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 论中美关系现状的军事理论论文4000字

论中美关系现状的军事理论论文4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论中美关系现状的军事理论论文4000字

  中美关系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关系的军事理论4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美关系的军事理论4000字论文篇一:《论美国新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摘要:传媒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的外交政策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美国新媒体的兴起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更是复杂多样,本文从美国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影响外交的功能、新媒体如何影响中美关系这三个方面对美国新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作出阐述,得出要积极引导美国新媒体对中国客观报道这个结论。

  关键词:新媒体;中美关系;影响

  美国政坛历来注重运用大众媒体发挥政治影响,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媒介参政能力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展,新媒体兴起以来,参政趋势更加明显。伊拉克战争、“9?11”事件等国际重大事件中,新媒体迅速反应、频频发力,显示了超越大众媒体的特征,更吸引了美国政界的关注。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专注于政府决策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但曲折多变的国际关系历史和实践表明,新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美国新媒体的特点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即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具体来讲,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

  美国新媒体,作为美国软权力的强有力的体现,美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已经成为美国实施以推行政治文化为目的的媒体外交的一个有力工具,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新媒体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与美国新媒体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概括起来,美国新媒体的特点有:

  第一,美国新媒体与政府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在表面上看,绝大多数的美国新媒体不直接属于美国政府控制,其相对独立性可能还是世界上第一流的。但是,从整体上看,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而言,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美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政府的掣肘。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是以美国官方的信息,也就是依据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其他政客所提供的资料为依据的。同时,美国新媒体也基本是服务于政府目标的。政府掌控着大部分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公共权力,在舆论议程设置、舆论控制监督、信息审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权力,而媒体一般也与政府在特定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新闻媒体对9?11事件、战争等的报道。美国传播学者多丽丝?格瑞伯在她的《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一书中曾评论到:传媒通常支持政治体制而对该体制的基本原则很少质疑;他们的批评仅限于那些他们认为有违于社会和政治价值观念的事情。

  第二,美国新媒体的思维模式是僵硬的、直线型的

  新媒体不仅提供信息,还影响民众的观念塑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号称“世界信息自由流通的中心”的美国媒体,一向自诩其新闻报道是世界上最客观公正的、最自由独立的,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具有普遍意义与价值。新媒体作出的评论也完全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标准去衡量,简单地以好坏、天使与恶魔、善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进行逻辑判断,以“美国中心主义”去判断,以便将美国的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所以,美国新媒体在政府的幕后操纵下,对其他国家的民众释放信息、影响舆论、塑造行为,进而间接影响他国政府的行为活动。

  第三,美国新媒体是政府外交活动的信息通道

  在美国,有大量涉及国际事务并富有影响力的媒体,如电视台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国家广播公司(NBC)、有线新闻电视网(CNN),报纸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华尔街日报》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各大媒体都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以进一步扩大它们在国内外的影响。依靠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和完备的驻外记者制度,以最快的速度向政府提供快捷的第一手外交事件资料或通过官方渠道难以得到的信息,是媒体介入和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方式。

  二、新媒体影响外交的功能

  在当今时代,媒体对各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政府主要运用新闻、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新兴的电子通讯等手段,宣传对外政策。新媒体能够影响到政府的外交政策是由于新媒体的影响外交的功能决定的。

  第一,政府借助新媒体进行公共声明

  政府声明是政策信息的起点,也是媒体外交管道的开端。政府官员的话是社会讨论的“原始材料”,对公众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的公共声明往往要求反映多方政治力量的利益和看法,能够在其中做出妥协。一些政府官员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以媒体为窗口表达政府的态度和立场。政府一般非常重视发表意见的政治后果,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都比较谨慎,用语含糊、模棱两可。公共声明对政府外交政策如此重要,甚至直接影响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这是由新媒体外交的特点决定的,新媒体传播速度极快,有极强的新闻爆炸效应,而政府的公共声明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一个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表演的外交官,不得不考虑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第二,新媒体是美国民众眺望大洋彼岸的望远镜

  在美国,新媒体影响政治的途径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影响民众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美国号称“世界头号新闻大国”,新媒体巨头能够主宰信息资源。他们的权力来自他们能够决定什么是“新闻”,并且能够阐释新闻,使广大的受众熟悉政治文化。

  庞大发达的美国媒体是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偏见的大本营,具体在中美关系方面,美国新媒体的对华报道是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渠道,媒体的报道态度和报道方式都影响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博克所言,美国的民众并无可靠渠道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美国的媒体和官方舆论“设定了关于中国的认识、思想以及解释”,然后传送给美国民众。如美国的媒体始终把中国与“压制人权”、“扩散核武器”、“钳制西藏宗教自由”、“武力威胁台湾”等概念强行结合在一起,民众接触了这些信息后,头脑中便会逐渐形成了一个被歪曲的中国,一个缺乏合法统治,践踏人权的中国。

