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 2017军事理论论文范文(2)

2017军事理论论文范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2017军事理论论文范文

  2017军事理论论文范文篇二

  《“军队国家化”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语境》

  [摘 要]资产阶级军队国家化源于西方对军队封建君主所有否定的历史实践。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个人独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源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其目的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防止个人独裁的初衷并不矛盾,“军队国家化”在今天的语境成为西方企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手段。

  [关键词]军队国家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语境

  网络不断有人宣扬“军队国家化”的论调,认为“军队国家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以此为立论基础,把“军队国家化”奉为现代国家的普遍政治原则之一,借以否定中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原则。要彻底批判“军队国家化”的言论,捍卫“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原则必须了解这些政治原则产生的历史语境。

  一、资产阶级“军队国家化”的历史语境

  1、资产阶级军队国家化是对封建军队君主所有的否定

  军队国家化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实践总结,把军队由君主所有转移到国家所有,本来出于限制王权的目的。后来将军队国家化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出于防止个人独裁的需要。

  中世纪,欧洲封建君主以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强大的军队为支撑维持其专制统治。特别是在13世纪以后,雇佣兵役制取代封建骑士军役制。军队完全由国王征集和供养,军队逐渐成为国王的私人工具,服务于国王的个人独裁统治。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王军是国王镇压革命力量、顽固守卫旧政权的主要工具。资产阶级不得不组织由下层民众组成的新式军队,对抗国王的军队。革命胜利后,革命军队可能成为革命领袖的私人工具,造成新的“王权”。因此,如何使军队成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个人工具是革命胜利后政治家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以英国为例。为了对抗王权,代表议会势力的克伦威尔组织了一支由下层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军队。最终克伦威尔的“铁军”战胜了国王的军队,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取得了胜利。而在战争中克伦威尔在军队中不断强化个人权威,革命军队只对克伦威尔个人效忠。曾经的革命军又成为克伦威尔政治独裁的工具。克伦威尔利用军队镇压了激进力量,清洗了议会,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这一事件对于后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于军队有深刻的认识,军队不论性质如何都有可能危及自由,革命武装如果不加限制一样会蜕变成军事独裁者的工具。革命军既可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也可以成为某些人独裁的工具。经历了克伦威尔事件,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制约这个危险的工具。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其中规定“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这样就从法律上限制了国王建立独裁统治的暴力工具,使得国王不敢肆意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在美国,总统担任陆海军总司令。为了防止个别野心家利用军队实现个人目标,1787年联邦宪法对军权进行分割。国会拥有征集陆军并供应陆、海军给养,制定统辖陆、海军的条例,规定征调民兵执行联邦法律、平息叛乱、抵御侵略的办法等权力。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并统辖各州的民兵。国会掌握着军队的财政权,而各州保有传统的民兵力量。

  2、资产阶级军队国家化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独裁。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关于军队与政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防范军队成为个人独裁的工具。为了防止军队成为国王个人独裁的工具,亚当・斯密曾提出通过建立国民军制衡常备军。“如果王权发生争执时,常备军也会构成人民自由的威胁,英国就发生过这种威胁,因为,常备军通常总是站在国王这边的。服从领袖是军人的天职,由于他受国王任命,领国王的薪饷,因此他自然认为应该效忠国王。但是,如果按适当方法成立国民军,就不至发生这种危险。”

  美国的联邦党人针对军队可能成为个人独裁工具这个问题,专门提出系统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实行文官高于军权,总统是全国军队的统帅,但总统不得是现役军人。这一措施用于防止军人政变。其次分权制约,立法机关握有宣战、拨款、征兵的权力,总统握有指挥军队的权力。这就使得“推翻一个伟大社会的自由的计谋,需要时间成熟才能执行”。在军事方面,首先要把常备军限制在人民力量可控的范围内。他们认为美国没有必要维持庞大的常备军,一支小规模常备军足以胜任国防任务。军队的规模不可以大到足够威胁大规模的人民团体的联合力量。其次,让常备军与管理良好的民兵相互制衡,他们认为美国的民兵传统是对常备军的有效制衡。民兵既可以在许多地方代替常备军,又可以防范常备军。

  而托马斯・杰斐逊的观点更加彻底,他认为必须废除常备军。他认为常备军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与民主传统绝缘,它很容易成为君主或某些独裁者的利用工具。因此“这样的军队无论受行政权还是受立法权的管辖,总会成为镇压的工具”。

  围绕着防止军队成为个人独裁的工具这个宗旨,西方各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例如,法国在1798年正式颁布《茹尔丹法》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年满二十至二十五岁的男子必须服兵役。这样服兵役成为每一个成年男子的义务,战争不再是国王和职业军人自己的事情,而是全体国民的事情。人民的爱国热情在战争中激发,欧洲的战争不再是国王之间的战争,而是民族之间的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军队进行了改组,军队由无政治倾向的军人领导,使军队处于政治斗争之外。军队不再成为政治派别争夺政权和镇压反对派的工具。军队的任务是保卫国防和现有的政治制度。

