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科技论文 > 硕士学术论文范文(2)

硕士学术论文范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硕士学术论文范文

  硕士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摘要: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学习钢琴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接受儿童钢琴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儿童钢琴音乐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笔者以“儿童钢琴”为检索对象,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与儿童钢琴有关的研究成果50篇论文。这些硕士学位论文成果来源覆盖全国范围的十几所艺术院校和师范大学,因而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钢琴音乐技法研究

  音乐学钢琴演奏专业常以儿童钢琴音乐的特征、风格和技法作为研究重点,是与其自身专业特点分不开的。这个方向的文章主要有:闫晓楠的柴可夫斯基《儿童曲集》演奏与教学探究,文章主要论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及其影响下的《儿童曲集》音乐特征。分别对这部作品的24首小曲的演奏、教学进行详细阐述,并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贯穿始终。为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做了规范性的演示。刘璇的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演奏研究,以《童年情景》诞生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结合舒曼的文学经历,在《童年情景》中融入了文学因素,文章着重阐述舒曼的文学修养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并对这部作品的13首乐曲的曲式、和声及演奏进行详细解读,以文学与音乐结合的视角研究舒曼及其音乐。陈鹭洁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童年情景》的作曲者舒曼,并从他的音乐思想影响下的作品艺术特征展开,从曲式结构特点入手,从演奏的角度分析舒曼的钢琴音乐。姜娜的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的研究,以《童年情景op.15》的作曲技术和演奏技术为论点,阐述了舒曼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和自己演奏这部作品的收获。付珊珊的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教学指导研究,对《童年情景》的每首曲目的曲式结构、创作技法、演奏技法等进行详细分析。朱瑾的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教学研究,从《童年情景》演奏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入手,解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从教学和对学生培养的角度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建议。

  以上五篇文章同样是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但论述侧重点有别,使相同的课题研究知识面扩大,力度进一步加深,为创新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另外,伦立君的柴可夫斯基《儿童曲集》和声技法研究,具体对《儿童曲集》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以及和声技法运用展开详细的论述,这些对于和声听觉的培养和加强和声语言逻辑都是非常重要的。陈俊人的《樊祖荫五十六首钢琴小曲的和声特色》,是一篇论述中国儿童作品的文章。作者以樊祖荫教授的学术生涯为背景,针对独具特色的56首钢琴小曲逐一解析,着重探讨了这部钢琴曲集的调式特点、民族调式和声风格。

  二、儿童钢琴教材、教法研究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儿童钢琴教材的选择与运用,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随着儿童钢琴音乐的不断发展,对于儿童钢琴教材、教法的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如邢龙的《儿童钢琴教材应用若干问题探究》,从国内儿童钢琴教材的实践和调研出发,就儿童钢琴教材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症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即关注儿童钢琴理论研究以及儿童钢琴教材的研发要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还有,宋阳的《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教材选择与运用研究》、段晓军的《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同属此类文章。

  对中、外儿童钢琴教材运用的理论性研究,提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文章有:张瑾的《中美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文章以中美两国不同的基础钢琴教育、教学体制为研究背景,对两个国家的儿童钢琴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以及运用状况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建设符合中国风格的儿童钢琴教材。另外,陈佳的《车尔尼练习曲和〈小宇宙〉的比较研究》、侯赛的《中、美、俄部分儿童钢琴教材的比较与研究》,分别从教材本身以及不同国别教育体制下儿童钢琴教材的运用现状出发,研究其对于儿童钢琴教学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倡导在借鉴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建设有本国特色的儿童钢琴教材。可见,在儿童钢琴教材理论研究的框架下,既具有纵深的系统研究又具有横向的比较研究,儿童钢琴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受到研究生教育层面的重视。

  其次,关于儿童钢琴的课程、教学、教法研究,体现了儿童钢琴教育逐步形成规范化和体系化。钢琴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对于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将国际著名音乐教育教学法的引入,在儿童钢琴教学领域正在或已经形成逐步吸收世界优秀知识文化,立足本国教育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儿童钢琴教学思维理念,并且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如刘佳的文章《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学研究》对钢琴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四手联弹这种重奏的艺术价值溯源,剖析了儿童钢琴教育中教材、主要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目的,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此外,赖锦织的《儿童快乐钢琴综合课研究》、周险峰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方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朱媛媛的《儿童钢琴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探究》、傅艺的《巴托克〈小宇宙〉之现代音乐教学探究》、应佳的《儿童钢琴教学实践方法研究》、王杨的《儿童业余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探究》、徐帆的《几种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些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将儿童钢琴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以及如何借鉴国外优秀音乐教育体系精华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还有对于特殊群体的教学理论研究,如徐向辉的《智力落后儿童钢琴教学探究》,文章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影响着手,通过钢琴的教学环节中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以期使智力落后儿童能够尽快融入社会。