  更深入地说,美国人对中国的复杂感情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美国新媒体造成的。对此,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弗兰克?简兹的评价是,“带有偏见的、不完整的中国形象部分源于美国媒体的报道,部分源于政客的操作”。而美国的政客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很多如今已熟练地掌握了通过引导媒体的报道来引导对华情绪,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第三,新媒体对于国家外交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大多数学者和官员都认为媒体对于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传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媒体的影响迫使政府和公众采取某些行动。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几乎所有国家的民众甚至包括萨达姆本人都在收看CNN的节目,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科林?鲍威尔评价说:“鲜活的电视节目虽然不能改变政策,但是的确能够创造一种政策制定的环境。”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从CNN报道中获取的信息要比从政府自己渠道获取的信息多得多。”因此,素有媒介政治之称的美国政府一向很重视通过新媒体开展“媒体外交”,通过美国新闻媒体的运作,对其他国家的民众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体外交”在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新媒体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第一,对华报道的多元化加剧了中美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化体现在无论是报道态度、报道风格,还是报道倾向,各媒体之间都有所差别,即便在同一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不同时期,不同报道领域也都存在着差异性。

  对中国多元化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但也在客观上使得美国媒体的对华报道保持大致的平衡。而造成这种多元化倾向的因素则要复杂得多,美国社会的多元性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不同的利益、意识形态,使得媒体甚至媒体从业人员个人,都持有与其他媒体及他人不尽相同的认识和态度,因而在对华认识和报道倾向上也常常表现出不同。另外,新媒体的不同类型、报道风格,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利益主体的不同,也是影响对华报道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新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使得它们更多地注意传媒的商业利益,因此会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吸引眼球和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新闻炒作,而徽妙且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便常常成为美国媒体的炒作对象。

  第二,影响中美关系的“议题设定”

  “议题设定”,即大众传媒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对另一些问题的忽视,以图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传媒关注的那些问题,并在自觉不自觉中采用大众传媒给各个问题确定的优先顺序。

  通过“议题设定”而设定政治议程即便不是媒体的专利,至少也是媒体影响内政外交的重要“武器”。这种议题设定既表现在通过集中报道某方面内容而促使政府和有关方面予以关注并采取行动,也表现在通过淡化报道和转移话题对政治议程予以改变。

  在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国媒体这种“议题设定”的效应。从负面效应上看,美国媒体发出的有损中国形象的“热点话题”主要集中在一些美国政客津津乐道的几个话题,也即中美两国经常发生争执的那些分歧问题,如民主、人权、台湾、核扩散、倾销等,这给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9?11”事件之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总体改善,美国媒体的“议题设定”的客观和积极的成分开始逐渐增加,在报道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的进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第三,新媒体改变了美国对华外交决策的具体方式

  新媒体是美国制定外交决策的重要信息源。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外交信息来源,特别是美国的新媒体很庞大很发达,除了官方信息和情报信息外,如今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还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获得大量的、具体的、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事态的本质及其矛盾,在促使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加快速度和增强透明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作出外交决策的难度。

  另外,新媒体加快了政府对外决策的进程。电视直播特别是网络传播方式的运用,使得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事件可以在瞬间甚至在同一时刻,呈现在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们面前,其速度之快令外交决策者应接不暇。美国外交部门或国家领导人为了国家利益或出于外交惯例和原则的考虑,经常不得不马上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新媒体高速度运作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外交策略也随着瞬间发生了改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

  四、结论

  不可否认,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新媒体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者。新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外交突破;用得不好,会使中美关系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甚至毁坏已有的外交成果。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如何通过积极沟通,给予美国新媒体客观、有效的反馈,引导它们调整对华报道,以积极的影响带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469-480

  [2]托马斯·博克,丁伯成.大洋彼岸的中国幻梦——美国“精英”的中国观[M].外文出版社,2003:3

  [3]卢咏.《华盛顿观察》周刊[J],2003(7)

  [4]David R. Pearce,Wary Partners .Diplomats and the Media .An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iplomacy Book[M].Washington D. C. :Congressional Quarter2ly,1995 :22

  [5]Patrick O’Heffernan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M].Ablex :Publishing House,1991:41

  [6]赵鸿燕,林媛.媒体外交在美国的表现和作用[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8(2)

  [7]李敢,熊曙光.论美国媒体及媒体外交[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9)

  [8]张国庆.美国媒体:中美关系的“镜子”[J].中国图书评论,2007(7)