  普鲁士根据1814年―1815年的法律,将陆军分为常备军(基干团)及其在战时动员时用来补充军队的预备队、第一类和第二类后备军。后备军平时只是进行一些集训,战时才应征入伍。正规军和预备役部队相结合的军事体制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对于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恩格斯非常赞赏。他认为:“普遍义务兵役制――顺便提一下,这是在普鲁士存在的唯一民主的制度,尽管只是在字面上,――与过去所有的军事制度相比是一大进步,凡是已经实行了这种制度的地方(即使是不完善的形式),就不可能再长期地把它废掉。”

  在美国,为了防止军事独裁,宪法制定者力图牢固地建立政府文职部门对军职部门的至上地位。并对于军事权进行分割,战争所依据的对外政策的指导权,主要被授予总统和参议院。宣战权指定给国会。征集和供养军队的权也授予了国会。“宪法授予国会下列权力:制定统辖陆海军的条例;规定民兵的组织、武装与训练以及征调民兵执行联邦法律,平息叛乱,抵御外侮。一句话,陆海军的规模和组织及其在战争中的使用都由国会决定。最后,一位文官――总统被指定为平时和战时的陆海军总司令。”(《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册美国查尔斯・比尔德,商务印书馆,1987年,366年)

  西方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首先,文官高于军权的原则。各国的元首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将领由元首任命,接受元首的领导。其次,军队和军人在政治生活中保持中立,许多国家规定军人不得加入各种政党。再次,分割军事权。如美国总统掌握着美国所有的常备军,而国会掌握着宣战权。为制止总统战争权的扩张,国会专门通过了“战争权法”,以制约总统擅自越过国会调动军队作战。最后,多种军队相互制约。

  3、政党与军队的关系

  在西方历史,资产阶级军队及军事制度是先于资产阶级政党而产生的。不论是英国的志愿军,法国的国民军还是美国的民兵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王权或争取独立而组建的。革命成功后,为了防止个人独裁的再次出现,资产阶级政治家建立了相应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军队被局限于只能用于国防和维护现有政治制度。而政党的产生是在已无政治集团或个人可以利用军队夺取政权的客观环境下,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势力在资产阶级现有政治体制下为争夺政治统治权进行竞争的产物。军队并不隶属于任何集团或个人,而是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是捍卫政权和抵御外敌入侵。政党只能在现有的游戏规则下,以和平、合法的手段争取政权,军队不是任何集团夺取政权的工具。

  军队虽然不是政党夺取政权的工具,但是政党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为统治阶级和代表统治阶级上台执政的政党的统治服务。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执政党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上升为国家意志。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同样隶属于执政党的性质,必须服从执政党的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资产阶级性质决定了无论是哪个政党上台,其军队都是资本主义性质。军队所谓政治中立只是表现在政党竞选阶段,在执政党上台后,军队不会中立也不能中立。军队不仅要在战争状态下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现有制度,也要在和平年代为执政党推行国内政策提供强力支持,比如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白人普遍抵制下调动军队保障黑人学生进入白人学校。

  所谓“军队国家化”,实际上就是指军队在政治生活中保持中立,军人不得加入任何政党。其目的是为了让军队远离政治,防止军队成为政治集团或政党独裁的工具。军队国家化的言论鼓吹军队脱离政党的领导而成为纯粹的国家军队。这不仅是对西方政治历史的忽视,本身也存在逻辑错误。在西方国家,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军队归属国家,必须有具体的人或集团来代表国家掌控军队。国家元首是国家象征,应该由国家元首掌控军队。像英国这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但是英国历史为了防止国王独裁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实际掌控军队的是执政党而不是国王。像美国这样的总统制国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统领军队,但是美国总统代表的就是执政党。执政党掌握国家机器,当然必须要掌控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任何政党政治的国家都应该如此,不论是多党制、两党制还是一党制。假如军队不被执政党所掌控,军队就极可能成为威胁现有政权的最大危险。军队一旦被个人或集团操纵,就会成为现有政权的反对力量。这种局面是西方社会所不想看到的。当然也不会出现,因为西方国家根本就不是纯粹的军队国家化。所谓的军队国家化是军队尽量不干涉政党选举。

  军队国家化是西方政党政治话语下的概念,但是好像不是说给西方人听的。因为军队国家化只是历史既定事实,而不是可以更改的措施。政党是在军队之后而产生的根本就没有军队要不要国家化的问题,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西方政治历史主要讨论的是如何防止军队成为独裁的工具。而防止这一问题的主要是依靠文官、军队政治中立和制衡和分权,并不仅仅是军队国家化而已。现在西方学者谈军队国家化实在是在替别人担心。但我们就沿着西方的政治逻辑来看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党,党对军队的领导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没有竞争性政党,在中国谈军队国家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某些人非要把军队国家化拿到中国讲,其目的实质上就不是军队国家化的问题了,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问题。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必须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放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际上是要动摇党的执政地位。这也就是我们必须要警惕军队国家化言论的重要原因。

