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科技论文 >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 科学是目前正在发展中的一门学科,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

  摘 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确实,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

  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相对于稀少的人口及有限的开发力量而言,自然的财富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的生存家园;即使一个地方的局部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们还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生存。加之人们的知识非常有限,无法准确地预见其行为的遥远后果,所以,对遥远的后代的伦理关怀基本上没有进入古人的思维视野。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完全改变了人类的代际图景。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一方面,由于人口的爆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废物排放量的剧增,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正在接近地球的承载极限;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增加,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预见我们的行为对于后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因而,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的问题,便跃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当代人(具体的正在活动的一代人)的努力。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个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关键。

  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也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

  要在全球的范围内实现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国际社会就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在民族国家层面,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鼓励企业与个人的环保行为。在国际层面,人类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和平,反对军备竞赛,使各国能够更多地把有限的资

  源用于保护我们这个“唯一的地球”,而不是用于研制“先进”的杀人武器;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欠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配合各种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发起的保护地球的民间环保活动。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对任何一种法律的主动遵守都来源于对该法律的道德合理性的确认),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吸收我们排放的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整个地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都生存在一个渺小的“地球村”中;为他人敲响的丧钟,也是为我们自己敲响的丧钟。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种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的消费习惯直接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无异于支持破坏环境的行为。购买和使用包含濒危动植物成份的产品,则等于间接毁灭濒危物种。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把手中的货币选票投给那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并选择一种崇尚俭朴的绿色消费方式。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二:《浅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文章简单阐述了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防治

  随着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更使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有些地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严重破坏了农业基础条件,农产品安全出现问题,威胁着农民生命安全。

  1 污染来源

  1.1 生活污染

  1.1.1 生活垃圾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由于受农村财力不足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影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填埋、焚烧,随意倾倒等单纯的方式,污染周围环境,又造成二次污染。

  1.1.2 生活污水 最近几年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农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而客观上也增加了农村污水的排放量。农村污水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影响农村的人居环境,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1.1.3 炊烟污染 我国农村多数农户炊事采用作物秸秆或薪柴,产生大量烟尘,不仅危害农民自身健康,而且污染空气,部分地区依靠薪柴做饭取暖,大量砍伐树木,破坏地表植被,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

  1.1.4 粪便污染 广大农村各户多为旱厕,人的粪便露天堆集,不仅直接污染居住环境,也成为苍蝇和病菌的孽生地,传播疾病,危害健康,更有甚者,部分本地农民,直接将粪便倾倒于沟渠、池塘、荒地,污染更大。

  1.2 农业生产污染

  1.2.1 化肥农药污染 大量施用化肥且施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大量施用的化肥得不到吸收,随灌溉和降水流失,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农药的大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特别是大量施用巨毒农药,随意丢弃农药瓶及回收农药保管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现行推广的“白色农业”,造成大量使用塑料薄膜,由于回收不力,形成“白色污染”。

  1.2.2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养殖小区、养殖场和散养户排出的粪便、污水、废气物,其中大部分尚未有效处理和利用,随意露天放置或在粪沟中流淌,病菌在其中繁殖,成为重大的污染源。许多养鱼农民向库塘投放畜禽以便催肥水体,造成农村塘库水源的污染。

  1.2.3 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秸秆,有的农户将作烧材放置于房前屋后、村边街道,影响村容村貌,秸秆年久腐烂,也污染农村环境,并且,大量秸秆存放于村落庭院也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部分燃料充裕的农民在田间直接将秸秆烧掉,对大气造成很大污染。