  [9]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

  [10]孙建平,谢奇峰.“传媒外交”初探[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2(3)

  中美关系的军事理论4000字论文篇二:《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摘要】发展新兴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政府基于国际情势变迁而形成的基本共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对各自的繁荣和稳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大国。本文从新兴中美大国关系的内涵与特点出发,分析了实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障碍与现实障碍,即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与考验以及中美亚太地区的冲突以及中国威胁论问题。根据以上问题与困境,相应总结并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障碍的有效措施。从而形成稳步前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关键词】互利共赢;第三方;中国威胁论;巧实力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少应具备三方面含义: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具备三大特征。中美双方应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大局,面向未来,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国关系新路。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特征应该是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实现两国关系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特点

  1.以平等互谅取代分化对抗

  大国关系要尊重彼此国情差异、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历史上传统的大国关系是对抗性的,分化对抗为历史上大国关系的常态,特别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抗时期,冲突与对抗反复出现。新型大国关系要树立平等互谅的大国关系,双方需要理解各自的差异与诉求,尊重各大国的核心利益。新型大国关系将是在“求同”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双方共同利益的新型国家关系,以此提升利益共识,加深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同时,在“存异”的谅解下采取和平方式妥善的处理双方分歧,不断加强对华交流,增强双方的合作机制,增进相互间理解。

  2.以包容共识融合文明差异

  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是中方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要尊重多元并存。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看,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而是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共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目前的世界形势来看,也是一种相当成功的政治制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内的政治生活也会越来越民主,中国的政治制度正在给全世界做另一个示范。世界上有许多文明,中华文明有其优秀之处,同时美国文明也已经证明了它的优秀之处,由此可见,新时期的大国关系要尊重彼此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历史原因、宗教信仰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以兼容并包的理念应对彼此的矛盾,超越分歧、寻求共识。

  3.以互利共赢超越零和竞争

  新型大国关系建立在经济互利的基础上,大国要建构以“互利共赢”代替“零和竞争”的新型大国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地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再是互不相干,利益差异也不仅仅是着眼于军事优势,大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深入而且开放。要通过互利共赢不断推进双方经济合作,拓展大国间共同利益,为大国关系持续稳定,和平发展

  4.以官民共建补充官方交往

  大国关系是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式交往。中美人民在冷战时期有很多的误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在不断的加深,国际民主化趋势明显。美国人民曾经因为自身生活的优越而可能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有所误解,而由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也有被误导的偏见,但是时代在发展,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基础更大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也是两国人民再一次了解对方的时机。通过政府外交、民间外交的共同开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拓展大国关系的基础,加强彼此间的密切联系,增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两国人民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从而加强新型大国关系的舆论优势和人民支持的合法性。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

  (一)中美新型关系的发展还面临一些不确定、不稳定、不可测因素的挑战与考验

  1.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不明朗

  美国国内对中国的未来一直存在所谓不确定性的质疑,美国据此对华搞所谓“两面下注”。对美方而言,目前其最关心的核心利益底线是中国崛起是否挑战美国现有的世界“领导者”地位,美国尤其谋求确保其在亚太的现有“基本盘”以及确保其在亚太及全球的军事优势。美国担心中国崛起会把美国赶出亚太,也担心亚太国家会放弃美国,选择中国,使美国成为孤家寡人,因此,这种假想的状况,可能会使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力量对中国采取敌视战略。

  2.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挑战不确定

  中国的利益底线主要有四个:一是确保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二是国家的统一和领土领海主权完整;三是国家的军事与战略安全;四是中国的发展保障不能受到侵害。这四大核心利益中国不能退,一旦退了,别人会得寸进尺,而且国内老百姓不会同意,党的权威、军队的权威、国家的形象都会受损。所以,当出现这种侵害我国核心利益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答应,要采取反制措施进行有效回击。

  3.美国卷入涉华第三方冲突的深度不可测

  中国周边有很多的美国盟国,它们与中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争端,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都是涉华第三国,这些国家目前都对华持不太友好立场,即便美中两家都不愿意对彼此动手,但是有可能美国会被这些国家绑架,它们有可能故意制造矛盾,挑衅中国,甚至是与中国发生武力冲突与对抗,这样美国就有可能被动陷入对华的冲突。因为美国国内有法律,所以总统要根据法律和同盟条约行事,那么美国与中国的冲突也就存在可能。

  (二)中美亚太地区冲突

  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汇集的主要地区,也是两国可能产生分歧主要地区。对于远东地区,中美双方之间确实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中美两国要谨慎对待,通过各种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两国在这一地区与第三国的联合行动,应该考虑对方的感受与关切,考虑对方的核心利益问题。美国在这一地区有许多盟国,经应避免过于频繁,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等军事活动,给地区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与舆论压力,损害中美两国战略互信。

