式。

  (4)多建立种沟通机制。建立校企双周例会制度,并制定了相关汇报模板,做到例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汇报结果明确、精确。另外,在沟通方式上,增加了QQ群、微信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沟通效率,减少了时效沟通成本。

  (5)明确保障措施。①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由联想企业4人、学校2人组成。②校企例会对项目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进程、具体问题定期布置和检查。③建立网络汇报制度,对项目中涉及到各部门的问题及时通过QQ、微信汇报,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在一周内必须解决。④经费保障,本项目拟投入资金594万元,其中联想集团投入385万,学校投入209万元。由项目小组在校方监控下,对经费进行管理和使用。

  4联想专班课程安排及学生管理模式

  (1)联想专班学生课程安排。具体操作为三个阶段的课程:①职业素养课(2个月):通过职业素养课,使学生感性地认知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增强专业认同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每天的晨会,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②专业技术课(2个月):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意识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入课堂开展校内实训,并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制度进行工作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社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零距离”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实施“顶岗实习”(2个月):通过到联想集团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能力。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最终叠合,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管理联想专班,共同培育学生。采用“项目制”,分组学习,各小组之间又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将联想专班的建设和管理划分为“筹备、启动、磨合、规范、发展”五个阶段。

  (2)筹备阶段(培训开始前4周)。本阶段工作目标是为保证教学做充分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教师人员准备及物资准备。联想专班班主任选拔标准:①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有爱心,责任心强。②认同联想企业文化与教育理念。③工作经验,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者优先。④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注重自我学习,善于总结与应用。环境设置标准:教室面积及桌椅摆放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分为四到五组,每组人数6~8人为佳。教室配备投影仪、幕布、无线麦克风等电子设备。

  (3)启动阶段(专班成立2周内)。本阶段目标是初建积极正向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集体与教学环境。阶段工作内容包括:①开展拓展活动(1周左右);②第一次班会(破冰分组);③在班会中通过组织游戏、活动等让陌生的学员迅速熟悉,让学员间迅速建立连接,游戏帮助人们放松,乐于交往,建立学习型团队,即“半军事化管理+半公司化管理”的学习型团队;④讲师1对1沟通,深入了解学员状况,进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的了解,对学生态度的初步分类:积极、一般、不积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⑤树立正面氛围,通过记名字、搭对子、日表扬、今日之星评选等方法树立正面氛围;⑥营造学习氛围;⑦组织启动阶段的团队活动(桃花朵朵开、萝卜蹲、大风吹、叠报纸等)。

  (4)磨合阶段(专班成立4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学生们喜欢班级、有集体荣誉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与任务安排、懂得关心关怀老师与同学,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①坚持双周总结例会与下阶段安排,双周总结的内容包括小组成绩汇总、小组发奖、星星大使评选(选前三名)、阶段考试成绩分析、评比最佳搭档(每组一对)、最佳学习周志评选。②启动阿拉丁神灯活动。③开展大型团队活动(与讲师配合),变形虫寻宝(至少做三遍,每人换不同角色)、负责任的传递、挑战60秒。④礼仪活动训练,校门迎宾、食堂迎宾、见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

  (5)规范阶段(专班成立五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专班学生有大局观、正确对待竞争与协作;班主任可初步授权、班委能够主动分担工作,学生初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迟到、上课不看手机)、提升学生的自信与表达能力。阶段工作内容:①上一阶段总结班会;②团队活动,爱的传递、盲人方阵、挑战60秒———详细方法见附件;③创造精心时刻(为同学过生日、给妈妈突然打电话);④启动我爱我家活动(教室与宿舍);⑤才艺展示晚会;⑥演讲训练与比赛。

  (6)发展阶段(专班成立5周后)。本阶段目标是让专班学生学会思考、反思自我,初步建立自我认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包含有责任感、有大局观、有主人翁意识、有抗压耐挫能力、沟通能力较好;建立公民意识。阶段工作内容:①组织一次感恩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表达,给父母写封信);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清洁、调试电脑);③做义工;④20km的定向越野;⑤组织一次技能大赛;⑥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非本校内比赛;⑦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参加)。

  5主要成果与成效

  (1)培养80名联想LCSE认证工程师。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设计学员培训方案,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授课方式,同时安排学生到联想服务站顶岗实践,使学员完全成为社会需要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学员通过联想专班的课程,学会了“感恩”和“作人”,这才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联想专班采用“教练式”教育模式,学生就开始向真正的职场人迈进,他们不迟到,穿正装,佩戴工牌,开企业的晨会,做企业实训。通过一系列实训活动铸造了自信、乐观的职业心态。联想实训中心完全模拟营造了企业环境,学生轮流扮演服务场景中的各类角色,并按照企业内同岗位的职业要求考核学员实训成绩,真正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3)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引领和示范。本项目是联想集团第一次与中职学校开展的大型校企合作项目,我校作为东北三省首个合作的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周边省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我专业教师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设计。本文主要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设计