  以上学位论文以具体的儿童钢琴作品以及现实的钢琴教学方法为对象,从各种角度系统、深入地进行挖掘、整理并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实践调研数据,研究细节较为缜密,对于儿童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儿童钢琴教育非智力因素理论研究

  提升儿童钢琴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而且包括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注意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和激发。如续萍的文章《钢琴学习动机研究》,分析研究了儿童和成人在钢琴学习中关于动机的形成特点,并以此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诚然,兴趣和爱好也同样可以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动机只是非智力因素之一,以此作为“因材施教”依据的观点有失偏颇。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钢琴教学影响的文章还有吴静的《儿童注意品质与钢琴启蒙教学》、王影的《关于儿童学习钢琴的心理问题与提高钢琴教学方法的研究》、徐若川的《儿童钢琴教育的音乐兴趣培养》,这些文章论述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和兴趣爱好作为提高钢琴教学的动力因素,以儿童为教学主体,注重将培养全面发展的琴童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拓宽了儿童钢琴教学思维模式。

  另外,将非智力因素引入钢琴教学中,将创新型教学的内容与教育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有张丹宁的《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文章就目前儿童钢琴教学国内外现状,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目的是以创新型钢琴教学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韩静的《儿童业余钢琴学习中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应对策》、薛瑾的《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吴燕的《激发儿童钢琴学习中的审美体验的个案研究》、陈淼根的《实现儿童钢琴教学目标的相关条件分析》、李斯娜的《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杨振的《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这些文章注重研究领域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引入。结合教学实践,培养琴童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某个地区或城市为调研对象的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了研究的实用性,如江雅雯《石家庄市儿童业余钢琴教育的调查与研究》文章选取儿童业余钢琴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石家庄儿童业余钢琴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赵静的《儿童钢琴学习能力成因现状调查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例》、张荣的《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徐寅的《儿童钢琴学习动机探微以常州市业余钢琴教学为点的调查研究》、刘松峰的《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乔馨的《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以吉林省3—6岁幼儿钢琴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这些文章以调研为基础性研究,针对调研个案产生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计划具有建设性意义。

  此外,还有两篇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文章:徐榕洁的《儿童钢琴教师的职业素质及培养途径初探》针对儿童钢琴教育中存在的“学滞不前”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并对常态化的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师素质作进一步反思,寻究教师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提出整体提高钢琴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理论设想。柯云燕的《试论家长在儿童钢琴教育中的责任与作用》将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家长的角色作为研究内容还不多见。文章阐述了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和责任的实现对儿童钢琴学习过程的作用和意义。这个研究方向的文章有16篇,占全部儿童钢琴研究的三分之一,说明对于儿童钢琴教学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儿童钢琴音乐研究领域中,硕士研究生论文成果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研究内容的多样性。文章从儿童钢琴创作技法、钢琴演奏与教学、教师、学生等方向进行深层次挖掘、整理并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儿童钢琴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将非智力因素的引入、对特殊群体的教育方法重构设想、儿童钢琴教师资质良性发展等方向的研究扩展了整体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音乐学、教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借鉴了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和方法,有利于本学科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三、研究意义的普惠性。这些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国内乃至本地区儿童钢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推动我国儿童钢琴音乐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在已经取得的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关于国内儿童音乐风格技法的9篇学位论文中,有5篇是关于舒曼的《童年情景》的研究,2篇关于柴可夫斯基的《儿童曲集》研究,哈恰图良儿童曲集1篇,涉及中国作家作品1篇。显然,在儿童钢琴音乐研究领域,研究的对象选材范围不够宽泛,仅仅集中于一部或几部作品的研究现象依然存在,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现象的背后与儿童钢琴创作、新作品的推广渠道不畅、儿童钢琴音乐研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对中国风格儿童钢琴作品的研究较为少见,仅检索到一篇:陈俊人的《樊祖荫五十六首钢琴小曲的和声特色》。显然,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儿童钢琴音乐尚未形成系统化、全面性的研究。这种现象与我国日益增长的儿童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应当予以密切关注。

  
看了“硕士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研究生个人总结范文3篇

2.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3.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4.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5.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2670662