  在钓鱼岛、南海等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问题中,美国的立场也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美国有意利用钓鱼岛、南海等岛屿、领海争议问题,制造中国与亚洲邻国的矛盾分歧,以此来制约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但是同时,当日本、菲律宾等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做得过分,政治太过“嚣张”之时,美国也不表示支持和赞成,这和美国总是进行“两面下注”的外交策略有关。

  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仍然没有对美国构成挑战,威胁就更说不上了。在亚太地区,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的交汇,也有不同利益的博弈,这是一种合作竞争兼而有之的关系,而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美国对中国迅速发展的预先判断,使中美两国之间在战略意图上可能把对方当做战略对手。美国对华战术遏制增加了双方军事摩擦的危险。美国为遏制中国在亚太影响力的上升,自身力量不足之际,奥巴马政府提出运用“巧实力”,采取一系列战术上的小动作,意图扭转其认为在亚太地区的所谓的“不利态势”。这种认定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以美国常常拉动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对中国产生包围之势为表现,不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也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保障之一。

  (三)“中国威胁论”诋毁中国和平发展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在国家关系理论上一种认为中国将在崛起后威胁西方霸权成为新兴霸权国家称霸世界的一种说法。中国因改革开放后经济崛起,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同时扩充军备,在海空军在东海及南海的联合近海防御作战能力,使得东南亚小国家产生的忧虑与质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地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方面的崛起,便不断从日本、韩国、美国等领国和世界大国所传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表示出其对于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和威胁到本国的利益的想法,便试图通过舆论减缓中国的发展速度或在国家政治舞台中孤立中国。

  大多数理性的学者对于“中国威胁论”会进行系统的,量化的分析,以此得出结论中国的“上升”是必然的,通过研究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可以发现,中方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争霸之心,而“中国威胁论”常常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媒体,甚至具有商业目的的公司进行炒作,以此吸引注意力,达成自身目的。

  三、完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对策

  (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国持久努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陈积敏撰文《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表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国做出持久不懈的巨大努力:一是超越历史宿命魔咒,树立和谐相处典范。二是超越零和博弈思维,探求互利共赢之路。三是超越意识形态分歧,拓展共有知识领域。四是超越发展道路异见,谋划人类进步前景。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唯其伟大而更加艰难。但只要中美两国抱定信心,保持耐心,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一定会开辟出一条21世纪大国和平、合作、共赢的光明之路。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变问题为动力

  陈积敏认为,以下问题的存在不应被视为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而应被视为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首先,中美结构性矛盾导致中美战略互信不足。其次,中美认知性差异导致中美战略性误解的固化。最后,中美现实利益矛盾导致中美关系复杂化。因为有矛盾分歧,中美需要加强沟通;因为有利益契合,中美需要拓展合作;因为有共同挑战,中美需合力应对。

  (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发扬攀岩精神

  谢岩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发扬攀岩精神》一文指出,我们只有切实发扬锲而不舍、顽强向上的攀岩精神,两国元首的重要共识才能落到实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开创性事业才能成功。其一,要始终坚持前进方向不动摇。其二,要不断寻找并抓住每一块前进的岩石。其三,要树立健康竞争意识。其四,要树立正确安全观。其五,要格外警惕外界挑拨。中国政府希望与美方在亚太良性互动,同时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维权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美方应与中方相向而行,为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稳步前进

  关于中国如何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稳步前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在文章《促进新的文明复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认为,中国应做到:第一,不当头称霸。第二,不损人利己,善于以互利共赢扩大各方利益的汇合点。第三,不招谁惹谁,但绝不吞下损害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第四,不畏惧围堵。第五,不陷入孤立。第六,不重开冷战,高举促进人类和平、世界和谐的大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认为,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第三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关于如何将新型大国关系的精神贯彻到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二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应在朝鲜半岛局势、阿富汗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奥巴马总统对此做出了积极反应,表示美方高度重视美中关系,愿在互利互尊基础上与中方构建国与国之间新的合作模式,并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五)要克服以上障碍,中美双方应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八个字上下功夫

  相互尊重是建立互信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共赢是处理彼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其次,两国应着眼于长远战略利益,不要拘泥于一些具体问题,在政治上加强沟通,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亚太安全战略对话等机制共同努力排除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以及阻碍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些障碍。在安全方面,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控机制。第三,双方应致力于培植共同发展、平等发展的新发展观和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摒弃“零和思维”和“冷战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扬.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及中国的对策[D].东北大学,2013.

  [2]彭程瑞.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助力实现中国梦[J].政治研究, 2013(26).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美关系的军事理论4000字论文”

254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