  1专业定位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是IT产业链中二级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河北省确立了四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分别是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其中石家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本专业基于高职先进教育理念,秉承我院的“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这一办学理念,结合2010年学院工作要点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线需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拥有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以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和单片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本专业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调研,确定了本行业学生的主要工作过程,并把工作过程分解成相应的典型任务模块,再转化成知识与能力,最后经提炼重组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始终基于工作过程,贯穿企业项目。为了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本专业进行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带薪实习,希望能整理出更适合企业的教学项目;建立两门精品课网站,提供更多的不同类型企业项目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3教学团队设计

  本专业有一支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的教学团队。其中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6人;专职教师中又有专业课教师10人,基础课教师3人,团支书辅导员2人。校内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方向明确,其中讲师以上职称的有13人,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80%。在年龄分布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本专业还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包括两名公司老总、两名公司技术员、两名部门经理。为了使师资水平更上一层楼,本专业做出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实习;每学期至少聘任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教师;每学期聘请至少1名专家做专业知识动态讲座;以科研合作为契机,带动教师的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学院的校训“重技善学、恒信自强”,本专业注重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课程体系,逐步开展基础实训、专项操作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最终可以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考取本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围绕产学研结合的中心点,建立了配置合理的校内实训室、校企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1设立9个公共实训室

  分别是:基础电工实训室、模电实训室、数电实训室、计算机维修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智能卡实训室、EDA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各个实训室内具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实训室和教学设备的配置能够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4.2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

  为实施工程项目和科研开发提供了的优良条件。目前主要和以下4个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进行了校企结合,其中石家庄信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院的一家校内企业,以生产电子智能绿色环保产品为主;方圆测控以生产仪器仪表为主;信通电子以生产测控系统为主;鼎尚公司正在我院E座建立生产线。通过校企结合,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实践教学项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始终贯穿企业项目,从基础实训到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扩展能力的发展都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电子CAD课程中就采用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红外淋浴器作为教学项目开展,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中采用河北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称重显示器作为教学项目。第二,校企结合,创新了考核方式,采用企业项目考核,学校企业共同打分的“两结合”的项目积分考核办法。其中专业核心课中企业实践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第三,校企结合,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阶段性工作了解了行业环境。同时,还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使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津贴,而且锻炼了专业技能。第四,企业研发部门和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已经立项的有计算机智能诱导催眠系统等五项省市级课题。

  4.3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有以下两个:京华电子公司和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京华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LED显示屏的研发与生产;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模块化UPS及配套产品的生产企业。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还在摸索中逐渐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岗位。经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了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企业晋级制度和级别工资的制度。通过顶岗实习,本专业2007级在京华顶岗实习20人,全部留用;2008级中,先控顶岗实习的16人,京华顶岗实习12人,与企业也达成留用意向。经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本行业认可度高,提高了就业率。

  4.4其他实践活动

  以相应的教学条件为依托,本专业开展了丰富多彩、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了较好的职业能力,达到了本专业的电子设备装接工的要求。2006、2007级学生电子设备转接工的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在“中国联通杯”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中,我专业学生赵子龙获得二等奖。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中,我专业学生韩博川、李龙等获得三等奖。

  5一体化教学专业规划

  当然,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实训室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科研成果转化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本专业做出如下规划。

  5.1校内实训室

  (1)利用学生综合实训作品充实部分实验设备;(2)配合项目教学,整合实训室;(3)将教室逐步改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3年内实现80%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并且将教学场地的30%转移到企业。

  5.2实训实习基地

  (1)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2)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3年内再建设3个师生实习基地,将现有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项目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3)明年与通合电子建立学生实习基地;(4)依托电子研发中心搞好开发和实训,并积极转化成果。

  5.3实践教学

  (1)准备每学期联合公司出版一体化教材1本;(2)完善实习实训项目式大纲,2012年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全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大纲完备;(3)加强学生创业支持与管理,发挥一体化教室的工学作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每年鼓励每班创建一个仿真公司。

  6学生就业设计

  准确的专业定位、科学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目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学生近三年的对口就业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该专业学生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我校特做出如下规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就业信息网;定期召开小型人才招聘会;强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企业进行高待遇协商、订单培养。IT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本专业的繁荣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2.关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论文

3.与计算机有关的毕业论文

4.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5.计算机应用论文

112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