  1.3 工矿企业和城市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

  1.3.1 乡镇、村办企业的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乡镇、村办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工艺落后,不具备必要的环保条件,加之追求眼前利益,根本置环境保护于不顾,大量排放污染物,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1.3.2 “五小”企业和城市的重污染企业大量向农村转移 由于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五小企业和城市里的一些重污染企业无法在城市立足,纷纷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给当地农村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1.3.3 工业园区,城市工业企业退城进郊,城市生产生活废水给农村环境带来污染 由于一些企业环保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园区污水经管网集中收集后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流,湖泊水库中;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水,也由于污水处理能力限制,直接排放,给城郊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1.3.4 城市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所产生垃圾的数量加大,城市规模膨胀,使城市地域不断向郊区农村扩展。而由于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大量城市垃圾得不到处理,城市不断向周边农村输出垃圾,许多村庄周围变成城市垃圾场,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加剧了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环保知识,认清危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可在农村中学中增加环保知识教程,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2.2 遏制企业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加强环保审批

  环境监管不应只设在城市,针对农村乡镇企业的增加、污染加重,必须加强环境监察力度,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把关。

  2.3 科学处理垃圾、遏制企业污染和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

  2.4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针对我国农村化肥过量施用的情况,各级农技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发布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

  2.5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要在广大农村推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普及和推广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拓展生物能的开发渠道,积极实施秸杆发电、秸杆颗粒燃料、秸杆气化、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转化等工程,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三:《浅谈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1]。环境科学课程是工科院污水处理、给排水、固废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化工、冶金、建筑等专业的选修课,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该课程不但担负着提高工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环境科学知识素养的任务,也是学生今后进行环境保护、从事环境治理等行业的知识体系。

  1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一些工科院校里包括笔者所在的院校,由于向传统学科的倾斜,环境科学作为新学科,教学还存在诸多改进的空间,例如:教学内容前瞻性不强, 很少涉及新污染、地球资源及环境可持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与学校工科背景联系不紧密,丢失了特色;忽视环境从业人员资质(如环境类各种职称)方面的培训;传统的实验课后,学生深入拓展的空间不足、钻研潜力没有得到启迪和开发等。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2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教学的改进

  2.1 教学理念与内容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应由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实践这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构成[2]。教育和激发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技能的知识与信息,形成系统的环境知识体系[3]。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教学内容要从介绍解决污染的科学知识逐步扩展到生命、地球空间,深入到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上来,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学-传统实验-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开启学生的钻研潜力;开展工科传统专业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教学,体现院校特色,凸显学生就业专长。

  2.2 教学课程设置的改进

  工科院校环境科学的课程设置应既具有鲜明的学科前沿性和社会适应性,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将通用性基础知识和专性人才培养紧密结合:①专业课教学增添新内容,关联工科院校如冶金、机械、建筑等专业相关的新污染(物理性污染等)方面的教学。②选修课注重与其它专业内容交叉,形成如环境材料、能源/资源、环境设计等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③增设一些人文辅修课,如环保教育、环境律法等课程,既可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其环境道德修养,也为入门环境行业(如环境类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2.3 教学方法的改进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①运用以“点”辐射“面”的教学方式,即在强调开设核心知识点的同时, 授课内容需辐射同专业其他课程或不同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全面、综合地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知识.②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实施教学。其有助于学生课堂上理解,课下自学,且能达到教学资源利用便捷。③实验课程适当渗透教师科研,其目的在于、培养与开发学生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达到教育和科研并举。上述几个方面的改进将有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培养,为继续深造和钻研做好准备。

  2.4 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学条件是教与学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工科学校环境教学条件要跟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首

  先,要提高师资质量,引进新 环境知识体系人才。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除了拥有传统环境知识背景的教师外,还必须引进或培养具有环境与其它学科(如生物、冶金、能源、材料等)交叉复合型的学者,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 不断提高;其次,除了基础设施外,实验教学设施的改善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设施(如化学分析)已经不满足新形式环境科学的要求。有必要添置物理性污染、环境设计、环境材料及地球资源演示等实验设施。这些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3 结语

  工科院校的环境科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科技与 社会 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需要我们从教学和 管理入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突出其工科特色背景,增强学生的科技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社会发展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1.环境改变人生议论文

2.环境科学论文选题

3.环境治理优秀论文范文

4.最新环境科学论文

5.环境科学论文格式

238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