  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语境

  1、马恩对资产阶级军队制度的批判

  截止到19世纪中期,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过了至少几十年的政治实践后,资产阶级的军队制度已经足够完善到可以防止王权复辟或个人独裁。但是资本阶级军队,尤其是常备军仍然是民主政治的阻碍和工人运动的刽子手。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的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中,深刻体会到资产阶级常备军扮演了镇压革命和妨碍公民民主权利的角色。马克思恩格斯出于维护民主的考虑,主张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全民武装。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人在德国的要求》最早提出武装全体人民。1866年,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一文中提出:“我们建议普遍武装全体人民并进行使用武器的普遍训练。”

  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军队并不是完全中立的,更不是全民的。它是资产阶级对内统治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阶级统治的后盾。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镇压工人运动的关键时刻,资产阶级军队从来没有保持过中立。恩格斯曾提出:“从纯军事观点来看,逐步废除常备军,是绝对没有任何障碍的,而如果这些军队保存下来,那末这并不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而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句话,军队的使命与其说是防御国外的敌人,不如说是防御国内的敌人。”列宁在《军队与革命》一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各个地方以及一切国家里,常备军与其说是用来对付外部敌人,不如说是用来对付内部敌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常备军只属于统治阶级,并不属于全民。只有废除常备军,实行全民武装,军队才能保证真正属于全民。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军队的统治阶级化。不废除常备军,不废除资产阶级制度,不论军队国家化还是军队政党化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军队的资产阶级化。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革命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不报希望,把它寄希望于无产阶级革命,因而马克思提出:“法国革命的下一次尝试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官僚军事机器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而应该把它打碎,这正是大陆上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民武装曾一度被社会主义运动奉为圭臬。在第二国际历史上,几乎历次代表大会都曾通过废除常备军的决议。

  2、列宁对马恩无产阶级军队思想的发展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一直都主张实现全民武装。“西欧的经验已经证明常备军是十分反动的。军事科学已经证明民兵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民兵无论在防御战或者进攻战中都能够胜利地完成军事任务。……当世界上还存在着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时候,我们必须争取的不是废除武器,而是全民武装。只有全民武装才能充分保障自由。”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很快就面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难题。虽然旧的政权被推翻了,但是前线还有大量的旧军队存在,这支军队随时都有可能调转枪头威胁新生政权。所以,列宁首先要考虑地是赶紧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解散旧军队。可是,新政权又面临了国内外反动力量的围攻。而新政权没有任何军队,只有少数的工人赤卫队。工人赤卫队没有任何正规作战经验,赤卫队的干部几乎无人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面临着国外侵略力量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内外夹击下,工人赤卫队不能胜任抗御强敌的作战任务。列宁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领导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果断地宣布:“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的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武装劳动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除有产阶级的武装。”为了在短时间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红军征召了大量的具有丰富战争经验和军事素养的旧军队的士兵和军官。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的革命性、人民性,就是坚持党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红军中设立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委员制。在团营以上各级设一名副职主管政治事务,设在军队的党组织对官兵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支工农红军为保卫新生国家免遭扼杀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列宁没有按照马恩的遗愿实行全民武装,而是建立了工农红军。这是不是表明列宁在这个思想上背叛了马克思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列宁改变自己实行全民武装的初衷,而亲手缔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支无产阶级的军队有其客观原因。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国内外强大的军事威胁,必须要以更强大的军事力量相抗衡。列宁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并不一样。在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全民武装或许可以胜任保卫国家免受外来侵犯的任务,比如美国早期的民兵。但是军事技术在二十世纪初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拿着滑膛枪单兵作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武器的破坏力越来越大,对于操作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民兵在装备精良的常备军面前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以说,保卫社会主义政权免受侵犯,必须有那种训练得很好的军队。其次,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的观点,更重视的是其观点背后的立场和目的。马恩主张全民武装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认为资产阶级军队与民主制度背道而驰,是公民民主权利的威胁。而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军队的目的是为了捍卫无产阶级专政而不是威胁人民民主,无产阶级军队是无产阶级政权和无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坚强后盾。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可以防止军队异化为人民的对立物。

  在俄国这个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受资本主义重重包围的现实下,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存在是社会主义政权的中流砥柱。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可以避免马克思的担忧,保证军队的人民性和革命性。这是列宁在新的历史语境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了保证军队的人民性和革命性,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不能让军队成为一个完全封闭的集团,要始终保持军队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军队服务于群众。实施义务兵役制和全民军事训练。人民军队的功能不仅是国防,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军队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要服务于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的需要。社会主义不是完成式,而是进行式。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人民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共产主义事业未完成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人们出版社1995年版,599页

  [2]《列宁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70页

  [3]《列宁全集》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2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22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425页

  [6]《列宁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70页

  作者简介:崔三常(1982-),男,山东嘉祥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4级博士生,天津农学院社会科学部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看过“2017军事理论论文范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3000字

2.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

3.2017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

4.2017年大一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5.2017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1500字

6.2017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28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